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加强物业企业财务管理的措施与建议

2021-01-02 10:25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1年3期
关键词:物业财务人员资金

范 娟

(天津富力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天津 300000)

一、加强物业企业财务管理的意义

(一)有利于资金合理配置

物业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服务行业,人工成本占比大,且人工薪资、环境绿化、清洁服务等日常固定支出金额较大,而收入回笼较慢,收入来源相对局限,主要来源于物业费、车位费及其他零星服务收入。通过加强物业企业财务管理,可以保证资金合理配置与良性循环,并能带来正的净现金流,企业可实现长期稳定的利润,从而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及价值最大化。

(二)有利于成本有效控制

物业企业的财务成本相对固定,财务成本的控制并非一味地降低成本、减少支出,而是减少不合理、不必要的成本费用支出,以实现成本的有效控制。对于有些短期看会加大企业成本,但长期看会提高企业效益与竞争力的成本支出我们仍需保证。物业企业属于服务行业,人工成本占比大,除了人工成本支出外,还会发生很多固定支出,如:日常维修材料采购款、设备维修费、环境绿化费、清洁服务费等,这些支出繁杂零碎,会消耗大量资金,增加了财务管理的难度,从长远的角度看,财务管理的介入会减少不合理、不必要的低效的成本费用支出,从而提高企业利润,实现其经济效益最大化。

(三)有利于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提高

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各种各样高效的企业管理,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地位不容小觑,其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指导性,与其他管理工作密不可分、相互渗透。高效的财务管理可以指导企业其他管理工作的开展,而其他管理工作同时又可以推进财务管理的执行。总之,财务管理水平提高,企业整体综合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效率及效益才能实现最大化。

二、物业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管理不到位,融资难

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很多物业企业对资金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资金分配不合理,对资金的流向没有规划,导致资金周转不畅,收支不匹配,使用效率低,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

基于物业行业的特殊性,物业企业具有项目多且分散,业务范围繁杂等特点,从而涉及的资金管理内容较为广泛,企业无法及时获得可用资金,很容易使企业陷入财务危机。同时,物业企业资本实力有限,筹资能力及方式有限,很难从银行获得融资,也不易从政府获得资金支持,从而容易引起现金流紧缺。

(二)物业管理费定价整体偏低,收缴率低

我国的物业管理企业大多数规模较小,属于微利企业。就我国目前现状,物业公司对物业管理费定价较为被动,物业费定价受房地产开发商的影响较大,房地产开发商往往为了吸引购买者,促进销售,制定了较低的物业管理费标准,导致物业公司入驻后难以维持正常的经营运转,后期物业公司又面临巨大的调价难问题。再加上物业管理费受入住率等多种因素影响,导致收缴率低,无法实现百分之百,这些都给物业公司的长久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考验及挑战。

(三)财务人员整体素质偏低,人员流动频繁

物业企业财务人员入职门槛较低,业务能力参差不齐,再加上财务知识更新速度较快,一些财务人员缺乏积极性、主动性。由于物业企业疏于对财务人员的定期专业化培训,导致财务人员专业水平知识不能与时俱进,由此降低了财务工作效率。另外,许多物业企业财务人员福利待遇相对较低,上升空间小,企业文化又缺乏吸引力,无法吸引并留住高端财务人员,财务人员流动频繁,工作交接不到位,而新员工适应新工作又较慢,这些都会对物业企业财务管理水平造成较大的不利影响。

(四)财务管理制度及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善,管理方式落后

有的企业在实际制定并执行财务制度的过程中仍存在较大差异,财务制度多样化。大部分物业管理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缺乏系统的体系,财务管理流程不规范,缺乏执行力。对管理会计、预算管理等重视程度不够。没有积极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导致财务管理工作效率低下,财务信息出现错漏的现象严重。

另外,大部分物业管理企业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例如:企业为节约人员成本支出,出现一人身兼数职现象,不相容岗位未分离,权责划分不清晰,这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

