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人才培养中1+X认证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2020-12-30 12:56杜文龙徐雪峰乔琪
职业教育研究 2020年12期
关键词:认可度含金量职业技能

杜文龙 徐雪峰 乔琪

摘要:为进一步探索高职人才培养,在对学生职业技能认证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从学生、学校和企业三个角度总结认证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造成问题的主要原因。最后,以省品牌专业为例,明确基于1+X证书制度的人才培养思路,制定人才培养实施方案,实现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 1+X证书制度;高职;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20)12-0011-05

2019年1月,国务院颁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提出:“从2019 年开始,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以下称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不断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改革,借鉴国际职业教育培训普遍做法,制订工作方案和具体管理办法。” 1+X证书制度下的人才培养已经成为当下高职教育的研究热点,高职院校都在积极探索。

一、职业技能认证现状调查与分析

为了全面了解职业技能认证开展情况,现从学生、学校和企业三个角度开展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一)学生对于职业技能认证认可度的调查与分析

对于学生职业技能认证现状的调查,主要以所在二级学院计算机类和通信类专业1 00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从参加认证目的、认证培训形式、认证效果、认证等级、认证期望等几个方面开展,具体调查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66%的学生对于认证的作用不清楚,说明学校对于认证宣传力度不够;78%的学生认为参加认证的目的只是按照学校要求,说明学生参加认证只是为了满足毕业的基本条件;78%的学生参加中级认证,11%的学生参加初级认证,11%的学生参加高级认证,说明大部分学生主要参加中低级的认证,高级认证对于学生的吸引力不足;74%的学生只获取一种职业技能证书,说明大部分学生认证面较窄;近一半的学生对于当前的认证不满意,说明认证内容和方式有待改进;91%的学生认为当前认证的含金量不高,说明学生对于认证的认可度较低;92%的学生认为认证与课程紧密度不高,说明认证与课程是脱离的;一半多的学生对于认证教师的教学水平评价较低,说明认证讲师的专业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通过上述统计和分析可以看出,学生对于认证的作用和目的认识不足,对于认证的满意度不高,主要存在认证含金量较低、课证融通度不够、认证教师教学水平不高等问题。

(二)教师对职业技能认证认可度的调查与分析

对于教师对职业技能认证的认识的调查,主要以课程组教师信息化培训为契机,以1 000名教师为调查对象,从认证参与度、认证难度、认证含金量、课证融通度、认证必要性、教师水平、企业参与必要性等方面开展,具体调查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以看出,95%的教师都参与了技能认证工作,说明绝大部分教师对于技能认证都了解和熟悉;97%的教师认为认证难度一般或较易,说明认证的总体难度偏低;只有8%的教师认为认证的含金量较高,说明大多数教师对于认证不认可;73%的教师认为认证非常必要,说明高职学生还是要参加职业技能认证的;86%的教师认为认证系统性不强,说明对于认证,在课证融通、奖励、就业推荐等方面做得不好;91%的教师认为认证需要企业参与,说明前期企业对于职业技能认证的参与度不够。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虽然教师对于认证的参与度很高,也认为认证很重要,但由于认证系统性不强、企业参与度不高等原因,对于认证的含金量不予认可。

(三)企业对职业技能认证认可度的调查与分析

对于企业对职业技能认证的认识的调查,主要以与我校计算机类和通信类专业紧密合作的100家企业为调查对象,从认证认可度、期待认证类型、期待认证等级、参与认证意愿、认证资金支持、认证就业支持等几个方面开展,具体调查统计结果如表3所示。

由表3可以看出,仅有10%的企业认为认证的含金量高,说明对于技能认证企业是不认可的;所有企业对于行企组织的认证给予高度的认可,说明当前学生的认证种类需要丰富;企业对于初级技能认证不予认可,对于中高级认证给予认可,说明对于学生的认证等级有待提高;所有的企业愿意参与技能认证,68%的企业愿意给予资金支持,65%的企业愿意给予就业支持,说明企业积极性较高。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企业对于学生的认证认可度不高,但参与认证的意愿比较强烈,也愿意给予一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

