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中激励策略的有效实施

2021-01-03 14:10黄文华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1年50期
关键词:激励策略德育教育初中

黄文华

摘  要:德育教育作为初中课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健康成长来说具有关键的影响作用。立足现代化素质教育,初中班主任在实施渗透德育教育工作过程中,应当积极的创新传统教学理念,结合学生实际学习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借助激励策略的应用进一步促进德育教育工作的创新和完善。文章就初中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如何采取激勵策略进行探讨分析。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激励策略

前言

在德育教育中,一些学生约束意识并不强,而且教师有着较大的工作量,这有碍于德育工作的进行,随之留下了一系列问题。面对这样的情况,有必要采取激励措施,保证德育工作更好开展。与此同时,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时,教师和学校的相关部门还应当贯彻落实国家有关部门的指示要求,积极宣传教书育人的基本功能,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优秀素质。

一、在初中德育教育中实施激励策略需遵循的原则

(一)需遵循适度性原则

在德育教育工作中实施激励策略时,应当秉持适度性的基本原则,以最大化发挥出激励教学的价值与效果。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适度性原则主要是指对学生实施激励策略应当适时、适度,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情况给予适当的激励。例如,对于中学阶段的学生教育而言,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时期,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应当密切注意方法和方式,避免使学生产生抵触的学习心理,同时也不能一味盲目的进行激励,应当将批评教育引导和正面激励进行相应的融合,最大化激励策略的教育价值。

(二)需遵循及时性原则

在班主任实施德育教育的工作过程中还应当关注及时性原则,即激励策略的应用要注意把握科学的时机。在德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围绕学生周边以及社会网络中的热点话题进行激励策略的教育。在渗透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和思考的前提就是班主任教师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及时的表扬和激励,促使学生产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在实践参与中得到教师的肯定,以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

二、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中有效实施激励策略

(一)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基础促进学生学习态度端正

教师在开展相应的德育教育之中,假若一味的去激励学生,可能会造成学生骄傲自满,甚至激励策略适得其反。当前初中生的学习压力和负担与日俱增,又要面对家长和教师的殷殷厚望,如果一直处于打鸡血似的学习状态中,则很有可能产生一些心理问题。班主任教师在开展德育教育时需要做的不仅仅是鼓励学生学习,更需要鼓励学生正确的面对自己的心理问题和成长问题,通过和学生进行更多的对话交流的形式来帮助学生敞开心扉,展示自己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困境,并且寻求家长教师和其他同学的帮助。这样可以使得学生逐渐的端正学习态度,正确地看待德育教育和其他学科的教学活动,从而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价值观,使得个人的成长可以更有方向性。班主任教师可以利用班会时间开展一些主题讲座,如“成长的困惑”“拥抱学习”等等,从而让学生正确看待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成长过程中的疑惑。班主任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走上进台现身说法,鼓励家长在班会上发表意见,分享教育经验,使得激励策略可以更加完备的,并且逐步提高学生的认知高度和认知水平,从而帮助初中生解决问题,拥抱健康的初中生活,受到正确的激励。

(二)以班容班貌做主体促进学生德育发展

班级风貌的建设是班级德育的主体部分,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心态以及行为品质的健康发展,同时也能做到潜移默化的辐射周边。在以实施德育教育创建积极向上班风的教学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应充分利用环境育人这一要素,通过班容班貌布置有效渗透德育教育。对班容班貌的布置应当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物质环境。例如,班主任可以和学生商量,从网上定做一些带有名人名言的装饰画。对于名言警句的选择,尽量贴近中学生的实际生活,以满足中学生成长需要。如关于“团结”的,关于“谦虚”的,关于“勤奋”的名人名言。然后和学生一起将这些装饰画张贴或悬挂在教室的墙壁上。这样,学生们每天都会看到这些名言警句,长此以往,便会将其内化成自己的行为标准,自觉地遵守这些行为规则。另一方面,精神环境。精神环境的影响是深刻的、潜移默化的。例如,班主任可以根据中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一些正能量的、励志的、适合中学生的流行歌曲,然后和学生一起讨论,从中选择一首作为班歌,如《海阔天空》《相信自己》《梦的怒放》等。在一些班级活动、学校活动或者其他场合,班主任可以带领学生唱班歌。这不仅能够增强班级凝聚力,形成积极向上的班风。还能在无形之中促进德育教育的渗透,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除此之外,班主任还可以通过相关的制度去营造环境。例如,班主任可以设置“好人好事”制度,即针对班上的好人好事进行表扬,如某学生捡到物品主动归还失主、某学生主动给生病的同桌补课等。班主任可以让班干部记录下班上的好人好事,然后班主任再根据相应的制度予以学生精神奖励或物质奖励。通过这样的制度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好人好事,从而营造积极向上的班风。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德育教育中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有助于提升德育教育质量。班主任要制定完善的激励制度,选择恰当时机激励学生,提升学生德育水平,让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不断落实激励策略在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当中的基本价值和发展路线。从多个角度入手,深入研究学生的自身情况,不断培养学生的优秀品格,满足人才培养的既定目标。

参考文献:

[1]邴雪艳.初中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探讨[J].考试周刊,2018(91):181.

[2]张海河.浅谈初中班主任如何在德育教育工作中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中华少年,2018(21):81.

(作者单位:宁远县禾亭镇中心学校,湖南   永州   425608)

猜你喜欢
激励策略德育教育初中
高职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励研究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激励策略探究
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