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国有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2021-01-02 10:25郑培程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1年3期
关键词:管控经营成本

郑培程

(珠海市九洲旅游运输有限公司,广东 珠海 519100)

一、国有企业成本管理的意义

(一)有利于国企稳步发展

成本管理是当前国企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人员及时地去发现公司内部的成本费用和预算目标之间的差异,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加强成本的控制,保证成本管控目标的实现。通过增强成本的管理,有助于为公司降低运营费用,拓展公司的产品和服务市场,增强公司的竞争实力。助力国企稳步发展。

(二)有助于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国企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我国公有制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成本管理有助于增强公司内部人力、物力的成本消耗控制。国企成功的成本管理也能够为社会上其他公司作出表率,引导企业更加重视成本管理,以此促进整个社会经济逐步向低能耗、资源优化配置的方向发展。

二、国有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成本管理意识不强

在过去计划经济时代,国企主要是由政府管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国企逐步向市场化方向发展,转变经营模式,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在国企转型中,还会受到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国企内部管理人员的成本控制意识比较淡薄,市场观念不强,市场竞争意识较弱。在有的国企里仍然存在着等靠要的不良思想,再加之国企内部技术人员的流动性比较高,部分成本管理人员对成本控制的意识不强,成本管控能力比较薄弱,这就会导致国企内部的成本管理工作比较落后[1]。

(二)成本管理组织机构不够健全

当前,部分国企的组织机构中冗余部门较多,分工太细,组织构成比较庞杂,而且有些国企未有相应的成本管理部。在组织机构冗余的环境下,就会造成组织运行成本激增。而且部分国企内部分工过细,就会使其经营管理协调难度激增,会随之提高相应的协调成本。此外,有些企业内部的分工不合理,也会导致人力资源浪费。一些国企的机构设置复杂,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经营管理费用,进而影响到企业整体的经营利润。

(三)成本管理方法比较落后

国企应用何种成本控制方法会直接影响到后期成本的管理结果,有些国企内部的成本管理方法比较落后,各业务成本管理方式比较粗放。目前在企业中,目标成本法、计划成本法应用比较广泛,然而这些成本的控制比较粗略,无法满足当前国企成本控制的需要,而且成本的管控信息化程度不够。虽然有些国企实行了会计电算化,但是大部分国企成本管理仍然还停留在手工核算方式上,而且成本的管理方法比较落后,国企内部提供的财务信息无法满足当前企业的发展需要。

三、加强国企成本管理的对策

(一)引入现代化的成本管理理念

目前,有些国企职工的成本管控意识比较薄弱,需要国企管理层给内部职工开展成本管理培训。一是提高全体人员的成本控制意识,让职工认识到成本管理对于自身运营工作的重要作用;二是通过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夯实成本控制的基础。此外,还要树立系统化的成本控制理念,在实施成本管控过程中,要将成本管控范围扩大到企业的所有运营工作上,甚至包含对于供应商的管理,这样才能构建一个系统的成本控制体系[2]。

(二)整合工作流程和组织机构

针对部分国企内部的工作流程和组织机构设计不够科学的问题,要做好成本控制工作流程的优化整合和组织机构的顶层设计,加强做好前期的调研工作,为成本控制建立相应的组织架构。通过优化梳理业务流程,减少不必要的环节,这样才能够使单位的运营费用降低。结合国企内部核心的运营业务和核心目标,及时调整国企内部相关的流程和不完善的组织机构。

(三)优化改善成本管理方法

随着当前市场经济不断地深入发展,国企经济环境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企要通过降低成本来扩大产品的利润空间。在这种情况下,国企如果仍然使用过去传统的成本控制方法,就无法有效地处理成本与利润之间的矛盾关系,也不能够在市场中获得较强的竞争优势。因而,国企要改变过时、传统的方法,应用成本规划法、系统工程法、作业成本法和责任成本法等成本管理方法,根据自身的实际经营状况,选择更好的方法做好成本控制工作。

