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

2021-01-02 10:25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1年3期
关键词:科技型商业银行融资

黄 华

(广西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0)

现阶段,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中小企业的特例,将科技技术研发与市场经济相结合,逐渐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端点。然而科技型中小企业常因初期科学研发投入过大等问题造成企业资金回收效率过低,企业利润无法覆盖接下来的研发资金需求,以至于必须求助于融资模式支持企业进一步发展。当前科技型中小企业多由于融资渠道狭窄,融资成本过高等问题导致资金需求无法被满足,严重阻碍其进一步发展。因此本文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以期优化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策略、融资环境,从而促进国民经济更可持续的发展。

一、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1.融资渠道单一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包括内源性融资以及外源性融资,根据优序融资理论,企业出于对交易成本的考虑,会首先选择交易成本较低的内源性融资渠道。科技型中小企业对于科技的资金投入较高,成长期企业扩展对资金支持的依赖度最高,因此,仅依靠内源性融资还远远不够。然而,在外源性融资渠道中,科技型中小企业如果想通过进入中小板、发行债券等直接融资手段获取资金相对来说难度较大且门槛较高。因此,大部分科技型中小企业还是选择以外源性融资渠道中的间接融资手段即银行信贷为主要融资方式,对于其他融资方式相对来说选择较少。融资渠道选择较少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当前融资最大的难题,融资模式的局限性,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的发展空间,以及可持续发展动力。

2.融资交易成本高

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自2013年金融体制改革以来居高不下,尤其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来讲,银行贷款融资成本难以承担。银行借贷给科技型中小企业时一般需要考虑企业的自身资质以及是是否可以提供足值抵押物,如果企业不能提供足值抵押物,为了承担担保风险,还需要接受更高水平的贷款利率。在向银行借贷的交易过程中,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不仅包括利息成本,还包含企业不动产评估费用及存款保证金等各类衍生成本费用,因此,融资成本不可忽视。部分科技型中小企业为了短期快速得到发展资金,还会转向风险更高的借贷平台及小贷公司,这就意味着企业需要承受更加高额的手续费、利息成本等经济压力,无形中为企业增加了经济风险与前行阻力。

3.风险投资制度尚未完善

我国金融市场风险投资管理制度尚未完善,且大部分科技型中小企业担保条件较差,因此,面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表现较为吃力。在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过程中,个人投资占投资比例较小,政府投资占比例较大,导致企业融资效率较低。与此同时,当企业信息披露不够彻底透明时,造成银行、借贷平台等投资机构与企业产生信息不对称,“惜投”“惜贷”现象频繁发生,更是加剧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度

二、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成因

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分为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内部因素主要是企业自身管理因素,主要包括企业财务制度、企业担保资产与企业信息不对称现象;外部因素主要指企业外部融资环境影响因素,主要包括银行“惜贷”现象、信贷审批流程繁琐以及政府扶持政策作用有限。本文分别从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1.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内部成因

(1)财务制度管理尚不完善

财务制度管理是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更是科技型中小企业获得融资的先决条件。科技型中小企业在银行进行融资借贷时,需要向银行提供财务审计报告,从而清晰地展示企业自身财务情况以及发展潜力,等待银行对企业价值进行评估,从而决定是否同意企业的借贷请求。科技型中小企业往往将企业的管理重点放在科技型人才之上,财务管理工作普遍存在问题,例如,存货管理上缺乏必要的内部控制,随意性较强,或将运营资金用于固定资产投资,重视利润而忽视现金流量的管理等。由此,降低了企业财务制度的规范性,导致银行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信任度降低,加大了企业融资的困难程度,从而难以得到银行融资。因此,财务制度管理尚不完善成为大部分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之一。

(2)缺乏担保资产

担保资产是科技型中小企业除企业经营水平以外重要的还款能力象征。不动产抵押以其足值抵押的特点,降低资金回款风险成为商业银行首要认可的担保资产。然而科技型中小企业由于初始资产少、企业规模等限制不具备良好的担保资产,抗风险能力差。因此,无法满足商业银行的风险担保条件,从而增加了企业的融资难度。

(3)企业信息不对称现象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息披露水平直接影响了商业银行等外部融资环境对企业的融资风险评估,从而改变企业的融资结果。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产品的特殊性及创新性,在企业初创期的发展阶段难以及时对企业产品技术及企业发展水平进行公开及更新,往往会导致银行对企业掌握的信息与企业实际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发生,因此大大增加了银行的评估难度。商业银行等投资机构通常会为了降低投资风险选择信息披露水平较高,发展更为稳健的企业进行投资,因此,科技型中小企业由于信息不对称现象在融资时处于不利地位。

