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语文要素,挖掘范本功能

2021-01-07 09:19福建省福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天津教育 2021年14期
关键词:例文故事情节大胆

■福建省福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陈 娬

一、聚焦范本,发现“表达得有意思”

策略一:聚焦朗读,感受语言的鲜活

习作单元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围绕重点,能够抓住想得神奇、写得有意思的语言材料,以朗读为主,能通过充分的感知、感悟来丰富自己想象的画面,使故事情节生动起来,让语言鲜活起来。

《宇宙的另一边》以现实与想象相交替的方式带领学生进入梦幻而富有哲理的奇幻世界。因为想象,宇宙万物可以截然相反:夏天下雪,太阳西起,石头开花……因为想象,课堂变得新奇有趣:数学课在加法中叠加快乐,语文课在乘法中聚集春的奇妙,或是能看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样学乘法真是有趣。妙趣横生的想象,展现了一个美好的童趣世界。在品读这些文字的时候,读者总能够不由得跟着故事的发展对宇宙世界产生无穷的遐想:黑色的雪、习作课还会写什么?会怎样写……教师可以通过图片以及音乐辅助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从而让学生的想象力有了最基础的落脚点。

策略二:梳理情节,感悟想象的合理

合理想象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联系故事的前后情节,体味其中的新奇和趣味,使学生懂得想象要符合故事情节的逻辑,而不是胡思乱想。

《我变成一棵树》中,作者通过层层铺垫,讲述了英英变成树前因后果:妈妈怎么知道英英的秘密?开头和结尾有什么关系?故事中的哪些内容与吃饭有直接关系?这些问题的阐释让整个故事情节前后联系很紧密,让想象与现实相关联,却不拘泥于形式。故事的整体发展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很有情趣。

习作例文为学生模仿练说提供了范本,为学生的初步写作提供了最有效的帮助,学生还能借助旁边的批注凸显其大胆、自然与合理的想象,让学生懂得想象不仅要大胆,还要依据情节的发展来展开,真正做到为写而读,为单元习作蓄能。

策略三:提炼比较,揭示角度的独特

“交流平台”从课文到生活,通过讨论、交流、拓展,对本单元的各个语文要素进行了归纳和梳理,并肯定了自由想象的重要地位:它可以创造出现实不存在的事物,可以实现自己的美好愿望。同时,也揭示了作者想象的角度——变化的神奇和用处的神奇。

习作例文《尾巴它有一只猫》则采用了较为独特的方式——利用反方向的想象让学生形成逆向思维意识。反着想的趣味在“尾巴”的语言描写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或得意,或自豪,或坚定。但对三年级的学生而言,一开始理解是有困难的,需要教师引导他们多读多讨论,并借助例文的批注激发学生体会逆向思维的乐趣。例文的内容、语言结构等和学生的习作水平更为接近。而例文的练习能够引导学生大胆想象、交流新鲜有趣的想法,再与范本比较,凸显想象的方法和表达的方法,在真切的体验学习中领悟方法,学习有意思的具体表达。

二、迁移运用,尝试“有意思地表达”

板块一:小练笔,多方平台练表达

小练笔作为习作训练的补充,对学生的写作能力既进行分散培养,又起到了集中突破的提升效果。教材中小练笔的形式多样,为学生提供了多方位的训练平台。

1.模仿课文练习表达。比如“一支铅笔的梦想”这一课后题。文本故事用大胆的想象描述了一系列神奇的事情,这样的神奇,幼儿们也能创造。《一支铅笔的梦想》具体描写了憋在抽屉里的铅笔的五个梦想。教学时,教师先引导学生梳理文本的脉络结构:来到哪里——要做什么——表达心情,接着,教师再紧扣课后思考题请学生展开想象,并把自己想到的情节用小标题呈现出来。然后进行讨论,大家评选出更符合情节推进的标题再次进行大胆想象。最后,在评价小结中让学生懂得想象不仅要大胆,还要依据故事的脉络结构来展开合理想象。

2.根据提示进行表达。比如“初试身手”的接龙编故事。这是为落实单元习作要求而设置的练习。因为是接龙,所以学生并不能预知接下来的情节发展,比拼的就是谁想得奇特,编得合理,说得有意思。奇思妙想就能在思维的碰撞中诞生。

3.玩乐中练习表达。比如“初试身手”的手指画,想象是基础,表达是根本。从课文到生活,都在强化本单元的语文要素。生动有趣的实践活动点燃了学生的创作火花,不仅使学生独特的个性得到张扬,而且让学生有了有效的语言积累,将画面有意思地表达出来。画出的是奇巧创意,编出的就是新奇想象。

板块二:试创编,不拘形式写奇趣

在精读课文、习作例文、小练笔等训练板块的基础上,根据教材提供的题目来创编想象故事完成单元习作,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想象世界。这样的编排正呼应了课标中关于“想象”的学段目标: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

1.用好材料,助审题。教材提供的材料,对助力习作表达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三年级学生正处于习作的起步阶段,如何根据题目展开合理想象、推测故事情节的发展……这些都是习作的基础,需要进行重点指导。借助材料就是很好的手段,可以训练学生抓住关键词培养审题能力,引导学生根据题目推测故事情节的发展进行合理想象。比如《躲在草丛里的星星》的“躲”字,《手罢工啦》的“罢工”……可以引发学生一系列的想象,这样的想象更符合逻辑规律。

2.用好方法,巧指导。通过对各个板块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多种想象的表达方式和技巧,因此在习作指导时教师应鼓励和引导学生将各个板块充分的串联和整合起来,将拟人、反向思维、寄托愿望等多种方法运用到习作实践中。如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丰富故事情节编写《一本有魔法的书》时,应探究有什么魔法,魔法又是如何得以施展的,与其他书有何不同……发散思维“想开去”;也可以借助比较,帮助学生体会反着想的趣味:“猫有一条尾巴与尾巴有一条猫”“主人有一只狗与狗有一个主人”……这一过程,学生对整个单元的学习成果就能进行回顾,使其知识体系更加稳固。

3.分享交流,促提升。本次习作重在鼓励大胆想象,帮助学生打开想象之门。因而,教师在分享交流环节应引导学生侧重点评想象的神奇与合理性,在互相欣赏中赢得习作的成功喜悦,在互相建议中完成习作的修改,进一步点燃学生想象的火花。再延伸到课外活动——出墙报“想象岛”,让学生的习作能力能够有一个自我展现的平台。至此,形成提升学生习作能力的立体时空,并呈现最终的学习成果。

总之,习作单元应该立足知识的系统性和连续性,以学生的习作能力培养为主线,将各板块融为一个整体开展教学,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辨析、朗读、想象、思考,在单元整体学习的进程中深刻感受整个语文学习的过程,最终使学生习得表达方式,建构和生长语言能力。

猜你喜欢
例文故事情节大胆
以例文引路,促妙笔生花
例文引路,读写相随
“未来的桥”写作指导及例文展评
我家的大胆蜗牛
大胆玩创意
新疆电影《真爱》对当代人价值观的影响
以《全城高考》为例浅谈校园青春片的探索
突出重点 大胆创新
大胆撞色
普希金的南方叙事诗中戏剧性故事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