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探究

2021-01-07 09:19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第三中学
天津教育 2021年14期
关键词:生活化物理核心

■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第三中学 杨 鹏

初中阶段是学生积累知识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对新知识有强烈的好奇心,同时具有较强的接受知识的能力。以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为目的开展生活化教学,对于这个阶段的学生来说非常合适。在进行教学时,物理教师可以参考经典之作《十万个为什么》的教育手法,将知识转化为简单的小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索和挖掘,使教学过程变得灵活有趣。

一、初中物理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提升教学工作的实效

针对物理学知识的抽象性,可以通过生活化教学,结合生活中的物理实例,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使学生对物理知识产生亲切感,从而愿意跟随教师的脚步去了解物理知识,提升课堂教学工作的实效。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学好物理,要做到理论与实践并重。通过生活化教学和实验,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个性化思维,使学生在物理知识的应用中具备创新精神,更能通过物理知识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因此,生活化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二、当前初中物理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教学内容脱离生活实际

当前,初中物理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太依赖课本,而忽略了对课本知识的拓展。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把课堂大多数时间用于知识的直接灌输,而没有结合情境教学、生活化教学,忽略了学生的感受,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到影响,也使教学内容有些脱离生活实际,难以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题海战术使学生的学习压力巨大

由于初中生面临巨大的升学压力,教师为了让学生获得好的考试成绩,在教学过程中使用“题海战术”,通过大量做试卷来使学生掌握物理题的解题技巧。这种题海战术虽然能锻炼学生的解题思路,使其掌握解题技巧。但是核心素养视角下,这种教学方式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使其产生厌烦感,感受到巨大的学习压力。此外,繁重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套用物理公式,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这违背了物理核心素养的教育初衷。

(三)物理实验的数量和质量不足

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能力,可以让学生更深层次地了解物理现象,是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但是,目前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的占比较低,很多教师并不重视通过实验来进行教学。还有的教师觉得有的物理实验是多余的,只要简单地讲解一遍物理理论和实验流程,学生就可以掌握实验的要点,因此就省略了实验这一环节。这种理念直接导致学生无法通过物理实验分析物理知识,不利于学生物理思维的培养和形成,同时也使物理知识与现实生活脱节,剥夺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应用实践环节,对于学生物理知识的学习是不利的。

三、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方式

(一)物理源于生活,应取于生活

物理的教学案例应贴近于生活,让物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物理教师在物理知识教学时,应该在课本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物理现象,从生活中简单的物理现象引申出复杂的物理原理及知识点,使课本上的理论能够和生活紧密结合,做到知识结合实践,让学生获得最佳的学习体验。例如,在讲“简单电路”一章时,教师首先让学生通过课本认识电流、电压的概念,随后可以将预先准备好的多媒体资料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出来,引导学生认识电流和电压的关系,或区分串联和并联的区别。关于生活中遇到的电流过大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遇到的电流过大而出现的问题,如“跳闸”等,让学生回想发生跳闸时家长是怎么处理的。简单的一个贴近生活的案例,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都积极参与讨论活动中。

(二)组织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可见把书本中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对此,物理教师要多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去发现自然界中或生活中包含的物理学知识。例如在学习“光现象”时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外观察光的反射与折射;在学习“运动和力”时可以在草坪上扔铅球,让学生感受铅球随着降落高度的不同对地面所产生的力的变化。通过以上观察,教师就可以告诉学生物理学在生活中处处存在,需要我们以细微的心灵去发现,通过鼓励和提出问题,让学生更加愿意去寻找生活中存在的物理知识,渐渐喜欢上学习物理。

(三)多开展生活化的物理实验

物理实验要贴近生活,以生活化实验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这也能培养学生其实事求是的科学观,做到物理实验不局限于课本,不脱离生活。如在学习“平面镜成像”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好一面镜子,让学生观察镜子中的自己,从平面镜里看到自己的脸和实际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随后引出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使学生更加了解物理学中的光现象。

(四)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精心设计提问

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学生大量分析、思考与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强化自己的物理知识,建立一套完善的物理知识体系。对此,教师在进行提问时,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精心设计问题,使问题来源于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物理核心素养发展的需要。例如,上“常见的光学仪器”关于“凸透镜成像规律”相关内容时,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使用放大镜,于是可以把放大镜作为教学工具。让学生观察放大镜在看书本时文字和实际文字的差别,同时创设生活化问题:(1)放大镜、照相机等凸透镜的成像有哪些特点?(2)这些凸透镜的成像结果与哪些因素存在密切关系?(3)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常见或者常用的凸透镜?通过生活化问题的提出,激发学生的勃勃兴致。

四、结语

当前教育部推行素质教育,在此背景下,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至关重要。对于物理学习难懂的现状,教师应积极推行生活化教学,让教学内容贴近生活,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教学的应用,将从根本上提升初中物理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猜你喜欢
生活化物理核心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只因是物理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我不是教物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