以初心与创新注入澎湃动力访武汉市园林建筑工程公司党委书记 陶步黎

2020-12-30 05:00李动
中华建设 2020年12期
关键词:武汉企业

本刊记者 李动

深入推进经营类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激发内生发展动力,增强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效率。

改革必然遭遇阵痛,如何在改革中保持稳定并最终破题解困,是对领导者智慧与魄力的考验。近日,记者来到武汉市园林建筑工程公司(以下简称“武汉园建”),采访了公司法人代表、党委书记陶步黎,了解他带领这个55岁的老国企趟过深水区、重新焕发活力的历程。

转企改制 全力推进规范经营

走进陶步黎的办公室,抬头就可以看到办公桌后面挂着的一幅字:“不忘初心”。此次采访中,陶步黎也多次提到:“在武汉园建的这几年中,也有不少困惑和迷茫的时候,每次我总是提醒自己:不要忘记来时的理想和初衷,这样我就有了继续前行的动力。”

2015年7月,因为武汉园博会建设任务,陶步黎从武汉市园林局调任至武汉园建。他带领团队圆满完成了82个展园的建设工作,助力武汉园博会成为近年来影响力最大的园博会之一。

除了要啃下园博会这块“硬骨头”,陶步黎还肩负着另一项重要的任务,那就是继续推进武汉园建转企改革,规范企业经营管理,带领企业走出困境。

武汉园建是一家成立于1965年的老国企。陶步黎介绍,作为老牌国企,武汉园建在资质等方面还是有一些底子的,但是长期存在经营不规范、经营效益不高等问题。

陶步黎说:“长痛不如短痛,企业要想长远发展,必须合法合规经营,这是政策要求,也是企业运行的必然规律。”

陶步黎推进企业改革的第一步,是建章立制。在他的主持下,武汉园建首先对内部管理文件进行梳理。同时,结合自身体量和业务特性,参照汉阳市政、中建三局等进行模拟对标,建立现代企业的运行管理模式。

推进分公司注销也是陶步黎重点关注的问题。通过公开会议以及私下碰头沟通,陶步黎发动个别分公司首先做出表率,从而突破僵局。2016年初,分公司停止运作,公章和证照全部收回;截至目前,9家分公司完成注销,剩余分公司注销也在有序推进中。

改革必然会有阻力。据陶步黎回忆,当初有过被锁门、砸窗户的经历,不过目标既定,就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事实也证明,这么走是完全正确的。

市场开拓 下沉三四线城市打开局面

陶步黎经常提到的另一个词,是“吃饭问题”。事实上,生存是所有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解决员工的“吃饭问题”也是企业领导者的首要责任。

园博会结束后,武汉园建面临项目骤减的窘境;此时,又恰值公司转型改革的关键期,可谓来了个“急转弯”。

如何让企业“顺利过弯”并“提速前进”?陶步黎给出的答案是,稳固武汉市场,同时积极向省内其它城市开拓。

在这一理念指引下,武汉园建主动出击,拿下了石首市山底湖公园项目,这是公司在武汉市以外的第一个自主经营性项目。该项目获得石首市政府的高度评价,并荣获2019年度湖北省园林绿化优质工程奖以及2020年度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学技术奖,这为后续开拓省内其它三四线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武汉园建在宜昌、襄阳、荆州、洪湖、江陵等多地都有项目,彻底打开了局面。

陶步黎表示,武汉园建石首项目进场时间,与其它央企进入省内三四线城市仅相差一两个月。而正是这个时间差,为武汉园建创造了领先优势。

在陶步黎的带领下,武汉园建征战市场、开拓市场的步伐迈得更大。今年秋季,公司派出队伍前往雄安新区参加园林工艺工法竞赛,拿下四项大奖。陶步黎说,这是武汉园建的亮剑,虽然目前尚未有实质性的项目落地,但他相信雄安的亮相必然对未来的突破大有裨益。

