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7改建工程水土保持措施及分析

2021-01-07 22:08董保根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21年5期
关键词:渣场土工布排水沟

董保根

(夏邑县水利局,河南 夏邑 476400)

1 项目自然概况

G207线登封境改建工程位于登封市境内,项目建设地属伏牛山中条山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主要河流有15条,分属于黄河流域和淮河流域;大部分为淮河流域,属颍河水系和汝河水系。中小型水库55座,灌区有446处;地处豫西山区,西北高,东南低,南北高,中间低,全市海拔高度在228~1 512 m。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山地、丘陵、盆地、河谷小平原兼而有之;项目区位于华北地震构造区,多年平均温度14.20℃,年日照时数2 275 h,年均降雨量604.60 mm,平均风速2.80 m/s,年平均无霜期266 d,最大冻土深度20 cm。土壤有褐土和棕壤2个土类,植物种类繁多,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项目区林草植被覆盖率为39.80%。

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G207线登封境改建工程位于郑州市所属的登封市境内,是为了适应登封市城市规划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满足G207线交通量日益增长的需要,是“十三五”政府安排的重点交通基础建设项目。现有国道G207线登封市境内全长39.87 km,北端从偃师市府店镇进入登封境,途径少林办事处、嵩阳办事处(市区)、大金店镇,由送表矿区向南进入汝州市境内。现有G207线为双向两车道二级公路,局部路段为山岭丘区三级公路标准,长期以来承担着过境交通及登封西环线的重任,区域交通非常重要。G207线登封境改建工程路线全长17.57 km,起于登封市杨沟村西北侧,接马鞍山隧道,终点止于登汝界,接G207汝州段,全部为新建路段。

3 工程地理位置及线路走向

G207线登封境改建工程项目起于登封市杨沟村西北侧,接马鞍山隧道出口,起点桩号为K38+076,路线向南前行,跨红石头沟后,在火龙庙西转向南,下穿盐洛高速、郑洛城铁后至尹新庄西,后折向东南,与G343立体交叉并设置石道互通,之后上跨登阜铁路,经郭沟东,在郝沟西侧向南行进,经皇后庄西,在送表后坡与马家寨水库之间转向西南,经西送表村东侧转向南,从田家沟与水磨湾水库之间穿过,终点止于登汝界。接G207汝州段,终点桩号为K55+640.78,路线全长17.57 km。

4 工程建设方案布设

4.1 项目建设性质及规模等级

G207线登封境改建工程属于改建工程,工程路线全长17.57 km,均为新建路段。新线位偏离老路较远,建成通车后原有老路转换为地方道路。道路等级为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设计时速为80 km/h,整体式路基宽度24.50 m,分离式路基宽度16.50 m。全线共设桥梁1 990.78 m/7座,其大桥1 909.78 m/6座(均为新建),中桥81m/1座(新建);涵洞14道;互通1处;分离式立体交叉5处,其中下穿盐洛高速公路分离式立交1处,下穿郑洛城际铁路(规划)分离式立交1处,上跨登阜铁路桥分离式立交1处,下穿矿区道路分离式立交1处,下穿矿区皮带线分离式立交1处,平面交叉15处;养护工区1处。

4.2 项目组成及占地面积

G207线登封境改建工程主要由路基工程、桥涵工程、互通立交、附属工程、弃渣场、施工道路、施工生产生活区等7部分组成。工程总占地153.79 hm2,其中永久占地面积118.68 hm2、临时占地面积35.11 hm2,占地类型主要为耕地、林地、住宅用地、其他农用地、交通设施用地,施工结束后最大限度恢复原地貌。

4.3 工程土石方情况

为了有效地保护和利用表层耕作土资源,各区在施工或开挖前,先剥离其表层土,并做好临时堆置防护。表土剥离面积98.93 hm2,共剥离表土量为19.79 万m3,从路基工程区调运5.55万m3至弃渣场,其余各区剥离的表土全部用于项目区的绿化、复耕覆土。

