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坚守中变革:常州市教师发展学院变迁史

2020-12-31 03:51朱广清
江苏教育 2020年54期
关键词:常州市变革学院

朱广清

以促进教师成长为使命的教师发展机构,在基础教育发展的支持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每一次关键性变革和阶段性突破,教师发展机构都贡献了其独特而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基础教育丰富而生动的发展历程,又为教师发展机构的变革与发展提供了丰沃的土壤和前行的动力。常州市教师发展学院,作为设区市级教师发展机构,置身于改革开放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恢宏图景中,自身的演变轨迹折射出我国教师教育的历史脉络。梳理江苏省常州市教师发展学院的历史演变,不仅可揭示基础教育与教师教育两者之间发展的深刻内在逻辑,更可为未来教师发展机构的前行寻求可实现的变革之道。

一、五度更名与三次转型

1.补偿型阶段:20 世纪70 年代末—20 世纪90年代中期。

“文革”结束之后,基础教育百废待兴,教师队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教育部于1977 年召开了师资培训工作座谈会,会后各地区恢复或建立了省级教育学院,作为本地区中学教师和教育行政干部培训的基地。1978 年,在原常州市“五七”师范大学的基础上,设立了常州市教师进修学院,标志着我市市级教师培训机构的正式建立,并发挥着教育培训功能。这一时期,由于我市处于教育事业停滞后的爆发式发展时期,对教师的需求量大。为增强教师职前培养的职能,1983 年,常州市教师进修学院更名为常州市教育学院,担负了同期我市40%左右的中学教师职前培养任务,有效地缓解了教师队伍严重不足的局面。同时,主要通过在职函授和自学考试的形式,为在职教师进行学历补偿、达标和高移培训。因此,“补基础”是这一时期中小学教师培训的主题,增加教师数量、弥补教师学历是这一时期的工作重点。

2.转型期阶段:20 世纪90 年代后期—21 世纪初。

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小学教师大规模的学历补偿教育任务逐步完成。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特别是90 年代后期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普及,教师的新理念、新知识和新技能培训被提上议事日程。1996 年,第五次全国师范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九五”期间,师资培训工作要在完成部分教师学历补偿教育任务的同时,及时转向面向全体教师的继续教育。1999 年,国家正式发布《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开发指南》等指导性文件,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与培训的目标、对象、周期、内容、要求等方面做了明确规定,提出“面向全员、突出骨干、倾斜农村”的教师培训工作方针。信息技术运用成为这一阶段教师培训的主题之一。

为完成向非学历教育的成功转型,政府部门重构了地方性教师教育体系,于2001 年撤销了成人高校建制的常州教育学院,整合原常州教育学院、常州师范学校和武进师范学校,成立全日制普通高校——常州师范专科学校,同时成立以教师和校长培训为主体功能的常州市教师培训中心。与各地教师培训机构一样,我们遭遇了转型的阵痛,学历培训风光不再,新的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持续进步的培训又缺乏可资借鉴的经验,学院在艰难的探索中逐步转型。

3.发展型阶段:21世纪初期至今。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演进和深化,学校进入内涵式发展阶段。2010 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颁布,提出要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该政策的颁布为接下来中小学教师培训政策的制定奠定了基调:注重乡村教师的培训、注重培训模式与方法的创新以及将师德、教师专业标准、信息技术等内容列为教师培训的必修内容等。2011 年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对教师培训的内容、模式、制度和服务支持体系等提出了新要求。2012 年国家发布《关于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意见》,提出“建立以师范院校为主体、教师培训机构为支撑、现代远程教育为支持、立足校本的教师培训体系”。

与之相应的是,学院工作重心完成了“学历补偿”向“专业发展”的战略转移。在价值选择和培训实践上,我们摒弃了知识本位、效率优先和行政化取向,转向关注教师整体素养的“素质本位”、关注全体教师和弱势教师的“公平发展”、关注教师主体诉求的“主动发展”。随着教师教育理论上的突破和实践成果的丰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组织样态、方法手段和支持路径日趋多样,倒逼教师培训机构进行功能上的扩展。基于这样的背景,2014 年,常州市教师培训中心更名为常州市教师发展中心,旨在探索以多元化的路径替代以培训为主体的单一手段,全方位立体化促进教师发展。

《江苏省“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提出在“十三五”期间要健全省、市、县、校四级教师培训体系,到2020 年,各设区市均建有教师发展学院。在2018 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更是将教师培训作为全面提升各级各类教师质量的重点,对培训体系建设、培训方式转变、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机构整合及培训者队伍建设等多方面提出明确要求。为响应新时代的新要求,2019 年8 月,经常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常州市教师发展中心升格为“常州市教师发展学院”,并将综合性、专业性和学术性作为学院今后突破的方向和重点。

二、40年发展变迁对教师教育的三点启示

1.规约与促进是基础教育与教师发展机构的关系本质。

回顾改革开放后我国基础教育的历程,从教育大国走向教育强国是其总体的发展脉络。在这一进程中,基础教育实现了从全面普及走向内涵发展、从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从效率优先走向公平优质的转变。基础教育新变革和新突破,都隐含着对教师素养新的期待,赋予教师发展机构新的使命,引发了教师发展机构体制、结构、功能和模式的深刻变革。与此对应的是,教师教育完成了从学历补偿向终身教育、从提高知识技能向全面发展、从精英教师培养到面向全体并倾斜乡村教师的转变。从历史演变的视角观察,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价值取向和现实需要规约着教师发展机构的任务变迁和发展轨迹。

