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二级学院“三全育人”机制构建的研究与实践
——以“明德讲坛”为例

2021-01-02 03:59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7期
关键词:讲坛明德三全育人

(湖南科技学院 湖南·永州 425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三全育人”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路径,创造了思路。本文以地方院校二级学院开设的综合性学术讲坛为例,探讨二级学院落实“三全育人”的可行性方法。

1 “明德讲坛”的基本情况

明德讲坛是湖南科技学院人文学院院开设的综合性大讲坛,秉承“明德大讲坛,人生大课堂”的理念,融思想性和学术性于一炉,主要内容是定期邀请校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到讲坛开讲,围绕某一主题阐述学术见解、分享治学之道、弘扬传统文化、启迪人生智慧,并与学生进行现场交流互动,搭建师生交流对话平台,讲坛内容涵盖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内容,涉及学生思想道德、学习生活、求职就业、婚恋交友等方面,成为引导青年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做人的人生大课堂,服务青年学子成长成才,激励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协调发展。

明德讲坛系列活动作为地方高校二级学院德育培养的核心活动,结合学院专业设置、学生发展、社会时事动态等元素将讲座分为:治学篇、树人篇、立志篇、铸魂篇、修身篇、求职篇等六个篇章。

1.1 治学篇:大学之道与读书之法

清华校长梅贻琦先生说过,“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对大学之道进行了深刻诠释,而在大学里我们要读什么书?如何读?这也是需要明确的。

在明德讲坛第一讲“大学之道与读书之法”中,学院党总支书记指出了“明德讲坛”的宗旨,提出了“治学”的要求,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育,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激励大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第八讲“大学究竟读什么、怎么读”中,院长建议同学们要正确认知自我,并科学定位目标,要熟读万卷书,胸中包含点墨,同时也传授了同学们读书之法,为日后养成正确的学习方式。

第十一讲“专业成才与精神成人”深度解读了各个专业的发展及内涵,并表达了对学子日后专业能力成长的殷切期盼,使同学们明确自己的使命与精神,期待一个灿烂的未来。

1.2 树人篇:树人之要与树人之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明德讲坛的宗旨不只是在于传授知识,也重视立德树人,掌握知识可以使人腹有诗书气自华,而掌握做人道理,才能真正顶天立地。

在明德讲坛第九讲“中外高校学生学习比较与借鉴”中,嘉宾重点讲述了澳大利亚学校的教育重心,让学生了解中西方教育的差异;第十二讲“在低处仰望——底层生活和文学理想”中嘉宾提出作为学者要深入底层,从多个角度体验生活,感悟自己的文学理想,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第十五讲“文学与人生”,邀请了校友分享他们的文学人生,嘉宾提出要培养出优秀的人才,一方面要明确教育目标,另一方面也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学习知识只是提高能力和见识,而培养终生学习意识才是终极目标。

1.3 立志篇:大学使命与青年责任

古语云:“人不立志,万事不成。”在新时期下,习总书记向青少年发出“立鸿鹄志,做奋斗者”的嘱托与期望。青少年作为民族和国家未来发展的坚实力量,夯实青少年一代的使命与担当意识是大学生德育发展的核心。

明德讲坛第七讲“我与未来有个约定”中邀请嘉宾向同学们传达“修身治国平天下”不仅为圣贤哲人奠定终身为之奋斗的目标和路径,也为平民百姓找到了安身立命、身心和谐的立足点,还为愚笨之人指明了成功之路,是中华民族文化精华的凝结。和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高度想融,为伟大中国梦实现添砖加瓦的嘱咐。

1.4 铸魂篇:家国情怀与学子梦想

习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指出:“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青年的人生目标会有不同,职业选择也有差异,但只有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才能更好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明德讲坛在铸魂篇中讲家国情怀与学子梦想相结合。在青年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爱国主义的培植是根本性的德育培养。

铸魂篇在第六讲“走近‘千万孤独’的行者柳宗元”、第十二讲“在低处仰望——底层生活和文学理想”邀请嘉宾主讲传递在人生的道路上要勇于克服逆境,积极调整逆境中的心态,在逆境中认清自我,不断在历练中前行和青年学子应当以理想为航标,以信念为动力,在伟大的中国梦中找到努力的方向。同时也应当具备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高度想融,为伟大中国梦地实现添砖加瓦的嘱咐。

1.5 修身篇: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

关于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方面,在第四讲“‘诚’以修身与心境和谐”中,嘉宾分别从“诚”的含义、“诚”的修炼途径和“诚”所蕴含的实践价值等三个方面深入地探讨了“诚”所蕴含的可贵精神。嘉宾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切入点,以孔子和尧舜禹时代的生存智慧,结合自身经历和同学们探讨人生的智慧。告诫同学们学习除了要精通专业知识,还要学会养成做人的良好品质。