工程总挖方量373.85万m3,总填方量150.76万m3,利用方79.22万m3,移挖作填后,弃方223.08万m3。工程共选取9处弃渣场,全部为废弃取土(采矿)坑弃渣的形式,总占地面积13.97 hm2。

4.4 项目拆迁安置及专项设施改建

G207线登封境改建工程主体设计文件及现场勘测调查,项目建设共需拆迁156人、35户,拆迁砖混房11 363 m2,简易房3 780 m2,共计拆迁面积为 2.87 m2、方量0.65万m3,由于沿线拆迁方量少而分散,拆迁产生废弃方可通过粉碎或再生处理的方法用作路床填料(沿线路床高度 1 m以上的路段)。项目的拆迁及安置工作由地方政府负责,搬迁所需费用全部由建设单位负责,安置纳入新农村建设和小城镇建设中统一安置,不再新开辟拆迁安置区,因此拆迁安置区的水土流失防治由地方负责。拆迁安置区的建设过程中应按照水土保持有关规定做好建设期间的水土保持工作。

4.5 工期及工程投资

G207线登封境改建工程建设期为2021年12月开工,工期30个月,2024年5月竣工通车。投资估算总金额(含连接线)为13.73亿元,其中建筑安装工程费9.08亿元,占总估算金额的66.14%。项目全部建设资金在申请交通运输部和交通运输厅资金补助后,不足部分由地方自筹。

5 对建设方案与布局的评价

G207线登封境改建工程建设方案基本符合水土保持限制性规定要求,工程在下阶段应考虑在路线沿线增设雨洪集蓄、沉砂设施,减少项目运行期间水土流失的产生。

按照最新颁布的《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建标[2011]124号)对项目用地情况进行分析,项目工程占地指标合计为153.79 hm2。G207线登封境改建工程永久占地面积118.68 hm2,临时占地面积35.11 hm2,临时占地可满足工程施工的要求,工程总占地符合用地指标要求。工程总占地面积符合用地指标要求。经土方挖填平衡计算,本工程总弃方223.08万m3,弃渣堆放于指定的弃渣场内,符合要求。

G207线登封境改建项目主体工程处于可行性研究阶段,在方案编制过程中,技术人员同建设单位、主体工程设计单位共同按照水土保持限制性规定中对弃渣场的要求,初步设定弃渣场9处,总占地面积13.97 hm2,全部为废弃取土(采矿)坑弃渣的形式,不会对周边的基础设施、居民点等产生重大影响,不涉及河道等敏感性因素,弃渣结束后进行表土回覆、土地整治,对占地进行复耕及栽植乔灌草相结合的方式恢复原地貌,充分考虑了弃渣结束后的土地利用。

主体工程设计的绿化措施、表土剥离、土工布覆盖、临时排水沟、排水管道、道路两侧绿化,基本满足水保要求。主体工程设计中未涉及弃渣场、施工道路、施工生产、生活区的防护措施,在水土保持方案设计中,补充各防治区的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及临时防护措施设计。主体设计及方案新增两者结合形成综合防治体系,可有效防治工程建设造成的人为水土流失。

6 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分析

6.1 路基工程防治区

施工时先剥离表土,将表土集中堆放在互通立交区,采取临时覆盖等防护措施。施工过程中对施工场地及裸露地表进行土工布全面覆盖;根据永临结合原则,在施工过程中沿路基永久排水沟规划方向开挖临时排水沟。填方路基两侧梯形边沟,挖方路段和过村镇路段设矩形边沟,挖方>5 m路段设截水沟,边坡分级时设置平台截水沟,边沟、排水沟、截水沟出口受地形限制落差较大时设置急流槽。路基边坡防护采用植灌草护坡、拱形骨架+植灌草护坡;后期利用剥离的表土对路基边坡、土路肩、中央分隔带进行土地整治、表土回覆,路基边坡采用拱形骨架内植灌草、植灌草进行绿化,中央分隔带采取乔灌草结合的方式进行绿化,对土路肩实施撒播狗牙根进行绿化。

