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推进终身教育体系与学习型城市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1-01-08 07:43邓志建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7期
关键词:终身教育学习型体系

邓志建

(国家开放大学学习型城市研究中心,辽宁大连116021)

自20世纪60年代,著名成人教育家保罗·朗格朗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的“第三届促进成人教育委员会”提交的《关于终身教育》的报告中首次提出“终身教育”概念以来,终身教育思想迅速为世界各国所关注。由于终身教育体制的构建对提高国民素质和促进经济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1],因而树立终身教育理念,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已成为各国政府的教育政策行动。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始终处于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础位置[2]。党的十八大、十九大提出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进一步强调“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明确要求“加快发展面向每个人、适合每个人、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

学习型城市建设是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关键,它突出以人为本,以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以实现城市现代化为目标[3],其内核与支持系统是终身教育体系。树立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理念,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城市是推动城市发展、健全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提升城市的整体运营功能[4],促进城市的全面进步、促进社会和谐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大连市委自提出“创建学习型城市”以来,将学习型城市建设作为提升市民素质,培育和塑造城市精神,增强城市软实力,践行品质立市的重要战略举措。不断检视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城市建设状况,是大连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教育的方针政策、辽宁省“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对大连的要求、实现《大连2049城市愿景规划》等的必然要求。

一、大连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实践经验

自市委九次全会提出“创建学习型城市”以来,大连即将完善终身教育体系作为建设学习型城市的内核和重要支撑,大力实施科教强市、人才强市战略,坚持以夯实基础、调整结构、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为重点,推进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经过不断努力,大连市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方面已取得丰硕成绩。

(一)基本建立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2007年,大连在全市启动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新建和改扩建工程,对各区市县(先导区)新建的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按照一定标准补助建设经费、配备图书和玩具。通过新建、改扩建农村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实现了“每个乡镇至少有一所安全、合格的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目标。2009年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城区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管理和使用的意见》,要求城市住宅小区要配套建设幼儿园,且优先满足小区居民子女入园需求[5]。于2017年启动实施了《大连市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2017—2020)》[6]。普惠性资源进一步扩大,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学前教育师资队伍显著加强,学前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二)义务教育全域均衡发展加快推进

全市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均衡发展进一步推进。一是加强控辍保学提高义务教育巩固水平。层层压实责任,统筹研究消除涉农区县“大班额”问题;二是补齐乡村教育短板,新增优质乡村小学15所,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三是有效完善乡村教师补充机制,改善农村教师结构性失衡;四是实施了互联网+“千课计划”,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大力提升义务教育学校教育质量;五是建立择校动态监测制度,对11个地区45所学校实行动态监测,保障学生入学机会公平[7]。

(三)进一步健全大连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一是优化整合职业教育资源,理顺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基本建立并完善了政府主导、校企合作、集团化办学的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机制。二是优化了职业教育布局结构。积极推进普湾职教基地建设,扩大高等职业教育规模,优化整合县级职教中心。经过近几年的布局调整,全市职业教育学校结构已趋合理。三是结合大连市产业发展规划,建立了职业学校专业随技术创新与产业变革动态调整机制,实现专业大类错位、特色发展。四是建立了促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机制。五是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双向互认、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学习内容和学习成果有序衔接。2019年,大连市有7所学校8个专业入选教育部“1+X”证书试点专业[8]。

(四)协调增强大连高校服务城市发展能力

大连积极利用地方高校众多这一得天独厚优势,提升高校与城市互动发展水平,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提升高校办学实力[9]。一是将大连高校发展纳入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对高校发展的重点项目予以支持;二是引导高校主动适应区域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及时调整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三是优化整合市属高校教育资源。2019年,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大连广播电视大学)整合成立,中高职贯通发展,职业教育、开放教育、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沟通,逐渐显现普通教育和继续教育融合发展趋势。通过优化整合,市属高校提高办学水平,必将为大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好服务。

(五)社区教育高质量推进

2017年,依托电大成立大连社区大学和大连市社区教育指导中心[10],完善“市、区、街、居”社区教育四级办学体系,发挥统筹、协调和服务职能,更加专业化地研究国家有关社区教育的政策要求,落地服务大连社区教育。建设了社区教育网络和公共教育服务平台,高质量推进资源开发、政策咨询、信息服务等各项工作,加强各类学习资源的建设与共享,为全市社区教育和学习型社会建设工作提供支持服务。目前,社区教育已能较好满足大连市民教育供给的多样性、教育服务的个性化要求。

