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光盘行动”进行到底

2020-12-30 06:35
江淮法治 2020年19期
关键词:光盘行动黄山市合肥市

向餐饮浪费行为说“不”,不仅需要宣传引导,更需要立法予以规范。前不久闭幕的安徽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查批准了合肥、宿州、黄山市报送的3件制止餐饮浪费行为条例。3件条例的出台,有利于更好地以法治手段规范人们的餐饮行为,为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文明新风尚提供了法治保障。

2020年9月29日,合肥市双岗幼儿园源水分园的孩子们在展示自己的光盘。(视觉中国 供图)

“食为政首,粮安天下。”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重要指示精神,规范餐饮经营者经营行为,引导消费者节俭用餐,弘扬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新风尚,省人大常委会及时部署推动相关立法工作,建议合肥、宿州、黄山等市系统总结近年来整治餐饮浪费现象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把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纳入法治化轨道。9月29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查批准了合肥、宿州、黄山市报送的3件制止餐饮浪费行为条例,3件条例均将于今年11月1日施行,合肥、宿州、黄山市成为我省首批通过立法约束餐饮浪费行为的3个城市。

从小切口入手,宣教结合

“《合肥市制止餐饮浪费行为条例》是从具体实际出发,从现实发生的问题着手,从‘小切口’解决大问题,针对性较强。”合肥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的同志向记者介绍道,“从消费者的角度,条例关注的是我们平时每天都要参与的、遇到的餐饮行为。如条例第二章,针对用餐过程中存在的卫生健康问题,提出应主动使用公筷公勺;针对家庭中存在的食物浪费,提倡按需购买食物,并在加工储藏过程中减少食物浪费。从商家、餐饮服务提供者的角度,条例规定餐饮经营者应提供半份菜、小份菜、位菜。条例着眼于供餐方式的改革,从餐饮供应源头上防止了浪费,看似简单但很有效果。还有诸如摆放宣传画提示牌、在套餐上注明建议消费人数等,都是一些看似很小,但又能起到实际效果的措施。”

针对学校食堂,条例提出要个性化供餐;针对公务接待,提出要提供本地家常菜和不同地域通用的食品,把个性化和通用化结合起来,能较好地防止因个人口味而造成浪费。另外,一次性吃掉10大盘蛋炒饭、15斤牛肉、28个汉堡……针对这些“吃播”博主在网络上为赚取流量,暴饮暴食的铺张浪费行为,条例对其明令禁止。对近年来出现的外卖送餐等新型餐饮业态,条例也都作了具体规定。把这些看似很“小”很“细”的具体要求用法规条文的形式固定下来,进一步增强了条例的可操作性,使条例的法治触角触及了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每个角落。

合肥一餐饮企业在用餐区域张贴了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宣传海报。(视觉中国 供图)

“《合肥市制止餐饮浪费行为条例》内容详实,出台时机比较好,指导性也很强,为餐饮行业建立制止餐饮浪费制度提供了依据。”合肥市梅山饭店有限公司总经理袁权作为一名来自餐饮行业的市人大代表,多年来一直十分关注餐饮浪费现象,在日常工作中他采取多种措施杜绝餐饮浪费现象的发生,此次条例表决通过,使他对今后工作的开展更有了底气。在此次条例的制定过程中,合肥市相关行业单位也积极参与,并提出意见建议,以实际行动推进厉行勤俭节约,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据合肥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秘书长张广民介绍,目前合肥市共有餐饮企业3万多家,下一步协会将进一步号召餐饮企业通过提供小份菜、半份菜等方式,创新落实“光盘行动”。怎么样能够做到减少浪费,张广民认为还是要广泛宣传,让消费者意识到节约的重要性。“作为餐饮企业要引导消费者,向消费者发出倡议,动员大家点餐的时候吃多少点多少,吃不完打包带走,减少餐桌浪费。对做得好的企业,我们将评为先进单位,给他们一定的鼓励。”

向陋习“开刀”,职责明晰

曾几何时,宴请已成一种特殊的文化,逢事必吃已是一大习俗,大规模的餐饮浪费更是屡见不鲜。宿州市埇桥区灰古镇灰古村党总支委员、村红白理事会会长张文件告诉记者,皖北农村普通人家红白喜事、人情礼节请客基本都会摆十几桌宴席,甚至更多。每桌10人,32道菜,以荤菜为主。餐具大,盛得满,餐桌上的菜大多只吃一半,上慢一点的菜甚至连筷子也没动,最后几乎都倒进垃圾桶,盛宴大多成了“剩宴”。有的从请亲朋好友帮忙开始到婚丧嫁娶结束,前后得3天,宴席一般要浪费三分之一以上。大家都好脸面,千方百计也要把事情办得体面一些。奢华攀比的红白喜事既加重了村民的生活负担,又助长了攀比浪费之风,实在是弊大于利。《宿州市制止餐饮浪费行为条例》针对皖北饮食习惯中的陈规陋习作出规范。规定消费者应当按需点餐,践行光盘行动,自觉打包剩余食品;饮酒应当文明适度,不得酗酒和浪费酒水。倡导红白喜事等聚餐控制规模、节俭办理,注重发挥村(居)民委员会、村红白理事会等组织的作用,遏制大操大办、大吃大喝等陈规陋习。张文件表示,此次条例通过后,将通过宣传对村民加以引导,倡导“光盘行动”,同时也准备制定村规民约来限制村民浪费行为,拟推进实行宴席16道菜为限,剩菜由酒店督促客人打包,通过相关制度制约酒店及事主按条例实行。并且对大操大办者进行必要的干预,树立正面典型,对文明节俭者,大张旗鼓地予以表彰,让文明节俭之风在农村开花结果。

