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2021-01-02 10:25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1年3期
关键词:会计工作财务会计机器人

杨 曦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物资部,四川 绵阳 621000)

一、人工智能时代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必要性

1.人工智能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

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在战略目标中明确指出,到2025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5万亿元;到2030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0万亿元。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催生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引发经济结构的重大变革。人机协同将成为未来主流的生产和服务方式。在可预见的未来,在各行各业,我国都将迎来巨大的变革。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到来,传统的财务会计工作逐步会被财务机器人所取代,只有管理会计工作接手财务会计工作的“接力棒”,才能更好地适应和促进智能经济社会的发展,管理会计工作即将迈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2.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内外需求

在全球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时代,企业面临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复杂多样。除了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和调整、同业竞争者的市场争夺、消费者日益提高的消费需求、高端人才的紧缺等常态生存压力以外,更有全球经济一体化模式的发展变化,因此,以事后核算为主的财务会计工作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只有管理会计对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方位预判、跟踪、分析、调节、管理、评价,才能更好地适应新经济形势下的企业发展和壮大。

企业面临重重的外部压力以外,还有很多压力来自企业内部。企业的竞争力体现在方方面面,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环环相扣的内部控制、敏锐的商业视野、企业利润与职工绩效的有机结合、企业长远发展战略与企业文化的渗透融合等。只有科学、合理、高效地解决了这一系列的问题,企业才能在众多的同业竞争者之间脱颖而出,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夯实的基础。而管理会计在这些方面的作用尤为凸显,因此,利用管理会计的职能,主动把来自企业内部的压力转化为企业强有力的竞争力,化压力为动力,化危机为机遇,才能让企业长久的立于不败之地。

3.人工智能时代财务会计面临的诸多挑战

2017年,BBC 基于剑桥大学研究者的数据体系分析社会数十个领域的上千份工作,其中会计被取代的概率为97.6%。人工智能时代,财务会计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时间效率方面。财务机器人7*24小时不间断工作,首当其冲地颠覆了财务会计人员工作时长的概念。大量的数据运算,财务机器人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据统计,德勤财务机器人三四个小时就可以完成财务会计人员一天的工作,开票流程可由20分钟缩减到5分钟,每天缩短 6小时的工作时间,工作效率提升75%;例如,某餐饮集团,当前门店数量近200家,40多人的工作财务机器人一天完成……。

二是数据精准方面。财务机器人的数据更加精准,排除了财务会计人员人为的错误以外,更加透明与可追溯是财务机器人的又一大优势。流程数据自动化,大大减少了人为干扰因素对数据精准的影响。数据处理痕迹可追溯,更好地提高了财务监管的作用。数据处理规则统一化,更是减少了财务数据的差异化,使数据的可比性提高了依据。

三是基础重复性工作方面。财务机器人可以取代大部分财务会计基础重复性工作,如:合同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存货出入库核算、会计凭证填制、报表生成、发票开具与认证、数据核对与比对、费用报销、工资发放等一系列财务会计工作。

然而,这些都仅仅只是开始,随着越来越多的财务机器人的普及,财务会计工作将会被越来越多的财务机器人所取代,财务会计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二、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存在的主要问题

1.社会、企业、个人对管理会计缺乏认识与重视

我国对管理会计的应用,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财政部从美国引入CMA。相比西方国家已经发展了一百多年历史的管理会计,我国无论是从理论到实践,还是从宏观到微观,管理会计工作都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据《中国会计报》2016年4月统计,我国财务从业人员有1900多万人,这当中只有不到5%的管理会计人员,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总会计师协会于2017年举办了我国第一次管理会计资格考试。目前,在我国仅有一小部分大型企业设有专门的管理会计岗位,多数中小型企业并没有设立独立的管理会计岗位以及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很多中小微企业对财务会计的工作仍然停留在会计核算的认识上,忽略了对管理会计的重视。很多企业对管理会计工作认识不足,认为管理是管理、会计是会计,管理是管理部门的事,而会计是财务部门的事,把这二者区别对待了,没有进行有机结合。

