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源天然产物作为抗生素佐剂联合抑菌研究进展

2020-12-31 01:32张春艳蔡佳惠
食品科学 2020年23期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

郭 钦,张春艳,彭 凯,蔡佳惠

(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江苏 镇江 212013)

抗生素对医学和农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自20世纪,第一代青霉素开始使用后,其耐药性问题就开始凸显。抗生素的耐药性是微生物在自然进化过程中的正常现象[1],但近年来,抗生素的滥用使其耐药性问题严重加剧,对医学、农业生产、人类健康乃至社会都产生了严重影响,已经成为国际学术研究的热点之一[2-4]。相关研究表明,2000—2015年,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的国家,每日抗生素的实际使用量比规定使用量增加了65%,抗生素消耗量增加了39%,如果不加以控制,到2030年时,全球抗生素消费总额将比2015年高200%,人类将面临更为严重的抗生素问题[5]。

如今,多重耐药性细菌和超级细菌已屡见不鲜,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动物和食品中的细菌耐药性可通过食物链、环境等进入人类体内,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6-7]。在美国,每年有200万 人感染耐药菌,其中造成2.3万 人直接死亡[8],抗生素耐药性已经成为公共卫生健康的主要威胁。因此,对新型抗生素的研发迫在眉睫,细菌群体感应、噬菌体、单克隆抗体、抗菌多肽等均是新型抗生素的研发方向[9]。由于抗生素从发现到临床使用的过程漫长而困难,新技术和新方法难以在短时间内实际应用,所以,寻找合适的抗生素佐剂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

抗生素佐剂被定义为能够和某种抗生素相互组合、互相促进,最大化减少单一抗生素的使用量,提高抗生素的治疗效果,降低临床耐药性,减轻抗生素副作用的某种药物或天然产物等。目前常用的抗生素佐剂主要有益生菌、抗生素等,其中两种或多种抗生素联用使用较为常见,如治疗胃幽门螺杆菌的三联疗法、新开发的Relebactam组合疗法、阿维巴坦和头孢他啶组合、亚胺培南与西司他丁钠组合等,其联合治疗效果和优缺点见表1。

表1 抗生素组合抑菌及效果Table 1 Application and antibacterial efficiency of antibiotic combinations

然而,多种抗生素组合用于抑菌治疗其实也存在很大问题,如对肝肾的副作用较大,会破坏人体肠道菌群的平衡,导致耐药性的产生。因此,越来越多国内外研究发现,植物源天然产物在抑菌方面具有较好的作用。如查耳酮[22]、香豆素[23]、黄芪多糖[24]可以有效抑制MRSA,缓解抗生素的压力及细菌耐药性的发展。从1981年到2014年,植物源天然产物及其衍生物用于临床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占据越来越大的比例[25]。据报道,在1991年使用较多的临床治疗药物中,有将近一半是天然产物或天然产物的衍生物,其中植物源天然产物占据较大的比例[26]。美国食品与药物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批准使用的天然产物数量逐年攀升,2013年已超过所批准使用药物的1/3[27]。在经历了边缘化之后,植物源天然产物即将重新成为热点,促进在抑菌方面研究的发展[28-29]。

在我国,植物源天然产物资源十分丰富,主要包括多糖、萜类、木脂素、香豆素、黄酮、生物碱等物质,在抑菌、消炎、抗癌、免疫调节方面均有很好的效果[30-31]。植物源天然产物以来源广泛、安全性高、抑菌谱广等优势获得越来越多研究者的青睐。大量研究表明,抗生素与植物源天然产物联用对于抑制细菌生长和繁殖具有非常明显的效果[32];同时,与抗生素相互联合相比,植物源天然产物作为抗生物佐剂更能有效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量和副作用,延缓耐药性的发展,对人类健康以及医学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寻找植物源天然产物作为新型抗生素佐剂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本文结合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对抗生素与天然产物联用的发展现状进行阐述,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展望,以期为抗生素与植物源天然产物联用、缓解抗生素滥用问题和细菌耐药性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1 植物源抗菌天然产物的种类

