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的创新路径探讨

2021-01-02 10:25王睿俊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1年3期
关键词:薪资薪酬人力资源

王睿俊

(浙江亿视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1000)

一个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除了依靠物质资源等客观条件外,更重要的是拥有一批高水平的人才队伍,因此,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现下,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做好人力资源的合理分配和能力挖掘是企业寻求发展道路的有效手段。然而,从企业实际人力资源管理现状来看,人力资源薪酬管理工作还存在许多问题。为此,有必要重新梳理人力资源的薪酬管理制度,深挖其存在的弊病,对症下药,促进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有序、健康的发展,达到企业与员工双方满意的效果。

一、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概述

1.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的概念

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是指,企业在遵守国家的法律及企业规章制度下,采取的一系列为了提升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协调企业薪酬待遇,促进企业发展的方法和手段,其主要工作中心点是员工薪酬的管理。细分来看,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内容主要是员工薪酬发放的标准、薪酬的体系结构、主要组成要素等,只有协调好员工薪酬的比例关系,做好企业员工薪酬管理工作,才能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促使员工投入到企业经营生产发展活动中去。

2.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的种类

根据人力资源薪酬种类的不同,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工作可以分为两类,即经济性薪酬管理和非经济性薪酬管理,不同的薪酬管理种类产生不同的效果。经济性人力资源薪酬管理工作就是企业针对员工在特定时期内的绩效成绩或者是结合员工在规定时期内为企业做出的贡献给予员工相应的物质奖励,其中包括工资、福利、奖金、奖品、津贴等,这种经济性薪酬管理方式的激励效果是较好的,但是经济性薪酬管理激励效果有一定的时效性,过了时效就无法有效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了;非经济性薪酬管理工作方式就是企业采用精神奖励、文化奖励等非物质奖励的形式对员工在特定时期内的工作情况和绩效给予肯定,其中包括友谊关怀、舒适的工作环境、弹性工作时间、社会地位、个人成长、实现个人价值等。虽然无法用货币衡量,但会给员工带来心理愉悦的效用。此类薪酬管理方式对于员工工作积极性激励度较小,但是可以让员工感受到企业对其工作成绩的认可,所带来的员工激励效果时效性较长。因而,企业在开展人力资源薪酬管理工作时,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薪酬管理类型开展薪酬管理工作。

3.加强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的重要性

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对于企业未来经营发展和留住人才来说十分重要。受当下社会发展影响,员工在选择企业进行任职时,最看重的就是企业的薪资待遇,如果能配备同员工工作能力和工作成绩相等的薪资待遇,员工对于企业的认同感和工作积极性自然会有所提升,会积极地调动自身工作能力配合企业经营发展目标开展工作活动。如果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工作不合理,员工认为自身付出和所得劳动报酬不成正比,长此以往,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企业归属感就会越来越淡,从而影响企业整体经营发展活动的实施和人才能力的挖掘,不利于企业未来发展。所以,要想推动企业建设发展,就要做好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工作。

二、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体系模式比较单一

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工作对于企业发展来说极为重要,所以大部分企业开始加强对薪酬管理工作的重视力度,寻找科学合理的薪酬管理工作方式。但从目前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工作开展的现状来看,企业薪酬管理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管理体系的单一、薪酬管理结构弹性低、实际薪酬分配未从员工实际情况和实际需求出发。很多企业福利薪资待遇没有和岗位特点进行结合,薪酬管理工作流于形式,难以充分发挥其作用。

2.人力资源薪酬管理同企业发展目标相脱离

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工作体系设置必须要同企业实际经营发展情况相结合,才能充分发挥人力资源薪酬管理效用。但从实际情况研究发现,大多数的企业在进行薪酬管理工作时,由于认知不到位,以及为了节省工作时间,直接按照相关行业的薪资发放标准和员工日常工作表现套用其他企业的薪酬管理工作体系,导致其所设置的人力资源薪酬管理体系同企业实际薪酬管理工作要求不相匹配,企业薪酬管理工作和企业发展目标脱离,薪酬管理工作效用受到抑制。

