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法在高校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1-01-03 18:19宋允全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17期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内容

宋允全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理学院 山东·青岛 266580)

0 引言

统计学主要通过收集、整理、分析等方式对某些对象进行统计和分析,从而达到推断所测对象的意义,甚至还能推测某些对象在未来的发展情况,所以说统计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是,统计学在使用过程中会使用到大量的数学知识和其他学科的知识,而且统计学的应用范围几乎涵盖了社会各个领域。在统计学的教学过程中使用案例教学法,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整合原理知识和专业知识,从而使整个案例教学法更具有原理性和针对性,同时对于培养学生调查能力、信息整理能力、研究能力、分析能力以及独立工作能力等多方面能力进行提高,所以说在统计学教学过程中使用案例教学法可以大幅度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1 统计学的案例教学特点

统计学课程教学过程中使用案例教学法时会选择一些关于统计方面的案例内容,所以说从这个角度来观察统计学中的教学特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案例素材

在统计学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案例教学素材主要来自一些现实中的经济内容和实际问题来进行调查和分析。在统计案例教学过程中只要涉及的内容包含调查方案的设计、调查方法的现场应用、资料的全面整理、相关案例的分析以及解决方案等等内容。另外在统计学教学过程中使用案例教学法一般会采用一些经济资料和企业决策数据作为讨论和分析的对象,从而使整个案例教学法更具有特点。

1.2 案例分析

在统计学案例教学法的使用过程中,教学案例分析则是其中重要的教学环节,这一教学环节需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进行一些案例内容的分析和辩论。并且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得出自己的结论。另外统计学分析也是统计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因为通过对案例内容的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统计学中的案例分析程序和方法,最终得出自己的答案。

1.3 案例论证

统计学案例教学过程中还涉及案例的计算和论证,尤其对一些经济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时,则需要进行“定性、定量、定性”等多方面的工作。所以说统计学案例教学是一种多属性的解答题、分析题、论证题,这些内容离不开教学过程中的计算、分析以及论证。因为案例教学法在使用的过程中离不开案例的定性研究和定量分析。所以说在统计学教学过程中使用案例教学法不仅帮助学生加深了统计学各种技法内容和模型的认识和理解,还大幅度锻炼了学生的统计能力、分析能力、论证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2 案例教学法在统计学中的教学组织

在统计学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学组织一直都是十分重要的内容,同时这方面内容对于教师的要求也十分高,因为有一个很好的案例内容,如果教师实施的教学活动组织不当,那么也不会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且统计学案例教学过程中主要形式包括信息整理、分析、讨论等多方面内容,尤其是案例分析则是统计学教师十分重要的内容,因此在统计学案例教学过程中不同种类、不同类型的案例内容,教师实施教学活动的过程也有很大的区别,笔者针对统计学案例教学过程中面对不同案例时所使用的教学组织方式进行分析:

2.1 描述性案例

统计学案例教学过程中描述性案例就是其中教师使用较多的内容,这种案例教学主要根据某些企业、单位、公司的经营年报进行分析,也可能是某些国家、地区的经济统计公报。所以说描述型案例教学内容属于统计学中较为简单的内容,因此进行描述型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们自行进行案例阅读,然后再根据案例内容提出相应的案例问题,而学生通过阅读案例材料可以进行这方面问题的解决,另外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解惑中的学生传播更多新的知识。

2.2 调查型案例

调查型案例也是统计学案例教学过程中使用较多的内容,调查型案例主要涉及调查方案设计、调查内容的确定、调查工作的组织等各个方面的调查内容。而在统计学调查型案例教学过程中主要通过调查某些实例为根本,让学生们体验整个调查研究的效果,然后再根据调查的内容进行分析、评价和相应的修改意见。例如在某新建小区中对电梯进行梯控,但是尤其小区属于新建住房,很多住户并没有进行装修,如果进行梯控很可能带来许多不便,而且目前小区还没正式进行运营,所以说根据这种情况需要小区物业对该方面的意见进行相关的调查。因此根据这一案例需要学生设计出相应的小区调查方案,并且细化案例调查内容,例如调查的对象、调查的方式、调查的问卷的设计以及调查过程中的人工分配、费用预算等内容都需要学生进行全面完善,而通过这种调查活动的锻炼,不仅能让学生们更好的熟悉统计调查的实施程序,还能锻炼自身逻辑思维能力,从而达到明确统计调查的意义。此外教师在调查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先把调查目的告诉学生,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调查活动,从而帮助学生对调查活动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思考。最后在要求每一个学生独立进行调查方案的完善,完善后将学生们组成小组进行讨论和总结,最终形成小组调查方案。

2.3 分析型案例

分析型案例教学主要指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进行案例提供,比如案例活动的时间、地点、人物、具体情况等等内容,然后在根据这些内容提出相关的问题,从而使学生们进行思考、研究和探索,同时对案例中存在的问题、条件等多方面问题进行解决。尤其在面对一些综合性案例时,由于涉及的内容和面积较广,所以说需要学生对案例内容进行全面的研究和分析。最后在统计学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采取合适的小组讨论方式,让每一个学生在讨论过程中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最终经过学生们讨论、补充从而解决案例中所出现的问题。另外为了帮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案例内容,在案例分析结束后需要让学生在课后写出案例分析报告。

3 案例教学法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3.1 做好教学准备

在统计学案例教学过程前,首先需要教师充分了解案例材料,并且熟悉案例中的要点,同时在备课过程中勾画出整个案例教学的框架,最终确定整个案例教学的教学目标。另外教学准备阶段还需要对案例情景、超出案例的内容以及涉到的案例问题件提前的分析。其次还需要教师对教学实施方法、学生的作业预习、课堂时间分配等方面内容进行准备,从而防止案例教学过程中出现其他问题。

3.2 准确把握教师的角色

要想进行有效的案例教学课程,就必须发挥出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动作用,因为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帮助学生进行讨论,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方面的要求对学生进行相关线索的引导,从而帮助学生从一个调查者真正进入到调查内容中,另外还需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教学知识扩展,促进学生更好的理解案例教学内容。另外在案例教学分析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作为一名意见交流者共同和学生们讨论问题,并且在讨论过程中发表自己的意见,从而使学生们根据各方面信息的汇总后解决问题。此外当学生的讨论方向发生偏离时,教师需要及时地对讨论问题进行制止,从而把引导学生对案例问题讨论向更深的地方指引,从而发现每一个案例内容中的新奇、独特的地方。最后在案例教学结束前,教师还需要对案例分析进行一个总结,这方面的总结主要对学生的讨论方面的问题进行指导,从而引导学生可以在课后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

3.3 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

在实施案例教学的过程中,还需要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沟通和交流主要涉及思想方面的交流,从而让教师和学生达成共识,并且形成一种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情景,所以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发育的多少、沟通的时机等方面都需要进行合理的掌握,从而让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更加高效。另外教师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的为学生提出问题,并且鼓励学生进行发言,这样不仅能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还能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3.4 选择适合的考核方式

一个合适的考核方式可以大幅度提高案例教学的效果和质量,所以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然后在进行相应的考核。考核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学生在教学讨论过程中的积极程度,需要教师通过观察和小组学生互评完成,其二教师对学生案例分析的质量进行评价,考查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所使用的统计学理论知识、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进行考核。

4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中笔者针对统计学案例教学具备的案例素材、案例分析、案例论证等特点进行分析,并且对统计学案例教学过程中经常使用的调查型案例教学、描述型案例教学以及分析型案例教学内容进行阐述,最后对于做好教学准备、准确把握教师的角色、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选择适合的考核方式等案例教学法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

猜你喜欢
案例教学法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主要内容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