1.1 黄酮类天然产物

黄酮类化合物包括黄酮醇、黄酮、黄烷酮、黄烷醇、花色素、异黄酮、二氢黄酮醇和查耳酮8 类[33]。富含黄酮的天然产物以效果好、易获得、副作用小的优点获得研究者们的关注。目前已知的黄酮类天然产物及抑菌效果见表2。

表2 黄酮类天然产物的种类及抑菌效果Table 2 Antibacterial effects of different natural flavonoid types

1.2 挥发油类天然产物

精油一般分为萜烯类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脂肪族化合物、含氮和硫化合物[42]。精油的杀菌活性很强,且杀菌谱较为广泛[43]。目前已知不同种类精油的抑菌效果见表3。

表3 挥发油类天然产物的种类及抑菌效果Table 3 Antibacterial effects of different types of natural volatile oils

1.3 生物碱类天然产物

生物碱具有较好的抑菌、抗炎、抗肿瘤、降血糖、调理血脂等功效[48]。目前已知不同种类生物碱的抑菌效果见表4。

表4 生物碱类天然产物的种类及抑菌效果Table 4 Antibacterial effects of different types of natural alkaloids

1.4 多糖类天然产物

植物多糖又称植物多聚糖,是植物源天然产物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包括茯苓多糖、银杏叶多糖、枸杞多糖、鱼腥草多糖等。研究发现,银杏叶多糖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MIC为1 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孢杆菌、黑曲霉的MIC为2 mg/mL,抑菌效果较好[54]。洋葱多糖可有效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鼠伤寒沙门氏菌,抑菌谱较广[55]。鱼腥草叶多糖可有效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MIC为0.937 5 mg/mL[56]。

1.5 醌类天然产物

醌类分为苯醌、萘醌、菲醌和蒽醌4 种类型。望江南的根部含有丰富的蒽醌、大黄素,对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都具有较好的抗菌作用,MIC分别为7.8×10-3mg/mL和3.9×10-3mg/mL[57]。姜洪芳等[58]用体积分数55%乙醇溶液提取凤仙花叶片中的2-甲氧基指甲花醌,发现其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白色念珠菌都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Saruul等[59]从蒙药石竹中提取的邻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和黄体微球菌均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1.6 皂苷类天然产物

皂苷是存在于植物界的一种特殊苷类,也存在于少数海洋生物中,可分为三萜皂苷与甾体皂苷两大类型。研究表明,皂苷具有较好的抗菌功效,且皂苷类衍生物的活性更优良,副作用更小,是研发临床治疗新药的重要组分[60]。研究发现,原产于安第斯山脉的谷物藜麦麦壳中含有丰富的皂苷,对引起口臭的单胞菌、产气荚膜梭菌和核梭杆菌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61]。

1.7 其他抑菌天然产物

Cai Rui等[62]用百里香酚作用于易引起果汁腐败的嗜酸耐热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Duraipandiyan等[63]从决明子花中提取得到4-羟基苯甲酸,对革兰氏阳性菌均具有抑制作用。Dikpinar等[23]从沙眼阿魏的根茎中提取出香豆素的衍生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等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2 植物源天然产物的抑菌作用机制

2.1 作用于细胞结构

植物源天然产物的活性物质能够作用于细菌的细胞结构,发挥治疗作用,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抑菌机制。主要通过破坏细胞壁合成、增加细胞膜渗透性、抑制细胞增殖、干扰细胞周期、作用于细菌生物膜、抑制细胞外排泵的表达等方式达到抑菌的作用。植物源天然产物作用于细菌细胞的抑菌机制见表5。

表5 植物源天然产物影响细菌的细胞结构Table 5 Plant-derived natural products affect the structure of bacterial cells

