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生态化教学模式构建中浸入式教学的作用研究

2021-01-03 18:19吕丽霞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17期
关键词:第二语言生态化教学内容

吕丽霞

(河套学院 内蒙古·巴彦淖尔 015000)

伴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交流活动日益频繁,培养兼具跨文化理解能力与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人才成为当务之急。开展浸入式英语教学,有利于培养符合新时代国家发展需要的双语人才。然而,就当前现状来看,高校英语教学仍存在着多种问题,如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落后、教师缺乏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思维与英语交际能力意识等。为真正提高高校英语教学质量,有必要构建以浸入式教学为基础的英语生态化教学模式,本文即围绕浸入式教学在构建英语生态化教学模式中的作用展开讨论。

1 英语生态化教学模式构建

1.1 教育生态学

教育学以教育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发展规律作为研究对象;生态学则以环境、生物以及非生物作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环境系统与生命系统二者间相互作用的机理与规律。作为一门交叉学科,教育生态学横跨教育学与生态学两大领域,主要研究教育与生态环境间相互关系与作用机制。教育生态学观点认为,应在教育与其所处生态环境间建立联系,从整体论与系统论的角度对自身内部各个要素进行分析,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与教学效率。

1.2 英语生态化教学课堂目标

(1)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传统英语教学仅注重培养学生单一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但生态化英语教学以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作为最根本目标,因此,教师就需在注重培养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同时,注重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并将相关跨学科知识融入英语课堂教学内容,以此培养学生的文化敏感性,帮助其提高自身跨文化交际能力。

(2)培养学生跨文化思维观念。生态化英语教学目标还在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思维观念,使学生能够尊重不同的文化思维方式,学会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及英语国家文化,切实提高自身交流水平。

(3)提高英语教学内容趣味性。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应注重提高英语语言知识及其他教学内容的趣味性,遵循投入产出原则,培养既热爱中国文化同时也精通西方文化的学生。

1.3 英语生态化教学具体模式

(1)“学生自主,教师协助”模式。生态化英语教学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身主动性,通过自我测试与评估定位自身语言需求,进行独立学习。与此同时,该模式主张由教师扮演协助者角色,帮助学生确立英语学习目标,引导学生选择与自身语言需求相适应的英语学习材料,并负责评价学生最终学习效果。此外,教师还需注重为学生营造轻松的英语学习氛围,以便其可以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

(2)“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模式。教师在设计英语教学内容与选择英语教学方法方面仍然发挥主导作用。与此同时,学生虽处于英语教学核心地位,是英语教学工作之主体,但囿于其在认知与能力等方面的不足,仍须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英语学习。此外,为保证英语教学效果,教师还需注重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因而还需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来设计英语教学内容并选择英语教学方法。

2 浸入式教学及其在英语生态化教学模式构建中的作用

2.1 浸入式教学

2.1.1 定义

浸入式教学模式以第二语言作为教学语言,具体来说也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使用第二语言面对学生,以使其浸入在第二语言环境当中,这意味着,在该模式当中,第二语言不再只是作为教学内容出现,同时其也是教学工具。该模式力求通过打造接近于第一语言的环境来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第二语言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特殊语言学习需求。

2.1.2 原则

(1)融合学习原则。浸入式教学模式主张英语学习与学科内容学习的同步性,实现英语学习与学科内容学习、学生主体学习与学生英语学习有机融合。(2)习得原则。在浸入式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会最大程度地为学生打造英语语言环境,以使其于无意识状态下更好地接受英语。(3)听说领先原则。以学生的母语习得过程为参照,结合学生心理特点、认识顺序以及英语语言自身特点,教师先进行“听说”教学,之后再引导学生进行英语读写。(4)全英语教学原则。在浸入式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仅使用英语面对学生,英语既是教学内容,同时也是教学工具。(5)活动原则。结合学生活泼的心理特点与活跃的思维特征,教师在开展浸入式英语教学过程中,需打破传统英语教材框架,结合具体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活动设计,搭建生动教学情景,以此调动学生英语课堂教学参与积极性,助其更好地理解与应用英语这门第二语言。

