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才成长为中心的高职学生工程能力培养探索

2021-01-07 18:40■丁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院校高职工程

■丁 雷

(江阴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江阴 214405)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以智能化及信息化为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伴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制造2025”等战略规划的深入实施,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需要大量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员。根据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高职高专学生占据我国高等教育人数的四成左右,因此,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主要场所,是国家和社会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并具体落实的重要一环。

一、新时代人才工程能力需求特征

在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推动和主导下,我国工业生产和经济结构也在快速地进行着升级和转型,各行业的发展今后将更多依靠科技进步、知识创新以及人力资本的储备和积累,这就使得新时代对人才工程能力的需求呈现出一些新特征。

(一)迅速迭代

在知识与科技的推动下,各行各业不断涌现出新概念、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迅速替代了行业中很多传统但陈旧的知识及技术,并催生出大量的新场景、新模式和新应用。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如何才能跟得上时代发展的迅速迭代,这对院校的专业方向设置、课程体系建设、职业能力提升、人才素质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实质上,社会和行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要快于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这也就倒逼着院校进行改革,从人才“供给侧”来适应并追赶社会与经济的变化和发展,提供更优质的工程教育服务。

(二)学科跨越

在以通信、传感、移动互联网、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和服务、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技术推广和应用过程中,它们与传统的农业、工业、服务业之间产生了大量的交叉与融合,从而出现了一些全新的、更为复杂和综合的领域及行业,行业边界开始变得模糊,行业中的一些问题需要“跨界”型工程技术人员来解决。面对这一变化,高职院校就要在专业教学中融入和渗透相关的新知识,并将这些知识与传统工科专业的学科知识进行重组与整合,在学生工程能力培养上呈现出既要有广度又要有深度的行业与学科交叉复合特征[1]。

(三)行业引领

在新经济时代,各行各业都呈现出一种新的趋势,那就是技术、人才、资源、财富都加速向行业的龙头甚至寡头聚集。而学校远离生产、建设等场景,很多时候无法获得真实的技术工艺、生产流程、案例资源等信息,因此无论是理念还是技术上的创新、实践和应用,行(企)业在很多方面已经远远走在了高校的前面,对于高职院校尤其如此。如何解决在这些领域中高校对人才培养支撑乏力的问题,深度产教融合是目前国家和政府大力倡导并寄予希望的一条重要途径。

(四)智慧创新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速,并已深入融合进一些传统行业中,衍生出一些新技术和新应用。这就要求高校在专业设置和课程教学中要着重加强引入行业中人机协同的解决方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面对智能化时代行业所需的知识结构,融入智能思维和创新发展方面的知识与意识,提升学生在思维目标、思维内容、思维路线、思维方式等方面的管理,转变和优化他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意识。

(五)综合应用

现代工程问题相较传统工程问题呈现出更为复杂和综合的特性,不仅要求对工程人员在专业素质上具备更为宽广和深厚的知识技能,还要求他们具备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可持续发展能力、沟通服务意识、现代工匠精神、勤于实践、勇于创新。这就需要高职院校从人才培养的目的、机制、过程等方面展开反思、规划和设计,使得高职院校工科专业的教育教学理念、内容、途径、模式更加贴近、符合新经济时代工程人才需求特征。

二、高职院校工程型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高职院校工程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能够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高素质、具有较强操作技能的一线工程技术人员,实践与创新是工程人才培养的根本途径,但高职院校的传统工程教育不管是从培养目标、培养过程还是到培养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已难以满足变革中的新经济时代对工程人员素质的要求。因此,如何定位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工程化”与“系统化”,处理好教育教学体系中的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技能、素养与内涵之间的关系,是很多高职院校正在着重探索和解决的问题。

(一)工程与教育的机制与体制衔接、协调不到位

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工程与教育很长一段时期内分属于不同的实践领域,并不相互交集,而近代工业社会的发展使得两者开始相遇,工程知识通过建制化的教育机构来实现传承。高职教育就充分体现出两者交融后的高等教育及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职业性与行业性也就成为高职院校的重要特征。让工程教育回归工程,从而服务社会经济,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工程教育的体系与内容最大化地体现出工程实质。但在现实中,由于工程和教育又有着各自特有的传统与机制,独立性很强,实属两种不同的体系,它们之间还存在着一些难以打破的壁垒。例如高校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其计划、方案、内容的修订一般以微调为主,而企业市场化的思维和运作就会对新技术、新工艺特别敏感,其工程思维和响应速度更快,时效更强,但这就与高校追求稳定、相对固化的人才培养过程产生难以协调的机制矛盾。

