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教学之“温故知新”策略浅探

2021-01-03 18:19严义文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17期
关键词:现代文文言文言文

严义文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职业教育集团第二校区 广东·深圳 518101)

在语文教学里,相比现代文,学生学习文言文更加困难些。究其原因,主要是时代距离产生语言障碍。“时代距离”是现代人读古文,时过境迁,内容上有几百到上千年的生疏。“语言障碍”是文白两种书面表达上各具特点,有所差异造成的,而且使用习惯上有所偏倚:现代人听说读写都是白话文,学难以致用,而古人从阅读到写作皆是文言。

这是学生们面对的实际情况。而我们的教学的一条规律是:从学生实际出发。解读这条规律,可以领会:新知识的教学必须基于学生的原有知识;新知要么是在旧知的基础上增加新的内容,或由旧知重新组织或转化而来,要么是在旧知的基础上引申和发展起来的。概括起来就是“温故知新”。

文言文教学也要遵循“温故知新”的规律。那么,文言文是学生要学习并获取的“新知”,学生的“故知”是什么呢?个人以为,排在首位的习以为常的现代文。文言文教学的“温故知新”,就是要打破现代文与文言文的教学界限,宜用比较法,同中求异,以促进对文言文的理解;宜用反溯法,即先让学生学习与将要学的文言文接近的现代文再学习原文。其次是英文,现在的学生所学的英文要比文言文多得多,将中文与英语的融合,从两种文化的异同入手,或许有不同的视野;另外,“温故知新”,不仅指温习旧知识,得到新知;还可以指对过去经历的重温而得到新的体验。总之,由易入难,循序渐进,能激发和增强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也能激活和增强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动机。有了以上的一些思考后,笔者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遵循“温故知新”的规则,在文言文教学中了做了一些具体的探索和尝试,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以供大家探讨。

1 从阅读方面入手

(1)丰富的成语,文言活化石。学习文言文,最常碰到的障碍是在词义方面,特别是对某些文言实词的意思不能很好地理解和记忆,学习的难度较大。而成语,是古代语言宝库中的精华,是“活化石”。从成语中可以见到文言文的身影,诸如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一词多义等文言语法现象以及一些文言特殊句式,都能在成语中找到典型的例子。借助如今仍能常使用的成语来学习文言,既能掌握文言知识,又能巩固对成语的理解,两者结合,不失为“温故知新”的好策略。还有如“守株待兔”“滥竽充数”等成语故事的原文,短小且内容已经耳熟能详了,从这些课文中归纳提炼出相关的文言知识考点,可以更好地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

(2)文言的人称,英文来对比。就现状,学生们学习的英语要比文言文要早而且多。部分英语知识也可以成为他们的已有知识,作为学习文言新知的资源加以利用。比如,人称代词第一、二、三人称,文言的表达,学生很难搞清;但英语的相应单词,学生几乎个个都会的。那么,可以通过英文和文言的对比,来达到学习文言人称代词的词汇及表达特点。这还是两种文化的对比,文言文中谦敬词的表达,还有力地阐释了中华民族“礼仪之邦”的美誉的由来。

(3)经典的童话,文言版来学。在学习安徒生的童话《丑小鸭》后,我将其改写成文言版:蛋生一鸭。初,形丑,皆啄之。弃于野,猎犬不吃而得生。过一农舍,与其寡主共处,始安逸,渐以无能而自责。忧郁之时,乃悟本性喜水,不可久留,舍而寻源。游戏于泽,偶遇飞天之鹅,日夕中姿色尽美;丑鸭幕之,兴奋不已。可怜风号水正冻,志比天高却身单。冰封于泽地。幸为一农夫所获,命从中来。然以历险众多,恐惧人物,奔走于野。再回泽地,已是春暖时节,其羽翼俱换,丑不如初。又见天鹅,情不由己,遂振翅而追。苦尽矣,终成美物也。在两相比较中,感受文言文因省略而文章更加精炼,又因省略而使得文章的理解变得有难度,增添更多的想象空间。