与市场打交道,必须有与市场匹配的素养。在陶步黎看来,这种素养首先是服务意识。陶步黎以身作则,将服务意识贯彻到公司每一个人。

陶步黎说,多年来他有一个坚持的小习惯,就是每一位客人到访,他都会以客为主,让宾客坐在办公室沙发主位,同时每位客人临别时都亲自送到公司门口,以示尊重。也是在这张沙发上,陶步黎与到访的客人聊企业经营的思路和理念,在分享沟通中不断汲取养分,在交流中逐渐厘清了自己的思路,进一步坚定了自己想法。

创新模式 为园建插上互联网翅膀

陶步黎认为:“国企应当有国企的担当。”这种担当如何体现?

首先当然是国企应当肩负的社会责任。陶步黎认为,作为国企,武汉园建绝不能追求暴利,而是要将质量放在首位,与合作伙伴互利共赢。他说,保证质量、品牌就是维护企业的生命。

身为国企负责人,陶步黎经常带领公司职工助力公益事业,开展多类型志愿服务活动。他带领武汉园建志愿者走进“星星的孩子”——自闭症儿童中,与他们互动并送上礼物,奉献自己的爱心;还参与了武汉联动大扫雪、全市高温抗旱护绿、义务植树等活动,履行社会责任,传递社会正能量。

2020年,武汉先后遭遇“疫情阻击战”与“汛情保卫战”,面对灾难,陶步黎带领武汉园建主动出击,战火神、下社区,始终坚持在战疫斗争一线;防汛救灾突击战中,24小时巡堤值守,始终坚守阵地,不畏艰难,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姿态践行了国有企业的责任与担当。陶步黎回忆建设火神山时说道:“当时情况不明朗,工地上人多事杂,说不害怕是不可能的,但这时候就是体现党员风范、体现国企担当的时候。”

在访谈中,记者感受到陶步黎是一位有责任、有担当、有情怀、有奉献的四有干部,更是一位善于学习、富有创新意识、勇于接收新鲜事物的企业管理者,诸如区块链、互联网+、资本运作等概念他都了解颇深,同时也在实践中加以运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陶步黎的观念中,园林绿化并不应局限于工程建设,而是大生态大环保产业中的一环。按照这个理念,武汉园建积极拓展,在湖北园林系统内率先成立环保事业部,组建水环境实验室。同时,公司与云南水务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从而成功迈入了生态环保领域。

紧跟“互联网+”的发展大潮,武汉园建组建了互联网经济部,创立了武汉苗木交易网,以此打造覆盖华中、华南、西北乃至全国花卉苗木交易服务平台。同时,武汉园建还研发了一套植物智能管养系统,利用 5G 技术和大数据技术,构建城市园林绿化立体感知、管理协同、决策智能、服务一体的综合管理体系。另外,在陶步黎的带领下,公司正加紧推进新型蓄水陶土的优化、生产和推广应用(目前蓄水陶土正在雄安新区推广试用),希望利用新技术、新产品提高园林工程施工品质。

因为在技术创新上的突出成绩,武汉园建不仅是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和武汉市科技创新领跑者十强企业,同时陶步黎也荣获“十大科技创新企业家”称号。

陶步黎曾对自己的员工说:“我在园建公司有两大任务,一是擦亮园建品牌,二是提高你们的收入。”这段朴实的话,凝结了企业家应有的责任担当,而陶步黎也实实在在地做到了。他接手武汉园建的五年里,完成工程项目207项,合同产值超过28亿元,获省风景园林绿化优质工程奖、市政工程金奖等省市奖项四十余项,职工收入也从2014年的7.09万元增加至2020年的10.57万元,增幅超过30%,企业活力和员工作风都焕然一新。

谈及未来,陶步黎充满信心,他制定了三年跨上20亿产值台阶的目标,并进一步将武汉园建打造成为生态园林供应商、城市配套服务商和智慧园林智造商。

猜你喜欢
武汉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别哭武汉愿你平安
我们在一起
Food is the problem, food is the solution
武汉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