1.6 求职篇:就业形势与政策解读

明德讲坛的内容囊括了高校治学育人的多个目标,除了督促同学们认真学好专业以外,也会定期向大家分析各个专业的就业形势,使其打好扎实基础,坦然走向社会,另外也会为同学们就国家某一些政策进行解读,引导大家自觉关心国家时事政治,弘扬爱国主义,在第二讲“一带一路”倡议的国际法保障中,嘉宾就“一带一路”政策进行了详细解说,将习主席描绘的伟大宏图展现在同学们的眼前,并引导着法学班的同学去思考其中的法律问题,为“一带一路”政策的顺利实施出一份力。

在第十讲“后来的我们与未来的你们”中,邀请到了从事各行各业的几位知名校友,让他们来和学生聊一聊他们的大学生活和工作经历,以此来解答同学们关于就业形势的困惑。几位校友通过回忆自己的大学和工作生活,从学习、爱情、就业、事业等方面,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些建议。嘉宾们提出在校期间要多读书,读好书,在实践中活化知识,发展创新,再到最后向着未来不断前进。芳华易逝、时光难再,青年学子应当以理想为航标,以信念为动力,在伟大的中国梦中找到努力的方向,同时也应当具备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高度想融,为伟大中国梦地实现添砖加瓦。校友们发自肺腑的教诲使同学们受益颇多。

2 “明德讲坛”基于“三全育人”视域下的研究与实践

2.1 聚焦全程育人

学生的个体是发展的,而非静态的,在不同阶段会呈现出不同的思想特征、学习特征、行为特征。同时,因为大学生个体处于成长阶段,每个时期抵抗风险的能力皆有所不同,接受知识的深度与广度也有所不同。通过注重育人过程的持续性和阶段性衔接,有针对性的开展讲坛,实现育人工作全时段无遗漏,做到全过程育人。

明德讲坛根据学生大一到大四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时间节点的学生特点,设置相关主题,开设有针对性的分段式讲坛。如针对刚入学的新生,开展入学教育,进行思想价值引领和专业导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产生对专业的认同感;针对毕业班学生,则更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针对关键的时间节点,如“五四运动”10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新生报到后、毕业生离校前展开理想信念教育、爱国爱校教育。明德讲坛针对学生不同阶段的特点,全程定制专业学习讲坛,开展符合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学生成长规律的讲坛活动,推进分类分阶段教育引导,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其中第十三期以“法律人的成长之路”为主题,培养我院学生的法律意识与法制观念,第十四期以“语文之道与教学之法”为主题,此这次活动中到场嘉宾们向我院汉文与秘书专业的同学传授了如何把语文之道与教学之法结合的方法,并且以轻松易懂的话语为我院学生答疑解惑,使得同学们得以在这短暂的交流中受益匪浅。

2.2 协同全员育人

“全员育人”全员是协同主体,育人是关键。要办好教育,家庭、学校、社会、政府都有责任。明德讲坛作为育人平台,强化育人意识和育人责任,将育人要求和育人要素有意识的落实到各群体、各岗位上去,通过多种途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青少年处在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要栽好禾苗势必少不了多方合力。作为二级学院,这里的“全员”就包括学院主要领导干部、专任教师、辅导员班主任,还涵盖优秀校友、校内外专家如企事业单位代表、行业专家等等,形成了学院、家庭、社会、学生“四位一体”的育人共同体。

明德讲坛第十三讲“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法律人的成才之路”邀请了2002级法学专业优秀校友,福州大学法学院硕导、博士后蒋凌申与人文学院副院长黄栋梁博士应邀为学生开讲。例如第十四期《明德讲坛》“语文之道与教学之法”,邀请了我校外聘教师、中华语文网2010年度人物、《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封面人物的吴春来及其带领的“春来咏语”教研团队应邀为人文学子答疑解惑,分享语文教学经验。

2.3 促进全方位育人

“明德讲坛”邀请专家学者开展文化思想互动学习,分享治学之道、弘扬传统文化、启迪人生智慧,形成健康向上的道德风尚,在讲坛中穿插互动,实现师生交流互动,将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明德讲堂”涵盖学术交流、技能提升、实践感悟、文明养成等方面内容。

明德讲坛使思想育人得到全方位拓展,除讲坛时间外,后续也会组织学生利用班团活动进行讨论,将讲坛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落实到学习、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培养学生成长为一名有本领、有理想、有担当的新时代三有好青年。激励学生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珍惜韶华、脚踏实地,把远大抱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飞扬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

做好新时代“三全育人”工作,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高校教育工作的历史使命。“明德讲坛”是地方高校二级学院积极探索“三全育人”实践路径的有效举措,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探索实践。目前仍在发展和完善当中,在接下来的讲坛当中,将继续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铸魂塑人为目标,不断推进“三全育人”落实的深度和广度,拓展育人平台,着力打通人才培养的“最后一公里”。

猜你喜欢
讲坛明德三全育人
谢明德
“杨荫浏讲坛”系列活动
山东省龙口市明德学校
农业农村部举办第77期每月讲坛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聘任党明德同志为省政府参事的决定
《杂文选刊》2017年7月精彩推荐公民讲坛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