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如何支持幼儿园游戏教学

2021-01-02 18:40孙苗
幸福家庭 2021年15期
关键词:游戏幼儿语言

孙苗

游戏是幼儿非常喜爱的一项活动。在幼儿课程的开展与实施过程中,游戏教学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模式,它能有效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园的很多课程都是在各类游戏活动的基础上展开的,教师要善于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运用有效语言,指导幼儿的游戏行为。教师要开展内容丰富的游戏活动,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合理利用游戏活动中生成的资源,在游戏活动中进行良好的师生互动,从而提高游戏教学的质量。

游戏环境是指为幼儿游戏活动所提供的条件,包括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两个方面。在物质环境上,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游戏活动空间,合理设计活动内容,满足他们发展的需要。在开展户外游戏活动时,教师不仅要让户外环境充满童趣,还要提前做好防护措施,保证幼儿的安全。在心理环境上,教师要为幼儿积极营造宽松、自由的活动氛围,构建和谐的师幼关系,引导幼儿构建和谐的同伴关系。教师可以以分组的方式,加强幼儿间的互动,鼓励幼儿主动地、灵活地参与各个小组的游戏。教师要肯定幼儿的表现,对幼儿进行科学指导,适当鼓励幼儿,提高幼儿的积极性。例如,在拍皮球的游戏中,教师可以将幼儿分为几个小组,让幼儿以接力的形式运球,并提醒幼儿相关注意事项,对表现好的幼儿适当奖励。

教师在幼儿游戏中要运用有效的语言对幼儿进行游戏指导,提高游戏的效果。比如,在游戏活动中,幼儿有时会忘记游戏规则,活动现场比较混乱。这时教师要及时维护活动秩序,用简洁的语言明确引导幼儿,用合适的语言纠正幼儿的不当行为,促使游戏活动更好地开展与推进。

教师要充分发挥语言的指导作用,建立和幼儿有效沟通的渠道,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幼儿的学习能力。比如,在“联想大作战”的活动中,教师在白板上画一个圆圈、一条直线,告诉幼儿:“我画了一幅自然风景图,这个圆圈像一个太阳,直线像一条小河,你们觉得这幅画还像什么?”教师要鼓励幼儿大胆发挥想象,将简单的图形想象成具体的事物,并且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观点,吸引幼儿积极参与活动,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在活动中要和幼儿多沟通,发挥语言对幼儿行为的指导作用,通过语言指导推动游戏教学,让幼儿在各类有趣的游戏活动中成长。

教师要不断丰富游戏活动内容,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幼儿有机会接触到不同类型的游戏活动,使他们在快乐的游戏活动中积累生活的经验。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合理设计游戏内容和游戏的开展形式,在平时和幼儿的接触中,多了解幼儿真实的喜好,观察幼儿感兴趣的游戏类型,在之后的教学中多设计这类游戏,提高幼儿的课堂参与度。在实际活动中,教师要进一步完善游戏活動内容,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生成新的游戏课程,提升游戏教学的综合实效,满足幼儿的探索需求,提高幼儿的学习成效。

比如,笔者开展了以“糖果”为主题的活动,并生成了角色游戏“糖果商店”。在游戏过程中,糖果卖完了,但还有一些顾客要买糖果。这时笔者引导幼儿积极思考,生成了“包糖果”的活动。这样的游戏活动不仅趣味性强,而且有效锻炼了幼儿的联想思维,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更积极地尝试。教师要创建轻松有趣的游戏形式,不断丰富游戏活动的内容,引导幼儿自主观察、自主学习和自主思考,培养幼儿的各种能力。

游戏教学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应变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从实际情况来看,一些教师对游戏教学缺乏正确的认识,在实践教学活动中不能把握好游戏的“度”,导致课堂陷入僵局。因此,教师要积极主动地了解游戏教学的有效组织与创建方法,反思以往游戏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认识到自身能力的不足,不断深入学习,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从而更好地实施游戏教学,让幼儿体验到游戏活动的乐趣,锻炼幼儿的各项能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幼儿参与各种开放式的游戏活动。教师要合理利用游戏活动中生成的资源,时刻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各种反应和表现,根据幼儿的需求变化,及时调整游戏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例如,一次午餐后笔者带着幼儿去晒太阳,幼儿都带上了自己的宝贝桶。由于饭后不适合剧烈运动,笔者就组织幼儿玩了一会儿魔尺。幼儿对魔尺失去了兴趣,开始拿着宝贝桶的盖子在地上滚动。有的幼儿在比谁的盖子滚得远,有的幼儿在与同伴进行滚动接力。针对这种状况,笔者结合幼儿的兴趣点,生成了新的游戏活动。除了组织幼儿进行接力赛,笔者还鼓励大家积极开动脑筋,思考还有什么新的玩法。这种灵活有效的教学模式提高了游戏的效果,有助于培养幼儿的思考能力,丰富幼儿的游戏体验,让幼儿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收获。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游戏活动中的师生互动,活跃活动氛围,启发幼儿思维,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学到更多知识,增强幼儿的思维能力。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游戏活动,为幼儿树立不同的游戏目标,调整和幼儿的沟通内容。如果是体育类游戏活动,教师要向幼儿介绍活动规则、交代注意事项,避免幼儿在活动中受伤。如果是语言类游戏活动,教师要着重锻炼幼儿的语言能力,为幼儿提供各种表现的机会,丰富幼儿的词汇,提高幼儿的文学素养。教师在和幼儿交流时要注重启发幼儿,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比如,幼儿在学习完《小蝌蚪找妈妈》这篇文章后,教师可以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大家模仿小蝌蚪的游泳动作,加深幼儿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对于情节性较强、内容丰富、角色较多的故事,如文学作品《老鼠嫁女》,教师要结合这类文本的故事情节,给予幼儿思维上的引导和启发。比如教师可以围绕老鼠和猫两家的恩怨纠葛,引导幼儿进行想象,鼓励幼儿进行故事新编等,让幼儿融入故事情景,锻炼幼儿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总之,在幼儿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深化对游戏教学的理解,充分发挥游戏教学的作用,创设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贴合幼儿兴趣的活动,丰富游戏活动的内容,在趣味化的游戏教学中提升幼儿的综合素养,加强游戏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川东农场学校)

猜你喜欢
游戏幼儿语言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语言是刀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