(4)社会的热点,文言来体验。语文教学如果仅讲教材中的课文,就将语文的范围变窄了。那么,我们常常会在讲某一课文时,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引申拓展,从而可以扩大学生的阅历和知识面。能起到“温故知新”的,是将当下的社会热点、新闻事件,引入课堂,且以文言文呈现。这样,贴近生活的热点,拉近了时空距离,在既熟悉又有点不一样的表达中,完成新的学习体验。还有,诸如网络中流行“史记体”,别具一格,对经典文本《史记》的戏仿与妙用。“以古文书写新闻,记录正在发生的历史。”传统文化和当代史书写,有机结合及有效升级,是司马迁精神在当代的反映,如《西域台岛书》《80后列传》《奥巴马列传》《趣论央视痔疮大裤衩》等篇目不失为“温故知新”的好的学习材料,趣味性、知识性一体。当下的人物,文言的笔法,熟悉的又陌生的融合,带来新的学习体验。

2 从练笔方面入手

(1)散文的内容,文言来概括。我讲《竹影》这一课,先引导学生概括课文内容:一个夏天的夜晚,天气闷热,于是我和弟弟去后院乘凉,坐在藤椅上看天赏月,过了一会儿,伙伴华明来了,我们三个就一起在月光下的水门汀上描自己的人影,接着又描竹影,后来,爸爸突然来到,和我们谈论起中国画和西洋画,让我们明白了很多。我提出用文言文来概括:夜,吾与弟寻趣与院;友至,遂月下玩影;父忽至,与论国画,有所悟。概括中运用了相“于,遂,未几,既而,忽”等文言词汇。这些都是我们先前在《山市》《口技》中就学过的。在概括中,同学们已经意识到文言文精练的特点,他们学以致用。这是一个好的复习旧的文言词汇的机会,况且还可以让学生们亲身体验文言文的精美。

(2)应用文写作,文言来添色。在应用文写作中,为表达的庄重、简洁、规范,其中尚保留了一定数量的文言词汇,体现出文言文精当的优势,可以使语言显得典雅庄重,所表达的意思更为简洁明了,如:兹、奉、悉、拟、尚、谨、呈、着令、鉴于、责成、承蒙、布达、特此函告等。而这些词汇都是比较熟悉的,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同时,我们写作应用文时,要最少的文字表达内涵丰富而深刻的内容,竭力把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有时会使用某些文言词语,运用恰当,可收到简洁的效果,而借此切实弄清这些文言词语的含义和用法,正确地使用它们,不仅能收到白话达不到的表达效果,而且给应用文平添了几分凝重的色彩。这种写作的需求,就为现代文与文言词汇的学以致用搭建了一座很好的桥梁,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学生可以获得不一样的学习体验。

(3)校园的生活,文言来练笔。笔者常常将班级中的人和事情改用文言文写成小文章,在课堂上和学生们一起阅读。因为内容都是学生们身边发生的,经历过的生活,是熟悉的。那么,就可以通过熟悉的心理带入文言语境,让文言文变得平易近人,拉近了时空距离,可以了解到文言的视角所表达出的意味。在老师的示范下,我开始要求学生也用文言文来写身边的人和事。先是指名让文言基础比较好的学生来写,然后在和班中同学共同阅读他的作品。在阅读的中,师生一起点评,在点评中,再做修改,将文言文知识运用其中。例如:观其师录制晨操视频。忆那日景,吾班队相曾整而序,无声行步入位,站定,待广播起。俄时,镜野中每队后排视盲区,或多或少,人堆三五,你依我靠,口耳相交,不时打闹。人如崎岖山路之乱石,不齐。风如其躁动之心,不平。水波荡漾,涟漪阵阵漫开。镜头一身装校服,外披红外套引目女生,知吾师录像,事无在乎。任性己素,续同友交耳打闹,不已欢呼。而晨操已始及六七。操间本禁其行,而其相背。其行有损校风,其举有毁班誉,其心有望成长。当者迷,旁者清。吾亦省思,当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吾欲化身圣人,言辞慎,受人羡。欲化师,口出解惑,受人敬。欲化本我,团结友爱,受人爱。这篇文言练笔,是一名女同学所作,交来的初稿,文白间杂,夹生夹熟,但是大致的内容写得就是班级发生的一件事和一种现象,体现它的用心观察,本色思考。只是表达不畅,文言知识欠缺,理解不透。这正好成为了一则学习和运用文言知识的鲜活的材料,在学生中间生成,可以反映出掌握文言的程度。将文言的句式特点,词类活用,以古今异义的特点,通过此文再次进行学生和运用。只要着眼于学生的细微、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独特的性格特征,用心去写就好。

