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与建设实施的探索研究

2020-12-30 05:01罗鸣欢
中华建设 2020年12期
关键词:公园设计

罗鸣欢

湿地公园的建设在某种程度上对区域风貌起着决定性作用,因而要做好湿地公园的景观设计工作,能有效发挥湿地公园的作用。本文将对安阳漳河峡谷国家湿地公园湿地水系设计及施工进行详细简述,并对湿地公园的施工效果控制进行深入分析,以及为相关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

一、项目概况

河南安阳漳河峡谷国家湿地公园地处漳河上游,两岸青峰翠谷,奇峰异石,千姿百态,粼粼的波光像多彩的梦境,孕育出两岸旖旎的“北国桂林”风光。使漳河峡谷国家湿地公园形成了华北平原独特的湿地景观。基地湿地面积229.34 公顷,占湿地公园总面积的35.48%。湿地公园内有1 个湿地类2 个湿地型。河流湿地为主要湿地类,包含永久性河流和洪泛平原湿地二个湿地型,其中永久性河流占湿地总面积的67.59%。项目建成后能有效促进湿地公园经济发展、促进周边社区经济发展、增加间接或直接的就业岗位,带来巨大的综合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时给人们提供生态旅游场所,改善人民休闲生活,为开展湿地科学研究提供便利也响应了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打造美丽乡村示范基地。

二、湿地公园水系设计要点分析

安阳漳河峡谷湿地公园整个水系设计应当秉持着遵循自然的原则,因而在设计过程中应该尽可能把原先的水系环境保留下来。与此同时,应当运用先进的循环系统优化湿地公园各个功能区域内的生态环境。在设计水系环境的过程中,应当深入、仔细地分析湿地公园的海拔与各项数据,尽可能使湿地公园的各个水系流速不相同,将湿地公园的重要价值有效发挥。

1.水系蓄水设计

在现状拦水坝的基础上进行结构与水位的优化控制,在合理利用区服务区控制常水位在安全规范要求之下形成游赏段。如图1 所示。其余部分可适当增加蓄水的深度,通过蓄水段的设置将水储蓄在河道内部,在枯水期仍能维持湿地的景观效果。同时景观型的拦水坝具有通行功能,增加沿河两岸的联系,激发河道的活力。

图1 梯级蓄水控制

2.水源及水质保护设计

通过设置沟渠、湿地过滤,人为干预等措施,使水资源更好的被利用与湿地公园的建设。

湿地过滤:将被污染水源引入湿地区域,通过土壤层、植被种植及养护等工程设计技术净化水源水质,设计提高漳河的湿地净化能力。

设置排水沟渠:根据设计排水流域,充分利用地形和河流分布,沿道路通过雨水管渠进行收集,在合适的位置就近排入河道雨水湿地系统。

3.给排水设计

给排水设计包括生活、生态和消防用水的供给、用水质量、给水系统的位置、规模、布设,以及生活污水、雨水的排放系统。

湿地公园供水未接入城市供水系统,也没有集中供水设施,现村民依靠山顶蓄水池蓄留的天然降水及山下井水水源满足基本生活需求。考虑到湿地公园建成后项目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人员数量增多,现有供水设施不能满足用水需求。拟在南阳城、许家滩、南岭等区域采用深井泵提取地下水,经给水集成泵站进行深度处理及加压,供当地居民及游客使用,水质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

公园内各单体建筑物体量较小,室外消防用水水源来自漳河。山上的单体建筑用水设计在半山腰新建蓄水池及集成泵站供水,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采用同一个系统。

排水设计,湿地公园内排水主要是生活污水,现园区内没有专门的污水处理设备及排水管网,附近居民的生活用水为直排,排水设施不成系统。设计在每个区块设置一个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收集生活污水经处理后用于绿化浇灌,剩余污泥用于产生有机肥料,供景区内管理人员栽植小面积蔬菜以及生态采摘的植物使用。雨水排水通过园区内大面积的绿化,将道路上的雨水引至绿化带下渗。

4.水系岸线设计

河岸采用台阶驳岸、缓坡驳岸、石滩驳岸、平台驳岸措施,对河岸进行加固,防止岸边水土流失。在小河道岸边等小型水系中种植挺水植物包含芦苇、再力花、旱伞草、水葱、荷花等;浮叶植物包含睡莲荇菜、枯草、菹草、狐尾藻等。在大型河道岸边种植水边林、湿生植物、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水边林包含池衫、枫杨、垂柳、湿地松;湿生植物包含香蒲、菖蒲等,以增加河岸的可观赏性和安全性。