2.2 作用于细胞蛋白质

蛋白质是机体以及细菌存活、生长的重要组成成分,当植物源天然产物发挥作用时,可通过抑制细菌蛋白的合成、表达,或者促使细菌蛋白渗漏达到抑菌作用。滁菊精油作用于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可导致两种细菌的蛋白渗漏,蛋白含量分别下降47.21%和36.44%[73]。苦参提取物作用于鸡大肠杆菌可显著抑制菌体内蛋白的表达,作用3 h就可导致总蛋白含量下降至原来的1/3[74]。乳酸被广泛用于抑制微生物病原菌,未处理之前,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和李斯特菌细胞的可溶性蛋白条带清晰可见;经乳酸处理后,细菌蛋白条带变模糊,甚至消失,乳酸可能是通过破坏或者抑制细菌蛋白的合成,杀死细菌[75]。

2.3 影响细菌的基因表达

植物源天然产物通过调节机体内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调控机体的运作,达到抑菌的目的,是抑菌机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76]。其中,随着基因芯片、转录组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将组学技术用于实时监测细菌基因表达的变化。部分植物源天然产物影响细菌基因表达机制见表6。

表6 植物源天然产物影响细菌基因表达的机制Table 6 Mechanisms by which plant-derived natural products affect gene expression

3 植物源天然产物抗菌作用的劣势

植物源天然产物种类较多,具有广谱抑菌作用,能有效抑制多重耐药菌,但是其劣势也较为明显。首先,植物源天然产物生长周期长,且易受自然环境影响,有效成分提纯过程复杂且提纯率低[86],很多植物源产物难溶于水,如植物精油、槲皮素、胡椒碱,提取分离及纯化过程较为困难,而且提取过程需要的有机试剂易造成环境污染[87]。Wright等[86]指出,提纯和鉴定微量的活性物质过程较为繁琐,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就已经发现约20万 种的天然产物,但未能得到较好利用。除此之外,目前已发现的部分具有抑菌作用的植物源天然产物,虽有抑菌作用,但是用量较大,如苦参碱在50 g/L和32.5 g/L的质量浓度时才能有效抑制MRSA和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sensitiveStaphycoccus aureus,MSSA)[88];桔皮素在3.6 mg/mL时才能有效抑制假单胞菌[37]。大多数天然产物是多种成分协同发挥作用,虽效果优良、副作用小,但是难以确定抑菌成分的种类和含量,且作用过程较为复杂,如甘蔗渣提取物是通过没食子酸、香豆酸、阿魏酸、绿原酸等协同作用抑制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89]。山苍子精油的主要成分有β-柠檬醛、α-柠檬醛、香茅醛、醇类等,其通过多种物质协同抑制MRSA[90]。此外,以植物精油为代表的部分植物天然产物具有刺激性气味,且易挥发,对温度和紫外线较敏感、低温条件下易结晶析出[91],从而影响抑菌效果及食物风味。因此,以上多种原因限制了植物源天然产物在实际中的发展与应用。

4 植物源天然产物在食品中的应用和监管

4.1 植物源天然产物在食品加工与贮藏中的应用现状

我国的植物源天然产物资源十分丰富,因其抑菌效果好、安全性高,已被广泛用于食品保鲜、防腐、贮藏、包装,主要涉及蔬菜、海产品、水果等,而关于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应用现状鲜有报道。即食性蔬菜沙拉是人们所喜爱的食物,但是由于蔬菜本身易腐烂、易滋养细菌从而发生变质的特征,因此货架期非常短暂。在聚乳酸薄膜中加入适量(质量分数2%、5%、6.5%)的葱属植物提取物,能有效抑制沙拉货架期内酵母菌和霉菌的数量[92]。Salmieri等[93]将牛至精油加入混合蔬菜的包装中,对李斯特菌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Ahmed等[94]将聚乙酸/聚乙烯/肉桂精油制成鸡肉包装所用薄膜,4 ℃条件下保存20 d,鸡肉中菌落总数、乳酸菌、假单胞菌及大肠菌群的数量均有所减少。植物源天然产物及其活性物质在不同食品贮藏中的应用见表7。

表7 植物源天然产物在食品贮藏中的应用Table 7 Application of plant-derived natural products in food storage

虽然近几十年发现的植物源天然产物约有28 000 种,但在食品中使用的仅约0.1%,主要为精油类,而剩余约99.9%植物源天然产物因为结构和成分较复杂、稳定性不好等受到应用限制[104]。关于植物源天然产物在食品加工与贮藏中的应用,具有很好的开发前景。

