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对双性化教育的认识偏差及对策研究

2021-01-07 18:40刘香一甘少杰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性别角色定势刻板

■刘香一,甘少杰

(渤海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0)

弗吉尼亚·伍尔夫认为“伟大的灵魂都是雌雄同体”,这种思想表现在教育上,则是性别教育中的双性化教育。双性化教育是一种新兴的性别角色教育,实施双性化教育,不仅可以塑造儿童良好健康的心理品质,而且能促进儿童健全人格的形成。长远来看,无论是关乎儿童自身的发展还是社会儿童的发展,都需要双性化性别角色模式的人。

一、双性化教育的内涵

《简明不列颠全书》对双性化的解释是,“它是指一个个体既具有明显的男性人格特征,又具有明显的女性人格特征,兼有强悍和温柔、果断和细致等性格,按情况需要而作不同表现”。通俗地讲,双性化其实是一种兼具传统意义上男女两性人格优点的人格类型[1]。据此为基础产生的教育类型称之为双性化教育。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实施双性化教育,不仅要求教师自身有双性化意识,端正对双性化教育的态度,更要努力掌握实施此种教育的策略和方法,提高自己的双性化教育能力,最终促进儿童人格的完满和全面健康发展。

然而如今,社会文明和社会中的约定俗成过分重视性格的一致性,人们期望男孩成为传统文化中男孩的样子,女孩同样如此。于是,无法满足真正健康完满人格的需要和发展。双性化教育的教育优势,具体来说,第一,双性化教育有利于纠正和改善我国教育体系中存在的“教育倾斜”现象——此现象即男女性接受的教育类型和水平不对等,并且往往将女性置于被边缘化的地步的一种情况。第二,双性化教育有利于儿童人格的完满。作为教师应该清楚,双性化教育是一种综合的性格教育和人格训练,要把其与简单的生理上的双性化严格区分。在此基础上,其作为一种完美人格的追求和双赢的性别角色的塑造,对于儿童的学习、生活、工作有着不可代替的意义,长远来看,利于其养成完满的理想人格。

二、幼儿园教师对双性化教育认识偏差的表现

幼儿园教师对双性化教育的认识,直接体现在她们教学活动、保育活动中的言谈举止和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其认识偏差的具体表现如下。

(一)教学活动中性别期望较刻板

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往往以教师为主导,教师不仅是教学的设计者、引领者,更是教学活动的合作者、支持者。具有性别刻板印象的教师所实施的课程也具有缺陷,不利于儿童塑造健康的人格。

首先,在教学设计上,存在认识偏差的教师往往会“先入为主”,带有传统刻板的教学期望。这种期望往往与儿童本身的人格发展相悖,在幼儿园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儿童往往无力改变和挣扎,只能顺应教师的刻板教学期望,于是教育倾斜现象越来越严重;其次,在教学进程中,尤其在语言表达上,不具备双性化教育能力的教师更容易导致儿童性格走入“误区”。过度偏向女性化,或过度偏向男性化的人格教育模式都不是我们所希望的。而双性化教育更鼓励成人给孩子足够的尊重和自由,让幼儿在不同的活动和生活中获得完整的无差别的情绪体验,无疑是较好的选择。

(二)处理同伴关系时存在性别偏见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和教师往往受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的束缚,对儿童存在着一定的“偏见”。例如部分地区实施“因性施教”,提出“男女分校”“男女分班”的教育理念,在教育制度上的体现则是各种女子学校、男子学校的建立。这些学校带有传统的教育观念并且遵从传统社会对男女性的刻板印象与性别定型,这种观念不可避免地会影响教师,渗透到教师的教育理念之中。

处理同伴关系时,传统的带有性别“偏见”的教师会不自觉地认为女性是柔弱的、易哭泣的、逆来顺受的,相比之下男性则带有较强的攻击性,因此,当儿童之间特别是异性之间发生矛盾争执时,受性别角色刻板印象束缚的传统教师会“大事化小”会让男生“让着女生”会让男孩子“坚强,成为男子汉”,这种做法无疑是欠妥的,一方面会忽视两性的弱势,另一方面又会强化性别刻板印象,不仅不利于儿童的性格发展,长此以往导致他们的性格问题突出,也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性别角色文化传授单一

性别角色文化来源于儿童的现实生活,与社会文化密不可分,必将促进儿童的社会化。传统带有性别偏见的教师向儿童传授的是单一的社会性别文化,在僵化自己的思维的同时禁锢儿童的思想和发展,扼杀天性。一则这种情况下的教师,强化了自身的有失偏颇的性别观念,二则在这样单一的性别角色文化中长大的孩子同样会出现性格教育的认识偏差,不利于孩子的长远和终身发展。

