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来华泰国学生的汉语语用偏误

2021-01-03 22:50温秋敏张茜雯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1年12期
关键词:对外汉语跨文化交际泰国

温秋敏 张茜雯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实证研究方法,分析来华泰国留学生使用汉语时的语用偏误,探究造成偏误的原因及影响因素,制定针对性的可行性措施,加强来华泰国留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使来华泰国留学生在使用汉语交际时,能更好地符合语用规则。

关键词:泰国 对外汉语 跨文化交际 语用偏误

越来越多的泰国留学生来华学习汉语,如何使用汉语进行恰当得体的交际已成为他们面临的重要问题,了解其常见的汉语交际语用偏误及成因,可以针对性地避免其交际失败。

一.语用偏误研究现状

国内最早关于语用偏误的文献是吕文华、鲁健骥(1993)在《外国人学汉语的语用失误》中提到,“语言—语用失误是外国人在使用句式和词语时由于思维方式、习惯或观察事物的角度和范围的差异等原因所造成的不得体性;而社交—语用失误则是指在跨文化交际中外国人出现的不符合中国社会习惯和文化心理的语用失误”。

目前我国在留学生汉语语用方面的研究存在的不足主要为:第一,在留学生语用方面,相关的理论研究较少,实践研究缺乏理论支持;第二,一线教师侧重汉语结构系统的掌握,对学生汉语的使用情况关注较少;三、汉语课堂教学与日常交际联系不够紧密,汉语教学缺少语境的支持。

已有部分学者针对留学生的语用偏误现象进行国别化分析,但针对性的应对措施较少。因此本文在分析来华泰国学生的语用偏误现象及成因时,制定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加强跨文化交际意识,使其在使用汉语交际时,能更好地符合语用规则。

二.泰国学生汉语语用偏误现象

本文中所收集到的交际语用偏误案例,主要来自广西外国语学院的泰国留学生,通过观察收集其学习生活中的语料,并结合交流访谈的方式,将常见的语用偏误现象整理后分为以下六部分。

(一)称谓。“你”和“您”的使用与交际双方的身份地位有关,当交际对象是亲友、晚辈、下级时,可使用“你;”当交际对象是领导、长辈时,使用“您”。泰语普遍的招呼是“sawadi”,在泰语的语用规则中,打招呼都可以用“sawadi”;如果是友人或平辈,不须加语尾词;如果对象为长辈时,要加语尾词“kab”。

因为语用规则差异,学生受到直接翻译的影响,在称呼他人的时候,忽略对方身份,对长辈也直接称呼“你”,在使用汉语时也有直呼老师“你好”、“你去哪里”等现象,语言交际不够得体。

(二)打招呼。长久以来,中国人“民以食为天”,人们碰面的时候经常会问“吃饭了吗?”,只是一种善意的招呼,一般情况下,虽然是询问的话题,但并不要求对方做出回答,同样类型的“去哪呢?”、“做什么呢?”也只是一种招呼方式,对方回答是与否都无所谓,是汉语语用文化中很常用的一类特殊招呼。

而泰国学生在听到这样的询问时,会把这种询问型招呼方式当成话题展开延伸,通常都会详细的回答吃了什么或者去哪里,但交际的对方也许并无展开话题之意。

(三)道别。道别,常以固定句式来结束,中泰语用文化的差异表现在,我国主客告别时,主人还会表示客气地说“我送送你、我不送你了、慢走、好走”等告别语;而在泰国,一般主人送客到家门前,就会双手合十礼拜后,“再见,祝你好运”等表示好运、幸福的话;泰国学生对“送”这种表示客气的词的文化背景并不了解,会导致理解的偏差,认为主人是真的要送自己回家。

在汉语表示送别的词语中,还有“好走”和“走好”等词的细微语序差别,但使用的语境大相径庭,已有一定汉语知识的泰国学生,在一般情况下使用汉语表达道别时,泛用汉语知识,不注意时会说出“您走好”等“触霉头”的话。

(四)宴请与送礼。如果是中国人家做东请客,主人总会客气地说“没有什么好菜,大家随便吃点。”其实话中的否认之意只是自谦,如果此时附和,说出“这个菜真的咸。”等话,会让主人很没有面子,交际出现裂痕。

在送礼时,中国人常说“一点小心意”,但并非描述礼物的大小贵重,只是表达“礼重话语轻”;而泰国人更注重外在形式,重视礼物的外包装。

(五)恭维与谦虚。中国人在赞美别人时,一是真心的赞美,二是基于礼貌的表达;这和中国人的文化习性相关,中国历史文化价值观认为“谦虚是美德”,因此在面对一些交际场合的时候,人们往往会以贬低自我,从而赞扬他人;受到赞扬的对象也会回应“哪里哪里”等表示谦虚。

如果不了解这样的文化底蕴时,泰国学生很难以理解这样的语用规则,在接受赞美的时候,没有表现出谦虚的态度、回答;甚至在他人说“我的衣服没有你的衣服好看”等表示自谦的话语时,回答“我也觉得我的比较好看”。

(六)道歉与请求。道歉与请求在中泰交际语用文化中也存在着差异。在日常交际中,泰国学生曾有过类似的表达,“对不起,可以帮我看一下吗?”在泰语的表达中,表示打扰、唐突和表示抱歉、道歉都使用同一词汇“kho thot”,而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词汇“kho thot”常直译为“对不起”,于是泰国学生会先入为主地认为在汉语语用文化中,表示打扰、唐突时,也使用“对不起”一词,因此在泰国学生表达道歉、打扰、唐突之意时,会出现用“对不起”代替“不好意思、麻烦”等用词的泛化现象。

