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大数据背景下文创产业创新发展研究

2021-01-02 17:35汪甜甜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1年2期
关键词:文创产品文化

汪甜甜

(西安石油大学,陕西 西安 710065)

近年来,我国文创产业呈高速发展趋势,一定程度上拉动了经济增长,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转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互联网+大数据”背景下,市场竞争和营销环境产生新的变化,给文创产业带来了新动能的同时,也对其创新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基于此背景,本文将分析“互联网+大数据”这一市场变化,探究文创产业创新发展。

一、“互联网+大数据”对文创产业的影响

“互联网+大数据”背景下,经济产业发生很大转变,互联网、创新技术和移动终端的普及带来了极速增长的数据量,为经济产业提供了广大渠道平台的同时,经过记录分析的数据也形成价值巨大的经济资源,深深影响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一)改变文创产业发展思维

“互联网+大数据”颠覆了人们对文创产业市场和广告营销的认知,生活化、接地气的“软植入”更易被消费者接受,单纯“广告为王”的时代已经结束。利用互联网思维和大数据挖掘消费者的购买倾向,而消费者通过互联网,根据自己对产品体验、综合成本、品牌质感等的要求对文创产品进行了解和比较,最终的购买留存率直接影响文创产业市场营销策略的制定。“互联网+大数据”还改变了文创产品的设计思维,互联网的流量数据让设计者对市场需求有着更准确的直观认识,对文化产品的创新性有了新的设想和要求,增强了品牌意识。意识到品牌建立与产品质量销量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创产业的创新经营,推动了其核心竞争力的改变。

(二)孕育了广阔的文创宣销平台

“互联网+大数据”催生了许多集信息数据和媒体宣传于一身的平台,如微博、抖音、今日头条等,这些平台能帮助文创产业快速地输出产品内容,准确地掌握大众喜好,精确地定位发展方向。“互联网+大数据”也孕育了诸多便捷、高效、个性化线上销售平台,加上宣传平台和销售平台的融合发展,许多宣传平台自身发展出“销售功能”,更促进了文创产品的销量,如“抖音”平台直播可以通过链接转入淘宝平台或自身配置的购物窗口,直播带货能更好地突出品牌特色优势,而快速便捷的购买渠道则可以拓宽销路。“互联网+大数据”还促进了开发平台的产生,即建立自己的文创网站或相关独立运营的手机应用,让企业和目标群体有更直接快捷的信息沟通渠道,获得更多的发展灵感,帮助文创产品实现差异化开发。

(三)提供文创发展技术手段

“互联网+大数据”可以为文创产业的发展提供不同的技术手段。如反复强调的大数据优势,科学研究平台上的消费者数据可以准确发掘目标来源、大众偏好、关注点等,开发相应产品。流量红利、粉丝经济等也能帮助文创产业赢得市场良机。其他的“互联网+”技术手段也能为文创产业提供新动力,3D打印技术和VR技术等可以丰富文化的体验形式,如借助VR技术开发虚拟现实的互动类游戏,增强体验感与趣味性。

二、“互联网+大数据”影响下的文创产业现状

在“互联网+大数据”的影响下,近年来文创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愈发成熟。

(一)产品设计趋于成熟

1.产品包装精美。现在的消费者,尤其是文创产业的潜在目标,大多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要求,再好的质量或实用性若没有恰到好处的外在设计、文化内涵、品牌质感,很难打动他们。因此在这样的背景驱动下,文创产品包装多满足新奇、趣味、体验的三大特征,以满足打造品牌、提升其附加值的作用。

2.产品品类丰富。文创产品设计早期依托于线下,强调便携性原则。“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线上购物成熟,大大拓宽了文创产品的品类范围,文创食品、香品的开发创新,生活用品、家居装饰、办公文具等等,可以说只要想到的,无一不可文创。我们还可以看到文创产业正在积极寻找并促成这种跨界联合的机会,如针对年轻女性群体,风靡一时、横扫各大新媒体平台的故宫彩妆系列;李宁与各大博物馆景点合作联名的中国李宁服饰系列等等。

3.系列开发成熟。在系列化设计方法上,大多数是先基于某主题设计多款纹样,再在不同的实物载体上进行应用。这种方式不仅让主题统一,又创造了多样性,有效避免了系列化文创产品的单调性。这种系列化开发方法日渐成熟,增加了文创产品的种类,满足了具有收集欲望的消费者的需求。