要传授双性化的性别角色文化,关键是教师的想象力,而不是单一性别角色文化的技巧;关键是教师的一视同仁,而不是僵硬刻板的传授;关键是尊重儿童的人格,而不是一味的专制。

因此,教师应该从改变自身的教育理念入手,逐渐转换教育方式和形式,把合适的材料放到儿童手中,让他们创造他们喜欢的东西,以幼儿自身的意愿与倾向为原则组织教学活动,摒弃按照生活经验进行角色分配等行为。

三、教师产生认识偏差的原因

“认识偏差”作为人的一种主观感受难以量化探究,笔者将从下列维度探究幼儿园教师对双性化教育产生认识偏差的原因。

(一)传统旧教育思想根深蒂固

追溯其细节,不外乎是古代传统的儒家思想几千年来影响着一代代中国教师,“天地君亲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等传统的教育思想,形成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在中国人传统的概念中,“男孩子要穷养,女孩子要富养”“男子汉”“淑女”等传统的刻板印象在一代代中国人和中国传统教师的心目中根深蒂固,悄然流传起的社会习俗已然成为一种大家约定俗成的心照不宣。

因此,在传统旧式的性别教育思想的长久浸染下,在教学的设计、实施乃至于评价中,刻板僵硬的性别期望笼罩着教师,她们表现在教学设计上的“先入为主”和教学进程中语言表达上的“不平等”。深受传统教育思想影响的教师们遵循着所谓“模式化”的教养模式和教学活动设计,并且深以为然,造成了教师认知偏差的具体表现。

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行为,“以自我为中心”的传统教师在一次次“我讲你听”的固定模式中变得自我满足、变得呆板、僵硬,从而就容易产生认识偏差[2]。

(二)第一印象与定势思维的干扰

由于第一印象与定势思维的干扰,导致了教师在处理同伴关系时,存在一定的性别偏见。

这种感觉直接影响到主体双方今后的相处,这种印象可能不是最正确的,但却是最深刻和最鲜明的。而与之相近的定势思维是——教师在思考和解决问题时总是按照固定的思路和方法。消极的定势思维容易导致教师的认识偏差。在定势思维的影响下,教师往往看不到双性化教育的好处与优势,而是局限在自己的那一方“井”里看着那一小块天空。

同样地,在幼儿园中,教师长久形成的性别定势思维和对幼儿的第一印象也直接影响了她们对幼儿的认识。因此,当在处理同伴关系时,教师深受“首因效应”与定势思维的影响,会先入为主地认为哭泣的、柔弱的女性是弱势的一方,带有强攻击性的男性是过错方。带着性别偏见处理同伴关系的教师,往往不能够站在正确的视角公正客观地看待问题,长此以往,对儿童的性格发展和教师本身的专业发展不利。

(三)专业知识水平较低

由于部分教师的文化、专业知识水平较低,直接导致其学习能力不强,向儿童传授的往往都是单一的性别角色文化。

在知识素养方面,通常知识结构更具有综合性和渗透性的教师更能接受双性化教育,也能更好地实施;而相较之学历水平较低、或地区偏僻闭塞、未能经常进修提升自己知识水平的教师更不容易接受新观念和新教育。教学活动直接考验着教师的知识水平,而游戏活动则间接隐晦地体现着教师的知识素养。因而,在游戏教学中,学历知识水平较高的教师更容易转变原本的思维和认识,去接受多元化的性别角色文化,去实施多元的教育方式。

因此,为人师传道授业解惑,需要的不仅是立德树人,更需要教师努力更新、充实自身。具有双性化意识的教师应该明白——“性别是为了区分,而不是为了区别”。

四、幼儿园教师双性化教育认识偏差的对策

基于对以上问题和现象的分析,教师的双性化教育认识偏差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教师不仅应该从自身的认识需要出发,改变性别意识,按照一定的规律来指导幼儿的性别认知;并且双性化属于性别角色教育,是一个长久的过程,还需要家长、幼儿教师和社会以及大众媒体共同配合,共同对其施加潜在影响,从而有效地促进其正确的性别角色观念、行为的建立和发展。具体意见如下。

(一)破“旧”立“新”

针对上述幼儿教师受传统旧教育的困扰,教师应该尽快地破“旧”立“新”——即破除陈旧单一的旧教育理念,树立新式、正确的双性化性别意识,掌握技巧。

首先,教师需要对自身自然性别认同。一个健康的双性化人格应该同时满足男女的共性和出彩特点。一个个体要“顺其自然”,要不失去其本色,要尊重并认同自身的性别,如果一个个体连自己的性别都不认同、都不明确,不仅会产生性别紊乱障碍,连起码的心理健康都算不上,更谈不上具有良好人格[3]。

其次,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这种认同。教师的言行举止会对学生产生榜样和示范的作用,在日常教学中,教师更应该在尊重自然性别认同的前提下,消除长期的“刻板”期望,在对待学生的生理性别差异上,教师应秉持的态度是:承认并弱化。