6.2 桥涵工程防治区

施工时先进行表土剥离,将表土集中堆放在互通立交区,采取临时覆盖等防护措施。施工过程中对施工场地及裸露地表进行土工布全面覆盖;施工期桥涵区设泥浆沉淀池与排水沟;施工结束后回填沉淀池,进行土地整治、表土回覆,撒播狗牙根进行绿化。

6.3 互通立交防治区

施工时先剥离表土,将表土集中堆放在互通三角区内的空闲区域,采取拦挡、苫盖等临时防护措施;施工过程中对施工场地及裸露地表进行土工布全面覆盖;根据永临结合原则,施工过程中沿工程永久排水沟规划方向开挖临时排水沟;桥墩基础施工时,产生的泥浆采用泥浆沉淀池进行沉淀处理。填方路基两侧梯形边沟,挖方路段和过村镇路段设矩形边沟,挖方>5 m路段设截水沟,边坡分级时设置平台截水沟,边沟、排水沟、截水沟出口受地形限制落差较大时设置急流槽。路基边坡防护采用植灌草护坡、拱形骨架+植灌草护坡;后期利用剥离的表土对路基边坡、土路肩进行土地整治、表土回覆,路基边坡采用拱形骨架内植灌草、植灌草植物进行绿化,互通三角区采取乔灌草结合的方式进行绿化。

6.4 附属工程

施工前进行表土剥离,剥离的表土集中堆存在场地空闲区域,并采取临时防护措施;施工过程中对施工道路裸露地表实施土工布覆盖措施;在低洼处布设临时排水沟;在场内区域设雨污分流排水设施,施工结束表土回覆后进行土地整治后对场内绿化区进行绿化,场内绿化种类以常青阔叶乔木,芳香型乔木、灌木草为主,以调节场区小气候,保持空气清新。

6.5 弃渣场

弃渣场为G207线登封境改建工程方案设计的重点防治区。弃渣场施工前剥离表土,表土集中堆放在场内空闲区域并采取覆盖措施;弃渣场四周布设截排水沟,平台布设横向排水沟,底部设挡渣墙、排水沟、沉砂池及护坦;施工结束后,对弃渣场进行土地整治,然后实施表土回覆、绿化及复耕。

6.6 施工道路

施工前进行表土剥离,剥离后转运至互通立交区并采取临时防护措施;对施工道路裸露地表实施土工布覆盖措施;施工过程中在路基一侧布设排水沟;施工结束表土回覆后进行土地整治复耕或恢复植被。

6.7 施工生产生活区

施工前进行表土剥离,剥离的表土集中堆置在区内空闲区域内,做好苫盖等临时防护措施;施工过程中在区域内开挖临时排水管网,对场内未硬化区域实施土工布覆盖措施;施工结束进行表土回覆及土地整治后复耕及绿化。

7 结语

综上所述,主体工程的选线、占地、挖填方、施工工艺等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符合规范要求。通过方案对主体工程进行水土保持措施补充和完善,能够有效地防治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从水土保持角度分析,G207线登封境改建工程项目建设可行。

猜你喜欢
渣场土工布排水沟
聚丙烯针刺土工布及其复合土工膜的力学性能分析
关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边坡稳定综合治理研究
排水暗管滤层土工布的水力性能与其孔隙结构关系的研究
德泽水库枢纽水井渣场设计和管理思考
Thalidomide for refractory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from vascular malformations in patients with significant comorbidities
基于事故树方法的弃渣场安全研究
五一水库工程平地型弃渣场水土保持措施设计
皇家库府遇盗
丙纶长丝非织造土工布的性能及其应用
动词“Get”的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