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党员参与研究生思政教育的路径研究

2021-01-03 18:19刁雅钰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17期
关键词:导师研究生思政

刁雅钰

(上海大学管理学院 上海 200444)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研究生培养单位在读研究生数量急剧增加,与此同时,国内国际的政治经济环境也在发生深刻变化。高校研究生教育这个特殊的教育体系中,研究生教师队伍在科研业务和教书育人上占据主导地位,尤其是起先锋模范作用的教师党员队伍。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全国教育大会等重要会议上特别强调,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无论是学习贯彻和宣传党的宗旨、路线方针政策和创新理论,还是提升研究生学术科研能力,引领研究生成长成才,教师党员都应当时时刻刻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基于此,结合研究生思政教育工作的特殊性,本文探讨以教师党员为主导的研究生思政教育新方法,分析教师党员参与研究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必要性,研究教师党员参与思政教育工作的现实问题,探究教师党员参与思政教育工作的具体途径。

1 教师党员参与研究生思政教育的必要性

教师党员是党的宗旨和方针政策的践行者。在研究生面前,教师党员代表着党的形象,具有标杆作用,其言行关乎党的声誉。教师党员的行为表现,对党中央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的解读与认同,将直接通过平时的教学行为反映在课堂中,间接影响到研究生对党的认知和日常言行。学术研究虽无禁区,但是大学课堂纪律严明,教师党员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严苛遵守政治纪律,以党员模范行动带动良好教风学风的形成。

教师党员是师德师风建设的引领者。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全国教育大会等重要会议上多次强调,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2020年12月,教育部召开全国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经验交流视频会议,会议指出,“要厚植师德涵养,开展好师德传统教育、师德榜样教育、师德警示教育”。教师党员是师德师风建设的引领者,加强研究生教师队伍建设,规范研究生教师指导行为,全面落实研究生教师立德树人职责,对培养德才兼备的研究生具有重要作用。

2 教师党员参与研究生思政教育的优势分析

教师与导师的“双重”身份优势。教师党员面对研究生群体,拥有双重身份,既是授课的教师,也是带队科研的导师。研究生在入学后,经过短期的课程学习,就会跟随导师从事学习和科研,与导师密切接触,日常生活和专业学习都和导师有深层次接触,故导师对所指导的研究生的个性和思想动态有比较全面的把握,也易于开展思想教育。因此,作为导师的教师党员,对研究生思政教育更具有优势。

教师党员身份标杆优势。研究生的年龄大多在20岁到35岁之间,大部分拥有远大的理想抱负,独立意识较强,自尊好胜充满自信又充满自卑,总体思想尚不稳定,仍有很大的塑造空间。由于绝大多数教师党员在学术上有很深的造诣,不少研究生将教师党员视为楷模,教师党员本人的思想政治倾向,人生观、世界观等都会潜移默化影响研究生。教师党员这种身份标杆,使其对研究生思政教育来说,更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

3 教师党员参与研究生思政教育的问题剖析

随着国家政策导向引导,高校规章制度宣贯和教师自身的职业素质培养,广大研究生教师党员的社会责任意识逐步加强,认识到对研究生三观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党员通过言传身教,使研究生人生目标明确,思想觉悟端正,逐步成长为适应社会发展的良才。但是,教师党员参与研究生思政教育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体制约束力不足,思政教育职责模糊。

目前各高校基本对教师党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体制有待加强,职责划分较模糊。教师党员在繁忙的科研业务工作之余,普遍疏于关心所指导的研究生,对于研究生学术活动之外的指导,普遍不足。有些教师党员凌驾于学生之上,过分强调师道尊严,与学生交流阻碍较大。此外,大多数教师党员课外与研究生交流时间较少,面对面的情感交流不足,在关爱学生、服务学生、教育学生方面,尚未展现应有的业务能力。教师党员对其身上担负的义不容辞的责任缺乏认识,是现阶段教师党员对于研究生思政教育工作关心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二,师生比例失衡,教师遴选制度存在缺陷。

研究生扩招,导致研究生人数总量急剧增加,而与此相对比的是教师党员在数量上和质量上的发展较为落后。同一教师党员指导研究生数量过多,不利于教育和培养研究生。作为导师的教师党员,在科研学术之余,再有余力对研究生进行思政教育的期许,变得更为“捉襟见肘”。现有的教师遴选制度主要看中教师的学术水平,科研项目及职称学历,对教师个人的道德修养,个人品质缺乏考察。不少导师言行不一,将学生当作工具,学术诚信值得商榷。而浮夸风的盛行,又使得部分教师吹嘘作风不止,自诩权威,造成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下滑,这一部分群体中,不乏教师党员。

第三,配套机制缺乏,教师参与思政教育受阻。

旧有的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已然存在一些漏洞,如:在实际运行中缺乏相应的保障机制,学校关注度不够,经费短缺,主观随意性强等。而教师党员参与研究生思政教育,更是无法跨越这层制约,提高高校对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扶植力度,建立相应的配套机制,才能更好地激励教师党员积极地参与到研究生思政教育工作中来。