(二)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脱节、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更多的是要对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因此其专业结构应与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之间存在着较高的相互依存关系。但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布局、课程教学调整等方面由于受到教育部门现行相关政策和评估管理机制的约束,缺乏相应的自主权及应变活力,不能及时有针对性地将社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及企业转型升级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作为依据和导向来调整专业结构及教学内容,例如高职院校中一些传统工科专业存在着招生困难、就业更难的现实状况,但又无法利用优质的产业资源,建设符合新经济、新技术发展的新兴专业;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电力装备、新材料、机器人等新兴技术产业的人才缺口很大,从而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结构性人才供需脱节,这是由社会及高校多方面原因造成的[2]。

(三)工程教育偏重理论、弱化实践

高职院校部分工科专业的教学目前呈现出理科化倾向,课程考核以是否掌握了教师所传授的理论知识为主,实践项目偏少。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工科专业在场地、设备、师资等方面投入较大,学校的教学投入很难跟得上行业中技术发展和设备更新,很多时候高校也只能以院校现有的实践资源来进行教学,导致工程教育过程中人才培养模式和规格的适配性较低。二是高校的实践教学体系还不够成熟完善,虽然很多专业都开设了实践性教学环节,但每个环节之间的传承及逻辑关系是否清晰明确,对学生的工程能力培养应承担怎样的教学任务及实现何种具体目标,还存在着诸多的说不清、道不明。究其根本原因,还在于高校缺乏对学生工程能力培养过程中的规律与内涵形成明确统一的规划和设计。

三、构建以人才成长为中心的学习共同体

高职院校工程教育中存在上述问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其人才培养过程中主体的单一性,将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局限在学校的“学科”这一维度,遵循学校各专业学科知识教学、生产的方式和逻辑,系统性地让学生学习掌握和学科相关的知识与技能,以知识探究为中心,来培养他们的工程能力。这种方式注重高校学科的内部驱动,强调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但由于知识生产主体的单一性,脱离社会行业产业发展对人才技术和能力的实际需求,造成学生知识结构陈旧、单一、固化,不能很好地胜任企业相关工作岗位。

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社会、政府、行业、企业、公众及个人都开始跨越组织边界,逐步加入知识生产的行列,知识生产在一个更为广阔、学科(行业)跨越的社会及经济情境中进行。多层主体机构纵向交互,多项部门组织横向协同,高校演变为知识多元生产中的重要角色而不是唯一主体。因此,高校应充分发挥其在学科、师资、平台等方面的优势,在知识生产过程中,从空间和时间多维度出发,以人才成长为中心,构建一个包含社会、企业、高校、个体在内的工程学习共同体[3]。

该学习共同体的空间维度包含了学科、产业及社会,时间维度即为学生的个人成长。在学科维度,高职院校可以为学生提供参与知识生产的理论学习和研究环境,完成专业实践的基础训练。在产业维度,参与人才培养的行业及企业,可以为学生提供运用、内化、创新高校所学基础理论知识的真实生产及工作情境,完成学生从“校园人”到“企业人”的过渡。社会在参与知识生产过程中,为学生提供文化、伦理、道德、规范、价值、认知、创新等方面的环境,这是学生今后走向社会后续成长发展的关键环节。在工程教育的知识生产过程中,时间维度就是学生从一张白纸的新手,成长为具备一定知识技能工程技术人员的身份构建过程,高校要从生命发展、内涵提升、体验创造等多角度来关注学生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成长与变化。这种以人才成长为中心的工程学习共同体,实现了学生知识探究、能力提升、素质培养、身份构建的“四位一体”发展。

四、基于4I的工程能力培养探索

新经济时代,高职院校对于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重点在于新技术的应用,需要对一些原有的传统技术和工艺进行改造与创新,采用新设备、新操作、新材料、新工艺以及与此相关联的新体系、新管理,转化为新产品与新生产力。新技术应用也需要一种与之相适应的新教育理念与模式,改变先前高职教育中技术人员的浅层简单培养,提升技术应用的层次。

