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天使”沈丹丹

2020-12-30 06:35
江淮法治 2020年19期
关键词:丹丹普法法治

“用法律教育在校人,用真情感化边缘人,用理性引领迷路人,用信任挽救失足人。”

2020年5月,全省检察机关首部预防性侵微电影《一号星辰》热播,沈丹丹本色出演。

她是普法模式的创新者,以新颖的方式、活泼的话语、真挚的情感,教育、引导未成年人法治观念的形成;她是关爱未成年人的探路者,组建“满天星”未成年人护航团队,长期开展普法活动,提高家长、学校、社会各界在未成年人成长中的参与度和关注度;她是未成年人的“领路人”,积极教育、帮扶涉罪未成年人,让他们走上正确的道路。她就是马鞍山市花山区检察院第六检察部主任、安徽省青年法律工作者协会会员、安徽省检察院法治进校园首批巡讲团成员沈丹丹。从检15年来,沈丹丹始终不忘初心,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护航。

情系未来相伴成长中的每一颗星星

学校是对未成年人普及法律知识的最好平台,沈丹丹被聘任为学校法治副校长后,在校园安全建设中发挥着积极有效的作用。在事关学生的涉校法律事件的处理上,她从专业的角度提供法律帮助,在问题少年回归本性、监护矛盾中亲子关系的梳理上更是真心帮助,倾情化解。她定期走到学生中去,结合身边的青少年违法犯罪典型案例,给同学和家长们带来一道道法治大餐。

沈丹丹参加“开学季”法治宣传月活动,向学生宣讲法律知识。

“遇到危险怎么办”“犯罪离你有多远”“谎言的危害后果”“你不知道的那些事”等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法律主题教育拓宽了孩子们的法治视野;精心设计的心理游戏环节,拉近了孩子们的距离,引导孩子们建立友善的校园人际关系;校园广播室定期播出她推送的法义短剧、法言法语,让幼小的心灵受到法治文化的熏陶。她以这种春风化雨露、润物细无声的真情守护,为未成年人撑起一片爱的蓝天。

智慧“未检”让法律的种子在孩子心里萌芽

沈丹丹扎实履行未成年人检察工作职责,立足“智慧检务”建设,探索构建“互联网+未检”新模式。引进智能小机器人“果宝”,让孩子们与其积极互动,欢声笑语中法律的种子在孩子心里萌芽;开通“花山未检”微信公众号,自制“检爱护航·校园联系卡”,开通“校园法律维权热线”,将普法和维权工作开展到了学生、家长身边。自2018年以来,共计发放校园联系卡片6000余张,接受QQ在线咨询30余次,接到热线电话50余次。顺利实现了未成年人保护、维权、普法工作的线上线下全覆盖,切实将普法工作落到实处。

沈丹丹组建“满天星”未成年人护航团队,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普法模式组织开展普法活动百余场次。走出去,送法进校园,多维度构筑普法新防线。花山区检察院连续两年联合团市委、市教育局等部门集中开展“开学季”普法宣传月活动。日常普法开设“红色党课”“关爱春蕾”各种特色课堂,举办法治讲座100余次,发放宣传手册8000多份,对学生进行面对面法律知识辅导。引进来,走进法治教育中心。该院未成年人法治教育中心于2015年正式建成,分为“爱心观护区”“心理疏导区”“教育展示区”“听证宣告区”,将预防教育从“听”和“看”延伸到“思”和“悟”,组织未成年人参观学习活动80余次,受访的未成年人已达上千人。

初心在怀她是孩子们心中的“守护天使”

十余年的检察工作,十余年的法治情怀,沈丹丹帮助一个又一个受伤的心灵重新找回自我,促成一个又一个濒临破碎的家庭重获幸福。得到她帮助的受欺凌职校女生走出阴霾后泪流满面地说:“谢谢你,检察官姐姐,有你的鼓励,我以后会更勇敢”;涉罪边缘的中学生在她数次苦口婆心的沟通交流中,重新回归了校园,并成为优秀的护旗手;校园性侵案中的幼小被害人经过她多次的心理疏导,重新露出笑脸;远离家庭的叛逆少年在她不懈的开导下,打开心结,万家灯火中又多了一份团圆安宁。在每一个加班办案的夜晚,在每一个走访未成年人家庭的周末,沈丹丹无怨无悔地付出着,因为这份付出与坚守,她收获了信任与感动,成为了孩子们心中最温暖的“守护天使”。

“用法律教育在校人,用真情感化边缘人,用理性引领迷路人,用信任挽救失足人。”这是沈丹丹对未检工作的坚持和追求。她说,祖国的未来在青少年,守护祖国的未来是检察机关未检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她将牢记使命、砥砺前行,为守护祖国的花朵做出更多的努力和贡献。

猜你喜欢
丹丹普法法治
相距多少米
高中数学之美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林丹丹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English Suffix—ive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普法
普法
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