2.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工作职能无法清晰划分

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是会计学的两个分支,也是会计信息系统的两个基本子系统。管理会计是从财务会计中分离出来的,要学好管理会计必须要学好财务会计,才能在财务会计基础上进行战略管理、预算管理、成本管理、营运管理、投融资管理、绩效管理、风险管理等。我国很多企业没有单独设置管理会计岗位,而是把管理会计相关工作划分到了财务部门,统称为财务工作。很多企业的财务部门会进行预算编制、成本核算、绩效核算等。这使得管理会计的职能没有充分地发挥,以至于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使管理会计的“管理”无法充分实现。

3.缺乏专业的管理会计人才

我国有大量从事财务会计工作的人员,但是缺乏素质高、专业性强、有前瞻性的财务人员。而管理会计需要掌握的技能除了基本的财务会计知识体系,还需要精通财务会计和相关法律政策,并且还需掌握丰富的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知识以及工作经验的大量积累总结。据2019年度统计数据显示,报考初级会计师人数为439万人,报考中级会计师160万人,报考注册会计师173万人,报考管理会计师人数仅为7.8万人,由此看出,我国管理会计人才还是相当匮乏。

三、人工智能时代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建议

1.加强政府、社会、企业对管理会计的重视

2016年10月18日,财政部颁发了《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财会[2016]19号),提出:“争取3-5年内,在全国培养出一批管理会计人才”,2016年10月又发布《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直接将管理会计列为“行业急需紧缺人才”,并明确提出:“到2020年培养3万名精于理财、善于管理和决策的管理会计人才”的任务目标。政府、社会、企业经营者只有高度重视人工智能时代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人工智能时代高度渗透进入各行各业时,才能有充足的人才储备,以应对新时代的转型和挑战。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引导舆论导向,为我国会计行业的未来发展和转型升级提前做好战略布局和指导方针。社会各界以及高等院校,应积极配合展开多维度课题讨论、学术论坛、培训提升等管理会计专业理论及实践活动的开展,让管理会计从国外走进国内,从理论走向实践,从模糊混淆走向清晰可实操。企业管理者应积极学习管理会计相关知识,高度重视管理会计工作,提供更多管理会计工作岗位,让管理会计工作深度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及战略决策等重要工作中去,最大限度实现管理会计的职业价值。

2.梳理区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工作,引导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

在企业单位的具体工作中,切实划分财务会计工作与管理会计工作的职责与分工,设置符合本单位需求的管理会计岗位,如:预算管理、成本管理、营运管理、投融资管理、绩效管理、风险管理等,积极引导财务会计工作向管理会计工作过渡和转型。针对企业各部门的需求,设计开发管理会计运算模型,及时调整、及时更新,以适应不同部门对数据的不同需求。加强业财数据的信息沟通和对接,提高管理会计信息适用性、相关性。加强上下游等相关市场数据的收集与比对,及时调整和更新管理会计数据,为企业的战略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让企业的管理会计做一个企业运转的“旁观者”,提供事前、事中、事后全生命周期的数据加工、分析及决策,实现管理会计职能价值最大化。

3.加强财务人员自身观念的转变及对管理会计体系的学习和提高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财务会计人员意识到自身的职业危机,财务人员只有提前做好知识储备,才能做到转型时的有备无患。财务人员应认识到管理会计方向是未来更高层次的要求,管理会计是未来企业更需要的人才。财务人员应积极主动地学习管理会计的知识体系,在自身财务会计基础知识上,结合单位具体实际工作,挖掘出更多的数据信息,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这才是财务人员应该追求的目标。财务人员还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提供的各项便利措施,通过网络课程、专家讲座、各大财经期刊等方式,不间断地进行自我充电,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及时更新知识储备,随时准备投入人工智能时代的大潮。

四、结束语

在高速发展的人工智能时代,传统的财务会计工作即将被人工智能所颠覆和取代。对历史数据的核算和分析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新经济形势下的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只有管理会计工作的事前高瞻远瞩、提前布局、防患于未然,事中跟踪分析、调整、纠偏,事后绩效考核、评价、总结,才能适应智能经济时代下的企业发展与壮大。人工智能时代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已经刻不容缓。

猜你喜欢
会计工作财务会计机器人
会计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大智移云下财务会计人才的转型探索
新形势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
财务会计风险管理研究
ERP在企业财务会计中的应用及价值探索
会计工作在网购浪潮下迎来的挑战与策略调整方案
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方法的影响分析
机器人来帮你
认识机器人
机器人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