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流动背景下高校大学生户籍档案管理路径创新

2021-01-07 18:40张阿敏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户籍管理户口户籍

■张阿敏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杨凌 712100)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也取得了十分蓬勃的发展。在人口流动的大背景下,大学生的户籍档案管理工作已经成为了我国高校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并且对于高校大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也能够起到重要作用。高校大学生的户籍档案管理工作在包含了普通集体户籍特征的基础上,也具有着自身的独特性和管理要求,因此这就大大地加大了做好大学生户籍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难度,所采取的户籍档案管理对策必须与高校大学生的户籍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和特点相适应。在人口流动的背景下,随着各地人才就业体系以及市场环境的不断完善,大学生的培养与就业之间的关系也随之发生了不小的变化,这对大学的户籍档案管理工作也提出更多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应对人口流动的新背景,高校户籍档案管理工作的相关部门也必须与时俱进地创新现有的户籍档案管理的模式和路径,将信息化建设引入户籍档案管理工作中来,借助于先进的计算机网络和信息等技术,最大限度地保证高校大学生户籍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一、高校大学生户籍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从我国高校对大学生的户籍档案进行管理工作开始,各类高校几乎都是采用统一的管理模式,即学生们入校的时候需要迁来他们的户籍,而毕业时也同样要迁走户籍,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颁布了一项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的文件,文件中将城乡居民的户口形式分成了两种,即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在1997年之前,大学生的入学和毕业是要统一招生和统一分配的,并不是现在的学生自主就业的模式,因此,大学生只要进入到高校中在毕业后就一定会安排到工作,并且用人单位也必须接受这种安排。而国家在分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时考察的一项重要内容便是学生的家庭出身情况,那么户籍档案所发挥的作用就十分关键。在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有了户口就可以分配到各类生活必需品,所以大学生为了生活也要将户籍迁入到高校。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是有着巨大的差别的,非农业户口在待遇、福利等多个方面都是要优于农业户口的,因此当来自于农村的大学生考入大学后,他们显然更愿意将户口迁入城市中,户口就变为非农业户口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很多问题都已经得到了改善,大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是否将户口迁入高校,这也就更便于高校大学生的户口迁转工作。

目前,世界上的大部分国家普遍采用的一项国家行政管理制度便是对户籍档案的管理工作,同样我国也是如此,各地的政府职能部门在对居民户籍进行科学管理的过程中就能够对公民的基本情况有更全面的了解,将公民的基本情况登记在册,对公民的真实身份能够提供证明,同时对于公民所具备的民事行为能力和民事权利也能进行公平地判断,这样公民在参加各类社会活动的过程中也就更加的便捷和有序,可见对公民所进行的户籍档案管理工作是具有重要意义的。高校对大学生的户籍档案进行管理也同样重要,大学生在入学和毕业的过程中能够更加顺利地进行户口迁移等工作,在大学生毕业后遇到户籍相关问题时也能够顺利地进行,如买房、子女入学、移民、办理签证以及结婚等等问题,管理好大学生的户籍档案同样对于高校也是十分有意义的。在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人口流动频繁的趋势已经十分明显,传统的大学生入校时将户籍迁入毕业时将户籍迁出的模式已经发生了改变,而户籍档案管理工作也暴露出了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档案管理方法不先进以及档案管理技术不先进等问题,因此,对高校大学生的户籍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改革和创新势在必行[1]。

二、高校大学生户籍档案管理工作的特点

作为我国各类高校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一项核心内容,在现今的人口流动背景下,高校大学生户籍档案管理工作应引起足够的重视,高校户口的种类属于城镇集体户口,而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则是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两者有着紧密的联系。通常情况下,高校应协助当地所属的公安部门共同管理大学生的户籍档案,其明显区别于普通居民的户籍档案管理工作,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高校大学生的户籍档案管理工作主要具备以下两大特点。

(一)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周期性

由于大学新生每年的入学时间是特定的,所以高校对大学生的户籍管理工作也会随之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特点,具体来说,在每年9月份左右新生就会陆续向学生申报自己的入学户籍,每年7月份左右将要毕业的大学生也会向学校申请迁移户籍,因此,高校大学生户籍档案管理工作最集中的时间段就是每年的7月份和9月份两个时间节点。每年7月份从高校毕业离开的大学生们在走向工作岗位的过程中,单位或者个人要求学校最好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户籍档案的迁移工作,这对户籍档案管理工作的时效性提出了一定的要求。通常情况下,在高校获得毕业的大学生们的分配名册出来后一个星期左右时间内就应该全部完成他们户籍档案的迁离工作,在这一时间段内,高校户籍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很大,并且具有强烈的时效性要求,那么就必须更加科学并且高效地管理好高校大学生的户籍档案[2]。

