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3-4岁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策略探究

2021-01-03 06:40柯星
民族文汇 2021年2期
关键词:口语表达策略探究幼儿

柯星

摘  要: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幼儿语言的获得,被称为儿童社会化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意大利著名早期教育家蒙台梭利曾说过:“幼儿期是言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时期的言语发展对幼儿一生的言语都有影响,并且幼儿语言的发展与智力的发展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应注意对幼儿语言的培养和训练,应努力开发幼儿的语言潜能。”如何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呢?首先要弄清楚幼儿口语表达方面存在的现象,其次是“对症下药”多渠道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关键词:幼儿;口语表达;策略探究

据人类的生理和心理研究结果证明,人类在幼儿期间的言语器官和神经组织的发展趋于完善,发音机制已开始定型。3~4岁是幼儿语言的关键期,幼儿有能力更好的表达语言,尤其是口语的表达。幼儿通过口语的表达来反映他们的心理需求,可以和他人进行交流来满足自己。口语表达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幼儿身心的发展,好的口语表达利于幼儿社会化。一般来说,语言发展比较好的孩子,往往求知欲比较旺盛,知识面比较广,智力发展的比较好。此外,口语能力的表现强弱,对幼儿的个性也有较大的影响,语言发展比较好的幼儿,往往性格活泼,思想活跃,适应能力比较强。相反,语言发展比较差的幼儿,比较胆小,活动能力比较差。教育实习期间我担任小班的保育工作,在与幼儿接触的过程中,发现3~4岁幼儿的口语表达方面存在许多现象,针对这些现象试着提出一些解决策略。

一、3~4岁幼儿口语表达方面存在的现象

1.1发音不清晰

幼儿虽然已有3~4岁,有的幼儿能较好地用口语表达自己的需求,但有的幼儿在进行口语表达时却存在发音不清晰,吐词不清楚。主要表现在辅音上,如zh ch sh与z c s,容易把这两组辅音相混淆,把“知道”说成“子道”。此外,幼儿对n l g k q 的发音把握很不准,例如把“哥哥”喊成“得得”,把“ch”的音发成“q”的音,例如把“吃饭”说成“期饭”,把理(li)想念成理(ni)想等等。

1.2代词使用混乱

代词的使用对3~4岁幼儿来说相对比较抽象和困难,小孩对于人称代词“你”“我”“他”总是分不清楚,大人与幼儿交流的时候,总把代词省略掉,所以给孩子一种模糊的感觉。在一次对话中,我班的一个老师问幼儿:“琳琳你说咱俩谁漂亮?”孩子说:“你漂亮。”老师又问:“那你说咱俩谁丑?”孩子回答是:“你丑。”

1.3语句不完整

语句不完整,语序颠倒是幼儿较常出现的一种语病,而语言又与思维有着密切关系,语言在思维活动中的主要职能是参与形成思维,没有语言,思维无法进行,而思维活动的成果必须用语言表达出来。由于3~4岁的幼儿思维能力较差,常出现语言构思不严谨、逻辑性差,语言表达不正确,甚至颠倒语序等现象。例如:“老师,妈妈让我叫您。”改成了“我叫您妈妈。”

二、提高3~4岁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策略

3~4岁的幼儿是学习发音和口语表达的关键时期。因而我们有必要在充分分析、了解小班3~4幼儿语言学习特点的情况下,不断改善与优化幼儿的外部语言环境,积极采取多种有效的策略手段,来开拓幼儿语言信息获取的渠道,增加幼儿的语言信息量,使幼儿的语言能力得到较快的发展,打造一个“能说会道”的孩子。

2.1重视幼儿语言基本功的训练

2.1.1加强语音的训练

幼儿发音不清晰,是阻碍幼儿与他人交流的主要障碍。3~4岁幼儿的可塑性较大,加强语音的训练对幼儿的发展成为关键。老师应该利用每天和孩子在一起的机会,注意用准确的言语去影响幼儿。对于幼儿容易发不准的辅音,要强化练习。教师可以通过开展游戏进行教育,例如:角色游戏中的“商店游戏”,可以选择玩具如:小猪,气球。对于幼儿出现不清晰的时候,老师要正确引导,不要嘲笑。通过不断的练习,幼儿很快就会掌握这些辅音的发音方法。