4.2 植物源天然产物在食品中应用的法律和法规

植物源天然产物在世界各地均具有较丰富的资源,因其安全高效的特点,美国FDA批准使用的植物源天然产物也在逐年增多,包括紫杉醇、植物甾醇、低聚糖阿魏酸酯等。关于植物甾醇的应用,美国FDA于2003年批准使用;欧盟委员会于2004年批准植物甾醇在几类食品中的应用;我国于2010年批准植物甾醇在食品中使用。2004年,美国FDA批准使用的第一个植物药物——绿茶提取物茶多酚,是儿茶素类和其他绿茶组分的混合物,相比于之前批准的单一成分植物天然产物,这为我国其他混合物类植物源天然产物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和挑战。我国2016年颁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允许茶多酚、迷迭香提取物、柠檬醛、香茅油等植物源天然产物的使用。由此,可以看到植物源天然产物在食品加工与贮藏中应用的广阔前景。

5 植物源天然产物作为抗生素佐剂

5.1 植物源天然产物与抗生素联合抑菌

研究表明,植物源天然产物在单独作用时,虽然有一定的抑菌作用,但用量一般较大,作用效果不稳定,且存在安全性问题。近年来,随着对植物源天然产物与抗生素联合抑菌作用机制的不断研究,发现两者联合作用不仅能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量,而且能显著提高抗生素的抑菌作用,使得抑菌效果更佳,是抑制多重耐药菌产生的有效手段。

例如,槟榔中富含酚类物质和黄酮,槟榔提取物与氯霉素联用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痤疮丙酸杆菌、表皮葡萄球菌和化脓性链球菌都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尤其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抑制作用最强[105]。Hu Zhiqing等[106]发现,对于28 株临床分离的MRSA,氨苄西林与舒巴坦可联合抑菌,但用量大,若将儿茶素与抗生素联用,抗生素的MIC可降低到4 mg/L,联用的抑菌指数分别为0.19和0.56,具有较好的联合抑菌效果。Braga等[107]用甲醇提取石榴中的有效成分来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发现石榴提取物分别与氯霉素、庆大霉素、氨苄西林、四环素、苯唑西林联用时,协同作用分别为65.5%、38.1%、71.4%、70%和72.7%。氨苄青霉素和石榴提取物单独作用时,对该菌没有显著影响,若将两者联合使用,24 h内,金黄色葡萄球菌无法生长。安石榴苷对白色念珠菌和副丝酵母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MIC分别为3.9 μg/mL和1.9 μg/mL,如果与氟康唑联用,则具有较好的协同作用,安石榴苷的使用量减少1/2[108]。

Liu等[109]用青霉素单独作用于MRSA和耐青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MIC分别为125 mg/mL和250 mg/mL,联合黄芩苷之后,MIC分别降低为4 mg/L和16 mg/L,且黄芩苷也能提高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甲氧西林、头孢噻肟的抑菌效果,具有恢复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耐-β内酰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其他耐β-内酰胺金黄色葡萄球菌疗效的潜力。更多植物源天然产物和抗生素联用抑菌的效果见表8。

植物源天然产物作为抗生素佐剂与抗生素联用,能在不同程度上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量,延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而且抑菌效果高于使用单一抗生素,使抑菌的过程更加安全、高效,对于食品保鲜、农业和养殖业都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5.2 联合抑菌的作用机制

5.2.1 抑制β-内酰胺酶活力

β-内酰胺酶类抗生素在临床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细菌产生β-内酰胺酶时,该酶能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内酰胺环上的羰基共价结合,使其水解、灭活,越来越多的β-内酰胺酶耐药菌不断出现[124-125]。目前在临床上应用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有克拉维酸、舒巴坦、他唑巴坦、阿维巴坦等,通过与β-内酰胺酶发生作用,阻断其对β-酰胺环的破坏,有效地对抗细菌耐药性,但是β-内酰胺酶较为多样化,且易发生不利突变,导致这3 种抑制剂用量较大,并逐渐失去作用。因此,天然产物与抗生素协同抑制β-内酰胺酶活性成为研究的热点。