(四)加强财务报表分析

国企编制财务报表会为经营人员提供单位各个业务运行的成本数据,财务报表是一种静态的文件,它会针对企业内部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结果,做出概括性的反映。对于报表的编写,要对其进行有效的加工,通过财务分析,就可以掌握整个企业的经营状况,促使企业积极地去改善现有经营中不足,为投资人和债权人作出科学投资决策[3]。

(五)加强盈利能力分析

在国企经营中,获得经营利润是其主要目标之一,也是考核国企时的一个重要考核指标。通过检查公司内部营业的利润率,能够了解未来公司的发展前景和当前公司盈利水平状况。尤其是在盈利能力、对外投资收益、经营利润和营业外净收入等方面应做出深度的分析,通过数据对比,评价公司未来的利润来源。

(六)做好偿债能力分析

一个企业的财务偿债能力可以反映出该企业的财务活动状况,展示出其债务偿还能力水平。债务偿还能力是指国企的债务到期时,企业能否足额偿付资金。偿债能力的分析包含了企业内长期偿债能力和短期偿债能力分析研究。

(七)不断完善全面成本控制的内容

企业的成本控制内容不仅局限于产品的生产,而且包含了产品的原材料采购、产品生产研制、产品的销售等各个环节,成本的控制对象不仅局限于现有的成本支出,它会涉及到产品销售、产品后期维护管理,因此要站在整个产品生产链条上做出成本控制决策。成本的管控还贯穿于整个生命周期中,包含了产品的开发设计、生产和售后服务等全过程。因而,在整个链条上,要做出全成本的预测和成本控制策略。在制定成本决策时,要及时关注上级客户和分销商的产品销售状况,结合多方面情况了解成本管控中的重点内容,以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建立较强的成本竞争优势。

(八)增强企业成本信息管理

在国企内部建立成本内控制度,制定成本管理流程和成本的控制目标,提高人员遵守内控制度、落实成本控制方案的积极性。同时,还要提高全体职工的思想意识,让其在日常工作中能够形成节约的习惯,并加强对运营工作的成本管控。在企业外部,要充分做好材料采购的市场调研工作,对当前最新型的产品生产技术、研发技术、物流成本、控制成本进行细致的分析。统筹规划企业的生产计划和商品销售计划,做好成本控制分析,同时加强对其内部生产价值链条的研究。结合实际生产状况,做好降低成本的控制策略,保证国企内部各个环节的成本能够得到控制。

(九)严格管控产品销售成本和研发成本

在产品未进入市场之前,要做好充足的市场调研准备,制定完善的计划,还要投入一定资金,确定合理成本控制方案。在成本控制实施期间,要保证投入的研发资金符合实际的研发计划。在投资时,要谨慎地做好调研分析,保证投资资金产生的风险较低,而且还要了解未来产品研发带来的经营收益。企业内产品研发成本往往占有产品总体成本较大比例,因此企业要将产品研发资金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做好前期产品研发规划和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切实把控研发中的风险,以此提升产品研制的成功率,为后期产品能够顺利推向市场创造条件。在后期产品销售期间,也要给各分销商、零售商制订合理的销售政策和赊销政策,减少给企业带来的机会成本。

四、结束语

在国企的深化改革中,健全完善成本控制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成本管理会直接影响到企业未来的经营发展和经济效益。为此,国企管理层要加大对成本控制的关注度,优化设计成本控制制度,同时还要引入新型的管理理念,对现有的财务管理制度进行优化设计,不断提高成本管理的效率,使成本管控理念都能够落实到各个部门和各人员的工作中,以此实现提高成本控制效率的目的,为企业未来的经营发展、业务拓展提供必要的支持。

猜你喜欢
管控经营成本
园林一角与位置经营
BIM技术在土建工程管控中的运用
EPC总承包项目的设计管控探讨
浅析现代项目管理中的违规行为管控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信用证洗钱风险识别及管控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二孩补贴”难抵养娃成本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黄磊 爱需要好好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