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弘扬工匠精神促进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

2021-01-03 04:54王晶晶
企业文化 2021年27期
关键词:产业工人弘扬工匠

文|王晶晶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知识性技能型和创新性劳动者大军是我国未来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人才培养目标,全社会弘扬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充分发挥出产业工人在经济发展及产业升级改造中的作用,并营造出劳动光荣及精益求精的社会风尚和敬业风气。

一、弘扬新时代工匠精神重要意义分析

(一)新时代工匠精神是制造强国必然要求

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发展规模已达到了世界第一,制造业的蓬勃发展不仅推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我国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有效提升,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实现的精神动力。目前来看,我国制造业虽在国际舞台上有一定优势,但依然缺乏创新创造能力,高耗能低附加价值和粗放型的制造业发展模式无法完全支撑国民经济创新发展,升级改造和创新创造成了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工匠精神在实现升级改造及创新创造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一个国家的制造业没有工匠精神是不会长远可持续发展的。因此,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弘扬是我国实现制造强国、培育精益求精工匠文化、建立精益求精的工匠制度,从而实现中国制造业有效转型升级的重要保障。

(二)新时代工匠精神是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前提条件

提升产业工人素质与技能,强化对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培养工匠精神这个与育人思想早在2017 年《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中就进行了明确,从而实现为我国经济创新发展和实现中国制造2025 奠定扎实的人才基础保障。之后,国家与党中央多次强调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迫切性及必要性,并明确建立工业强国必须要有强大的技师技工工人队伍。当前世界科技革命及产业革命中我国能否脱颖而出并在世界舞台上站稳,需要科学家智慧贡献,也需要产业工人和技术精英的实践贡献。对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不仅需要高知识技能水平,更需要工人队伍具备职业道德和新时代大国工匠精神。只有这样具备软实力才更能促进工人队伍创新创造,提升效率与激发潜能,以实现产业工人自身价值最大。

(三)新时代工匠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实践

在规范个人行为和凝聚社会正能量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新时代工匠精神是引领工人队伍行为规范,激发工人队伍创新创造的核心理念,也是大国工匠身上优秀品质的凝练与总结,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契合,也是工人阶级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好的体现。大国工匠不仅制造水平高,技术达到炉火纯青,更重要的是大国工匠所具备的追求卓越和精益求精的精神,敦促着其对产品服务追求极致和不断创新的价值取向。因此,弘扬新时代工匠精神打造高品质的产品促进产业创新升级改造,推动中国制造2025 事业发展,是工人阶级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二、制约新时代工匠精神发展的因素分析

(一)传统观念的影响

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明里,农耕文明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商业常常被边缘化而不受重视,甚至在技术上的改革进步被视为“奇技淫巧”。即使到了现代文明,陈旧的“重文化,轻技术”思想观念在国人思想中根深蒂固,加上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传统择业观念对现代人们择业依然影响重大。当前仍存在一定“技术无用技术冷门”的舆论导向。新时代青年的学习和择业观点,在传统观念思想影响下受到了制约,最明显的表现是在学业选择上许多人不愿意选择职业院校,也无法心无旁骛地学习技术技能。对技术技能的不认可明显制约了产业工人队伍中对新时代工匠精神的认可,在此观念下,更不要说进行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弘扬了。

(二)工匠培育管理机制不健全

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已经引起了大中型企业的重视,在我国的企业管理中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还有部分中小企业不重视工匠精神的培养,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这样造成了没有完善的工匠培养管理机制,对于员工的激励制度和培育体系都不完善。工人机制的培训在中小企业中几乎没有,尤其是对传统工人技能的培训,同等的员工制度中,产业工人的薪酬是同行业中偏低的,工人作出的贡献和自身所拿到的薪酬是不对等的,这就无法实现技术致富、技术带动生产效益,也导致了工人工匠精神很难培养。

(三)新兴产业冲击工匠精神的培育

近年来各种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电子商务等新型产业快速获得大量经济利益,视觉经济发展越来越猛,人们对技术精湛的追求嗤之以鼻,失去了理性和独立判断,一丝不苟和精益求精的价值理念被冲击,最终导致对工匠精神的忽视。新兴行业使得获取经济效益更加快速和便捷,而工匠精神追求的极致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历练,因此人们更加热衷于新兴产业,追求快速成功成为普遍的价值观念。在这种价值观念影响下,工匠精神更无从谈起了。

三、工会弘扬工匠精神应承担的职责

(一)为弘扬工匠精神提供基础保障

职工工会的作用和原则,就是要以维护广大职工的权益为主,这也是工会存在的意义,在为职工谋取福利和保证职工权益受到损害时,能够帮助职工维权的重要部门。对于工会部门相关的工会法和规章都有明确的规定,对于工会的工作开展,要发挥出四项基本职能,包含参与、维护、建设和教育。这也为工匠精神的培养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因此工会应充分发挥出践行和推动工匠精神培养的作用,督促企事业单位建立完善的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机制,构建有关激励制度,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并做好劳动模范及能工巧匠的宣传带头模范作用,提高职工思想政治觉悟和综合技术技能水平素质,为弘扬工匠精神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为弘扬工匠精神提供组织支持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工会组织结构非常完善成熟。无论纵向还是横向来看,我国工会组织都十分健全,且在纵横交织体系中把以工资为收入的脑力工作者及体力工作者全面覆盖在工会组织中,要建立完善健全的工作制度,做到有法可依,切实地保证和维护职工权益。对于做好职工技能的培训、提升职工的技能素质等工作,都为工匠精神的培育提供有力的支持。

(三)为弘扬工匠精神提供创新载体

目前协助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发展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助力国家产业升级改造实现制造大国转变成制造强国,是工会现阶段重要的工作内容。各级工会应该在总工会带领部署下落实各项工作,根据相关政策方针支持,在制度上落实和保证职工权益得到维护,以提高产业工人队伍的整体素质与技术技能水平,为产业工人队伍提供畅通的发展通道,推进各项任务与改革得到切实执行。各级工会要重视产业队伍的建设,要放在首位,在进行产业队伍建设是要做好和政府部门的合作,保持良好的部门联系,确保产业队伍建设能够得到各个部门的支持,促进产业工人队伍水平的提高。

(四)为弘扬工匠精神提供实践路径

工匠精神的培育与弘扬不仅需要政策方针的保障,而且需要各方力量提供实践的路径,使工匠精神得到切实的弘扬与培育。工会可以通过督促企业建立完善职工培训制度,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就业促进法》和《职业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给予职工培训提升的机会和通道,并提供教育培训经费,以职工工资总额的1.5%~2.5%比例进行提取。此外设置弘扬工匠精神载体,以劳动竞赛等模式为支撑,借助各种技能培训平台,鼓励和引导广大的职工参加学习,提高创新创造意识,自觉为提高技术技能水平而奋斗。

随着我国倡导崇尚大国工匠,工匠精神的发扬和培养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但就国家制造强国目标而言仍存在一定的距离。因此,工会应充分挖掘自身在弘扬工匠精神方面的作用,为产业升级改造和中国制造2025 培养出更多的具备工匠精神的产业工人队伍。

猜你喜欢
产业工人弘扬工匠
弘扬爱国精神
弘扬爱国精神
90后大工匠
产业工人讨薪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新时代产业工人人才培训的思考
工匠风采
推进五星班组建设,培育核电建设产业工人
产业工人新时代
工匠神形
弘扬雷锋精神 塑造美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