2.1.2丰富幼儿的词汇

词汇是言语的建构材料,培养口语的能力,必须丰富幼儿的词汇。幼儿只有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才能更好的认识事物和表达思想。3~4岁幼儿的思维主要是具体形象化的特点,他们掌握的词汇主要是实词。其中最多的是名词和动词,这些不能满足幼儿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怒哀乐。生活是语言的源泉,老师应该从生活中的实例来教育孩子,经常让孩子来认识周围的事物,可以追求词汇量的增加。此外,还应当让孩子理解词的意思,教孩子表达自己的思想,如抽象的词“喜欢”“伤心”“高兴”。“我看到花儿开了,我很高兴。”孩子会模仿老师再造句子,他们可以说:“我看到妈妈来了,我很高兴。”

2.2重视幼儿运用语言的环境创设

有的幼儿具有惊人的言语接受能力,乐于和熟悉的人交流,言語表达的积极性特别高。我所在的班级,有一个小女孩一来就会和每个老师问好,老师的问题她回答的都会很漂亮。我们承认小孩自身的天资,但我们要相信我们可以通过创造条件来提高所有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

2.2.1 充分利用自然环境

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教育的基本任务是让幼儿在适宜的环境得到自然的发展。”我们都是自然人,自然给予我们灵感。自然的环境可以让孩子得到更好的发展。我们要让孩子自然成长,在幼儿园里,我们通过种植自然角,让孩子热爱自然,和孩子一起观察植物生长,一起讨论植物成长的过程。春夏秋冬是很好的自然环境,在冬天对孩子进行雪的学习;在春天,让孩子认识绿色;在夏天,追求清凉的感觉;在秋天和孩子走进金黄色。可以鼓励孩子多和家长在周末去公园游玩,然后在周一和每个孩子进行交流。孩子很喜欢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和他人一起分享。在幼儿园里,一开始有的孩子是不喜欢交流的,但时间一长,他们很乐意跟大家一起分享。在他们交流的时候避免不了有的孩子表达不清楚,这时,老师在旁边先耐心听完孩子的话,然后在孩子没有抵触的时候帮孩子改正。

2.2.2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

在语言活动中,有了宽松的心理环境,幼儿才想说,愿意说,从而才能感受到说话的快乐。在教学中,宽松就是让幼儿感到没有压力,没有恐惧。老师不过分判断孩子的对错与好坏,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和谐、理解接纳、支持与鼓励的。幼儿刚从一个熟悉的家庭环境进入到陌生的地方,孩子比较容易胆怯,不敢说话。老师应该和孩子交朋友,让孩子感觉到关系是平等的,老师像朋友,又像妈妈。老师应善于亲近他们,和他们沟通,参加幼儿的游戏之中。创设一个温馨快乐的人文环境,让孩子如同在家里一样,想说、敢说、爱说。早上老师在接孩子的时候就可以说:“XX早上好,今天你是第一名,你真棒!”然后鼓励孩子说:“老师早上好,谢谢老师”。我在实习阶段,对害羞胆怯的小孩进行问候时,起初幼儿是不理不睬的,后来通过采用鼓励、爱抚等方式,最后这些孩子能够很主动地向我问好,并且在高兴时还会讲一些她经历的事情。

2.2.3 创设有趣的教学环境

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在教学的活动中创设他们喜欢的环境。如:利用墙面的设计开展主题,可以在墙面上悬挂他们很熟悉、很喜欢的喜洋洋与灰太狼的图片,让他们讲一讲其中发生的故事。教师还可以创设小组活动,深入开展主题活动,让每个孩子都表达自己的想法,让每个孩子成为主角。对于3—4岁的幼儿来说也需要在集体活动中创造宽松自由的交谈氛围来提高他们谈话的兴趣,我经常组织幼儿围绕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自由表达自己的见解。例如:在“我喜欢的玩具”谈话中,幼儿可根据自己的经验感受,谈论自己带来的玩具、自己喜欢的玩具,并说出一定的理由。有的幼儿喜欢变形金刚,因为可以随心所欲地想变什么就变什么;有的喜欢布娃娃,因为抱着很舒服;有的喜欢手枪,因为拿着手枪像解放军叔叔等等。通过谈话,幼儿更加愿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不断地得到了发展。

