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

2021-01-03 14:10钟秋梅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1年50期
关键词:新课改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钟秋梅

摘  要:伴随着新课改的提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重中之重,老师在进行高中化学的教学时,需要从核心素养的视角来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保障课堂的质量,让学生们能够真正学习到知识,获得能力上的提升。本文接下来就从如今高中化学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核心素养的视角下进行化学教学的实际策略这两方面进行分析,希望能给相关从业者一些帮助。

关键词:新课改;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引言

高中化学的核心素养包括对学生的科学精神的培养、对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变化观念以及平衡思想的培养、对学生宏观观察能力以及微观探索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证据推理能力以及模型认知能力的培养。要想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那就需要老师找到正确的教学策略,改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将核心素养的培养结合在教学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让学生得到更加全面的培养以及能力上的提升,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具备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能力。

一、如今高中化学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对于实验教学的重视

化学的实验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在很多时候,实验教学往往都会被老师所忽视。利用化学实验进行教学能够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并且培养学生的兴趣。有很多的化学反应不能只是依靠文字表述,只有结合实验,才更加直观。

例如,在讲解高中化学的实验仪器时,只是单纯利用课本上的文字表述以及简单的图片展示很难让学生们真正了解各种化学仪器,老师应该在实验课上,将学生们需要了解的化学仪器都准备好,更加直接地将仪器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帮助學生们了解不同的仪器,避免出现混淆。

例如,在进行漏斗的讲解时,可以将普通漏斗、长颈漏斗、分液漏斗准备好,直观地展现给学生们看,让学生们了解不同漏斗的特点,加深学生们的印象,避免混淆。

在教学时,老师若只是一味注重对于理论知识的教学,缺乏对于实验的教学,那就难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难以帮助学生获得能力以及核心素养上的提升。

(二)缺乏对于学生宏微观辨识能力的培养

对于化学教学而言,培养学生的宏观以及微观的辨识极其重要。因为高中化学的知识相对其他学科,十分零散,不够系统,老师在进行教学时,需要将高中化学的知识进行整理,构建相应的知识框架,从而帮助学生们去理解以及记忆知识,并且让学生找到宏观知识点跟微观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们提高对于宏观以及微观的辨识能力。例如,老师可以将宏观与微观的区别利用框架图展现出来,从而让学生们能够根据框架图进一步理解两者间的区别,加深对于宏观微观的辨识能力。但很多老师在进行教学时,忽略了这一点,没有将零散的知识整理,没有构建相应的知识框架,从而导致学生在学习时存在困难,难以真正去理解宏观与微观之间的区别。

二、核心素养的视角下进行化学教学的实际策略

(一)重视化学实验的教学

在进行高中化学的教学时,需要重视实验教学。要利用实验教学,从而培养学生化学的核心素养中的科学精神以及实验探究能力。结合实验教学,还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变化观念以及平衡思想,让学生们从实验中了解变化,了解化学反应的限度,从而具备一定的变化观念以及平衡思想。利用化学实验教学,要让学生们能够去亲眼了解以及接触化学反应,让学生在对化学知识有更加深入理解,让学生对化学更加感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实验时还需要让学生们从实验中对化学变化以及反应的限度有更深刻的理解,让学生了解化学反应的变化,并且了解化学反应的不同限度。可以让学生都自主进行实验,从而加强学生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们的实验探究能力。老师可以在学生自己动手实验之前,先去进行演示,让学生们进行观察,掌握实验中的一些细节,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们的观察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之后的自主实验。在之后学生自主实验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先不去过多进行指导,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让学生们自主尝试,从而加强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等学生们提出问题,老师再去进行解答,并且帮助学生进行反思,加深学生们对于知识的印象。例如,在进行氯化氢跟氨气反应的实验时,老师可以先去进行实验演示,利用沾有浓氨水的玻璃棒跟浓盐酸的玻璃棒相互靠近,从而产生白烟。演示完了再让学生自主去实验,加强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二)将微观与宏观结合进行教学

老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注意将微观与宏观知识相互结合,帮助学生们获得对微观宏观的辨识能力,并且培养学生们的微观观察以及宏观探索的能力。可以利用物质的宏观现象,让学生自主对其微观的性质进行探究,并且从微观的角度来对物质进行分析,了解物质结构跟实际的性质间的联系。例如,在高中化学的人教版教材当中,在进行金属化合物的相关教学时,可以将过氧化钠溶于水中,再去加入一定的酚酞,其表现出现的宏观现象是使得溶液发生变化,一开始是变化为红色,再去进行褪色。老师可以让学生们去对于这种情况分析,从微观的角度分析这种宏观的现象,从而培养学生们对于宏观的探索能力。还可以让学生们去研究溶液发生褪色的微观原因,从而帮助学生思考,培养学生们的微观观察能力。

(三)结合情境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在平时的生活之中,也会有许多的化学知识,老师可以结合这些生活情境,从而培养学生们证据推理以及模型认知方面的核心素养。例如,在进行氧化铝的两性探究实验时,可以引入“铝长毛”的情景,提高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们心中建立相应的模型,再去进行实验,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模型认知能力,使学生们结合情境教学获得核心素养上的提升。

三、小结

在实际进行高中化学的教学时,需要从核心素养的视角之下思考教学策略,重视实验教学,重视对于微观以及宏观结合的教学,可以结合生活情境进行相关教学,从而帮助学生们获得核心素养上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彭克珍. 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9(4):1-2.

[2]王杰. 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解析[J]. 课程教育研究,2019(13):163-164.

[3]田达奎. 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化学教学策略[J]. 华夏教师,2018(13):43-44.

[4]冯秀媄. 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J]. 西部素质教育,2018,4(16):72.

(作者单位:肇庆市实验中学,广东  肇庆  526000)

猜你喜欢
新课改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