3.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激励方式存在局限性

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工作存在的明显问题还有薪酬管理激励方式的局限性影响。目前现有的人力资源薪酬激励方式类型有三种,一种是按照员工资质辈分进行物质奖励,虽然这种奖励方式比较平均,但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新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第二种是以职位划分薪资待遇,高职位的员工给予高薪资待遇,低职位的员工给予低薪资待遇,但这种薪酬管理方式无法有效解决企业内部薪资矛盾,导致员工工作积极性日益降低;第三种激励方式只是简单对工作成绩好的员工进行口头表扬和精神奖励,缺乏实质意义的物质奖励,薪酬管理效果同样不大理想。

三、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的创新路径

1.创新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理念

企业要想开展实际性的人力资源薪酬管理工作,通过薪酬管理工作提升企业市场竞争能力,推动企业发展。首先,必须创新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理念。企业要意识到完善的人力资源薪酬管理工作的作用和重要性,根据时代发展要求和企业经营需求调整企业对于人力资源薪酬管理工作,发现传统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并对其加以优化,从而提升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工作效果,使“薪酬管理”工作成为企业重大决策的参考依据之一,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

2.采取柔性化的薪酬管理策略

其次,企业需要采取柔性化的薪酬管理工作方式开展薪酬管理工作。所谓柔性化的薪酬管理方式就是在制定薪酬管理工作方法时,要同企业实际情况、员工特点、岗位特点、行业薪资待遇标准等进行统筹规划,制定对内体现公平、对外具有竞争力的薪酬管理策略,提升薪酬管理工作的合理性。同时,还要在薪酬管理工作中加入激励性管理内容,加强对员工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以物质、精神奖励有效的融合方式提升员工对于企业的认同感,肯定员工做出的奉献,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

3.调整薪酬结构,增加薪酬管理弹性

企业还要调整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结构,提升薪酬管理结构的弹性,让薪酬管理工作可以满足企业内部更多员工的需求。多劳多得和按劳分配是当前企业薪酬发放的理论依据,企业可以以此为中心开展薪酬管理工作,在确保无责任底薪前提下,降低固定工资的比重,以绩效决定薪酬的方式激励员工提升自身工作质量,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同时,还要适当辅以精神奖励的方式提升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延长薪酬管理激励时效,以科学合理的薪酬结构体系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4.设计与构建同企业发展目标相融合的薪酬管理制度

此外,为了能够最大化地发挥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工作的效用,企业在设置薪酬管理工作体系时,应当优先考虑企业经营发展的目标,再以行业标准薪资待遇为导向设置相应的薪酬管理体系,确保所设计的人力资源薪酬管理体系能够满足企业实际经营发展的薪酬管理需求,避免薪酬管理工作和企业实际经营目标的脱离。只有同企业经营发展目标相结合设置薪酬管理制度,才能充分发挥企业薪酬管理的杠杆作用,挖掘人力资源的价值,推动企业经营发展目标的实现。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工作对于企业竞争力提升和内部管理来说极为重要,为了能够充分发挥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的作用,企业应当针对目前人力资源薪酬管理工作中的薪酬管理模式体系单一、薪酬管理实际同企业发展目标脱离、薪酬管理激励方式的局限性等问题进行一一处理。通过创新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理念,采取柔性化的薪酬管理手段、调整薪酬结构提升人力资源薪酬管理工作的弹性,结合企业实际发展目标开展薪酬管理工作,尽量让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工作更贴合时代发展和企业发展的需求。由此充分发挥人力资源薪酬管理工作的作用,推动企业长期建设发展。

猜你喜欢
薪资薪酬人力资源
不简单以“住房薪资”引才——遵循“一步一重天”的人才发展规律
浅析人力资源挖潜增效的途径
差异化薪酬管理和员工激励探讨
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VBA在薪酬个税筹划上的应用
让人力资源会计成为企业的“新名片”
政府补助与超额薪酬的实证分析
实施人力资源会计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薪酬沙皇”走马上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