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柏县河湖保护治理工作措施

2021-01-07 22:08田心勇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21年5期
关键词:采砂砂石河长

田心勇

(桐柏县水利局,河南 桐柏 474750)

0 引言

桐柏县辖18个乡镇园区、215个行政村,总人口48万。全县境内有大小河流58条,流域面积在100 km2以上的干支流11条,已注册中小型水库76座。近年来,由于受利益的驱使,一些不法分子不惜铤而走险,大肆疯狂非法采砂,他们为了规避打击,采取与水利、国土、林业等行政执法部门打游击战的方式,白天休息,夜晚盗采,工作日休息,节假日盗采,且盗采工具现代化,用钩机、铲车挖砂,来时快,撤退迅速,为执法带来很大难度,桐柏县作为千里淮河的源头,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功能区,控污治污,保护生态,既是确保淮河清洁的政治担当,更是造福于民,泽被后世的历史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桐柏县委、县政府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深入实施生态立县战略,从政治上、战略上认识和把握生态环保问题,保持高度警觉,强化纪律意识,把河湖管理工作真正摆到重要位置,紧紧抓在手上,强化源头治理、探索长效机制。

1 全面建立推行河长制,实施河道网格化管理

1.1 构建县、乡、村三级河长体系

桐柏县委、县政府建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第一总河长、县长为总河长的县、乡、村三级河长制组织体系,全县共设立河(库)长415名;其中县级河长22名,乡级河长185名,村级河长208名,建立完善了县、乡、村三级河长体系,还聘请当地农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老党员为义务河长,由县人大牵头,于2018年6月建立了义务河长体系,由人大常委会主任任全县义务总河长,各乡镇每一条河都明确有义务河长,完善了与县河长办信息传递及对接协调的工作机制,并建立了桐柏县义务河长微信工作群,参与河道的管理和监督,力争使河道的管理规范化、长效化和机制化。

1.2 探索建立管河护河长效机制

以“河长制”实现“河长治”。着力创新长效机制,努力使流域治理工作从“人治”变为“法治”、从“短治”变为“长治”。明确三级责任链条,变“九龙治水”为地方首长负责制。守土有责,守水也有责,建立了县、乡、村三级河长制体系后,制定了《桐柏县河长制联席会议制度》《桐柏县河长制联合执法制度》等11项制度,依法依规落实地方主体责任,协调整合各方力量,形成政府主导牵头,部门共同参与,层层压力传递,人人职责明确的治水责任链条。建立督查巡查机制,实行“河长制”月巡查、季督查制度,确保全县每条河道每天有人巡查、有人管,巡后有记录,发现问题有处置。建立河长制工作考核问责和责任追究制度。实行“河长制”工作“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问责”。每年公布乡镇“河长制”成绩单和各流域水环境状况,严格落实考核奖惩机制,并将考核情况作为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完善了河道“三员”(警员、保洁员、巡河员)网格化管护机制,每条河道都配备一名警员,配置河道保洁员414名、巡河员85名,制定了“三员”岗位责任、保洁、巡查、奖惩考核等制度,并将“三员”经费列入到了每年的县财政预算计划,分期对河道保洁员进行了培训,实现了各级河长纵向到底,河道“三员”横向到边的网格化管理全覆盖,每条河段都有具体的监管责任人,全时段管控,不留死角,不留盲区。同时,为加大涉水违法案件查处力度,强化联合执法机制,桐柏县委、县政府还专门设立了河库警务室,由公安部门抽调一名副科级干部,带领两名干警,常驻警务室,与原单位工作脱钩,专职负责打击破坏河库环境的涉水违法行为。

1.3 建立智慧河长体系

推行河长APP巡河软件及智慧河长平台,提高了信息报送及问题整改效率。为破解非法采砂有效监管的难题,针对桐柏县河网密度大、支流多,省际交界河段长、执法力量薄弱、管理难度大的实际,积极探索和寻求卓有成效的监管办法,扭转非法采砂屡禁不止、举报案件多发频发的不利局面,着力构建“人防+技防”网格化管理的智慧河长新机制,筹建全县河道采砂高清视频监控平台,在185个主要出砂河段及必经路口,安装智能摄像头,重点出砂区域设置热成像云台,对进出该区域的运砂车辆,实行24 h监控,区域边界预警,规范建立了全天候,全方位,全时段智慧河长监控系统,为桐柏青山绿水搭建了“防护网”。