(二)产品开发初成体系

文创产品的开发形成了一定的流程体系。通过一些授权平台,如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文创中国”平台或阿里巴巴的版权交易平台“阿里鱼”等,通过这样的授权平台,将文化源产业、设计公司、生产商、销售商串联在一起,形成完整的文创产业链。文化源产业作为文化资源IP的拥有者,对文化内核底蕴有着更强大理解和认知;设计公司能够对文化元素进行具有审美的二次加工;生产商为文创产品的批量生产提供支持;而销售商拥有通畅的销售网络。四个节点环环相扣,形成“引导—转化—生产—销售”的闭环,彼此共赢,良性发展。有效整合设计、生产、营销三方面资源,弥补了文创产业的短板,完善产业的“生态系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与经济效益。

三、“互联网+大数据”背景下文创产业发展的新思路

随着越来越多文创产品流水线式产生,一些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文创产品开发的成熟,也带来产品“同质化”倾向的问题,因此文创产业未来的发展,还需同“互联网+大数据”紧密融合,借助多方资源途径优化、整合文创产业,为文创产品产业创新发展开辟新道路。

(一)加强平台品牌合作,线上线下立体营销

文创产业已经注意到和其他平台、品牌的联动合作,但还不够全面。为了产业的创新发展,文创企业还需要以互联网为主体平台深化跨界融合,除现在已有的合作,也可以通过影视、文学、游戏、动漫周边等,形成强兼容的文化创意产业。同时文创产业相关人员要意识到线下销售仍是对文创产业发展非常重要的一环,应用线上影响线下,用线下包围线上。即线上营销影响线下的同时,也要在线下布开销售网络,渗透到消费者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拓宽消费人群。国内的文创产业虽然发展迅速,但总体来说还是小众市场,大部分人对文创产品的印象还停留在旅行纪念品上,哪怕文创产品已经和许多品牌用品跨界合作。因此,务实地在线下渠道进行产品营销,完善品牌感知、质量感知、服务感知等,消费者在获得良好的感知后,其做出“冲动”购买决定的几率就会提高,从而提升文创产品的营业额。

(二)强化文创自身品牌,文化与实用性并重

“同质化”是困扰文创产业发展的问题,树立强化自身的文创品牌显得尤为重要。文化创意产业不仅应注意在产品开发上注重品牌性、系列性、连续性,还要借助多方途径,如微博微信宣传、品牌故事等,培养粉丝群体,培养人们的习惯消费,达到口耳相传的作用。文创产品是基于“文化共鸣、创意共鸣”的感性消费。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品牌”“情怀”逐渐成为影响人们消费因素。因此文创产品的开发需要充分发挥文化的魅力,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推广,结合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创新开发,使文化产品走进大众生活,同时保持文化本真,以自身魅力获得认可,用文化的本真扭转大众认知,让人们意识到文创产品是具有文化特有风情的文化艺术品。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文创企业要重视品牌建设,突破文创产品思路的“同质化”,充分发挥品牌在消费者中的影响力,逐步树立起消费者的忠诚度。

(三)积极引进创意人才,国际宣传走出国门

创意不易捕捉,倘若行业内聚集着大量创意人才,大家集思广益,碰撞灵感,则是文创产业之福。文创产品设计行业门槛并不算高,然而行业内的创业者使用文创IP开发相关产品时仍较为困难,再加上产品入驻展馆等线下渠道难度大,生产定制限制多,文创行业创业者非常不易,一部分人在行业外望而却步。而文创产品市场又是典型长尾市场,需要文创产品具有多样性,这就注定文创产业发展离不开青年创业者的支持。因此,文创产业先行者或本产业的“领导者”应该积极投入精力,为有志于在本行业中发展的青年创业者提供便利的创业服务。同时,应该开阔视野,国内文创品牌的合作跨界,充分说明当前文创走向成熟创新,文创产业完全可以将目光投向国际市场,在把握市场动态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核心优势,打造强势品牌,让更多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从而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

综上所述,文创产业用文化发展现代经济,因此我们需要在经济繁荣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文化,以经济反哺文化,以文化推动经济,促进文创产业创新发展。

猜你喜欢
文创产品文化
陶溪川文创街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不落灰”的文创
铧芯文创
谁远谁近?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新产品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