2.3重视幼儿与同伴间之间的交流

在所有的交往中,同伴的交往是幼儿最主要的交往方式,大部分幼儿都愿意与同伴游戏、交流。在同伴之间的交流中能较快地促进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2.3.1 同龄人之间,易于交往

现在家庭大部分是一个孩子,幼儿在家里会很孤独。他们有的话不喜欢和家长讲。上幼儿园后,他们会发现有很多小朋友,他们很乐于与自己相仿的幼儿进行交流与游戏。他们很喜欢和同龄人之间交谈,因为同龄的孩子兴趣相投,知识和口语的水平比较一致,交谈起来情感融洽、语言活跃,能有效地促进幼儿口语的发展。他们觉得彼此会很了解这个小小的世界。对于同一件事,他们会说出自己的见解,有的会找出一个结论,而有的经过讨论后选择武力,或者找大人们的帮忙。作为旁观者,我们要尊重孩子,不要打断孩子的交谈,鼓励孩子们经常对话。正因为这样,我充分利用时间增加幼儿间的交流,例如:在上午、下午的点心时间,我总是请先吃完点心的幼儿围成一个圆圈,和小朋友说说话,让幼儿与同伴讨论“今天我(你)吃了些什么?”“吃这些东西对身体有什么好处?”等等。老师应该经常选择话题,让孩子们讨论。

2.3.2年龄越小,越善于模仿

孩子的口语的发展主要是通过模仿,一些口语表达能力发展教好的幼儿能起到模范作用,当他们说出新学的词,其他幼儿也会跟着模仿。孩子把自己模仿的话语可以很好地表现出来。例如:一次,娃娃A说肚子疼,娃娃B就会学着大人的口气打电话,用小手当电话,说:“喂,是王医生吗?恩,对,这里是XX幼儿园,恩,对,有个小朋友病了,快开车来吧,恩,好,我等你,恩,挂了吧!”然后她告诉肚子疼的小朋友等一下,医生就来了。这时肚子疼的小朋友就忘了疼,和她接着讨论别的话题。作为旁观者的老师,可以表扬娃娃B的行为,然后告诉娃娃A应该说谢谢。然而,也不能排除幼儿对错误发音的模仿,因此教师要“不经意”地倾听幼儿之间的谈话,纠正错误发音或出现病句的幼儿,让其他幼儿明确什么是应该学、什么是不应该学,从而更好地发挥同伴之间模仿的作用。

三、重视家园共育

影响幼儿口语的发展,不只是幼儿园,还有家庭。家庭和幼儿园是幼儿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家园共育,一方面可使幼儿在园中获得的经验,能够在家庭中得到延续、巩固和发展;另一方面,幼儿在家庭中获得的经验能够在幼儿园学习过程中得到运用、扩展和提升。因此,在幼儿园中,教师可以让孩子复述故事、儿歌给家长听,或者制订主题给家长,让家长与孩子交谈,这样既增进了父母与幼儿的情感关系,又促进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总之,语言是人们用来交流思想感情,互相了解的交际工具,3~4岁幼儿口语的发展对于幼儿整个时期乃至一生的影响都很重要。教师在观念上一定要重视幼儿的口语发展,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和有趣的教学環境,让幼儿在一日活动中成为语言的主动建构者,使幼儿想说、敢说、主动说、创造性的说,从而使每个幼儿都变得伶牙俐齿!

参考文献:

[1]    玛利亚·蒙台梭利.幼儿教育方法[M].北京:北京地震出版社,2004.

[2]    黄人颂.学前教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

[3]    黄瑾.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    李红.幼儿心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5]    缪建东.家庭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6]    温涛.浅谈如何培养小班幼儿口语表达能力[J].魅力中国,2009,(12)

[7]    周静亚.利用乡土资源,提高小班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策略初探[J].教育评论,2007,(1)

猜你喜欢
口语表达策略探究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课前热身五分钟精彩语文大不同
农村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
谈幼儿音乐素养的培养
浅谈少先队员荣誉感、 责任心的培养
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
幼儿画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