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就《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答记者问

2021-01-05 17:34
河南畜牧兽医 2021年12期
关键词:比价预案储备

据国家发改委网站消息,近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同财政部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以下简称《预案》)。《预案》指出,要构建分工明确、协调统一、灵活高效、运作规范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合理平滑“猪周期”波动,有效调控市场异常影响,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另外,还要建立预警机制。精准选择预警指标,合理设置预警值,细化完善预警程序。加强部门会商,确认预警级别和预警信息口径,及时发布预警信息,防止生产供应和价格大起大落。国家层面将猪粮比价、能繁母猪存栏量变化率、36 个大中城市精瘦肉平均零售价格作为预警指标。

《预案》围绕促进监测预警、储备调节、政策协同,明确提出了一系列工作安排。一是监测预警。主要是选取猪粮比价、能繁母猪存栏量变化率、36个大中城市精瘦肉平均零售价格作为预警指标,区分过度下跌和过度上涨两种情形,合理确定预警指标临界值,并设立三级预警区间。二是储备调节。主要是区分常规储备和临时储备,并根据不同预警情形规定了收储和投放等响应措施。三是政策协同。主要是进一步压实地方主体责任,强化生产自给能力、冷链物流体系等方面的协同措施,夯实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基础。

《预案》强调,要加强央地、部门、政企协同联动,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强化经费保障,切实保障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良好运转,更好实现稳定生猪生产供应和猪肉市场价格的目标。

《预案》与2015 年的《缓解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调控预案》相比有何不同?近日,国家发改委有关部门负责人就《预案》答记者问。

问:《预案》与2015年出台的《缓解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调控预案》相比,有哪些主要的不同之处?

答:与2015 年预案相比,本《预案》对预警指标和区间、储备分类和规模、储备调节机制等核心内容作了修改完善。

一是丰富预警指标。“猪粮比价”指标是直观反映生猪养殖成本收益对比关系的重要指标,广受生猪养殖业关注,《预案》继续沿用了这一指标。与此同时,《预案》增加了两个指标:一是“能繁母猪存栏量变化率”,该指标能够显著提高风险预警和储备调节工作的前瞻性;二是增加了“36 个大中城市精瘦肉平均零售价格”指标,该指标更贴近消费者感受,在猪肉价格过度上涨时能够及时做出预警和响应。

二是调整预警区间。《预案》区分生猪价格过度下跌和过度上涨两种情形,设立了三级预警区间。其中,根据近年来养殖成本收益变化情况,将生猪养殖盈亏平衡点对应的猪粮比价由此前的5.5∶1~5.8∶1 提高到7∶1,当猪粮比价处在7∶1~9∶1 时不进行预警,为市场自发调整留有充足空间。

三是分类设置储备。《预案》依据政府猪肉储备的不同功能定位,分设了常规储备和临时储备。国家层面常规储备主要用于满足市场调控和应急投放需要。临时储备是结合此轮调控实践、积极借鉴其他有关重要商品储备建设经验提出的,主要是在生猪价格过度下跌、产能大幅下降时进行收储,以稳定生产预期,实现有效“托市”稳产能。同时,储备规模较以往有了大幅提升,调控能力明显增强。

四是完善工作机制。《预案》对本轮猪肉市场调控工作中创新采取的部门会商机制予以巩固,将能够有效提升部门沟通及决策效率。《预案》结合本轮调控实践经验,对地方政府猪肉储备规模、收储机制等相关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将能够有效提升央地联动、区域联动合力。□

猜你喜欢
比价预案储备
西藏应急预案体系建设诌议*
释放钾肥储备正当时
高校课程教学活动应急预案的思考与设计
国家储备林:为未来储备绿色宝藏
关于阻碍互联网车险比价平台发展的原因分析
外汇储备去哪儿了
国际能源比价分析
比价的江湖
紧急预案
小议中小企业物资采购询价、比价与议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