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的德育教育及策略

2021-01-03 01:48张雪芹
民族文汇 2021年2期
关键词:特殊教育德育教育

张雪芹

摘  要: 德育是社会道德建设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奠基性教育。德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灵魂,它致力于对学生思想品德和人格素质的培养,体现着学校教育的基本目的。特殊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特殊学生因为生理和心理上的障碍不能像正常孩子一样接受学校德育教育。所以探索特殊教育学校的德育教育意义重大。

关键词:特殊教育;德育教育;高度重视;渗透教育持久教育

德育是社会道德建设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德育工作的效果直接影响社会的道德状况。特殊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特别是关乎全民素质的基础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由于特殊教育学校的教育对象都存在一定程度的认知障碍、生活障礙和心理障碍,所以特殊教育学校的德育教育相对于普通学校的德育教育显得更加复杂,也更为重要。

一、高度重视特殊教育学校中的德育。

瑞士著名教育学家裴斯泰洛齐说:“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和能力,让每一个学生都受到民主、平等的对待,让每位学生的个性得到应有的尊重,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健康成长,使他们学会做人,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和发展。”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往往智力低下、反映愚钝、性格怪异、情绪偏激。也正是因为特殊学生在生理上和心理上存在障碍,无法正常沟通、交流,短时期内德育效果不明显,所以部分教师可能忽视了德育。教育部颁布的《特殊教育学校暂行规程》指出特殊教育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具有良好的品德,养成文明、礼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具有较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由此可见,德育教育在特殊教育中的地位也十分重要。如何将特殊学生培养成一名德、智、体、美、劳全面合格的学生,使特殊学生在经过特殊教育学校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后可以融入整个社会,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是特殊教育学校领导和教师所应该高度重视,正确认识的。特殊学校要将德育放在特殊教育的首位,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特殊教育学校的德育教育是一项反复、持久工程。

学校德育是个系统工程,人生道德品质行为习惯的养成,主要是在学校教育阶段获得的。学校德育是人生道德过程中的最重要一环,它不但可以补救家庭教育的不足,还可以弥补人思想行为上的不足。由于特殊教育学校的教育对象都存在一定程度的认知障碍、生活障碍和心理障碍,所以特殊教育学校的德育教育相对于普通学校的德育教育显得更加复杂,更为艰难。简单的说,让特殊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就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具有很长的周期性和反复性。每一位特教老师都要有做持久战的心理准备。每周的升旗仪式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契机,虽然他们不知道爱国是什么,但时间久了他们也会意识到,这个时刻很庄严。让一年级的特殊学生打扫卫生是何其难,但我并没有全权包办。我第一周教他们扫地,第二周叫他们拖地等等反复教,反复示范。几个月下来,大部分学生知道打扫教室,擦黑板,摆桌子,倒垃圾。我也安排了值日表,刚开始我自己也认为这只是个形式,没想到两个月后每天早晨都有学生打扫教室,再也不用我一一安排了。打扫卫生对正常学生来说是一件很简单的日常行为,但对特殊学生而言却是一大突破。

三、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手段,学生在课堂上与老师互动,学习知识,锻炼能力。在特殊学校的课堂教学中,开发学生智力的时间远不及维持课堂纪律的时间,有的学生沉浸在自己的无声世界,玩得不亦乐乎,无视老师和同学的存在;有的学生经常兴奋地大喊大叫,自说自笑;有的学生与后面同学不停打闹,甚至直接走出教室。这样的课堂在普通学校会肯定会让所有老师崩溃,但是对于我们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来说,充分的心理准备和对学生生理和心理特征了解,坚韧的耐心等,使得我们能够更好的把握课堂节奏。面对学生的这些表现,我们往往把它作为教育的契机,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德育教育。让学生懂得学校有学校的纪律,课堂有课堂的规矩,每个人都要遵守法律纪律,遵守道德规范。

四、在日常生活中渗透德育。

生活即德育。在日常的生活中,更多教师必须走进学生的生活,与他们共同相处,师生之间的活动及游戏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和依赖不断加深,教师的威信也不断提高,学生在与教师的互动交往中自信更多地表现出来。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生活场所场景更加广泛。这样亲密的环境更贴近学生生活,教师的角色更像父母,这使得教育具有父母的慈爱,也有教师的严肃。这种教育的效果,犹如春雨润物那样慢慢地滋润学生的心灵,对学生的影响深远而持。智障学生的德育教育是缓慢的过程,需要我们结合智障学生心理生理的特点,采用多种手段坚持不懈地进行教育,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发挥每个孩子的优势和潜能,有效的补偿其智力和适应行为的缺陷,使他们学会做人,学会生存,能够自立自立。进而融入社会主流,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公民,而不是社会的包袱,给社会造成负担。

五、尊重特殊学生的个性,有针对性实施德育教育。

特殊教育学校德育教育重点应符合特殊学生的社会生活实际状况,重视特殊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学习和掌握他们独有的行为和理解他们独有的“语言”。由于特殊教育学校中的特殊学生障碍种类不同、生活环境不同,特殊教育学校在对特殊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应该符合特殊学生个人的实际情况。每学期我们学校根据《特殊儿童评估表》对每位学生进行评估,然后制定《特殊学校学期个别化教育目标》,将对特殊学生的德育教育内容融入其《个别化教育训练方案》当中,做到以人为本,期末时学校组织专班一一对学生进行检测。此外,在日常教育教学之中,特殊教育学校应该重视对学校教师的德育教育培养,让学校每一名教师可以真正将德育教育融入课堂,进行课堂教育中的德育教育渗透。

特殊教育学校的德育教育是复杂的、持久的,如何更好地对特殊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特殊教育学校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应该不断探索与实践的,也更是每一名特殊教育工作者思考和探索的。只有不断探索与研究,才能更好地促进特殊学生真正走向融合,融入社会,甚至建设社会。

猜你喜欢
特殊教育德育教育
浅议特殊教育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及改进策略
如何搞好特殊教育学校的语文教学
特殊儿童早期教育中的立法制度建设初探
关于特殊音乐教育师资培养的个人见解
新时期我国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数学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方法的研究
自我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