2.2 浸入式教学在英语生态化教学模式构建中的作用

2.2.1 浸入式教学有利于构建英语生态化教学所需主体间师生关系

传统的主体哲学主客关系将个体看作孤立性存在,否认人际共存关系。现当代哲学则将人际关系看作是主体间关系,而主体间性是对主体性的超越,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增加了共同的作用对象。在师生主体间关系当中,教师既是认识和指导学生的主体,同时也是被学生认识和影响的主体;学生既是认识教师与教师教学内容的主体,同时也是被教师认识和教育的主体。前文提到,英语生态化教学模式包括两种:(1)“学生自主,教师协助”模式;(2)“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模式。由此可见,英语生态化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不再是传统的主客体关系,而是主体间关系。浸入式英语教学模式则恰好合其所需,能够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起一种平等、尊重、理解、对话的主体间关系。针对学生活泼的心理特点与好动的行为特点,教师可以结合具体教学内容设计一系列活动,引导其在氛围更加自然、形式更为丰富的语言环境中,以表演等方式参与到教学过程当中;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活动结果或学生反应随时调整原有教学方法,最终在师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理解、掌握和运用英语这一门第二语言。

2.2.2 浸入式教学符合生态化英语教学目标,有利于提高生态化英语教学质量

传统英语教学奉行知识性系统语言观念,因而培养出的学生多存在“高分低能”问题;部分教师即便倾向于认同交际系统语言教学观念,并且相对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但也存在着忽视语言知识在能力形式中积极作用的问题。生态化英语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英语教学模式桎梏,主张语言知识与听说读写能力并重,将语言知识作为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与前提,同时也肯定学生英语实际交际能力的重要性。浸入式教学则与生态化英语教学主张极为相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常见的听说读写脱节问题。具体而言,浸入式语言习得模式包括以下两个基本观点:(1)学生第二语言的习得应当遵循其第一语言习得过程,即先听,后说,最后再学习读写;(2)在日常生活实践过程中自然习得第二语言而无需以母语作为中介是最佳习得方式。由此可见,其意义不仅在于实现了全英语课堂,且还有效避免了汉语言系统对于学生的干扰,促成了学生英语语言学习与英语语言思维的同步,有利于促进生态化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

2.3 浸入式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较之于传统英语教学模式,基于浸入式教学模式的生态化英语教学具有以下三方面优点:(1)赋予学生充分的课堂教学话语权。在传统英语课堂上,教学话语权通常由教师一人独享,然而基于浸入式教学模式的生态化英语教学却将这一份权利分享给了全体课堂成员。学生在获得充分的言说权利后,个性充分自由发展,课堂参与积极性更高。与此同时,沉浸式英语教学更加关注学生英语学习的快乐程度与全面发展程度,快乐学习意味着没有压力,全面发展则包含母语发展、英语语言发展、生理发展、情感发展、认知发展与社会性发展,等等。(2)拓展学生视野。基于浸入式教学模式的生态化英语教学主张将英语语言与其他多个学科知识学习相结合,大大开拓了学生视野,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3)促进不同学科间课程整合。传统英语教学往往只是强调对单科知识与技能进行训练,并不重视学生的实际生活与直接经验。基于浸入式教学模式的生态化英语教学则不然,其遵循现代课程理论主张,在情感、认知与行为相统一的基础上,整合知识课程与情感课程,促进了不同学科间课程的整合。

3 结语

经济发展背景下,我国国际交流活动愈发频繁,对于兼具跨文化理解能力与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双语人才需求日盛。浸入式教学秉持融合学习、习得、听说领先、全英语教学以及活动等五大原则,力求打造最近于第一语言的环境来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第二语言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特殊语言学习需求。以浸入式教学为基础,构建英语生态化教学模式,有利于打造以平等、对话为特征的主体间师生关系;符合语言教育最终目标,有利于提高英语教学质量;赋权于生,开拓视野并促进学科间整合,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总体而言,基于浸入式教学的英语生态化教学模式构建是我国英语教学一次有益探索,能够切实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为国家输送更多与时代发展、社会需求相适应的双语人才。

猜你喜欢
第二语言生态化教学内容
第二语言语音习得中的误读
生态产业化 产业生态化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需求研究述评
科技园区生态化创新发展分析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多种现代技术支持的第二语言学习
《第二语言句子加工》述评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语料库与生态化英语教学模式
生态化生存:“打群架”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