(4)个人的经历,文言来自传。自己对自己最熟悉了。我要求用文言文写自传。在他们写之前,笔者写了一则文言文,阐明了写文言自传的意图:“吾思虑,以文言立传,一则学以致用,因用而治学,习练知识,体悟文言美感,应对考题,提分也;二则梳理短程人生之关键事,暂作小结,然后展望于未来;三则模仿先贤文章,如《五柳先生传》《出师表》《陈涉世家》,作文而明志向,微言大义,文化传承也。期末而至,弟子自传陆续传来,或短,或长,或稚嫩,或练达,且不论优劣,终为其能试作而喜悦也,乐在心头耶。”现挑选一篇学生的文言自传,来真切地感受一下他们运用文言的世界。字里行间流露出一股淡淡的书卷气,别有一种风味在。杨洲,字埔生,广东梅州人也。少嗜娱,不勤于小初学业,浑噩近十载,终入职校。年渐长,初明世事,玩性逐敛。专业班时,专业上有所擅长,蒙师赞赏,始自勉。后自学不列颠文,半载有小成,得获一级证书。其间,觉趣于历史,涉猎中国历朝史事,从七雄争霸,至满清覆灭,其趣盎然。洲之生平,多有困顿,常有惑而不得解,自觉愚钝,故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幸得读史之法明智,方晓大千世界之精彩,世局变换之无常。后阅以政评社论,粗通政经文史,深以为世界运行之规律,不外乎利、惧二字。时至今日,虽浅有薄识,然弊习仍多,有待改善。这是实现了“学以致用”:不仅会让你有成就感,而且从中体会到运用文言的乐趣,从而更加投入地进行文言知识的学习。长时间的推移,文言知识也就积累得越多。

笔者现在面对的是中职生,语文基础比较薄弱,带领学生们重新学习初中阶段学习过的那些经典的文言篇目,诸如《记承天诗夜游》《与朱元思书》《童趣》《咏雪》《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陋室铭》《爱莲说》《五柳先生传》等。这些文言篇章,短小精致典雅,情趣满溢,学生们曾经都是必背的,印象深刻,容易激活记忆,降低了学习的难度,以此为基础“温故知新”,也大有可为的。

温故知新,温什么故,知什么新,都要随着社会及其教育的发展而更新,否则就不能发挥积极作用。温故知新的本质是化难为易。学习文言文,从现代文,从身边,从熟悉的入手,由于变易了,学生就能学会,而学会了,便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这样学习就能进入良性循环的机制:学会—兴趣—愿学—学会。相反,如果学生读不懂、学不会,就会越来越没兴趣,这样学习就进入恶性循环:学不会—没兴趣—不愿学—学不会,就是这条规律的具体体现。在文言文教学中遵循“温故知新”的规律,进行了一些尝试性的探索,才有了以上的一些体会,有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猜你喜欢
现代文文言文言文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专项训练 现代文阅读
文言断句判断法
文言实词50例
文言实词推断法
让概括思维成为解答现代文阅读题的“利器”
高考现代文阅读应关注的几点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