事实上,基础教育每一次的任务变革和阶段性突破,教师发展机构都贡献了其独特而不可替代的作用。改革开放后的基础教育恢复性发展时期,教师发展机构承担了新师资供给和在职教师的学历提升的重任。这一时期,常州市教师发展学院承担了本市40%新教师培养和在职教师学历提升的任务。在21 世纪之初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我们完成了全市中小学教师的全员通识培训,做到了“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在基础教育走向内涵发展的进程中,我们从2006 年开始,连续实施15 年累计20 万教师参训的名师大学堂菜单式培训项目和大量的乡村教师培训,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新时代教师队伍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在基础教育每一次变革之初,教师发展机构内部总是存在不适和迷惘,但是凭借使命感和专业性,迅速成为教师理念更新和能力提升的加油站,积极促成了基础教育每一次关键性变革和阶段性突破。

2.教师教育理论深化和实践拓展是教师发展机构变革的内在张力。

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的不断深化,必然要求教师发展机构走向专业化。包括成人(教师)学习、教师专业化、教师专业标准等理论成果的诞生和成熟,更加清晰地揭示了教师专业特征和成长规律。在理论深化的背景下,常州市教师发展学院在价值追求、制度设计、培训课程和培训范式上也不断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从早期强调外部行政推动的大一统培训,到中期强调内在驱动的经验反思,直到近十年来普遍注重将教师置于专业共同体中的生态式发展模式,映照出在理论指引下积极实践的行动轨迹。信息技术的发展更为常州市教师发展学院的发展与进步助力,而混合式培训、信息化管理为完成复杂艰巨多变的工作任务提供了技术保障,也改变了教师培训者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

丰富和深度的教师培训实践,给了我们反思总结的机会和可能。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变革,在变革中前行,已经成为常州市教师发展学院的行动逻辑。在大量的教师培训实践中,我们认识到依赖“外控”力量进行统一化的培训,导致了教师在培训中无权、无声和培训课程的去专业化,无法满足教师的个性化需求,使教师处于被动应对的“局外人”境地。针对这一问题,常州市教师发展学院主动变革,实施了基于选择性学习的“名师大学堂”教师培训项目,初步解决了教师培训中存在的效能低、针对性不强等问题,体现了教师专业自主,承认了教师个体差异,唤回了教师生命自觉,有效地化解了培训冲突,使教师培训呈现出持续的生机与活力。同时,这一肇始于理论自觉和主动实践的培训项目,让我们收获了在常州近5 万名教师群体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我们也在获得外界的肯定中实现了自身内涵式发展。

3.被动适应和主动作为成为教师发展机构兴衰的分野。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基础教育的变革总体上规约了教师发展机构的变迁。但是,常州市教师发展学院五度更名、三次转型的历程表明:选择被动适应还是顺势而为,教师发展机构命运则截然不同。如果说前两次的更名是被动适应使然,那么,后三次的变迁则是顺势而为和主动作为的结果。早在2001 年,当新师资培养和学历补偿的阶段性任务完成后,当时我们就敏锐地意识到新的挑战已经到来,新的机遇也如期而至。所以,我们在全省范围内成立了第一家独立建制的市级教师培训机构——常州市教师培训中心,组建了以教师培训为主体功能的实体机构和培训者队伍,以培训的专业化促进教师专业化。2014 年,我们在实践中发现,以培训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唯一手段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教师发展的需要,未来的教师专业发展必然是超越于单一的技术取向,实现多种取向的多元共存、互补与融合,所以,我们提出以功能综合化为要义,构建教师学习中心、服务中心、研究中心和资源中心。为此,我们适时更名为常州市教师发展中心,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多层面、立体化的支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了“兴国必先强师”的重要理念,规划了全面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新战略。江苏明确提出到2020 年各设区市均要建立教师发展学院。我们应时而动,在全省较早实现了单位升格,成立了常州市教师发展学院(副处级),期待以更强的专业性和更高的学术性为我市教师发展提供支持。在参与新时代政府、高校、发展机构和学校四位一体的教师发展支持体系协同创新中,我们也积极作为,彰显了独特的价值和功能。

三、新时代教师教育发展愿景

回顾常州市教师发展学院40 年的变迁史,服务于教师专业发展是我们始终坚守的价值追求;主动变革,更好地为教师发展提供良源沃土是我们的行动逻辑。我们将传承学院“在坚守中变革”的优秀基因,进一步拓展功能,提升价值,朝着打造六大平台——教师继续教育学习平台、教育干部队伍培训平台、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平台、教师人事工作服务平台、教师教育资源共享平台、人才培养成果展示平台的目标继续前行。

猜你喜欢
常州市变革学院
教师作品
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横林初级中学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新媒体将带来六大变革
西行学院
变革中的户籍制度
创新IT 赋能变革
变革中的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