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问题学生”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21-01-03 22:51林雪艳
民族文汇 2021年2期
关键词:问题学生家庭教育初中

林雪艳

摘  要:在普通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家庭教育也是一个不能轻视的点。这正是不同学生在学校表现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同一间教室内,面对同一个教师 不同学生差异较大的表现,很少部分在于教师的教导,较大部分在于家庭教育。在家庭教育中向学生输入的思想更能够引导学生的表现。如果教导不当,就会产生“问题学生”。如何实现优秀的家庭教育,需要学生和家长的努力。

关键词:初中“问题学生”;家庭教育;问题以及对策

引言:初中生,正处于叛逆期的高峰。所以,家庭教育是格外重要的,也是影响较大的。一个和谐,有学习氛围的家庭,更能够孕育出一名遵守纪律,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而一个教育氛围差,家长教育缺乏的家庭,更容易培养出“问题学生”。针对于“问题学生”教育方面突出的问题,家庭教育需要从以身作则,积极引导学生摆托坏习惯、尊重学生,采取协商减缓学生的叛逆心理、合理劝导,在纵容和压制中寻找平衡点[1]。下面,本文就以初中生为例,对于“问题学生”的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对策展开研究与分析。

一、以身作则,积极引导学生摆脱坏习惯

在一般的问题学生身上,可以看到一些坏习惯,如果学生没有去改变的意识,则说明了他接触到的人或者事物有这些坏习惯的表现,让学生觉得这样的坏习惯很常见,没什么坏处。所以,在家庭教育中,如果家长也是具有有一些坏习惯,可能会导致学生从其身上学习带这样的坏习惯。学生会效仿家长的坏习惯,并且如果家长去劝诫,可能会得到反驳“明明你也是这样,为什么能说我”。在这样的情况下,家庭教育要改变学生的坏习惯就比较难了。所以,在家庭教育中,家长本身应该做一个榜样。而榜样的力量是无限的,通过合理的引导,学生才能从坏习惯中改正过来。

例如在一些“问题学生”家中,父亲总是吸烟,在烟雾缭绕中,问题学生很有可能染上吸烟的坏习惯。如此,在学校里面吸烟就会存在于该“问题学生”身上。但是,如果学生的家长在家能够去引导学生,便能够戒掉吸烟这个坏习惯。比如,家长在发现或者是听说学生在学校吸烟后,不立马去进行批評。而是树立自己的标杆,在家中尽量不吸烟。并且和学生去进行交流,让学生遵守一个约定:如果父亲在家不吸烟,学生也要做到在学校不吸烟。通过这样的引导,不同意在学校教师的管制,家长可以秉持以身作则的家庭教育思想,改变学生的坏习惯。

二、尊重学生,采取协商减缓学生的叛逆心理

正如上述所言,初中生阶段是叛逆的时期。所以,家庭教育更要合理。处在这个阶段的学生很容易认为家长或者是其他人不尊重自己的看法。学生感觉不到家长对于自己的看法的尊重,学生就容易不看重家长的看法,家长与学生的距离由此也会越来越远。更大的影响在于,如果学生将不尊重他人看法迁移到其它的情况中,很容易形成这样的行为方式,影响到学生的学习以及生活。达到这样的地步,可以说这样的家庭教育就是有些失败的[2]。二而这一切的改变都在于家长要给学生一种想法被尊重的感觉,一种不再被认为是小孩子的感觉。

例如学生在进行一些职业和兴趣的选择时,家长需要尊重学生的选择。不能以“这样的职业规划有前途,我的同事的孩子就是选择这样的职业规划……”或者是“你那样的选择会没出息的”等等话语来打击学生,或者是否定学生,要尊重学生的看法。这种尊重最主要的形式就是协商,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然后结合家长的经验进行协商,达到职业计划的目的,并且还能够达到减缓学生的叛逆心理的目的。因为处于叛逆期的学生感受到了看法被忽略,强制性地忽视时会增加学生的叛逆心态。然后在之后的相处中,家长觉得学生不听话,又会按照既定的想法去规划不考虑学生的看法,这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后会严重影响家庭教育的质量。

三、合理劝导,在纵容和压制中寻找平衡点

在家庭教育中,最主要的形式就是劝导。劝导学生的不良行为是大部分家长面对“问题学生”的形式。但是这却是一门需要平衡的行为艺术。如果家长对于学生太过放心,则很容易变成放纵,这会导致学生的行为没有约束。而如果家长对于学生的行为处处关注,并且主观地做决定。很有可能发展成压制,这会加剧学生的叛逆心理。所以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度的把握。让学生不感到被压制,感到被关心与尊重。

例如在对于“不良学生”的劝导中,如果学生的成绩不理想,并且时常逃课去玩耍。面对这样的现象。如果家长不管什么,给予强制性的方法让学生不要再逃课,或者是采用暴力式的方法。最可能让学生对于家长产生反感。但是太过放任,不加以管制,可能会让学生变得更加放纵。所以,必须找到这两者的平衡点。例如和学生进行交心的沟通,询问自己孩子内心对于学习的真实想法。但是在关键的地方还是加以约束,比如告诉学生无论对于学习多么讨厌,不能去逃避,同时要尊重教师,可以出去玩耍但要注重时间段。协商与规定相统一。让学生能够听从,达到劝导的真正意义[3]。同时还要善于倾听,用行动激励学生多去与家长进行交流。只有学生愿意去和家长交流才能够让家长有劝导学生,并且让学生去遵从设置的规定的机会。也只有家长寻找到平衡点,才能够与学生进行和谐的沟通,打破家长与学生交流的恶性循环,实现良性的正反馈,让“问题学生”有健康的心理,进而提升学习。

总结: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初中“问题学生”的出现是较为常见的,这也是与家庭教育密不可分,为了改变这些学生的学习现状,实现家庭教育的提质。家长需要在从以身作则,积极引导学生摆托坏习惯、尊重学生,采取协商减缓学生的叛逆心理、合理劝导,在纵容和压制中寻找平衡点三个层面努力。

参考文献:

[1]楚瑞元.农村初中问题学生家庭教育指导基本模式探讨[J].成才之路,2020(6):28-29.

[1]张雄明.农村初中问题学生家庭教育常见问题及对策[J].文理导航,2021(11):88-89.

[1]史世芳.农村初中问题学生家庭教育指导的策略研究[J].名师在线,2021(6):14-15.

猜你喜欢
问题学生家庭教育初中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浅谈问题学生的转化
高职问题学生问题在哪?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