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设计中的人性化设计

2020-12-31 04:02辛向平
建材发展导向 2020年23期
关键词:人行天桥盲道城市道路

辛向平

(北京市市政专业设计院股份公司山西分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机动车保有量也随之得到一定程度的扩张,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交通运输的负担。由此,将人性化设计理念融合到城市道路设计中是大势所趋。针对此,本文就将论述城市道路无障碍设计的内涵,以及人性化设计理念在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应用意义,最后围绕城市道路人性化设计的表现形式展开系统探究。

1 城市道路无障碍设计的基本概念

众所周知,无障碍设计是针对于盲人、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人群而设计的。无障碍设计的主要目的是确保特殊人群的安全通行。在城市道路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要高度重视盲道的布置、坡道类型的选择以及无障碍进出口的设计。借助无障碍设计,能够深刻体现出时代的人文关怀,彰显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内涵。

2 城市道路人性化设计的意义

城市道路设计是城市整体规划设计的重要环节。从某种角度来说,城市道路设计水平往往能够直接反映出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概况。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道路拥堵现象越来越常见,如何提升人们的出行效率,保障出行安全成为城市道路设计的重点内容,并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与此同时,伴随当代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改善,人们对城市道路的标准要求也随之提高,同时,对城市道路的人文景观建设的需求更加迫切。将人性化设计理念高度融合到城市道路设计中势在必行。

3 人性化设计理念在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应用形式

3.1 在道路横断面设计方面的应用

第一,机动车道设计。在对机动车道的宽度展开设计时,设计人员不但要充分考虑机动车的类型、宽度,还需深度考量机动车行驶状态下的方向盘角度偏差,以及并排行驶机动车的间隔距离,尽量做到分车道行驶。这是机动车道人性化设计中的重点内容。

第二,非机动车道的设计。现阶段,城市道路设计普遍存在功能划分不清晰的问题。该情况导致不同动力性能的车辆行驶在同一车道上,这不仅会引起严重的交通堵塞,也会增加交通安全隐患。为此,在非机动车道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需将各种功能的车道分离开来,一方面维护交通秩序,全面满足人们的交通出行需求,另一方面降低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第三,人行道设计。在对人行道实行设计时,应保证路缘石、设施带、树穴、盲道设计的安全性,高度重视道路的防滑砖设计。不仅如此,在人行道铺装设计过程中,还需充分考虑人行道和车行道之间的高度差、树穴与盲道的间距、人行道的横坡。通常情况下,盲道尽量离树穴远一些,人行道横坡不易过大否则冬天有容易侧滑。由此,保障车道的正常通行以及行人的通行安全。

3.2 在道路基础设施设计方面的应用

第一,无障碍设计。可以说,无障碍设计是人性化设计理念在城市道路设计中最直观的表现形式。无障碍设计涵盖多方面内容,如坡道、盲道、路缘石以及公共通道等。无障碍设计对于保障弱势群体的根本权益和出行安全,加快城市文明建设进程,推动城市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避免设计流于形式,在编制设计方案时,应注重细节处理,如完善盲道感知功能,帮助视力障碍人群辨别方向等。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在盲道中间的砖面进行图案设计,以期为视力障碍人群提供准确的方向信息,保障居民的出行安全。

图1 无障碍设计

第二,人行天桥设计。人行天桥是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内容,也是车辆与行人通行安全的必要保障。在人行天桥设计时,必须高度重视如下几方面内容:

图2 人行天桥设计

其一,工程选址。人行天桥的设计目的是解决行人的过街问题。为此,人行天桥应选建在道路宽、车流量大、人员密集的区域。如果人行天桥选址不合理,则会延长行人的过街时间,使部分行人因图便利、省时间而横穿马路。这样不仅会使人行天桥形同虚设,失去原有作用,还会增大交通安全隐患。

其二,人行天桥的交通组织。在人行天桥周边区域设置道路栏杆,利用栏杆的阻拦和引导作用,引导行人从人行天桥穿越马路。针对残障人群进行残疾人坡道设计,尤其是相对繁华的区域,可以设计自动扶梯。一方面最大限度地满足弱势群体的出行需求,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人流疏导的作用。

第三,临时停车场设计。随着现代化城市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内部空间可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日益紧缺。为此,在城市道路设计过程中,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城市机动车保有量的不断提升,使得车辆停摆问题进一步凸显。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城市交通通行效率。为有效解决车辆停摆问题,设计人员可以在宽度较大,人流量稀疏的道路中设置临时停车位,为机动车提供停摆场所。在划分临时停车位时,还要避免对车辆的正常通行,以及行人的人身安全造成不利影响。除此之外,根据机动车临时停靠特征,对收费标准实行动态设计,注重收费的合理性,从根本上解决车辆停摆问题。

3.3 在道路及周围景观设计方面的应用

由于城镇居民长期生活在钢筋水泥砌筑的建筑物中,再加上当代居民生活节奏快、经济压力大,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如果在自行驾驶机动车的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则极易出行交通安全事故,对公众生命财产安全构成潜在威胁。而在城市道路两侧种植绿化植物,打造生态景观,不仅可以帮助机动车驾驶员缓解视觉疲劳,降低发生交通安全事故的概率,还能吸收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以及机动车高速行驶过程中造成的扬尘,从而改善行车环境,净化空气。

绿化植物的种植位置也要经过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通常来说,道路交叉口、路桥过渡段以及立交桥就是良好的选择。在这些区域极易发生交通拥堵,而一旦发生交通拥堵,由于驾驶员长期处于狭小、半封闭的车厢内,极易出现负面情绪。甚至在负面情绪的支配下,作出不理性的举动。而绿化植物可以转移机动车驾驶员的注意力,调节其紧张的情绪,保障车辆行驶的安全性。

这里需要格外强调的是,在道路景观设计时,绿化植物的种植密度不宜过大。一方面,为机动车驾驶员预留足够的视距,另一方面,为绿化植物预留充足的生长空间。由于道路两侧的绿化植物要长期面对机动车行驶排放的废气和扬尘污染,所以务必优选适应能力强、抗污染能力突出的植物物种。再者,结合道路周边的交通运输条件、自然环境条件以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条件等,展开合理的规划,提高绿化景观设计水平。最后,加大道路景观维护保养力度,组建责任意识强、业务水平高、职业素养过硬的维养团队,定期对道路景观展开维护保养工作,为构建生态型城市奠定坚实的基础。

4 结语

综上所述,将人性化设计理念融合到城市道路设计中,能够使城市道路设计更加科学合理。为此,必须加大对城市道路人性化设计的重视力度,从道路周围景观设计、道路基础设施设计、道路横断面设计入手,促进我国交通运输经济的稳定增长,维护居民的出行安全,最终加快现代化城市的前进脚步。

猜你喜欢
人行天桥盲道城市道路
城市道路清扫之我见
上海银城路人行天桥的设计与分析
盲道
水泥搅拌桩在城市道路软基处理应用中的思考
盲道上的思考
请为盲人留出一条道
大跨人行天桥的自振频率初探
即墨市文化路人行天桥舒适度设计
一座坊墙式人行天桥设计
盲道?停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