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文章化妆
——把文章写美有“五招”

2021-01-02 02:47山东朱秀兰
作文成功之路·小学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戴眼镜漓江孩童

山东 朱秀兰

有些同学的作文语言干巴,读之味同嚼蜡。究其原因,是不会给文章化妆。文章写得美,才能吸引人阅读,像《荷花》《丰碑》《海上日出》《可爱的草塘》等以优美的语言、流畅的文思,给人强烈的审美愉悦和心灵震撼。那么,怎样才能把文章写美呢?

一、细节描写扣人心弦

如果说文章是大树,那么细节则是最突出的枝干和最鲜亮的叶子。文章的“亮点”往往体现在扣人心弦、动人心魄的细节描写上,因为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揭示事物本质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如《十六年前的回忆》中描写父亲:

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旧的棉袄,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他那乱蓬蓬的长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父亲“没戴眼镜”“头发乱蓬蓬的”,显然是被敌人折磨所致。但是,他的脸“平静而慈祥”,表现了父亲即使受过酷刑,仍保持着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和不屈斗志。

二、景物描写展现意境

景物包括风云雨雪、日月星辰、山川湖泊、飞瀑流泉、古松奇柏、奇花异草等。恰到好处地写好景物,对渲染气氛、抒发感情有重要作用。如《雨中》描写马路“像一条闪闪发光的河”,放学回家的孩子撑着的“伞”仿佛是“浮在水面上的点点花瓣”,偶尔过往的车辆“像水波里穿梭的小船”。描写“雨景”,连用三个比喻句,为将要出场的人物营造了美的氛围。

三、巧用修辞添美感

如果说文章是菜肴,那么修辞就是调料。修辞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运用修辞要准确、新颖、形象,不要人云亦云。如《三亚落日》片段:

活跃了一天的太阳,依旧像一个快乐的孩童,它歪着红扑扑的脸蛋,毫无倦态,潇潇洒洒地从身上抖落下赤朱丹彤,在大海上溅出无数夺目的亮点。

作者把“太阳”比喻成“快乐的孩童”,“歪着红扑扑的脸蛋”,生动形象,贴切传神。要想把文章写得诗意盎然、文质兼美,就要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

四、学会联想增异彩

联想就是由这件事想到其他事,由某一种景物想到其他景物等。适当加进联想的内容,文章会更充实,表达也会更深刻,更有感染力。如《桂林山水》片段:

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

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

作者由“漓江的水”联想到别处的水——大海和西湖;由“桂林的山”联想到别处的山——泰山和香山,突出了漓江的水和桂林的山的特点。

五、语言鲜活有诗意

“吃鱼吃鲜”,写文章也一样,语言要鲜活。语言美,讲究音韵、节奏,长句短句错落有致,叠词加强语势。如《鼎湖山听泉》片段:

还有一些泉声忽高忽低,忽急忽缓,忽清忽浊,忽扬忽抑,是泉水正在绕过树根,拍打卵石,穿越草丛,流向花海……

这段描写音调铿锵,韵律和美,颇具诗情画意,读来悦耳动听。阅读时应细心体会、沉吟和欣赏,并认真推敲和锤炼语言。

总之,要把文章写美并不难,同学们只要平时多看、多听、多思、多练,文章就会像一幅画、一首歌,拥有美的色彩、美的旋律、美的情感。

猜你喜欢
戴眼镜漓江孩童
Do Softly Pray
漓江情画
孩童之道
桂林山水里:那千年不灭的漓江渔火
戴眼镜的女孩
戴眼镜的人到底有多惨
嗯,这是那孩童般永不落空的惊喜
还我们美丽的漓江
漓江夕色
小猴戴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