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研究

2021-01-04 00:12杜国春
数理报(学习实践) 2021年1期
关键词:分层作业布置初中数学

杜国春

摘要:作业是让学生自主完成理解和解答一种教学方式。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课程作业的功能上增加了学习,将已学知识的应用练习和知识点巩固,变成了自主探究的练习思考,形式上没有改变,都是由教师来布置,学生去完成,但是在内容上需要进行分层布置,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去完成,使教学可以针对到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在过程中培养数学学习能力。本文分析了初中数学作业分层布置的必要性,也提出了有效对策,希望提高数学教学对学生的指导效果。

关键词:初中数学;分层作业;布置;对策

初中数学作业的功能上就是要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强化记忆,锻炼数学思想方法。在生本思想下,分层布置对策要兼顾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布置分层作业内容,使作业的内容符合学生的学习情况,保证学生可以完成作业。数学作业内容上的分层需要以课堂分层教学为基础,设置难度不同的作业问题,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完成作业,建立知识理解认识。

1注重完成兴趣,布置生活应用内容

分层作业布置的对策上要重视分层,也要注重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如果没有兴趣,作业完成就会呈现应付的情况,降低作业的教学作用。因此,教师在对策上要布置生活应用内容,让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增强数学作业内容的趣味性。

比如在《勾股定理》这一课,作业的布置要结合生活中的实践,可以测量计算作为作业的主要内容,并提出分层的问题,以此让学生去做勾股定理的实践应用,保证完成作业的主动性。教师可以布置“寻找生活中的勾股定理”作业,让学生去探究生活中有哪些勾股定理的应用,并分析其中的原理。这样的作业会有不同的完成层次,有的学生只能找到家庭中的墙壁与地面的直角,而有的学生则能够运用勾股定理去预估楼房的高度,自由化的生活应用作业分层,保证了学生完成作业的主动性,也在过程中可以培养数学应用思维,利于数学学习和应用兴趣的增长。

2开展分类辅导,布置递进层次作业

在分层作业的布置中,初中数学教师要开展分类辅导,保证分层作业的作用,并且在实践教学中布置递进层次的作业,让学生能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有数学概念认知和学习能力的增长。分类辅导是针对学生完成作业的不同情况做精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作业中遇到的问题,纠正作业中存在的错误。这其中可以运用电子白板等教育电子设备,全面了解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并在作业的布置上做分层递进,以作业促使学生再一次做逻辑推理探究,解决高难度问题。

比如在《一次函数》教学中,学生刚接触函数概念,会出现理解认识不全面,解题没有思路的情况,作业就可以分层布置,先设置解方程,之后在方程中设置变量,再设置绘制函数图像,最后做题目所有数据的整理。教师在此布置之后,可以通过教育软件分析出学生一次函数作业的完成情况,在哪个环节有问题,就开展精准的分类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完成分层作业的问题,能够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效果,也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和解题能力。 3依托真实学情对学生进行分层 在实施作业分层设计教学前,教师要先了解学生的课堂表现、学习能力、心理状态、情绪变化等。然后依据课堂教学需要,对全体学生进行合理科学的分层,以免出现层次教学“错位”的情况。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层次的划分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一般以三层为宜,所以教师可依据学生的真实能力情况,将全体学生划分为C、B、A三个层次。

比如C层次代表基础能力薄弱,存有一定厌学、厌世情绪的学生,对于这类学生教师要给予更多的理解、支持、关怀。通过布置记忆定义和公式,以及模仿例题思路做练习题的作业,促进该层次的学生能夯实基础技能;B层次代表具备一定基础能力,但缺乏自主学习意识的学生,对于这类学生教师要着重激发探究兴趣和培养学习习惯。通过布置一些趣味性、总结性、探究性强的作业,加强对各个知识内容的开发与利用,使他们主动想象与思考问题,在合作与交流中积累解题技巧和经验;A层次代表学习能力强、具有创新性思维的学生,对于这类学生教师要注重拓展和延伸思维。通过布置创新型作业,如让他们总结学习心得和思想启发,或者以“老师”的身份进行备课,实现对各个知识点的灵活掌握,从而在帮助其他学生学习的同时,提升自身数学综合运用能力。总之,教师要坚持利用分层的方式开展作业教学。这样一来,不仅能贯彻“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教学观念,还能在最大限度上提升学生的学习乐趣。

4保证分层作业设计的多样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习的引路人。只有激发学生做作业的兴趣,才能使学生按部就班地完成学习任务,促进学生提升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在开展分层作业设计教学时,应保证作业设计的多样性。作业内容不能局限于课本教材,作业对象也不能局限于纸质作业和书面作业,一定要保证内容、方式、方法的多样性,从多层面上唤醒学生的学习意识。

在以往的作业分层设计教学中,大多教师依据教学党纲和教学目标的要求安排作业,忽视了学生是否需要指导的意愿,从而造成分层作业针对性、指导性不足,使得学生难以提升数学能力。因此,为了改善这一状况,教师应考虑到学生的共性、个性问题,坚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原则,确保作业设计和安排更加合理科学,为学生学习创造更加舒适的空间。通过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需求,加大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辅导力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学有所获、学有所得。 总而言之,初中数学作业分层布置是实现生本思想的有效方法,通过分层可以让学生基于自身的能力去完成作业,营造一个培养学习探究的解题过程,也可以让作业内容符合学生的學习情况,避免出现无法完成的情况,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建立学习信心,使教学支持学习探究和应用思考。

参考文献:

[1]黄苑华.浅谈初中数学周末分层作业设计[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1(23):32-33.

[2]成秋梅.浅析设计初中数学作业的有效策略[J].学周刊,2021(23):115-116.

猜你喜欢
分层作业布置初中数学
特别号都有了
浅谈小学语文分层作业
对于初中数学分层作业的点滴思考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农村学校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
坦克的组成和总体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