二、现有职业技能认证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分析

第一,职业技能证书含金量低,企业认可度不高。职业资格证书是高职学生毕业的必要条件。一些学校为了学生尽快毕业而降低认证难度,基本上选择容易通过的认证,而对于认证含金量的高低关注度不够。对于学生来讲,为了毕业,大部分人选择考试难度小的职业技能认证,而这些职业技能证书往往不是企业所需要的,含金量较低。因此,这种认证得不到企业的认可,企业也不愿意参与其中,不愿意给予更多的资金支持。

第二,職业技能认证层次偏低、覆盖面窄,学生就业竞争力不强。从前期企业调研和招聘情况来看,企业对于职业技能层次高、且具有多个方向职业技能认证的学生特别青睐,而现有职业技能认证主要集中在初级和中级,高级认证较少。同时,每个专业一般只有1~2个职业技能认证,学生可选择空间较小,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总体偏弱。

第三,职业技能认证体系不完善,学生参与认证的积极性不高。职业技能认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体现得不足,没有形成系统的课程体系,大部分学校开展的职业技能认证和课程是脱节的,都是在认证考试前一两周将学生集中进行培训,然后进行认证。对于认证通过高级或者多个方向的学生,也没有制定相应的学分置换、推荐就业等激励性措施,学生参与高水平职业技能认证的积极性总体不高。

采用“外聘为主、校内为辅”的方式,加强高级认证讲师的培养。对于高级认证来讲,主要从江苏万和等国内知名培训机构聘请行业出名的优秀讲师。对于校内讲师,一方面,在借鉴华为认证讲师理论、实践、业务、宣讲四方面能力要求的基础上,强化双语教学能力,进行五个层面的能力培养;另一方面,按照教师选拔→制定培养计划→技術培训→操作实践→项目实习→认证考核等六个环节进行培养。

4.深化1+X认证教学改革

(1)建立校企四级对接机制,深化“四个嵌入”课程改革。建立“学校─企业、系部─分公司、教研室主任─项目部、课程负责人─工程师”四级对接机制,将认证标准嵌入到课程标准、认证内容嵌入到课程内容、认证培训模式嵌入到教学模式、认证考试方式嵌入到课程考核,实现认证和课程的有效对接。

(2)以信息化大赛获奖教师为主,开发与认证对接的立体化教学资源。信息化大赛获奖教师具有较强的信息化技术开发与运用能力,确保资源开发的质量,在资源开发过程中重点开发微课、操作视频、动画演示、题库等与认证相关的教学资源。

(3)以学生为中心,创新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如今的学生都是在“互联网+”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习惯于线上学习,因此,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学生在线上主要完成课前预习和课后作业,线下学生带着问题到课堂中,由教师为学生解答问题。

(4)借鉴认证考试方式,制定课程考核标准。认证考试一般有理论、实践和面试三个环节,因此,课程考核应体现以上三个环节,并以项目为载体,贯穿于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

5.制定1+X认证激励措施

其一,通过学分银行,激发学生参与认证的积极性。将职业技能证书认证为课程学分,并根据认证等级确定不同的学分数,统一纳入到学分银行中。通过学分银行对获得学习成果类型与等级认定并转换为相应部分的学校课程,在完成学校规定的全部课程后可按规定取得学历证书。

其二,多途径实现认证经费的减免。通过企业赞助、学校奖励、网院申请等多种途径减免学生参加考证的费用,减少学生的经济压力,激发学生的考证动力。

其三,搭建平台,推荐就业。通过华为认证人才储备库,为通过认证的学生优先提供实习就业岗位,搭建企业与学生之间的立交桥。

参考文献:

[1]张文财.基于工匠精神视域下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D].上海:华东理工大学, 2018.

[2]吴南中,夏海鹰.以资历框架推进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的系统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6):12-18.

[3]林夕宝,余景波,刘美云.基于“1+X”证书制度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调查与分析[J].职教通讯,2019(8):10-17.

[4]李政.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背景、定位与试点策略[J].职教通讯,2019(3):30-35.

(责任编辑:杨在良)

猜你喜欢
认可度含金量职业技能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2021年对口升学考试获奖加分(免试职业技能)专业对照表
2019年对口升学考试获奖加分(免试职业技能)专业对照表
关于家长对幼儿园体育活动的认可度和支持度的调查研究
提升职业院校毕业生对母校的推荐度
护理学基础教学中高仿真模拟人技能训练系统的有效运用分析
农村户口“含金量”上涨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变式实践与启示
关于举办“太阳能利用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班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