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流程优化与管理效益提升的措施探讨

2021-01-02 10:25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1年3期
关键词:激励机制流程经营

刘 倩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 100070)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逐步加深,我国企业需要进一步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并在竞争中取得一定成果,才能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就目前我国企业而言,部分企业的管理还是较为相对落后的传统方式,与现代化国际企业比较存在一定差距,竞争力相对较低。因此,建立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流程和管理体系,已成为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重要工作。

企业管理活动包括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一系列组织、规划、调配行为,科学的企业管理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企业参与市场竞争,获取更大经济效益的必要条件。通过建立现代企业管理流程和制度,充分调动企业所拥有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能够在原有资源规模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生产,大幅度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快速增长。现代企业管理流程与制度的建立是一项系统性的复杂工作,它涵盖了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对企业各个部分、各个环节的生产经营行为进行统筹规划,有效地降低企业生产风险和管理成本,进一步提高企业对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的敏感度,从而达到提高企业综合竞争能力的目的。

一、企业管理工作总体要求

1.实现企业管理全覆盖

企业管理工作要将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企业各个部门的人力资源、企业所拥有的各种形式的资源、资产都覆盖在内,形成全面、完备的企业管理系统,实现对企业各方面生产经营活动的统筹规划。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达成,是多个部门、多项活动、多种资产之间互相配合的结果,所以企业的管理工作,不能只着眼于某一生产部门或生产环节,而是要形成多个部门、多项资产、多个环节的协调配合与全面覆盖,从而实现企业的整体发展目标。在具体的企业管理工作设计中,要以企业的整体长期发展目标为指导,实现对企业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有效整合,实现高效率、高效益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

2.形成有主次的管理模式

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既要实现管理工作的全覆盖,也要在企业管理体系内形成有主次的管理模式,把握企业管理流程中的重点环节,合理分配企业内部管理资源,实现对重点部门、重点资源的重点管理。所谓形成有主次的管理模式,是希望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通过把握重点管理环节,降低企业管理成本,以重点环节的管理弥补企业管理体系中细枝末节的难以覆盖,这样既能保证企业管理资源的有效利用,同时也能够确保管理质量。除此之外,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一定存在主要营业业务和关键资产,这些主营业务和关键资产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甚至关系着企业的正常运转。要对这一部分业务和资产进行重点管理,对于企业来说所带来的收益是其他管理环节不能比的。因此,在企业管理工作中,形成有主次的管理模式,也能够进一步提高企业资源的利用效率。

二、优化企业管理流程的具体措施

1.严格把控管理工作质量

企业管理流程的质量在企业资源的调度与整合效率中体现出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制,有效发挥资源的最大作用,能够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因此,严格把控管理工作质量是企业管理流程优化的基础工作。首先,要对企业内部各部门、各项资产以及具体工作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与评估,以企业长期发展战略为指导,结合企业近期生产状况和营业目标,向企业核心盈利点集中优势资源,形成本企业特有的市场经营优势。其次,要进一步优化管理模式,加强各部门、各工作环节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减少资源浪费,提高企业管理工作效率。

2.以人员管理为纽带

人力资源是企业管理流程的核心环节,加强对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是实现对企业从上到下、从短期发展到长期发展全面管理的重要条件。人力资源的配制与组合构成了企业运行的整体框架,管理人员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状况和经营目标,对人员结构进行实时调整,合理分配各部门的人员,既要确保各部门职能的实现有充足的人手支撑,又要避免员工之间职责的冲突与重复。除此之外,对各部门、各岗位工作完成状况进行监督与检查,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评价与考核,及时选拔优秀人才,也是保障人员管理质量的重要内容。建立优胜劣汰的人才竞争模式,能够有效地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3.提高管理工作的市场敏感度

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都以市场变化和消费者需求为导向,这也是企业获得生产效益的必然要求。企业的管理流程要以市场变化为导向,提高企业管理工作的市场敏感度,根据市场变化对企业管理流程进行调整,使企业生产模式、发展规划与市场变化相适应,形成企业管理与市场环境协调统一的发展模式。提高管理工作对市场的敏感度,需要在企业管理工作中建立起完善的信息数据收集、分析和处理平台,借助完善的信息数据对市场状况和企业发展水平进行评估,在充分了解消费者需求、市场竞争情况的基础上,调整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管理。

三、提升企业管理效益的具体措施

1.建立健全企业管理制度

科学的管理制度为企业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具体的标准,能够有效地规范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管理行为,从制度上明确各个部门、各个岗位、各工作人员的职责分工,能够有效督促各部门职能的履行,并能够在企业管理工作出现失误时,帮助企业管理工作快速地定位问题源头。企业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要求充分结合企业文化以及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管理制度下形成的职能划分、结构划分,以及资金、资源分配等都要与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相协调,确保企业管理效益的实现。除此之外,在企业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中,有机地融合竞争机制,提升企业资源分配效率,进一步提高企业管理效益。

2.强化风险管理工作

企业风险是影响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影响企业管理效益实现的重要因素;形成对企业风险的有效评估与防范,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企业管理效益的重要因素。首先,在企业内部,组织建立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引进、培养、选拔专门的风险管控人才,形成科学的风险评估与预防体系。其次,企业风险管理工作需要得到企业高层领导的支持。高层领导要为企业风险管理计划的制定提供企业长期发展规划,明确要求,为风险管理制度的形成提供最新信息,使风险管理团队能够形成对未来企业发展中可能出现风险的有效预测与评估,并提出应对企业风险的管理措施,降低企业风险出现的几率,减少企业风险出现所造成的企业利润损失。

3.形成有效的员工激励机制

建立有效的员工激励机制是企业管理工作中的重要部分。所谓激励机制,即合理的奖惩机制,在对员工的工作做好定位基础上,按照奖惩来肯定员工的工作成果。通过激励机制的建立,管理工作能够极大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企业员工工作热情。就员工激励机制的建立而言,要结合不同的工作形式、工作任务以及员工工作水平等具体情况来制定,只有综合考虑实际情况,才能保证激励机制能够发挥应有的效果,而不是沦为一纸空文。在员工激励机制的落实方面,需要企业制定科学可行的内部日常考评制度,同时要参照员工的工作结果等多方面因素,多方结合,综合考虑,科学评比,得到最终的考核结果。然后参照员工激励机制,对表现优异的员工积极奖励,对相对表现落后的也要做好管理惩戒,从而通过奖励手段来激励员工努力工作,为企业的发展添砖加瓦,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结语

企业管理流程与管理效益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产效益,现代化企业的建立与运转必须要在企业管理制度系统化方面下功夫,科学、高效的企业管理制度能够有效地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通过建立健全企业管理制度、强化风险管理工作、形成有效的员工激励机制,能够持续地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益,从而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重点考察管理工作质量,形成对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以市场变化为导向对企业管理工作进行调整,进一步优化企业管理流程,实现企业资源的合理分配,有助于企业长期发展规划的落地实现,使企业成为一家有长远生命力的现代化企业。

猜你喜欢
激励机制流程经营
园林一角与位置经营
激励机制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激励机制在中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违反流程 致命误判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黄磊 爱需要好好经营
析OGSA-DAI工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