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习惯、感兴趣、爱阅读

2021-01-02 10:11金小兰
幸福家庭 2021年15期
关键词:感兴趣习惯家长

金小兰

家校共育为教师和家长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提供了保障,而良好的习惯对孩子成长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低年级是孩子习惯培养的关键期,教师需要和家长配合,引导孩子尽快适应新环境、新生活。同时,教师和家长应注重培养孩子的好习惯,让孩子在好习惯的引领下,对学习感兴趣,热爱阅读,开启幸福的学习之旅。

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低年级阶段,我们需要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让孩子在好习惯的引领下,对学习感兴趣,热爱阅读,学有所长,学有所成。教师要和家长配合,引导孩子尽快适应新环境、新生活,养成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让孩子开启幸福的学习之旅。低年级是孩子习惯培养的关键期。在这一阶段,教师要注重学生各方面习惯的养成。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础。小学一年级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家校要重点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对孩子的能力培养、性格发展及知识学习都有很大帮助。教师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对孩子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应借助家长的力量,以培养孩子的生活习惯,实现孩子身心和谐发展。

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家长从孩子的日常小事着手,给孩子立规矩,制订相应的计划表,让孩子明白什么时间该干什么事情。例如,作息时间表安排孩子九点睡觉,有时候孩子拖拉没有按时睡觉,这时,家长一定要教育孩子,让孩子知道保持良好作息习惯的重要性。又如,孩子和小伙伴约好周末出去玩,家长可以提前跟孩子说好,做完事情才可以出去玩,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

另一方面,家长一定要让孩子明白错误的严重性并承担相应的后果。许多孩子会出现一个错误重复犯的情况。例如,有一天,孩子把资料忘在学校里没有拿回来,家长对孩子进行了教育并帮他把资料拿了回来。两个星期后,又发生了同样的事情,这时,家长就应该告诉孩子,不会再帮他拿东西,同时教导孩子养成放学回家前整理书包的好习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家长要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教导孩子做事要有条理,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学习兴趣是人倾向于认识、探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教师应欣赏、鼓励孩子,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的学习更加轻松、快乐。教师帮助孩子建立自信,激发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学校的教学科目有很多,孩子在每个科目的兴趣点也是不一样的。教师要引导孩子去发现学习的乐趣,同时,家长也应积极与孩子互动,以帮助孩子更好地学习。例如,在语文学习中,日记是提升孩子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写日记,各自把每天发生的事情记录下来,回家后进行交流,比比谁记录的内容更完整、有趣。在数学学习中,孩子会因为对题目理解不当而做错。这时,教师应引导孩子正确审题,帮助孩子理清思路,培养孩子的解题能力。教师可以把孩子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融入生活让孩子解决,也可以和孩子玩解题的游戏,如做游戏(扑克牌)、口算卡片、对口令等,让孩子在游戏中找到乐趣。比如,在学习颜色、动物等单词时,教师可以借助教学卡片和孩子用英语交流。语言具有很强的魅力,教师和家长应让孩子感受语言的魅力,从而对学习语言产生兴趣。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教师和家长要多引导孩子,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让孩子在学习中找到乐趣,在玩中学,学中玩。教师和家长可以采取多种方法来增加孩子学习的自信心,如奖励法、激励法等。教师和家长要让孩子主动学习,对学习产生兴趣。

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让孩子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帮助孩子获得更多的知识,提升孩子的写作和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家长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选择合适的书籍。低年级阶段的孩子识字量不多,所以很难坚持阅读,有时完成了阅读,孩子也不理解意思,对阅读没有兴趣。家长可以适当地对阅读内容进行调整,从孩子感兴趣的方面入手,可以问孩子喜欢看什么类型的书。比如,孩子对建筑感兴趣,家长可以让孩子阅读《揭秘建筑》这本书。家长应注意孩子每天的阅读量,让孩子有充分的时间消化、理解阅读的内容。孩子对阅读产生兴趣后,家长可以给孩子适当地增加一些培养习惯、塑造性格方面的书籍,如《跟坏习惯说拜拜》《做个懂得感恩的人》等。阅读要循序渐进,在阅读的初始阶段,家长应选择简单的、孩子感兴趣的书籍。

二是选择合适的阅读时间。家长要确定阅读的时间,可以把睡前半小时定为亲子阅读时间。家长要言传身教,与孩子一起阅读,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助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是树立正确的阅读理念。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我们培植儿童的时候,若拘束太过,则儿童形容枯槁;如果让他跑,让他跳,让他玩耍,他就能长得活泼有精神。”閱读方面也是如此,家长和教师要注意孩子阅读的内容不应固定。小学一年级是学生阅读体验的初始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和家长应让孩子广泛阅读,丰富孩子的阅读内容,着重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对孩子的语文学习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家校共育为孩子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让孩子喜欢学习,爱上阅读,有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和阅读习惯。有了一个好习惯,我们就多了一份自信;有了一个好习惯,我们就多了一次机会;有了一个好习惯,我们就多了一种享受美好生活的能力。良好的习惯对孩子的成长很重要,当然,良好习惯的养成非一朝之功,教师、孩子和家长要共同努力,长期坚持。相信在家校共育的教育模式下,孩子会学到很多的本领,他的各项能力也会有很大的提升,长大后拥有幸福的生活,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莲花学校)

猜你喜欢
感兴趣习惯家长
更 正
上课好习惯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家长请吃药Ⅱ
现在是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