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电视台推进小学德育工作研究

2021-01-03 14:10何君蓉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1年50期
关键词:道德教育儿童

何君蓉

摘  要:校园电视台是在校园内设置的具有教育功能的电视设备系统,是现代校园传播主要传播途径之一。电视媒体跟其他媒体相比,有着画面直观形象、表现力强、蕴含信息丰富等显性的优势,可以改变传统德育的说教模式,让学生在寓教于乐中接受教育,从而提高德育效果。本文在讨论校园电视台建设的重要性的基础上,以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西湾小学为例,探讨了校园电视台的德育工作上推进措施、发展方向等问题。

关键词:校园电视台;道德教育;儿童

一、校园电视台响应时代呼唤应运而生

(一)德育的低绩效性及其原因分析

1.“应试教育”使得德育教育边缘化

日渐优裕的物质生活并不能自动带来高度的精神文明,需要学校加强德育教育工作,这对长期受“应试教育”影响的教师无所适从。班主任的工作量很大,对每周的班会课准备的大量材料头痛不已。有的教师德育专业意识淡薄,简单的收集一些文字和图片,做个幻灯片给学生粗略灌输一遍,而无视学生的接受心理,不考虑教学效果。然而学生并不是被动的个体,教师与学生之间也不是枪弹和靶子之间的关系,只要对准学生教育,学生就能照单全收。不正确的德育教育方式不能在学生心灵深入产生共鸣,更不能改变学生的行为方式。

在一部分家长心中,升学是重中之重,学生在校期间搞好学习就可以了。家长重视不够,致使德育工作流于形式。

2.传统的说教德育模式面临严峻挑战

德育教育是当今中国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第一要务。本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多元的社会环境催生了多元的教育环境,纷繁芜杂的文化思潮冲击着学生的思想,传统学校德育教育面临严峻挑战。

移动通信技术蓬勃发展推动了新一轮的教育信息化改革,越来越多的现代化教学手段被纳入课堂教学中。传统的、单一的、说教式的德育教育方式已经满足不了当代小学生的认知需求,迫切需要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资源与其匹配。

(二)校园电视台与其它媒体相比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般认为,电视媒介具有画面直观形象、有动态效果、超越读写障碍,具有表现力强、蕴含信息丰富、形象生动等优点。校园电视台为学校教学和德育服务,可以打造一些德育相关的节目,把枯燥的说教变得具有欣赏性,又易于接受。

1.传播对象广泛

校园电视可以远距离传送视频信息,并可保证全校观众按顺序同步观看。它不像报刊阅读一样受到受众文化的限制,只要是校园局域网覆盖的范围都可以收看。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学生身高、学识和心智等差异大,但电视画面可以超越读写障碍,通过电视画面,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理解传播的内容。即使对于一些较为抽象的内容,对于低年级学生难以理解,在班主任的解释下亦可以轻松接受。

2.丰富直观性

相对于口头语言媒介和文字印刷媒介,电视媒体在表达具体形象的事物,特别是运动变化的现象和过程。电视的魅力来自它的媒体特性。视频是视听结合的双通道媒体,它通过影像、画面、音声、字幕以及特技等多方面地传递信息,给受众以强烈的现场感、目击感和冲击力。

在某些情况下,视频较之其它媒体可以提高信息传递效率,提高课堂质量和课堂效率。校园电视台作为最具代表性的媒体形式,以其形象生动和直观的特点逐渐成为课堂之外的重要的德育阵地。

3.娱乐性,寓教于乐

校园电视台作为学校的媒体,兼具电视和教学两者的优点。它的娱乐特性“拉拢”了大众,能让学生在自觉的审美活动中不断受到教化和熏陶。它制作的极富教育意义的节目,让小朋友们在欣赏节目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接受德育教育。制作的视频寓教于乐,传统的德育手段中注入新鲜的血液、展现出新的魅力,使小学生能轻松、愉快地接受思想教育。校园电视台制作的节目集娱乐性、教育性、欣赏性于一体,大大提高了传递信息效率,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二、西湾小学校园电视台在推进德育工作上的具体措施

随着经济的发展,改革学校德育工作以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如何在传统的德育手段中注入新鲜的血液、展现出新的魅力,使小学生能轻松愉快地接受思想教育呢?近年来,西海校园电视台充分发挥闭路电视系统、数字网络电视系统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在德育工作改革中做出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打造《西海校园新闻》,捍卫儿童话语权

《西海校园新闻》是西海校园电视台打造的一档每周15分钟,根据儿童的经历及其心理生理特点、认知能力制定了6-12岁儿童特定的年龄段相适应的、与他们成长相关联的新闻资讯。其播出时间是每周一9:00至9:15,是一档学生喜闻乐见的节目。