三.造成汉语语用偏误的原因

(一)文化差异。美国人类学家霍尔将文化分为高、低语境文化,高语境文化是指对语境的依赖程度较高、主要借助非语言符号进行交际的文化;具有高语境文化特点的人们在大多数正常的日常交往中,大量信息蕴含在语境中或内化在交际参与者头脑里,而其言语中往往只含有较少的信息。中泰两国都属于高语境国家,如果语言脱离语境、非语言符号,话语的含义就无法准确表达。

(二)语用规则差异。价值观是内化在人们心中的抽象观念,作为一种有范围性的抽象规则,在决定着这样范围性的群体个人的行为模式和方式目的,不同的群体个人在这样显性或隱性的制约下,做出不同的抉择。如果不遵循基于价值观的语用规则,就会被认为反应异常,传达的话语意思有所偏差,导致交际难以成功进行,甚至是沟通失败。

(三)目的语知识泛化。泰国学生的语用偏误,除了文化和语用规则的差异外,还和目的语负迁移有关。在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中,语内迁移的偏误主要是汉语学习者将已习得的少量目的语知识加以简单归纳总结并得出结论,并在语言交际中大胆使用,这类偏误又因目的语知识泛化,被称为过度概括。

(四)客观教学因素。客观教学因素包括教师、教学活动等在教学过程的侧重与否,汉语交际语用规则被忽略容易导致学生掌握了汉语结构知识,却无法迅速习得语用知识文化,从而导致语用偏误。

1.教师跨文化知识欠缺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在整体教学中穿插正确的语用文化知识点,是极其重要的部分。但目前的对外汉语教师的培训内容更偏向于课堂教学法和汉语本体知识,关于他国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差异性,虽然已有系统的课程、教材,如“东盟文化、东盟概况”等,但如何结合文化差异性去开展教学,在教学中强调语用和文化,则相对欠缺。

教师本身对教学对象的文化知识仍存在着不足,因此在教学中没有对教学对象的文化进行对比,对出现文化差异的现象原因没有过多深入理解;导致在讲解语言点时,对教学中言语后的语用规则、语用文化等方面有所遗漏,学生第一时间学习了汉语知识结构,却忽略了也许一个称呼背后的思维文化,形成语用偏误。

2.教学内容脱离语境

目前在汉语课程内容的设置上,文化知识点的传授分为中华才艺课(如剪纸)、专项文化课(如《当代中国经济》)两类,这两类课型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容易语言和文化互相脱离,只传授才艺或文化知识;而作为主流的语言知识技能课,教师在讲解课文内容时,更侧重语言知识结构的教学,忽略语用文化规则,如果某些词语、表达没有结合文化点的讲解,很有可能使学生在刚开始接触汉语的时候,就以自己国家或西方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先入为主,导致学生在进行真正的汉语交际时出现语用偏误。

四.针对语用偏误现象的措施

在跨文化交际中,既要学习目的语语言,也要研究比较母语和目的语两者的语言文化异同,只有把语言技能和文化技能结合起来,才能有效避免文化差异造成的语用偏误。

(一)增强学生文化适应能力。来华泰国学生应该增强文化适应的能力,在汉语环境中不断调整自己,对于一些具体语境中不理解的词语或表达,应积极提问或查阅资料,在消除文化偏见的前提下,以包容的态度对待不同文化现象,提高文化宽容度。对外汉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能够运用汉语能够成功交际,如果只掌握语言技能,缺乏语用规则文化知识,仍会造成交际失败。

(二)逐步培养汉语思维能力。泰国留学生只有正确认识偏误成因,对汉泰两种语用规则的异同进行归纳,有意识地转变思维方式,才能避免母语干扰,进而采用汉语思维。同时,教师在课堂的语言技能教学中也要结合相关的文化背景,引导学生进行中泰对比,养成汉语思考的习惯,从而有效避免交际中的语用偏误。

(三)教学结合语境。来华泰国学生处于汉语的语言环境中,除了掌握汉语语言技能,更应该学习如何得体使用汉语。在课堂教学中,汉语教师应结合日常场景,引导学生理解汉语语用文化。如应答赞扬时谦虚的回答“哪里哪里”、送别时对客人说的“慢走”等,除了告知此为中国人的语用文化习惯,还应结合语境谈及文化深层的价值观因素;对于“不好意思”、“麻烦”等更适宜表达唐突之意的用语,也应设置语境加深学生理解,在变化的语境下,也能得体地使用汉语进行交际。

(四)教师应“知己知彼”。教师应提前了解教学对象的国家概况、文化习俗等,尊重其国家文化,提前预估学生可能存在疑惑之处,增强自身的跨文化能力。只有“知己知彼”清楚教学对象的文化差异,才能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做到有的放矢,对存在差异的语用规则及时讲解,提醒学生从汉语的角度进行思考,让学生能够更快地接受、理解汉语语用规则文化,使学生在使用汉语交际时,能更好地符合语用规则。

基金资助:广西外国语学院2020年度校级科研项目《来华东南亚留學生汉语得体性研究》项目编号2020KY28

(作者单位:广西外国语学院)

猜你喜欢
对外汉语跨文化交际泰国
新年游泰国
国际汉语教学的理念方法
浅论对外汉语听力课教学热身环节中中文歌曲的应用
创新意识下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跨文化交际中的“入乡随俗”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及解决策略
去泰国啦
我的泰国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