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鸡坏死性肠炎的诊治报告

2021-01-05 17:34代佩佩李利娜
河南畜牧兽医 2021年12期
关键词:坏死性病理变化琼脂

代佩佩,李利娜

(河南省武陟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 武陟 454950)

鸡坏死性肠炎又称肠毒血症,是由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鸡主要以食欲下降、腹泻严重、肠管变粗、排黑色或血样粪便等为主要特征。近日笔者在临床上遇到一起鸡坏死性肠炎病例,现将具体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1 发病情况

2021年4月28日,焦作市武陟县一养殖户饲养的3 000羽35日龄的肉鸡突然发生了一种以精神沉郁、食欲下降或减退明显、羽毛凌乱、体质量下降明显以及肠管变粗、排黑色或血样粪便等为主要特征的疾病,3 d内,发病300羽,死亡80羽,发病率10%,病死率26.7%。根据养殖户主诉,在肉鸡饲养过程中,该鸡场也制定了免疫程序接种了鸡新城疫、禽流感等疫苗,场内很稳定,一直未发生任何疫病。发病后,养殖户凭经验对发病鸡只应用了磺胺类等药物治疗几天后,除症状有所缓解外,发病鸡只和死亡鸡只还是不断增多。2021年5月2日来焦作市武陟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就诊。根据肉鸡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结合实验室诊断,最终诊断为鸡坏死性肠炎病。

2 临床症状

可见发病鸡精神萎靡,羽毛凌乱,喜欢扎堆,不合群,食欲下降或减退明显,但饮水稍增加;发病鸡呆立明显,喜欢趴卧;腹泻严重,粪便比较稀,混有血液,呈暗黑色;生长缓慢,消瘦明显;病程较短的,来不及治疗,1~2 d死亡。

3 病理变化

剖检病死鸡10羽,可见病死鸡尸体消瘦,营养水平中下等。剖检腹腔后可闻到腐败臭味。病变特征主要在肠道,尤其主要在肠的中后段明显。肠腔内充气、扩张明显,肠壁增厚。肠内容物有的呈液体状,肠黏膜充血;还有的肠内容物呈淡黄色,肠壁散有大小不等、数量不一的土黄色坏死灶。严重的病例可见肠黏膜呈土黄色,有泡沫,表面有深层的坏死的炎症病理变化。

4 实验室检验

结合该养殖户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及典型的剖检病理变化等,初步诊断为鸡坏死性肠炎病,随后对7只发病特征较为明显的病鸡进行实验室检验。

4.1 涂片、镜检

按照无菌操作方式采取病死鸡的肠黏膜组织或内容物等制成涂片,经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到两端钝圆、数量不一的革兰氏阳性杆菌。

4.2 细菌分离

将采集到的上述病料分别接种于卵黄琼脂板和血液琼脂板上,将其置于有氧、厌氧两种环境下进行培养,37 ℃培养24 h后,在无氧条件下培养出光滑、圆形、边缘整齐、不透明的白色菌落。在血液琼脂板上发现有较显著的双重溶血区,外环较暗,内环完全溶血且透明。卵黄琼脂板上菌落周围出现一个乳白色的浑浊环。

4.3 生化鉴定

挑出上述培养的菌落,接种在肉汤培养基中,在恒温37 ℃下培养24 h后,挑出无杂菌污染的纯培养物接种于生化培养基内,在恒温37 ℃下培养24 h后,结果显示该菌能发酵果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不发酵甘露醇;能产气、产酸,符合魏氏梭菌杆菌的生化特性。

4.4 药敏试验

用纸片扩散的方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林可霉素、恩诺沙星、丁胺卡那霉素高度敏感;对泰乐菌素、土霉素中度敏感;对磺胺类药物、痢特灵不敏感。

根据病鸡的发生情况、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结合实验室诊断,最终诊断为鸡坏死性肠炎病。另外还要注意与球虫病、溃疡性肠炎相区别,防止误诊,耽误疾病的治疗,减少养殖户的经济损失。

5 治疗措施

立即封闭该养殖场,淘汰病情严重的病例,并对病死鸡只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同时紧急对周围饲养环境、各种饲养用具以及受污染的场所进行全面消毒,并将发病鸡群进行隔离治疗。紧急选用高度敏感的药物进行治疗,全场应用林可霉素,在饲料中按照3 g/t添加林可霉素,连用6 d,对症状严重的鸡只可以肌肉注射硫酸庆大霉素,每羽按7 500 IU进行注射,2次/天,连用3 d;另外在饮水中加入黄芪多糖和多种维生素等,以此增强鸡群的抵抗力,提高治疗效果。

通过采取上述治疗措施后,病鸡群3~5 d 内,没有再出现新的病例和死亡鸡只,鸡群采食量明显增加,病情基本得到控制,整体恢复良好。1周后电话回访,鸡群基本趋于健康。□

猜你喜欢
坏死性病理变化琼脂
琼脂基环保包装材料的研究进展
消除国产琼脂磷酸盐沉淀的工艺优化及设计
坏死性凋亡与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马传染性贫血琼扩试验中琼脂配比浓度及温度因素对琼脂板制作的影响
谷氨酰胺治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机制的研究进展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并发肠穿孔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儿童坏死性肺炎46例临床分析
有效选择沙门氏菌培养基
鹅副黏病毒病的防治
新药:舒心降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