2.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外部成因

(1)银行惜贷现象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主要为内源性融资与外源性融资,由于成本及门槛限制,商业银行信贷是目前大多数企业的主要融资方式。然而,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经营风险相对于其他企业更高,且市场内相关风险投资制度尚未完善,商业银行往往会设置更加严格的风险规避机制,并将企业贷款额度调整到合适的水平。即使如此,面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轻担保资产以及以往众多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回收的不良记录,商业银行还是会产生“惜贷”心理,从而造成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2)商业银行信贷审批流程繁琐

近年来,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逐年增加且融资需求加剧,然而商业银行在信贷方面的审批流程等环节并没有进行统一的优化与更新,银行面对科技型中小企业不断增加的贷款需求略显吃力。商业银行多年来为了降低不必要的信贷风险,保证审批环节的严谨度在贷款审批环节做出很大的努力,企业贷款需层层审批,耗时较长。然而科技型中小企业自种子期就需要不断投入大量资金,因此繁琐的审批流程及时间损耗是造成企业融资困难的外部原因之一。

(3)政府扶持政策作用有限

为了帮助企业更好地发展,改善企业融资环境,我国政府近年来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制定了较多的扶持政策。然而根据当前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可知,支持政策效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政策对企业融资条件具有一定的限制,国家支持资金更倾向于对较为成熟的科技产品,然而对资金需求更大的、目前处于研发阶段的企业群体获利较少;其次,融资申请门槛较高,审批流程复杂且资金金额较低。国家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资助金额受到最高上限及企业注册资金的限制,因此中小型规模企业得到的国家资助并不能满足企业的研发需求;最后,政府会通过国家开发银行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政策性支持,但国家开发银行数量有限,甚至部分企业对该政策并不了解。因此,综合来看,政府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帮扶政策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三、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对策

1.健全企业内部管理体制

企业良好的经营现状是企业融资的首要条件,科技型中小企业要想降低企业融资难度,最重要的一点是从自身出发,完善企业内部人员配置,健全企业财务制度,以及加强对相关人员管理力度,保证企业处于良好的财务状况,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与此同时,企业应该提升自身产品技术等级,提高核心实力为融资提供先决条件;最后,科技型企业还可以借助担保公司的力量转换融资思路,为企业拓宽融资方式。

2.完善融资信用担保体系

建立完整的信用体系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根本,也是企业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所必须经历的必然过程。在完善信用体系的过程中,首先,针对目前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用体系建构模式完善我国的信用评级体系;其次,应该在企业发展的路径上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体系,对风险进行控制,降低行业内部产生的流动性风险。

3.完善信贷管理机制

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可以适当简化审批流程,例如,下放贷款审批权利至有审贷资质的支行网点,设置一定额度内的贷款可以由支行网点自主审批,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借贷效率,减少时间损耗。与此同时,金融机构可以对具有一定市场占有率、较为成熟的科技型企业酌情放宽审批条件,并联合专业担保机构为科技型企业提供更好的融资服务;最后,商业银行可以借鉴日本的主银行制度,转换银行与企业之间固有的角色关系,加强银行与企业之间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在增强企业信息透明度的同时,降低银行放贷风险,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压力。

4.完善政府支持政策

相关部门应该针对目前实行的政府支持政策做进一步的优化与改进,对原有颁布的支持政策进行整合,降低政策重合度,明确各政策界限。并针对当前科技型中小企业实际融资环境进行一定的政策革新,保证更多的企业可以享受政府的支持与帮助。同时,政府也应该加强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日常信息管理,提高企业信息披露水平,减少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发生。政府不仅需要对企业提供支持与帮助,也需要督促并鼓励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管理,推动商业银行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更为科学、合理的信贷服务。

四、结论

综上所述,想要保证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能够拥有最佳的发展状态,其融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内容。目前,在我国社会的金融机构之中,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限制条件比较高,这也是因为企业财务管理尚不完善以及科技型企业经营风险较高等因素造成的。因此,科技型中小企业想要发展和快速的进步,就需要站在发展的角度对自身问题进行解决,在保证满足融资条件之后,快速地发展,为自身的进步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科技型商业银行融资
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发性金融融资战略的相关研究
云创新助推科技型中小企业构建持续性学习机制
融资
融资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2020年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工作开始啦
“商业银行应主动融入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7月重要融资事件
贵州省590家企业通过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并入库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