MRSA几乎能耐受所有β-内酰胺类抗生素,氨苄西林/舒巴坦单独作用于MRSA时,需较大的MIC才能达到抑菌作用;当和儿茶素联用时,可显著降低MIC,通过抑制MRSA的β-内酰胺酶活性,达到抑菌作用,有效减缓MRSA感染[106]。5-O-methylglovanon是山小桔属植物中的重要活性物质,Obiang-Obounou等[126]研究发现,5-O-methylglovanon与氨苄西林联用能够显著提高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抑制β-内酰胺酶活性,具有较好的协同抑菌作用。

5.2.2 抑制外排泵

革兰氏阴性菌能够表达大量外排泵,当抗生素作用于细菌时,外排泵能将抗生素分子从细菌细胞内运输到体外,这种外排使得细胞内抗生素浓度较低,细菌可在较高抗生素浓度下存活,且外排泵的过表达可导致革兰氏阴性菌的临床相关耐药水平的增加[127]。因此,天然产物与抗生素联用作为外排泵抑制剂是抑菌机制中较为重要的一种。

Siriyong等[72]发现,锥丝碱能够抑制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Mex AB-Opr M外排泵,提高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使其MIC降低至原来的1/8,并使其对头孢噻肟、左氧氟沙星和四环素的敏感性甚至达到野生型菌株的水平;当锥丝碱与抗生素协同作用于MexB缺失的铜绿假单胞菌株,锥丝碱很可能会抑制铜绿假单胞菌中存在的其他外排系统。采用小檗碱单独使用时抗菌活性较差,却是公认的外排泵底物,小檗碱与环丙沙星联用抑制20 株临床分离的耐多药肺炎克雷伯菌,通过抑制acrAB-toIC和acrR外排泵,可使环丙沙星MIC至少降低1/2,具有较好的协同抑菌作用[128]。迷迭香的主要成分是鼠尾草酸和鼠尾草酚,与红霉素联合作用于具有外排耐药机制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时,通过抑制Tet (K)和Msr (A)外排泵,可使抑菌效果增强16~32 倍[121]。

5.2.3 破坏细胞膜结构

姜花素D是一种半日花烷型二萜,对革兰氏阳性菌有活性,对革兰氏阴性菌无活性,对真菌活性较弱。有研究将姜花素D与9 种抗生素联合作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和蜡样芽孢杆菌,结果表明,80%的联合具有协同抑菌作用,两者通过破坏细菌细胞膜达到抑菌效果[116]。植物精油抑菌谱广、安全性高,是抑菌性天然产物中极具代表性的一种,Khan等[114]发现,精油中的主要活性成分肉桂醛与氟康唑联合可使真菌的细胞膜裂解,对烟曲霉菌和红色毛癣菌具有较好的协同抑菌作用。

5.2.4 抑制基因表达

对抗生素敏感性低是耐药菌耐药性的一种表现,Jenkins等[129]发现苯唑西林单独作用于MRSA时敏感性较低,当联合10%的麦卢卡蜂蜜抑菌4 h时,MRSA的mecR1基因表达下调,显著降低苯唑西林的MIC,表明两者具有较好的协同作用。

5.3 植物源天然产物和抗生素联合抑菌在食品中的应用

国家《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中不准有致病菌检出,且微生物含量要达到安全标准,因此,对于食品生产中的抑菌方式,更加注重绿色安全、无毒无害。随着人们对于健康问题日益重视,有关食品加工、贮藏过程中致病菌的研究也在增加,现代食品行业对于食品防腐剂的要求越来越高[130],植物源天然产物以安全性高、副作用小的优势成为食品行业中的天然抑菌剂,并被应用于食品保鲜、包装。食品中抗生素的使用有较高的要求,目前能够用于食品保鲜、包装的抗生素较少,纳他霉素具有抑菌效果好、抑菌谱广、完全、无毒、无副作用等优势[131]。美国FDA于1982年正式批准纳他霉素作为食品防腐剂,而我国于1996年正式批准纳他霉素使用。纳他霉素与植物源天然产物联用既能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量,且作用的效果远远高于单一使用抗生素。目前,联合抑菌已经逐渐应用于食品行业中。