2 严厉打击非法采砂,强化源头治理

2.1 坚持属地负责

桐柏县把河道采砂管理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实行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层层明确责任,落实任务;各乡镇人民政府是本辖区河道采砂工作的责任主体,政府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各级河长要在分包河道(段)切实做好采砂管理的组织领导、指挥协调、督导检查工作,真正形成河长负责、部门协作的工作格局。

2.2 强化部门责任

严格执行采砂规划制度、许可制度,没有规划和年度实施方案,就不能许可;加强河道日常巡查和采砂现场监管,建立工作台账,实行日报告制度;加强对非法采砂活动的行政执法力度,做到有专门机构、专职人员、专用装备、专项经费,增强执法能力和效率。强化联合执法,组织县公安、水利、自然资源、林业等执法部门,重拳出击,严厉打击偷采、盗采等治安违法和犯罪行为,对涉砂黑恶势力依法严惩、绝不手软。同时,由水利、公安、国土等7个部门牵头,相关部门执法人员组成巡河队,全天候值班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置。

2.3 开展打击非法采砂专项行动

桐柏县强化各级各部门执法配合,“五指并拢”,重拳出击,严厉打击非法采砂行为。首先从源头控制,成立了以县长为指挥长,政法委书记、县政府主管副县长等为副指挥长,相关单位为成员的专项行动指挥部,重点打击无证非法采砂、超范围、超深度等违规采砂,私买私卖河道砂石资源以及非法囤砂等违法违规行为。县委、县政府相关领导亲自带队,组织公安、水利、国土等部门精兵强将100余人,每次出动各类执法车辆20多辆,对全县范围内的各类违法违规采砂点进行突袭打击。共捣毁各类采砂设备10余套,取缔非法采砂点8处,行政立案处罚16起,涉嫌犯罪移交司法部门6起涉案10余人,有力地打击了非法采砂者的嚣张气焰,基本遏制了乱采乱挖砂石资源的势头,赢得了全县人民的一致好评。县水利部门组建两个执法小组,采取分片包乡镇的方法,随时随地进行突击巡查。同时强化属地配合联动,在接到案件举报时,由属地乡镇派出所派出警力立即赶赴现场控制人员设备,由水利执法人员及时赶到现场进行处置,有力地保证了执法效果。其次从运输卡死。为斩断非法采砂者的利益链条,桐柏县从强化设卡查超执法入手,从公安、交通、水利等部门抽调60多名执法人员,在全县4个运输道路的主要路口设立固定卡点,每天24 h值班,对进出桐柏的运砂车辆进行盘查,严查砂石资源的来源,发现涉嫌来源不明、超限超载等违法违规运输车辆,立即扣押处理。

3 成立国有砂石公司,做好生态修复

3.1 加强规划审批

科学合理的采砂规划是做好河道采砂管理的基础,水利局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勘测设计单位,在实地调查勘测的基础上,综合分析河道砂石资源历史储量、泥沙输送条件等,结合当地工程实际,科学编制河道采砂规划,报有管理权限的主管部门审批后,严格按规划方案组织实施。

3.2 严格采砂许可

国有砂石公司每年向水利局申请办理河道采砂许可证,自觉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检查。在许可证中,明确开采地点、期限、范围、深度、作业方式,明确采砂企业应承担的清运砂石、平整弃料、修复工程设施以及修复生态等责任,并督促落实到位。水利部门对河道砂石开采放线、现场施工及现场清理、验收等进行全程监控,并实行河道砂石“采运单”制度,确保按要求范围及指定区域开采。

3.3 及时组织生态修复

河道生态修复是河道采砂管理的重要一环。采砂作业前,国有砂石公司必须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生态修复方案,安排好时间节点,按照“谁开采、谁清理、谁平复”的原则,及时恢复河势、修复生态。及时督促采砂企业清除河道管理范围内的船只机具、动力设施,清理平整砂石堆料、弃渣弃料,修复损坏的河床岸滩、河道堤防及道路等,确保河砂开采一处,修复生态一处。

猜你喜欢
采砂砂石河长
浅析砂石材料质量对道路建设的影响
浅析沅江市推行河长制模式
采砂对沅水典型采砂河道影响初步分析
人工砂石料加工系统运行成本管理的探讨
建筑砂石骨料的应用分析
从法律视角看“河长制”对水污染防治的作用
我国将打击长江非法采砂
开化:催生“河长”公选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