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治疗出现液体外渗的原因与预防护理策略分析

2021-01-01 14:53李晓君吕丽娜陈琼娜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17期
关键词:预防护理静脉输液

李晓君 吕丽娜 陈琼娜

[摘要]目的:关于静脉输液治疗出现液体外渗的原因和预防护理策略的分析。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20年2月期间在我院行静脉输液治疗出现液体外渗的患者共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例,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静脉输液护理,观察组进行预防护理措施,分析患者发生液体外渗的原因,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在静脉输液治疗出现液体外渗的原因之中药物因素占35例,患者自身因素占23例,在操作过程中技术因素占25例,患者疾病因素占17例;且观察组患者在经过预防护理后的护理满意度为98%,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6%,两组前后对比数值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输液治疗中出现液体外渗的原因较多,对患者进行预防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控制液体外渗的情况,减轻患者的不适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液体外渗;静脉输液;预防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17-0223-02

靜脉输液在临床中是一项必须掌握的常规护理技术操作,虽然看起来简单但是也有着不少的操作技巧,如果在操作过程中使用方法不当不但增加了患者的疼痛感,还降低了工作的效率[1]。所以在临床护理中,一定要不断的完善和掌握。静脉输液操作过程中需要先配置好药液。来到病人床前,核对患者身份信息并对病人讲解输液目的,先找到适合输液的血管,然后松开止血带挂输液瓶并且一次排气。勒好止血带给病人擦碘伏消毒手背,拿好输液管二次排气,使针头斜面向上并与皮肤呈二十度角进针见回血后平行进针松止血带固定针头,再次查对然后回治疗室清理用品[2]。在平时的临床护静脉炎理中患者如果出现液体外渗的情况会导致患者输注局部出现红肿的现象,甚至还会发生或者组织溃疡的不良反应,严重的还有可能出现残疾[3]。所以本文就静脉输液治疗出现液体外渗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且结合相关的预防护理策略结合临床进行对比,最终对两组患者的数据做出比较,详细分析数据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8年6月至2020年2月期间在我院行静脉输液治疗出现液体外渗的患者共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例,每组50例,输液部位为患者的手背部浅静脉,其中观察组患者男性36例、女性14例,患者年龄67~89岁,平均年龄(79.62±5.46)岁;而对照组患者男性40例、女性10例,患者年龄67~92岁,平均年龄(70.23±4.82)岁。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均符合学术诊断标准,病情程度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均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

1.2方法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静脉输液护理即可,并且观察患者的病情状况。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进行预防护理措施,具体的护理步骤包括:1临床护理:医院定时展开临床基本功练习,增强护理人员的临床穿刺技能,最好做到一次性穿刺成功。注意在穿刺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开关节部位,在穿刺完成后应该把针头位置固定好,对于部分表现比较烦躁或者患者自身障碍的特殊情况,护理人员可以进行相关的保护性约束,同时护理人员详细向患者讲解需要注意的事情,患者的穿刺部位尽量不要频繁的活动,防止出现脱针或者外渗的情况发生。2日常培训:加强药物知识培训,可以定时的组织相关的知识讲座,也能够设定日常的讨论会,以各种方式不断的进行学习提升,对比较常用的药物基本知识和在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需要掌握,学会分辨基本的药物性质和对患者静脉的刺激性,在对患者进行输入高渗药物以及血管活性药物较强的时候,需要在输液之前告知患者,反复向患者强调不能随意的变化输液的速度,同时还可以采取相对的预防措施,比如说在输注甘露醇的时候可以给患者进行局部热敷的方法,提高药物的温度,有利于患者的血管在输注过程中保持畅通。3正确穿刺:在临床中特别是对于老年患者进行输液的时候尽量首选性状较好的静脉血管,比如说手背或者前臂等血管位置比较明显的地方,对患者的血管状况进行分析评估,选择相对来说比较粗且直的,而且血管弹性较好,位置又容易进行固定的静脉。在平时护理人员进行穿刺的时候,如果没有特殊的情况,正常情况下选择常规的输液器即可,减轻对患者血管壁的损伤程度,对于需要进行第二次穿刺的患者,尽量避免选择重复使用同一血管,否则会有可能出现反复回针的情况。在整个的静脉输液过程结束之后,可以试试扩充按压的方法缓慢的按压,一定要掌握好力度,同时按压皮肤针眼和血管壁针眼,能够有效的降低液体外渗引起的皮下淤血组织,还能减少其他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有效的保护患者的外周静脉。4加强管理: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在输液过程中的巡视和护理,按照患者的血管状况和患者的精神状态,结合输注药物定制相应的巡视频率,可以适当的增加巡视的次数,这也是作为医护人员应有的责任感,观察患者的穿刺局部有没有发生肿胀的现象,输液过程是否顺利,以及输液的速度是否正常,详细询问患者有没有出现相关的不适反应。特别是在输注化疗药物以及高渗药物的时候,因为对患者的刺激性较强,这种状况更加容易出现外渗的情况,这个时候需要加强巡视,护理人员可以主动的和患者进行交流沟通,如果发生异常的情况需要马上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于刺激性较强的药物,需要合理的选择输液器具,而且应该选择至少是留置针而不能是一次性头皮钢针,输液器具的正确选择也是有效预防液体外渗的策略很重要的因素。5个体化护理:护理人员可以在患者进行输液前和输液过程中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情况,积极主动的和患者进行交流沟通,取得患者的信任感,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同时患者家属可以对患者表示关心的感觉,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让患者在输液治疗的过程中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对于出现液体外渗的患者,造成患者出现疼痛感而表现出不良情绪的时候,护理人员需要保持礼貌温和的态度和患者进行沟通,安抚患者的情绪,并且对于外渗表示真诚的道歉,得到患者的谅解。