(五)预算管理执行不到位

有些企业认为预算仅是财务部的工作,并未全员参与,财务部无法全面了解全公司的情况,导致企业在预算编制过程中问题百出,不切实际,以偏概全;有的物业企业虽然编制了较为合理的预算,但是后期并未对预算进行实时控制,未根据预算执行结果及时调整不合理预算,未发挥预算的指导作用,无法为管理层提供有效数据,导致预算与企业战略计划严重脱节,进而影响了企业发展。

三、新形势下加强物业企业财务管理的建议

(一)提升资金管控水平,拓展融资渠道

在物业企业财务管理中,资金管理是其财务管理的核心之一。物业企业每月月初制定合理的收支计划,建立资金池,并对资金进行集中管理,统一调配,以便更高效地使用企业资金。例如:对于物业企业收取的物业费,应按照权责发生制入账;对于收取的代收付性质的款项,建立准确清晰的代收付台账等,这些都为制定合理的资金收支计划奠定了基础。同时,应加强应收款项的管理,提高应收账款周转率,减少应收账款周转时间,尽快回笼资金;严格控制运营成本支出,对于日常低值易耗品的零星采购,应多方比较,对供应商资质、采购单价以及物品质量严格把关,避免不合理的采购支出。有资质有条件的物业公司,可以通过主动承接房屋维修、室内装修、二手房租赁、电梯及停车场等空间,开展广告位租赁等业务,以获得新的资金增长点。物业企业还应积极拓展融资渠道,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建立并维护良好的银企关系。

(二)物业管理费合理定价,提高收缴率

物业管理费是物业企业的主要收入来源,物业管理费定价是否合理,直接决定了物业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物业企业战略部门严格根据企业战略发展目标,与周边同类项目进行比较、调研,分析本企业的物业管理水平、服务品质等品牌优势,协助物业管理层合理制定本年度物业管理费标准。物业企业借助收费系统,保证数据的完整性与准确性,将物业的前端收费业务与财务管理相结合,随时关注收缴情况,加大催收力度,对于逾期的应收账款,应按账龄分段,有计划、有目的进行催收。同时,物业企业通过多方面的改进,最终达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三)加强人才培养,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人才是决定物业企业财务管理效率的关键因素,建立一支完善的财务管理团队,对于物业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物业企业吸纳有专业知识的人员从事财务工作,财务人员上岗前应具备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组织新入职的财务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宣扬企业文化,使财务人员能尽快融入企业文化,体会到归属感。同时,物业企业还应重视财务人员的后续教育,定期对财务人员进行统一培训,共同学习新颁布的会计及税务政策等,以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另外,物业企业可建立科学合理的奖惩机制,对财务工作人员工作定期考核,从而使财务人员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四)完善物业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及其内控体系

物业企业管理层应提高对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引进先进的财务管理理念,结合实际,根据企业自身状况,从收费管理、物资采购、资金支付、台账登记等多方面制定适用于本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细则。同时,加强财务管理人员风险意识,建立健全完善的企业内控体系。例如:物业管理企业应明确职责权限,不相容职务相分离,以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责任心,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其工作效率,为企业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奠定基础;安排财务管理人员定期巡盘,与项目人员沟通,随时了解项目情况,进而可以帮助物业企业及时发现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缺陷,并及时纠正发现的错误及舞弊;严格管控采购支出,制定完善的固定资产报废制度,仅对符合报废审批流程的固定资产进行新的采购,以降低物业企业运营成本。

(五)加强预算管理执行力度

有效的预算管理可以指引物业管理企业的战略发展方向。因此,物业企业应根据企业未来战略发展的目标和规划,制定与自身发展相适应的、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在企业内部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组织各部门参与预算的编制及执行过程中,避免各部门间闭门造车,提高各部门间的工作配合度。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进行动态化的实时跟踪,对预算的执行结果及时进行分析,并根据预算执行结果与预算的差异,及时调整预算及物业管理企业的战略目标与规划。

四、结束语

财务管理作为物业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物业企业管理层应对其引起高度重视。科学合理地制定财务管理制度,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挥财务管理的指导作用,为物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猜你喜欢
物业财务人员资金
集团化企业财务人员外派必要性及建议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财务人员的转型问题与对策
心理契约在企业财务人员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具体运用探讨
物业服务
基于民营企业中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研究
三审物业条例:让群众住得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