《宿州市制止餐饮浪费行为条例》的另一个亮点是对公务活动用餐和单位食堂进行更加严格的管理。“条例明确要求公务活动用餐以提供本地家常菜为主,原则上实行自助餐或者根据用餐人数适当提供半份菜、小份菜。规定单位食堂要合理搭配菜品,注重膳食平衡,逐步推行自助点餐、计量收费,有条件的应当推行网上预约用餐等。条例还明确规定了政府部门、餐饮经营者等所应承担的责任,建立完善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综合治理体系,对违法者有相应处罚措施,同时引导消费者及其家庭理性消费。”宿州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的同志介绍说,《宿州市制止餐饮浪费行为条例》针对宿州实际情况,坚持问题导向,凸显了地方特色,为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浓厚氛围提供了法治保障。

关注旅游餐饮浪费,奖惩分明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8月18日,黄山市人大常委会正式启动《黄山市制止餐饮浪费行为条例》立法工作,成立了由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分管领导任双组长的工作领导组及《条例》起草小组。8月26日,条例(征求意见稿)面向有关单位和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建议,并就管理责任等重要条款专门征求了市直有关部门意见。为提高条例的针对性、可操作性,确保法规更具地方特色、更符合黄山实际,9月初,市人大法制委员会组织开展立法调研,前往市直单位和屯溪区、徽州区、黄山区、黄山风景区、歙县、黟县等地开展实地调研。根据征集到的意见建议和调研情况,市人大法制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对征求意见稿进行统一审议并形成条例草案。9月14日,黄山市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并表决通过。

对很多游客而言,品尝地方特色美食是旅游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但随之而来的餐饮浪费也触目惊心。经常会有游客因一时“冲动”,在景区餐馆点了一堆“特色菜”,结果却发现不合口味、难以下咽,吃了几口就丢在一旁。加之旅行行程紧凑,往往不方便打包,更容易造成浪费。黄山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的同志介绍,作为旅游城市,黄山市的旅游餐饮浪费现象突出存在。“大盆米饭大盆汤”,分量大、菜品多、价格偏高、缺乏特色,这是旅游过程中的团餐比较常见的问题,由此带来的浪费比较普遍。不少餐桌都是吃一半剩一半,仅少部分游客能吃完饭菜,野外随意丢弃食物的现象也比较突出。因此,条例内容充分体现了黄山特色,专门针对旅游业的餐饮浪费行为作了规范。比如,第十条对旅游服务企业提出明确要求,旅游服务企业应当按照游客需求合理安排用餐,提醒游客适量取餐,杜绝浪费;第十九条明确文旅部门的教育引导职责,市、县(区)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旅游景区、星级饭店、民宿、旅行社经营管理人员和导游人员的教育培训,加强对游客的引导和提醒,促进相关企业切实履行厉行节约的社会责任。

为了增强法律刚性约束,《黄山市制止餐饮浪费行为条例》还实施奖惩结合,建议相关部门探索设立餐饮企业制止浪费行为红黑榜名单。同时对餐饮经营者未张贴节俭标识标牌、设置最低消费额等行为设置了具体处罚内容。此外,条例还分别对家庭用餐、公务用餐、单位和学校食堂等,规定了制止餐饮浪费的具体措施。

文明的养成,需要法治的护航。立法制止餐饮浪费,以法治的方式为社会树立明确的文明标尺。“习惯之始如蛛丝,习惯之后如绳索。”通过立法规范人们的行为,可以让节约粮食从最初的法律规定,逐渐成为人们的生活习惯。如此,才能标本兼治、春风化雨,让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推动实现节用裕民、节俭兴国。

黄山市人大常委会立法调研组深入餐饮行业调研。(胡梦玲 摄)

猜你喜欢
光盘行动黄山市合肥市
醒狮
送你一盆小多肉
高中数学教学中“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
关于高中阶段函数教学的几点思考
黄山市养老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抵制婆婆的“光盘行动”
“光盘行动”在大学校园的推广
合肥市出城口道路设计招标探讨
合肥市雕塑院雕塑作品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