(二)高校的户籍档案管理工作同时具有服务和管理的职能

最开始的时候,我国各类高校对大学生的户籍档案进行管理工作时所采取的形式普遍都是由当地的公安机关来直接管理和统计所属地区的人口情况,而在社会环境和市场环境越来越完善的形势下,人口流动的趋势越发明显,高校各类政策不断延伸并且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一功能逐步地被不断弱化,目前大学生户籍档案管理工作的主要职能还是更好地服务于高校的教师和学生。

三、高校大学生户籍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主要问题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背景下,人口流动的程度越来越大,各地政府相继出台了与户籍管理工作相关的制度和规范,而这就对高校大学生的户籍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显然现阶段所实行的管理工作的模式与方法无法与人口流动背景下大学生户籍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相适应,其主要存在着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高校大学生户籍档案管理的模式相对简单

高校校园虽然不像真实的社会那样复杂和多变,但其也可以说是一个小型社会,在高校中的人口流动程度也是非常高的,其本质上也可以算是一个流动的人口聚集地,而我国各类高校目前还没有认识到这一流动人口聚集地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应对这一问题所采取的处理办法就是在新生入学时将他们所有人的户籍都迁入到高校中,这就是所谓的高校集体户口,这种管理方法所带来的问题便是所有办理集体户口的学生的身份证上几乎都是相同的地址和名称,具有非常高的相似度,这种简易的管理模式和简单的工作流程并不能有效地管理学生户籍信息,学生在使用集体户口的过程中也往往无法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二)大学生毕业后普遍存在着人户分离的现象

我国现阶段所实行的户籍管理制度要求居民是要人户相同,而大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城镇常驻居民的情况有很大区别,很多大学生在毕业后就会离开所在城市到另一个城市就业并且发展,而就业的城市又不会立刻给他们办理户籍,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这些大学生即使在工作的城市没有户口也没关系,只要能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就可以了,因此,他们毕业后人虽然离开学校了但户籍却还保留在高校中,导致了明显的人户分离现象的出现,这与我国所实行的户籍管理制度中的要求相悖。人户分离现象的普遍存在对更好地发挥高校户籍档案管理工作的功能起到了一定的阻碍,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公安部门管理户籍档案的有效性,加大了高校对大学生户籍档案管理工作的整体难度[3]。

(三)一部分学生在毕业后并没有将户口及时地迁走,这也加大了高校户籍档案管理部门实际管理工作的难度

目前,针对大学生毕业后的户口迁移问题,我国各地的公安部门以及高校普遍采用的处理办法是允许将户籍在高校保留两年的时间,对于这类学生的户籍高校管理起来比较复杂。大学生已经去别的地区就业了,他们不会参与到高校的各项活动,对这部分户籍进行管理的难度很大。其实际上已经不属于是高校的学生了,而高校并没有义务来管理社会人员的户籍档案,管理户籍档案的同时也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一旦这部分学生在之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出现了相关问题,可能高校也会承担一定的连带责任。户籍档案管理工作包含着很多内容,办理出国手续以及婚姻证明等文件都属于其内容范畴,对于这部分离校的学生高校户籍管理部门并没有具体的管理权限,这些问题都加大了户籍管理工作的整体难度。

四、高校大学生户籍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路径

从现阶段我国高校大学生户籍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为了更好地保证大学生入学以及就业过程的便捷性和灵活性,高校在人口流动背景下对大学生的户籍档案管理工作已经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仍需要进一步的优化和创新,在详细地分析我国高校大学生户籍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后,并以现阶段大学生户籍档案管理工作的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为基础,建议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创新对策。