三、湿地公园施工技术

1.防洪水冲刷技术

湿地公园的防洪水技术主要是防止雨季水量过大,而造成的损失。可采取栽种植物于水陆交界之处,植物其发达根系较强的扭结力,能减少地表径流,防止水的侵蚀和冲刷。在湿地岸边栽培水生植物及防护林,防护林能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同时降低洪水的冲刷力,在防护林后修筑生态护堤,护堤采用大规格的块石干垒及宾格网笼装卵石垒叠网笼间通过钢丝拧固安装,防止河道水流过大而造成的河岸塌陷。

2.园林景观设计效果

(1)形态效果。湿地公园形态控制包含了自然形态、日常生产形态和文化形态控制。在建设中需要运用生态学,把湿地的生态性、艺术性和乡土特征相结合,发展有机生长的生态景观,把工业、农业生产遗留的片段以艺术的形态进行保留和处理,延续场地本身的历史文脉,展现时间向度上的历史年轮,把湿地公园的整体形态控制作为施工的主要目的,实现湿地公园可持续的发展。

(2)基础结构层的处理。以生态工艺为优先原则,针对人行活动区域软基础处理,采用松木桩加固地基或者抛石挤淤的工艺来实施。路面结构层采用透水混凝土,确保雨水的渗透性避免完全硬化对环境带来的影响。挡土墙应用当地的块石,采用干垒的工艺,中间加以钢筋、扣件或者网笼进行连接锚固。

(3)铺装效果。铺装物料包含种类众多,需要根据区域的不同采用不同的生态环保型铺装物料。如小路和小道可用灰色碎石、块石嵌草铺装;河提路可用石板路铺装;一些主要道路可用石板路、灰色碎石、块石嵌草铺装;小桥和河道可用木质桥、花岗岩整石铺装等。在湿地公园铺装中需要因地制宜的选用物料,以最适用的铺装方案,提升公园的整体效果以及生态。

(4)种植效果。本案植物设计充分遵循当地性的原则,保留现状长势较好的乔木及地被植物搭配组合挺水、沉水植物,构建自然植被群落结构,维持湿地生态平衡,同时也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据现场踏勘,现状植被较多,树种丰富,主要乔木有槐树、垂柳、香樟等,主要灌木有石楠、蜡梅、杜鹃等,主要水生植物有菖蒲、水蕨、芦苇等,在本设计中充分利用现有植物资源结合设计场地配置态植物群落,起到保护湿地生态平衡,提升水质的自净功能,打造生态湿地公园。

(5)小品效果。根据树木自然生长的姿态,抽象出设计元素,并加以组合,形成一种设计语言。如在景观构筑物旁设计鸟类及动物类雕像,在道路两边设计植物类的动物雕像(如鹤、黑鹳、鱼、牛等雕像)得以体现,小品的装饰效果也能有效提升湿地公园的欢乐氛围。

(6)照明效果。湿地公园的照明主要有功能性照明和景观性照明。在照明灯具的选择中需要采用最高性价比的灯具,以最低的投入取得最好的效果,利用高科技解决节能与控制管理问题,并且保证各区于功能和活动所需的照度水平,满足视觉要求;考虑照明灯具的使用和维护方便。同时因地制宜,在保证景观灯光设计的可操作性前提下选择绿色、环保对人体健康无影响的安全型灯具。同时引进新材料、新光源,采用新技术,追求灯具的节能功效。

四、项目投资估算及效益评价

项目后,建成将成为安阳乃至华北区域休闲旅游目的地,游客数量逐年增加,经营业态多样,带来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主要收入来源包括民宿、商业街租金收益、漂流、观光车、停车场等。投资估算见表1。

表1 投资估算表

预计每年收入合计约2400 万元(20 年运营周期平均计算),所需成本费用由三部分构成:即管理成本、推广成本、税费,平均每年支出成本为843 万元,每年平均收益为1557 万元。湿地公园的建设收益基本可以支撑自身的后期维护运营及发展。

五、结语

综上所述,湿地公园在区域的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湿地公园设计建设的特征为耗用时间较长、投资金额较大、后期收益不确定性。因而湿地公园的建设不能以盈利为目的。更重要的是生态效应及社会效应的体现。

无论是湿地公园设计还是施工都应当谨慎对待,避免过度开发造成对湿地生态环境的破坏。整体的规划设计及建设过程中应当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及可持续的发展。从项目建设的理念到落地选材、施工工艺、施工组织、施工措施、后期维护、后期运营等等各方面。应当认真处理其可能发生的各种问题,并针对各种问题及风险制定相关措施,不断优化各项技术,更加科学、合理的完成湿地景观设计与施工、促进二者的有机结合。

猜你喜欢
公园设计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夏日公园
何为设计的守护之道?
《丰收的喜悦展示设计》
在公园里玩
秋天的公园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一见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