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高校GIS专业竞赛与就业质量关系的实证研究

2021-01-07 06:08戴仕宝谷家川孟瑶瑶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薪资竞赛毕业生

江 月,戴仕宝,谷家川,孟瑶瑶

(滁州学院 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高质量就业是当前高校就业工作的一个新的目标。近些年来,各类学科竞赛蓬勃发展,学科竞赛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已得到认可。参加各类型的学科竞赛有力促进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对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各类的学科竞赛,不仅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就业能力得到了提高,也为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然而,各学者对学科竞赛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学科建设、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等方面,这些成果中,多数是泛泛而谈,缺乏实证研究。本文基于就业大数据跟踪统计分析,以实证分析的方法研究学科竞赛与就业质量的关系,以滁州学院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为调查对象,期望找到应用型本科高校提升学生就业质量的可靠路径。

1 数据描述与分析

1.1 数据描述

自2010年开始,在安徽省人民政府地理信息系统工作委员会、安徽省科协技术协会及省教育厅的指导下,安徽省地理信息中心每年举办一届安徽省大学生GIS技能大赛,目前已成功举办10届,培养优秀学生近3 000名。GIS技能大赛充分落实了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做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中加强学科和技能竞赛项目管理等相关要求意见。历年来,大赛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做到了以赛促改,以赛促教,以赛促练,以赛促学,充分发挥了学科和技能竞赛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提升了大学生实践和创新创业能力,构建了一个稳定的GIS人才培养交流机制,进一步发挥了高校GIS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创新力,具有专业性强、学生受益大、社会影响好等优势。

滁州学院多年来重视安徽省GIS大赛,作为秘书长单位鼓励学生参加各组别、级别的竞赛,把学科竞赛作为提升学生专业能力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2010年自大赛开始组织以来,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学生已连续参加10年,合计400人次获奖。本次调查毕业生数据来源于麦可思调查2014-2018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跟踪调查数据。麦可思公司是高校、社会大众、用人单位和政府公认的第三方权威性数据机构。根据滁州学院2014-2018届毕业生麦可思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共调查到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毕业生423人,占近五年该专业毕业生总人数的59.83%。通过对比梳理大赛获奖名单,麦可思调查中共涉及获奖毕业生106人,占获奖总人数的54%。

表1 2014-2018届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毕业生在校参加专业竞赛情况

在就业质量分析方面,参考国外相关理论和国内相关研究成果,笔者认为大学生就业质量主要应该包括客观就业质量和主观就业质量两个方面。客观就业质量按照社会一般认可标准可细分为非失业率、专业对口率、离职率、薪资水平四个维度,主观就业质量一般认为是毕业生对就业现状满意度。

1.2 数据分析

经过数据梳理,将每届毕业生数据的客观就业质量分成四个维度,每一维度再分为毕业生平均值、获奖毕业生值、非获奖毕业生值三类。主观就业质量中将就业现状满意度进行赋值分析,将很满意、满意、不满意、很不满意赋值为4、3、2、1,获得三类数据5年平均值。

2 结果分析

2.1 学科竞赛与非失业率

经过统计5年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应届毕业生非失业数据(如表2所示),来将统计分为当年毕业生学生平均非失业率、获奖毕业生非失业率、未获奖毕业生非失业率三类。数据中,可看出非失业率最高与最低年份均出现在获奖毕业生中。可见参加学科竞赛并获奖学生非失业率并不会因获奖而有所提升。毕业生的择业观念并不因专业技能的提升而改变,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毕业生中依然存在精英意识,对薪资和职位的要求高,更希望在经济发达地区或省会城市就业,把择业定位在大中型国有企业,不愿意去小型民营企业就业。也反映出竞赛获奖毕业生择业期望值脱离了社会需要,造成就业困难。

表2 2014-2018届毕业生非失业率情况(单位:%)

2.2 学科竞赛与就业对口率

从数据可看出(如表3),专业对口率最高和最低均出现在获奖毕业生中。而毕业生平均专业对口率与未获奖毕业生专业对口率数据波动不大。分析原因,一是毕业生对专业对口的理解不同;二是获奖计算机水平较高。从地理信息科学专业角度来看该专业侧重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技能,培养学生用计算机解决地理信息问题的能力,而不仅仅是地理学本身。从麦可思调查中职业类别选择中可以看出(如图1),调查显示毕业生毕业后选择计算机开发与应用呈现上升趋势。从GIS大赛组别来看,大赛分为六个组别,分别是现场操作组、地图制图组、地理设计组、三维建模组、GIS应用开发组、遥感应用组均是利用计算机技能解决地理学问题。获奖毕业生计算机技能在大赛中得到显著提升,就业中更倾向选择计算机开发与应用相关工作。