最后,掌握双性化教育技巧。在有着正确认识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通过职内培训、进修学习等方式来多层次吸收双性化教育知识和技巧,改变自己的刻板印象和认识偏差,并且将知识内化为双性化教育能力,在课堂中将实践技能巧妙转化为训练技巧等。

无论是在教学活动中存在的刻板期望,或是传授单一的性别角色文化,回归本源,无非是教师没有树立正确的双性教育意识,因此,多学习、多思考、多参加前沿学术讲座或论坛,多提升自己,在对自身自然性别的认同之下树立正确的双性化性别意识是教师的当务之急。除此之外,现代化教师要努力突破定势思维和第一印象的干扰,以全新、客观、多样化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儿童以及她们成长的各个阶段。

(二)社会及媒体的宣传

针对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饱受第一印象和定势思维的干扰,可以借助当今经济和科技迅猛发展的社会中大众传媒的正面宣传作用。

纷杂、冗长又碎片化的信息使我们疲于思考,更倾向于接受,而非思索。于是,大众传媒就掌握了信息传播的主动权和制高点。因此,当大众传媒宣传的是正面的人格教育,或是提倡双性化教育模式时,会慢慢扭转教师们的定势思维,长此以往改变她们传统单一的第一印象。

因此,当社会媒体发挥积极作用时,幼儿教师的认识偏差会逐渐被改变。大众媒体要了解和学习当前先进的性别角色教育理念,发挥大众传媒引领社会风气的积极作用。同时,大众传媒在宣传人物时,可以营造和倡导具有双性化人格特征的人物和角色,例如打造男性“刚+柔”的一面,使得幼儿温柔又有力量,形成良好的双性化人格,从而达到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生目标。

总之,思维的僵硬和印象的刻板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消除的,离不开现代大众媒体的持续正面宣传和不懈努力。

(三)幼儿园(管理者)给予教育支持

针对学历水平较低的幼儿园老师,幼儿园方面可以给予最正规、全面的指导和帮助,除了通过职前培训、工作进修、职内培训、参加学历提高性考试如大小自考、成人高考等直接的方式,对老师从自身知识方面进行提升以外,还可以通过课程设计、教材设计等间接的方式,侧面对老师的知识面进行熏染和培养,以便予以支持和提升进步。例如:

第一,在课程设置上,多元化的课程选择更利于教师形成性别认同。在21世纪的新课改下,多元化的、双性化的课程不应该只属于课堂和学校,更应该作为一种“潜教育”渗透于生活,改变教师的传统观念,消除家长的刻板和偏见。因此,园方在设置新的课程时,更应该加入双性化的课程标准,而非简单地设置某一种性别专属的课程。从而,由于课程设置的“强制性”,某些受传统教育思想影响的教师也会不自觉遵守,渗透进他们的教学方法和风格中去。

第二,在教材和教法的选择上,应采用倡导双性化教育的教材和适宜的教法进行日常教育。教材作为教师教学的依据之一,会直接或间接地对教师产生教育影响。因此,选择双性化性格角色的教材和教法去引导幼儿的行为意识,如减少游戏中的性别差异,不要对不同性别的游戏设限,给孩子提供更多自主选择游戏类型的机会。幼儿时期的孩童会参照同伴的行为同化自己的行为,与异性多交往会使他们加深对自身性别角色的理解,潜移默化地学习异性性格特征中的优点,促进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的开展[4],也更能消除幼儿教师的认识误区和偏差,避免教师走入第一印象和定势思维的“死胡同”。

第三,为了消除教师的认识偏差,最便捷的方法是让教师走出原有的知识圈,不再“固步自封”、不再“井底之蛙”,多接触国际前沿知识理论,多参加教育名家的讲座,多进行教育培训,提升自身知识层次和水平,优化学历水平,开阔眼界。新旧知识之间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必将是幼儿教师进步与成长的阶梯。

伟大的灵魂都在寻找人性中缺失的那一部分,即非自己性别的那一部分,笔者相信,拥有双性化人格的儿童,在将来的人生中既能得心应手地处理问题,又特别会把握人际关系。作为幼儿教师,更应该摒弃传统性别角色的刻板印象,消除自己的认知偏差,以全新的、开阔包容的胸怀去迎接它。

猜你喜欢
性别角色定势刻板
十宣放血疗法在自闭症刻板行为治疗的临床观察
自尊心对大学生日常行为影响研究
民众服务区“蝶变”新生:颠覆传统服务区刻板印象
性别角色认同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
——以湖南科技大学为例
试论中学数学学习中思维定势与求异思维的关系
中性自由
文化定势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研究
运动员性别角色研究综述
英国拟禁广告中做家务都是女性
以处理“圆周运动问题”为例谈思维定势的形成与对策分析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