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中餐》阅读串讲之“一粒种子”迷人的一生

2021-01-04 15:05高小羊
作文周刊·小学三年级版 2021年48期
关键词:稻种盘中餐稻穗

高小羊

全书内容

《盘中餐》是一本图画书。全书讲述了在云南某地的一处梯田,一粒稻谷是如何开始并完成它的一生,最后变成大米,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盘中餐。这本图画书十分讲究“图文合奏”,书中的图画页就像是“发声器”,与文字配合着奏出种子成长的节律。这本书在科普知识的前提下又增加了趣味、人情味和诗意,一粒种子的一生被浓缩在1000余字的主体篇幅里。

活起来:如何把成长写得有趣?

精彩片段一

人们开始准备稻种:将饱满健壮的稻种在温水中浸泡,捞出后放到温暖又潮湿的竹筐里,过两三天,稻种就长出小小的根和芽。

桃花、梨花盛开了,花瓣随风纷纷飘落。人们将发出嫩芽的稻种撒在又平又软的秧田里。在温暖的阳光下,它们会很快长成健康的秧苗。

……

稻穗都长得够大够重,黄澄澄的稻谷沉甸甸地压弯了腰。这时期,时常会遭遇暴雨天气。如果稻穗被压垮浸到水里,快成熟的稻谷就会被淹死。人们得冒雨把它们给扎立起来。

……

“沙沙——沙沙——”是绵绵细雨抚摩稻叶的声音,好像在说:“小苗小苗快快长,开枝散叶助丰收!”水稻适应新的环境后,开始不断生出新株,越长越强壮。

……

老师串讲

稻谷种子怎样长成一粒米?这个知识好像很难讲得生动有趣。不过在本书中,稻谷拥有着小小的生命。翻动着书页,就像看一个小宝宝一点点长大成人。撬动这个“有趣”的神奇魔法棒,就是“拟人”。

书中,稻谷种子像我们人类一样“饱满健壮”,在温暖的阳光下,“会很快长成健康的秧苗”。

稻穗会像我们人类一样弯下腰,说明它背的东西还真不少呢!可见它长得多么饱满沉实呀!“压垮”“淹死”说明小稻谷也有生命,也会遇到危难的,如果没有人们帮忙,真要为它的命运捏把汗呢!

细雨洒过稻苗时,像长辈疼爱我们那样,会做出“抚摩”的动作,而且说起话来也很温柔呢:“小苗小苗快快长,开枝散叶助丰收”。稻谷的表现也像我们小孩子一样,受到“大人”的鼓励后,表现越来越好。瞧,它们“开始不断生出新株,越长越强壮”!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我们会觉得这粒稻谷不仅仅是植物,而是一个小小的生命,甚至是身边的一位亲密的小伙伴,这就是拟人手法的神奇之处。

丰满起来:

用事物进行点缀

精彩片段二

云南山里一望无际的梯田,是当地人们种植水稻的田地。

雨水时节,天逐渐暖和起来,春雨给梯田留下充足的水分。山樱花开得正灿烂,人们开始为新一年的耕种做准备。

快要插稻种了,在这之前要先准备插秧。经过一个冬天,田里的土结块变硬,人们往田里灌水,用各种农具松土,好让秧苗顺利扎根。

……

稻子完全成熟了。挑选一个晴天,全家出动收割,将用镰刀收割下的稻子拿到打谷木桶旁,提紧稻子茎秆用力敲打木桶内壁,谷粒就会脱落到桶里。山谷里时不时回响起一阵一阵“咚——咚——”的打谷声。

生长在田里的鲤鱼、泥鳅、黄鳝、田螺等也肥了。孩子们在收割后的水田里抓鱼、捡田螺,今天的晚餐可丰盛啦!

老师串讲

稻谷会在哪里生长?周围的树木、花儿、动物都在做什么?读这本书时,我们能了解到种子身边的故事。一望无际的梯田、给梯田留下水分的春雨、盛开的山樱花、插秧收割的人们、田里的小动物和抓鱼的孩子……都是稻谷生长环境中的事物,它们点缀着故事,让文章变得丰满起来,更加吸引人。但这些事物并不是天马行空地出现,它们都和书中的“主人公”——小稻谷的生长有关系。所以,我们在写作时,也要围绕中心事物,适当点缀环境中的其他事物,这样你的习作才会变得丰富多彩。

串起来:时间为线贯穿始末

精彩片段三

雨水:冬去春来,气温回升

惊蛰:春雷始鸣,雨水渐多

清明:天朗气清,万物生长

立夏:新暑初回,万物生长

小满:小满无雨,芒种无水

大暑:大暑热,田头歇;大暑凉,水满塘

立秋:秋高气爽,月明风清

秋分: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

寒露: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霜降:冬之始也,露结为霜

老师串讲

这十处文字,选取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十个节气,文章通篇正是以节气为时间线索,描述了一粒种子成长的一生。它们在书中并不显眼,就像画面中小小的装饰,静悄悄地立在那里。但它们的作用不可忽視,就像链条串联起文字,让《盘中餐》成为一个完整的故事。

我们描写植物生长时,不妨也以时间作为线索来写。可以按照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分成一年四季;也可以用春、夏、秋、冬来当一个小标题;还可以写植物一天之内的变化,用清晨、中午、黄昏来分割时间。

猜你喜欢
稻种盘中餐稻穗
小学“盘中餐”劳动教育有效对策的探索
《盘中餐》绘本导读课磨课手记
制止食物浪费 从珍惜每一粒“盘中餐”开始
骄傲的小稻穗
母亲
稻穗
秋收:胭脂米重回京城
水稻机插秧育苗催芽器研制成功
抛秧播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