1.3观察指标具体指标:1参考《外科学》如:相关标准评估两组患者的静脉炎分级。I级:皮肤出现疼痛、红肿等异常反应,无硬结和条索;II級:穿刺部位存在皮肤异常,并有条索样改变,但无硬结;III级:穿刺部位红肿、疼痛,并有硬结和条索样物。2采用自制的护理满意度问卷评估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及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3分析患者发生液体外渗的原因,其中患者的发生液体外渗的原因较多,包括药物因素、自身因素、技术因素、疾病因素,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的效果,使用本院自制的临床护理分析表进行全方位的评估,满分一百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的护理结果越高。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1.0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经t检验,计数资料经χ2检验,以“例(%)”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发生液体外渗的原因在静脉输液治疗出现液体外渗的原因之中输液药物因素占35例,患者自身因素占23例,在操作过程中技术因素占25例,患者疾病因素占17例,详见表1。

2.2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8.00)%高于对照组(76%.00)(P<0.05),详见表2。

3讨论

静脉输液在临床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治疗方法,通过针管注入这种方式把药品通过液体的这种状态进入患者血管之中[4]。这种方法不但给药方式方便快捷,而且临床见效较快,在临床治疗中已经被广泛使用[5]。但是在静脉输液过程中还是会偶尔出现外渗的情况,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很多,也就是说在本来应该注入患者血管的药物因为各种原因导致泄漏到皮下组织,以至于患者在输液过程中出现红肿或者疼痛等现象[6]。

在临床中出现静脉注射治疗过程中液体外渗的情况患者自身因素较多,其中婴幼儿因为好动不能主动配合,老年人又因为身体功能减退,对于疼痛感的反应降低,容易引起注射针头移位而出现外渗的情况,还有就是无法进行正常沟通的患者或者患者症处于麻醉后状态,对于重症患者由于体内微循环受损,血管的通透性增加,这种现象也会出现外渗的情况。而且还有因为药物因素导致外渗的现象,比如说刺激性较大的药物,缩血管药物或者去甲肾上腺素等外渗的高危药物。还有就是疾病因素,其中癌症就是外渗的危险因素之一,因为患者反复接受治疗,体内静脉已经相当脆弱,在进行静脉注射的时候很难精准的穿刺[7]。还有一种是因为医护人员的技术因素导致,比如说没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临床中在穿刺的时候针头斜面没有完全的刺入患者的血管之内等情况都有可能出现液体外渗的风险。所以正确面对在静脉输液中的液体外渗情况,同时在临床中予以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8]。全方位的从患者和护理服务的角度出发,最大程度的降低出现液体外渗的情况,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和标准[9]。在本次的数据分析中,护理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效果和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在临床中虽然避免不了引起静脉注射治疗出现液体外渗,但是在治疗的过程中还是要不断的加强护理,为了减轻液体外渗引发的不良结果,所以针对引起液体外渗的原因实施预防护理干预,提高了临床护理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何艳燕,廖庆利,刘瑞娜.老年患者静脉输液过程中液体外渗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外医疗,2018,37(12):148-150.

[2]陈惠珍.静脉注射甘露醇在治疗颅内高压发生外渗的原因以及预防性护理措施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80):267,269.

[3]罗小翠.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和护理对策[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28):205-206.

[4]朱晓霞.量化评估策略下护理干预对静脉输液患儿液体外渗的预防效果[J].交通医学,2018,32(3):279-281.

[5]李云丹,张黎.儿童静脉输液渗漏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9,16(9):134-135.

[6]陈尚学,徐静.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分析及防护对策[J].西南医科大学学报,2020,43(1):90-93.

[7]董薇.1例针头脱出输液港底座致化疗药物外渗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8,24(18):2850-2852.

[8]刘佩华,潘颖颖.小儿静脉输液外渗常见原因及护理策略探讨[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8,12(6):150-151.

[9]刘彩娜,么丹,张渝.静脉输液外渗62例原因分析及预防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8):223-224.

作者简介:李晓君(1975.04-),女,四川宜宾人,大专,副主任护理师。(收稿日期:2021-3-16 接受日期:2021-4-25)

猜你喜欢
预防护理静脉输液
骨科患者围手术期切口感染的预防护理
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干预
研究老年股骨头置换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临床预防护理体会
优质护理对静脉输液患者治疗配合度和治疗效果的影响
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分析及其预防护理
不同护理方法对静脉输液后静脉炎的干预效果比较
对输液室患者实施图片式拔针宣教的效果研究
心理护理干预在学龄前儿童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探析
小儿静脉输液护理心得
输液两种插皮条排气流程的应用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