“我们的新闻我们做主”,出于学校发展的需要,囿于播放时段有限,《西海校园新闻》已经不是传统的新闻,它涵盖了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展现给儿童的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大千世界。西海校园电视台开辟了小嘴说新闻、小眼看世界、好书大家看、德育小讲堂、安全伴我行、国学小舞台、科学小天地、生活小贴士七个栏目,每期新闻“八选三”。西海校园电视台以学校的发展理念“培养现代合格小公民”为发展宗旨,记录学校历史档案,记录学生的成长,并筛选少年儿童有关的资讯,引领少年儿童健康成长。

(二)与节气结合,开展主题活动

节日,是世界人民为适应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共同创造的一种民俗文化,是世界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电视台抓住每个“节日”和“主题日”为契机对学生进行教育。

中秋节特别节目,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特别活动;重阳节尊老爱幼,隔代教育本身是一大家庭教育中的普遍性的教育难题;植树节、爱水节了解保护大自然生态的重要性;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师节来临应该让学生充分认识教师为祖国教育事业做出的贡献;学雷锋节,让学生重温雷锋的主要事迹,认识雷锋生平;读书节,走进学校图书馆,深挖读书的意义。艾滋病日,為提高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宣传和普及预防艾滋病的知识。除了节日和主题日宣传教育外,节前安全教育活动,定期消防演习,学生众多,不是每个学生都方便观看,校园电视台小记者近距离拍摄,捕捉特写,在消防演习后温故灭火器使用的细节。

(三)紧跟德育活动,协助德育处的宣传教育工作

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更能锻炼学生坚强的意志,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思想品德是一个社会的问题,同时又是一个实践性的问题,学生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和道德品质,只能在社会实际活动中才能表现出来,并且在实践活动中受到检验。

学校德育处会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外出活动,每逢此类重大活动,校园电视台会深度报道本次活动的所见所闻。一学期一度的全校课外实践活动,我们有必要在事前描绘目的地的玩法和攻略,以及注意事项,事后请学生谈一谈收获和体会。春天来了,学校写作兴趣班要寻访春天,观察木棉花开,仔细揣摩紫荆花树的形态,校园电视台小主持要把演播室搬到现场;清明节,大队部前往深圳革命烈士陵园扫墓,缅怀先烈精神,校园电视台小记者通过镜头记录并向全校传达;重阳节,校长小助理深入西乡敬老院看望老人,尊老爱幼的观念在学生心中深化。总之,学校的各大活动都少不了小记者忙碌的身影。

(四)引用外在资源,为道德教育注入新鲜血液

学校除了做校园节目外,还引入涉及德育内容各个方面的中外优秀的电影、电视剧、公益广告和各种教育节目,凝结着人类数千年文明果实,是可以通过校园电视台剪辑并展播的丰富的德育资源,可以对小学生理想人格的形成发挥重要作用。如爱国电影,泰国的创意广告,中国的“讲文明、树新风”等公益广告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小鬼当家”教会如何应对独自在家面对陌生人敲门的防范措施。在猥亵女童高发的时间段,专门搜集网上相关资源并剪辑制作成专题节目,告诉学生,尤其是女童如何保护自己的隐私部位。

通过西湾小学西海校园电视台十三年的建设与发展,我们发现校园电视台有舆论引导、服务教育教学、记录学校历史、建立成长档案,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作用。

三、结语

随着现代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开放性、交互式的多媒体视频教学逐步被应用到教学实踐中。数字化校园电视台的建立可以促进学生自主探索、创新学习的能力,并且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在教师、学生之间建立起一个互动式的视像网络教学平台。

通过电视屏幕,小学生获得了较多的现实经验,德育功能在观赏的过程中得以潜移默化的实现。校园电视台为德育注入新活动,提供阵地,德育工作有起色。由于校园电视台的启动,学生精神面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学校少先队工作如虎添翼,游刃有余。在今后的德育工作中,我们将加大力度,更好地利用校园电视台这块德育工作的主阵地,扎扎实实地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为培养二十一世纪高思想素质的接班人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黄进.让“寓教于乐”走进德育. [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41-45

[2]施拉姆.魔弹论http://baike.baidu.com/link?url=j_SE6VyonkNXL6NyFKg55yUSTnqC9JSM7agQqqtKMNSRCJrVmJgK667THKUK1psg

[3]邓惠君,周洁兰.论如何发挥高校电视台的德育功能[J]怀化学院学报,2008(7):96-97.

(作者单位:深圳市宝安区西湾小学,广东   深圳   518000)

猜你喜欢
道德教育儿童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因为喜欢儿童 所以儿童喜欢
浅谈初中德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以“道德教育”为主线的学校德育研究
浅谈新时期初中学生道德教育的实现途径
德性培养:道德教育的应然选择
留守儿童
让人无法理解的儿童
六一儿童
庞学光:深化学校道德教育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