黑莓是一种具有独特风味及富含花青素和酚类物质的水果,且具有药用功效[132-133]。但是黑莓在成熟之后极易变软,滋生如曲霉菌、镰刀菌、地霉等病原菌,不仅影响果实的采后品质变化,而且对货架期具有显著影响[134]。Liu Hongxia等[135]发现,阿魏酸联合纳他霉素可有效抑制黑莓果实中的致病性真菌,具有较好的协同作用,能够将黑莓果实的货架期延长12~15 d。Balaguer等[136]发现,5%肉桂醛联合纳他霉素制成的醇溶蛋白膜可有效抑制常见的食品腐败真菌(青霉属、链孢霉属、炭疽菌属),能够应用于干酪片的保鲜包装。Yangilar等[137]研究发现,牛至精油联合纳他霉素制成的涂层可抑制干酪中的霉菌生长,且不影响干酪的品质,有效延长干酪的货架期。刘校男等[138]研究发现,丁香酚联合纳他霉素的玉米醇溶蛋白膜涂膜于柑橘表面进行保鲜,可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有效延缓柑橘的褐变度以及还原糖、总酸、VC含量的变化,具有较好的保鲜效果。程庆岭[139]研究表明茶多酚与纳他霉素联合可有效抑制酱油中的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具有较好的防腐效果。陆正清等[140]将茶多酚和植酸联合纳他霉素应用于高沟捆蹄保鲜,发现能够有效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延长保质期。

与食品加工与保藏中允许使用的抗生素相比较,水产养殖中允许使用的抗生素种类较多,但是抗生素的过量使用,极易引起抗生素残留,并通过食物链传递。因此,目前已有研究发现,在水产养殖中,植物源天然产物作为抗生素佐剂可减少抗生素的用量,促进水产养殖行业的健康发展。凡纳滨对虾是全世界范围内的主要养殖虾种,极易受到副溶血弧菌感染,引起急性肝胰腺坏死病,造成虾的死亡率大幅增加,影响虾养殖产业的发展。三黄散是中国传统的中草药,主要成分有大黄、黄芩、黄柏和大青叶,将三黄散与恩诺沙星联合用于治疗凡纳滨对虾养殖中的副溶血性弧菌感染,可显著减少恩诺沙星的使用量,提高对虾的免疫能力,降低对虾死亡率[141]。脊尾白虾是我国水产养殖中的重要虾类,极易感染副溶血弧菌并导致对虾早期死亡综合征,不仅造成水产养殖业的巨大损失,还易导致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而且已居于食源性病原菌的首位[142]。山楂提取物与土霉素联合,在减少土霉素使用量的同时,可有效治疗脊尾白虾养殖过程中的弧菌病,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脊尾白虾的存活率[143]。

6 结 语

抗生素的滥用导致细菌耐药性进程的加快,出现了许多广谱耐药菌和超级细菌,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针对耐药性细菌,新型抗生素开发非常困难,因此寻找安全有效的抗生素佐剂,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和提高现有抗生素的效果迫在眉睫。植物源天然产物以其资源充足、安全性高、抑菌范围广等优点,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用合适的植物源天然产物作为抗生素佐剂,将其与抗生素联用,不仅能更好地开发植物源天然产物资源,而且能有效地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已成为目前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然而,目前大部分联合研究仅限于实验室应用,而在实际中应用较少。相信随着植物源天然产物与抗生素联合抑菌的优势日益凸显,抑菌机制的日益清晰,对于联合抑菌的应用和相关领域的研究也必将发挥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一起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病原学分析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皮肤上皮细胞中β-防御素-2表达的影响
婴幼儿感染中的耐药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如何防治兔葡萄球菌病
WHO:HIV耐药性危机升级,普及耐药性检测意义重大
那一抹金黄色
那一抹金黄色
金黄色
葡萄球菌重症感染68例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