高职院校对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应以其工程原理和思维认知作为基础,工程技术方法的学习和应用作为手段,解决复杂性、系统性的工程技术问题作为目标,从简单到复杂,由局部到整体,对专业工程理论和实践知识进行交叉融合教学,使学生的工程能力成长呈现一种螺旋式上升的态势,逐步达到专业知识与技能的知行合一[3]。

高职院校在对学生进行工程教育过程中自身能力相对不足的现状引发了多方思考和关注,江阴职业技术学院提出学科交叉(Interdisciplinary)、产教融合(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协同创新(Innovation synergy)、深度工程学习(In-depth Engineering Learning)的4I为路径,尝试建立以人才成长为中心的工程学习共同体,人才培养从“要素驱动”向“效率驱动、创新驱动”转型,实现学生兼备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复合知识和工程能力、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一)从学科维度打破壁垒、推进知识跨越交叉融合

课程体系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合理设计是关键。高职院校应依托校内外实践基地,从基础、综合、创新三个层次出发,将跨学科知识的工程化思路融入、推广、落实到各专业课程教学中,依照工程教育教学规律,构建学科跨越、全程化、分层次、菜单式的模块化课程教学体系。这些课程模块一类是涉及知识面宽广,跨越多学科专业知识和能力的通识类、基础性课程,面向全校多专业学生广泛开放,为学生引入学科知识交叉融合的概念,打下较好的专业基础。二是在大类专业及专业群中设计由不同专业方向构成的专业课程模块,包括工程基础类、专业基础类、专业类,通过必修、选修、拓展等形式提供给学生,让他们可以根据自身的职业规划、能力特点、兴趣爱好,有目的性、针对性地进行选择,满足个体化发展需求。三是工程应用、探索、创新类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性环节能力,主要以专业社团活动、教师工作室开放、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专业技能竞赛、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方式提供给全体学生,以综合性工程项目为依托,融合多学科知识和工程实践技能,提升学生进行复杂工程活动的意识、能力及综合素养。

(二)从产业维度深度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强化学生工程能力

产教融合的实施需要政府、高校、企业多层面来引导院校的专业(群)设置,注重高职院校专业规划与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对接,系统梳理行(企)业中的优质工程教育资源,并依据高职院校不同专业学生的阶段性工程能力培养目标,有针对性地合理选择产业资源及合作机制,将企业生产活动中的相关环境场所、技术标准、产品方案、工程案例、项目管理等产业资源深度融入专业工程能力培养的教学体系中,从而形成“产”与“教”的聚集效应。

(三)从社会维度强化学生创新创造意识与能力培养

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不只是局限于开设一门创新教育课程,高职院校应将创新教育融入专业教学规划与建设,推进专业课程教学和评价体系的改革与调整,发挥专业人才培养的主导和主体作用,依托各级大学生创新训练平台、产教融合实训平台、各类专业社团、各级职业技能竞赛,训练学生创新思维,提升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实践教学中的创新活动,将创新意识贯穿于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全过程。

(四)从人才成长维度深化工程学习,实现学生身份构建

学生想要成长为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员,知识技能的学习需从表层到深层循序渐进,逐步深化,在角色上要经历从适应到胜任,再到精通的阶段。为实现学生深度工程学习这一目标,高职院校需从以教师“教”为中心,转化为以学生“学”为中心,在专业中开展基于实际工程项目的教学研究,让学生与教师和企业工程师一起开展工程科学研究活动。强调在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每个环节都要以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培养、成长成才为中心,通过构建真实的工程学习情境,建设实践驱动的课程体系,开展创新性工程活动,参与各级各类竞赛,对专业知识进行深度挖掘。

五、结语

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非一蹴而就,需要进行长期的探索尝试、改革创新、持续优化。高职院校应从技术发展、社会需求、学生成长的维度出发,反思人才培养体系设计,重塑人才培养过程评价,建立人才成长为中心的工程学习共同体。强化多学科背景下的工程设计、操作、沟通、管理、合作能力,实现“知识、技能、素养、身份构建”的四位一体发展,让更多的学生从平凡走向卓越,成长为适应新工业革命时代发展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

猜你喜欢
院校高职工程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如何将微课融入高职钢琴课堂教学
子午工程
工程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