表3 2014-2018届毕业生专业对口率(单位:%)

图1 毕业生选择计算机开发与应用情况

2.3 学科竞赛与薪资

经过归一化分析2014-2018届毕业生平均薪资水平,可看出:获奖毕业生平均薪资均高于平均值和未获奖学生,且5年薪资中,薪资最高的出现在获奖毕业生中,而最低值出现在未获奖毕业生中。可看出GIS大赛获奖对毕业生择业后的薪资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经过归一化分析后,可看出毕业生毕业后薪资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图2中可得知5年中大赛获奖毕业生平均薪资水平高于毕业生平均值,最大差距达800元,其中2018届毕业生薪资水平最高。

表4 2014-2018届毕业生薪资情况

图2 毕业生平均薪资对比

2.4 学科竞赛与离职率

从数据来看(如表5),离职率最低出现在2017届获奖毕业生和2014届未获奖毕业生中,其中最高离职率42%出现在2017届未获奖学生中。5届毕业生中,GIS大赛获奖并未影响毕业生离职。一是GIS大赛对毕业生专业技能提升具有显著作用,因而就业能力相应得到提升,毕业生在择业期选择余地会更多;二是职业规划意识并不因GIS大赛获奖而得到重视,毕业生普遍难以界定就业的概念以及与之相对应的职业的概念,毕业生在进行职业选择的过程中过多地凭自身直觉决定,并没有对自身的喜好、对未来职业的期待、或者是企业的实际情况以及岗位的工作内容等等进行全面考虑。

表5 2014-2018届毕业生离职率情况(单位:%)

表6 2014-2018届毕业生就业满意度

2.5 学科竞赛与就业满意度

就业满意度是衡量就业质量的重要主观指标。毕业生结合自身条件和体验、对照自身所处的工作条件对他所获得的岗位进行满意度评价,并不会因参加GIS技能大赛而改变就业满意度评价。毕业生根据个人能力和层次的不同,对就业岗位及就业待遇的要求也会有所差异,所以对就业岗位及就业待遇等要求也会有所差异,因而对自己工作现状的满意度也有不同的判断标准。从调查数据来看(如表6),5届毕业生的满意度平均值中,获奖毕业生略高于平均值,但提升并不明显。

2.6 结论

通过分析调查数据,可以得出GIS大赛对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中薪资和满意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参与GIS技能竞赛的同学在企业招聘时会受到更多用人单位的青睐,而企业在实际招聘的过程中也会参考学科竞赛情况,故而在薪资水平上高于普通毕业生;GIS技能大赛提升了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提高了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研究兴趣,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更具有优势,故而在就业满意度中高于普通毕业生。但是也不会因参加GIS大赛失业率会降低,也不会因参赛获奖更乐意选择专业对口工作,稳定性也不会因此有所提升。总而言之,GIS专业竞赛大赛对就业质量的提升影响不大。

3 讨论与建议

虽然GIS专业竞赛对就业质量提升影响不大,但可看出对毕业生就业中专业技能的提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高校还是应该积极鼓励大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将学科竞赛纳入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学科竞赛深化专业理论基础,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启发大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大学生在竞赛准备中丰富知识,增长见识,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创造力。因此,建议从以下三方面对专业竞赛设置进行改善,进而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

第一,职业生涯教育贯穿学科竞赛的始终。学科竞赛指导教师与生涯规划指导教师有机灵活地融合在学科竞赛中,为大学生提供全面、深刻地就业指导。GIS技能大赛为理解课堂所学知识提供了一个积极的展示平台,大学生通过学科竞赛中了解职业、岗位需求,了解社会需求,增强竞争意识、敬业精神以及积极进取的精神,从而提升大学生生涯规划意识,提高就业质量。

第二,设置大赛的主题。据悉安徽省GIS技能大赛举办十届以来,仅仅在组别设置中进行了调整,大赛举办缺乏明确的主题。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设置主题有助于提高大学生了解社会需求,提升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有助于改善毕业生中普遍存在的“慢就业”现象。

第三,注重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操作能力的同时还应强化培养大学生的科研能力。在学科竞赛中,参赛者可以积极发挥自己的动手能力与主观能动性,运用网络、书籍、各种文件资料等多种手段收集信息,进行知识的重组和整合,开展探索性研究,并在此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进而提升学生自身就业能力和自信心。

猜你喜欢
薪资竞赛毕业生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不简单以“住房薪资”引才——遵循“一步一重天”的人才发展规律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我看竞赛
创新思维竞赛(3)
最“叛逆”的毕业生
“我爱海洋”知识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