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例文 找准支点

2021-01-02 02:47福建省晋江市版筑中小学李瑞燕
作文成功之路·小学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例文说明文事物

福建省晋江市版筑中小学 李瑞燕

部编教材全面推广使用,教师面临如何解读教材、如何运用双线结构把握单元语文要素为教学服务的备课难题。部编教材首次对说明文提出要求,该如何教学说明文成为重点研究的方向。《新课标》指出:第三学段能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北师大版本教材只从阅读方面对说明文提出了要求,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说明方法,能阅读简单的说明文即可。部编教材则要求学生细致观察要写的事物,并搜集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这个事物,想清楚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事物。明确提出三点要求:1.写清楚事物的主要特点。2.试着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3.分段介绍事物的不同方面。这对说明文提出了新的要求,从作文角度第一次要求学生要将事物说明白、说清楚。

一、确立文体意识,把握文体特点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体裁,中心鲜明突出,具有科学性、条理性等特点,通过揭示概念说明事物的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说明”作为表达方式,要求用简明的语言描述事物的特征,一定要真实。学生初学写说明文,要在掌握说明文特点的基础上,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将说明对象的特点说清楚。

(一)选定教学内容

写说明文需要掌握说明对象、说明方法、语言风格等,因此笔者与执教者庄思云老师研讨之初,将作文教学内容选定为三点:1.写清主要特点;2.用上恰当的说明方法;3.分段介绍事物不同方面。教学目标则设定为:1.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写清楚事物的主要特点,分段介绍事物的不同方面。2.和同学交流分享并进行修改。

(二)确定教学课时

作文课主要分为课前指导课、课中指导课、评讲课。在磨课的过程中,我们产生了困惑,是作为课前指导课,还是作文后评讲课来组织教学呢?多次研讨之后,教研员李碧霞老师的一番话,让教研组的同事们豁然开朗,最终确定第二课时的作文评讲课。

二、关注学情接地气,巧设支架攻破难点

(一)紧抓学情,以生为本

五年级学生基本上能做到分段叙述作文,因此,分段从不同方面介绍事物这个要求,不宜设定为教学目标。

而对于清楚介绍事物特点这个要求,由于学生初次学习说明文,不宜拔高要求,只要介绍事物特点和用上恰当说明方法就可以。因此,教学目标设定为:1.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介绍事物的主要特点。2.和同学交流分享并进行修改。

(二)搭设支架,攻破难点

对于作文,很多学生有畏难情绪,更不用说之前从没有写过的说明文了。其实,只要搭设简单易操作的支架,让学生在作文中习得方法,大胆尝试,勇于动笔,写说明文其实很简单。

1.从生活入手,易于观察

想让学生对作文题目感兴趣,有内容可写,一定要留心观察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教材提供的表格有五大类题目,学生对与动物、植物、物品有关的比较感兴趣,写了可爱的小猫、忠实的小狗、美丽的向日葵、勤劳的扫地机器人等说明文。而“恐龙”“动物的尾巴”“热带植物大观园”等学生比较陌生,涉及的比较少。因此,在布置作文的时候,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让他们多写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有利于写出佳作。

2.对比提升,明确要求

科·达勒维耶曾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经常将优秀作文当作范文读给全班学生听,就是充分利用范文的榜样力量,让学生思考优秀作文到底好在哪里。同理,问题作文也有借鉴意义,让学生对比两篇作文的优劣,掌握一篇合规的说明文有哪些方面的要求。

作文讲评要从学情出发,紧抓作文指导的要求,将对比教学法贯穿教学始终。可以猜谜的方式导入课文,激发学生的兴趣,抓住事物的特点便能很快了解事物,再展示特点不明的选段,比较两者的区别,明白紧抓事物特点的重要性。可以先抓特点,再用说明方法将事物的特点介绍清楚,在对比中螺旋上升,不断深挖,不断强化,让学生对说明文有清晰的概念,做到一课一得,进而写出合规的说明文。

三、重视例文的指导作用

(一)重视课文及例文

要重视课文和范文的指导作用,抓住事物特点,巧用说明方法,联结本单元的精读课文《太阳》《松鼠》及例文《鲸》《风向袋的制作》,指导学生发现课文及例文是如何运用说明方法将事物的特点讲清楚的。比如《太阳》,可出示太阳“远”“大”“热”三个特点的句子,让学生发现作者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

(二)从学生的作文闪光点切入

在运用说明方法这个环节,可以将学生作文中运用到说明方法的句段摘录下来,让学生研究分析,以学生的作文为切入点,既能指导学生品味使用说明方法的好处,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降低写作难度。

(三)生评与师评结合

可以利用学生的作文,在反复对比中,不断修改,不断强化。可以让同组学生之间互相评改,或者集体针对一篇问题例文修改。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分析评改,要始终坚持以学生的例文为出发点和生长点。

总之,要让学生在范文和问题作文中习得方法,发现问题,不断调整作文内容,尽量向例文学习,向例文靠拢。

猜你喜欢
例文说明文事物
来来来,一起装修数据库——说明文也能很生动
说明文阅读专练
阐释现象 揭示事理——说明文写作六步曲
美好的事物
另一种事物(组诗)
“儿童节”写作指导及例文展评
“未来的桥”写作指导及例文展评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春天来啦(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