(一)做好对户籍档案管理政策的宣传工作,更加科学规范地管理好大学生的户籍档案

针对现阶段高校并没有对户籍档案管理政策的宣传工作给予足够重视的问题,高校负责户籍档案管理工作的部门和人员应深入到大学生内部,采取更加多样性的管理方法和形式,积极地做好对户籍管理工作的宣传和培养工作,定期地向大学生们介绍户籍档案管理工作的相关政策方针,尽可能地让高校的新生及家长们了解户口迁移的好处以及弊端。举例来说,在我国江浙一带的很多城市的公安部门都发布了当地的《网上户口迁移工作规范》这一指导性文件,在文件中针对大学生们及学生家长们普遍关注的户口迁移相关问题给予特别详细的解答,同时也告诫学生及家长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是否进行户口迁移工作,从而妥善地解决学生们的户口问题。高校也应逐步地加大对户籍档案管理工作的宣传力度,应认识到做好这一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可以将与这一工作相关的政策和方针制作成海报和宣传折页等形式,在大一新生刚进入到校园的时候就分发给学生,让学生及家长在第一时间就能够掌握到户籍迁移工作的相关规定和知识,更加科学地认识户口迁移工作,从而有效地缓解我国高校大学生户籍档案管理工作所面临的巨大压力。

(二)优化现有的大学生户籍档案管理的工作模式,加强居民身份证的作用

针对现阶段我国高校大学生户籍档案管理所采用较为繁琐的工作模式,应对其进行适当的改进和优化,进一步地简化现有的户籍管理方式,推行建议户口迁移的工作体系。具体的工作方法可以是在大一新生入学,他们的户口是可以保留在原地的,而大学生毕业的时候如果已经确定了就业去向并且需要迁移户口时,再从他们的户籍所在地将户口直接迁到工作所在的地区。户籍迁移的工作体系得到了明显的简化,这样在迁移户口的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手续文件也大大减少,同时居民身份证的作用也得到了更重要的体现。大学生入学之前所使用的身份证同样具有法律效力,从居民身份证的使用期限上来看,他们原来所使用的居民身份证也一定是可以继续使用的,这样现阶段存在着的大学生入学后需要多次更换身份证的问题就得到了有效解决。即使是大学生已经将户籍迁移到了高校所在区域也不用再次办理身份证了,在高校所属地区活动时,大学生们只需要展示出学生证就可以了,学生证上对于学生们来校之前的所在地省份可以给予明确的说明。采用这种简化的户籍档案管理的工作模式,学生是迁移户口也好不迁移户口也罢,他们需要重新办理身份证工作的问题都可以得到有效地避免,能够更好地发挥出身份证等证件的功能和作用,大大减少了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同时也为学生在校的学习和生活减少了不必要的障碍[4]。

(三)借助于先进的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提升网络户籍迁移工作的整体效率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计算机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这两项技术对高校大学生的户籍档案管理工作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针对现阶段大学生户籍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仍然采用传统的管理工作模式显然不够,应大力推行户籍迁移工作的网络化和智能化,大学生操作起来更加迅速和方便,保证了户籍迁移工作的准确性,大大地降低了高校户籍档案管理的难度和工作量。大一新生进入高校校园时带着相关证明文件便可以去派出所直接办理户口迁移工作,材料核实无误并走完相关手续后只需在计算机上进行操作就可以迁移大学生的户籍了,只要大学生原来所属地区的户籍管理部门审核通过后再去派出所进行一次性处理就完成了整个工作流程,户籍迁移工作的整体效率得到了极大提升。各地公安部门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系统来实时地查阅户籍管理工作中人员的姓名、住址和电话等基本信息,借助于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不会再受到地域和时间等因素的限制,网络申报、异地办理和网络审核等以往复杂的工作在短时间内就能完成,户籍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得到了很大降低,保证户籍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效率,同时以往人为操作易出现的错误和疏漏问题也得到了有效解决[5]。

五、结束语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对高校大学生户籍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高校大学生户籍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高校大学生户籍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主要问题及高校大学生户籍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路径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大学生户籍管理工作是我国高校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维护高校校园秩序有着重要的影响,针对人口流动背景下户籍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及问题,制定出科学有效的户籍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对策,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高校户籍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和整体效果。

猜你喜欢
户籍管理户口户籍
给失管无名道路上“户口”
户口
excel工具在高校户籍管理中的应用
征婚信息
高校户籍管理模式探索
热议
八类“黑户”可登记户口
浅析如何做好企业职工家属户籍管理工作
试论北宋户籍管理的特点
像户籍管理员那样熟悉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