4 教师党员参与研究生思政教育的主要途径

随着各研究生培养单位陆续推行研究生教育体制改革,新制度、新改革层出不穷,思政教育方式也在探索中前进。原浙江大学老校长竺可桢先生曾说过:“大学是社会之光,不应随波逐流。乱世道德堕落,历史上均是,但大学犹如海上灯塔,吾人不能于此时降落道德标准”。立德树人始终是高等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党员作为参与研究生教育的重要领头人,可通过以下途径开展思政教育。

第一,鼓励积极参与学生集体思政教育活动。

在研究生群体活动中,通过举办教师党员的非学术性人文讲座,使广大研究生了解学术教师党员的人文精神,有机会向教师党员们尤其是学术大家学习如何树立理想抱负,聆听大师们的人生经验。鼓励教师党员参与学生文体活动,既能给研究生与教师党员交流的机会,也能让教师党员们更加全面的了解学生,知道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共性问题,更有针对性地给出解决学生思想问题的良方。

第二,建议日常生活中严格要求所指导研究生。

大学是民族的未来,学生是国家的希望,然而研究生严谨的治学风范和崇高的社会道德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在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后,需要教师党员的再培养,如:撰写论文时对他人成果的尊重,良好的学风、研风建设,需要教师党员严加要求;教师党员需要严格把关论文质量;教师党员需要对研究成果的真实性作出甄别,要求学生有意识抵制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各种不良影响等。教师党员对于研究生学术和生活作风的严格要求,会潜移默化地塑造研究生的为人与道德修养。

第三,明确以培养兴趣为目标的纯净学术研究。

随着人们的物质需求越来越多,保持学术的纯净性,使研究者能够踏实下来搞学问,主要靠的是兴趣与信仰,而这种深邃的学术兴趣,在一定程度上是靠教师党员的带动和引导。学术研究的兴趣与个人的认识和情感是密切联系的。在研究初期能够对所研究内容感兴趣的研究生不多,面对未知的专业领域,大多数人都会有抵触。教师党员若能循循善诱,使研究生明晰所研究领域的价值所在,感受到科学研究道路的真正魅力,自然也就会随着时间和研究的深入,逐渐对研究内容产生兴趣。注重培养研究生的兴趣,从研究课题的进展和毕业论文的层次上要求学生,能够促进研究生良好学风和综合能力的形成。

第四,加快搭建广阔思政教育平台与革新旧制度。

借鉴项目定期会议的经验,作为导师的教师党员可以通过召开开放式的研讨会等形式,在小范围内,深入探讨人生社会的各项问题,这样有助于教师党员对学生思想发展进行全面的把握,加深师生情谊。同时在制定思想教育体制规划时,高校应一改过去排除导师的做法,鼓励研究生导师与专业思政老师同时参与到学校整体的思政教育体制规划中,建立“学生—导师—思政老师”三者的良性互动机制,探索思政教育新方法。

思想政治学习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由于人的认知水平参差不齐,所以需要不断学习和吸收经验。教师党员尽管在专业上比较领先,但大部分教师党员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和能力上仍有欠缺。因此,只有为教师党员也寻找导师,即现在经常提到的“党员导师制”,以提高教师党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起到长远的治标治本的效果。

5 教师党员参与研究生教育周边问题新解与展望

教师党员除了在立德树人,在思政教育上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外,还有很多方式可以参与到研究生教育中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在2020年再一次全面扩招,这预示着未来三年后,将会有一大批研究生面临择业问题,导致在旧有的岗位需求面前,研究生供应过望,研究生就业压力依然相对严峻。而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的高抱负与高自尊,使得研究生在面临学业、生活等压力与挑战时,心理也会出现种种问题。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从教师党员参与研究生就业指导、研究生心理疏导等多方面详细展开。

第一,教师党员协助参与研究生就业指导。

应该注意研究生就业难的瓶颈和大学生就业难有所区别。研究生就业难的瓶颈主要在于研究生自身定位偏差,有经验的教师党员参与研究生就业有助于突破这个屏障。在教师党员参与的过程中,研究生对于自身的地位会比自己“闷头”摸索更准确迅速,同时可以帮助研究生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在研究生求学阶段,教师党员全心关注研究生学习、科研与适应能力,同时以切身经历给予研究生部分就业指导,可进一步缓解研究生就业压力心理,同时可以培养研究生更全面的就业、择业观。

第二,教师党员辅助参与研究生心理疏导。

教师党员引导研究生融入学校和社会,并在平时注意对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知识进行普及,是教师党员责任,也是义务。心理乐观,行为积极向上的教师党员,会将正能量传递到所接触的研究生身边。因此,加强师生互动,使教师党员与研究生之间建立互信,对于教师党员疏导研究生心理十分必要。教师党员需要从研究生入学开始,从第一堂课开始,进行平等互动,不仅可以帮助其认识所学专业,传授教学方法和课程知识,帮助研究生答疑解惑。更可以通过自身经历分享,加深彼此了解与沟通,达到情感互动和共情,发挥党员精神感染力,产生思想共鸣,进而达到疏导研究生心理压力的效果。

猜你喜欢
导师研究生思政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V eraW an g
导师榜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研究生“逃课”需标本兼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