(六)创建了丰富多样的终身学习活动载体

一是积极推进学习机关、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区建设。发挥大连讲坛、县区讲坛、社区讲坛作用,统一思想,引导全市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建设富庶美丽文明的现代化国际城市。二是开展职业农民培训。以农村科技文化超市、农村书屋建设、农村实用科技知识和技术培训教育为载体,帮助农民掌握现代农业科技和实用技术。三是创新家庭教育活动。结合“文明和谐楼院”“好楼长”“十星级文明户”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学校班级开展家长委员会活动,发挥家校联合教育作用,创新各类家庭教育活动。四是实施市民素质提升工程。开展宣传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活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组织系列科普教育活动、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以及“打造文化大连”系列文化活动。五是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以“中国海外学子创业周”等活动为载体,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鼓励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

二、大连终身教育体系构建与学习型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

大连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方面虽然取得了较大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如建设工作与城市发展还有差距、各城区发展不平衡[11]、政府顶层设计还有不足、地方终身教育法律法规还未出台、教育结构和布局还不尽合理、农村教育还相对薄弱、教育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以及各类教育资源还需进一步优化整合等。

三、进一步完善终身教育体系与推进大连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出台大连终身教育条例,完善终身教育体制机制

大连应尽快推进终身教育地方立法工作。通过立法充分发挥各类教育资源作用,加大统筹各类教育与文化资源的整合力度[12],厘清各类教育职责定位,明确各参与主体责任与义务,以地方法规确保各类教育有序开展,形成系统完备、布局合理、科学规范、保障有力、运行有效,面向大连市每一个人、适合每一个人的开放灵活终身教育体系,推进建设学习型城市。

(二)统筹协调发展各类学校教育

1.持续扩增普惠性资源供给,均衡学前教育发展

一是持续扩增公办幼儿园的比例。切实落实党和国家、辽宁省委、大连市委关于学前教育的目标任务,强化政府学前教育责任,扩增公办幼儿园,增加优质公办幼儿园学位供给;二是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力度,鼓励社会力量新办幼儿园,普遍实施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扶持政策,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巩固并稳步提升公办和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比例,着力提升学前教育保教质量;三是大力推进农村地区新建、改扩建乡镇公办中心园,完善管理体制机制。

2.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

一是加快推进全市配套中小学建设,引导北三市进一步优化学校布局,提升涉农区域配套中小学校舍建设,提高其信息化设施设备配备质量。二是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校长、教师轮岗交流工作,着力提高城镇学校优质师资向农村偏远学校交流比例。切实引导城市优质学校对口帮扶支持偏远乡村、海岛学校。鼓励优质学校牵手薄弱地区学校、偏远农村区域中小学,实施城乡集团化合作办学,推动城区优质教育资源向乡村学校辐射,进一步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三是要切实消除“大班额”现象,改善乡村学校教师结构,多措并举提升其综合素质。

3.进一步完善大连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一是推进《大连市职业教育现代化2035》《大连市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落实,探索具有大连特色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选择试点现代学徒制、学分银行、“1+X”证书制度;二是指导职业院校结合地区产业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育特色专业学科群和提升专业标准建设,持续提升办学水平,建设一批高水平专业标准,为地区产业发展培育高技能从业人员;三是结合大连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城市能级转换需要,引导县级职教中心加快转型发展。

(三)规范社会力量办学,构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

一是要规范民办学校,有效增加教育服务供给。持续优化政策环境,大力支持民办教育发展,通过主动服务、搭建平台、加强监管、完善评估等,促进民办学校规范发展。教育行政部门应积极履职,引导民办教育准确定位,鼓励民办教育完善师资队伍建设,稳步提升教育质量。二是增强各类博物馆、艺术馆社会教育功能,引导各类非学历社会教育服务。三是要构建并完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推进地方家庭教育条例建设,厘清相关职能部门职责,完善家委会制度,办好社区家长学校,丰富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活动,以“互联网+”创新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载体,完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协同育人机制。

(四)发挥网络教育优势,完善大连终身学习服务体系

教育信息化是终身教育政策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终身教育政策发展的重要支撑。积极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手段,发挥网络教育和人工智能优势,大力推进智慧城市、数字城市建设,完善终身教育平台功能,构建信息化终身学习公共服务体系。依托大连广播电视大学优势,推进大连开放大学建设,整合各类继续教育资源。发挥社区大学网络平台功能,联通市-区-镇-居(村)四级办学,进一步探索完善社区教育课程资源的优化、整合、共享机制,构建个性化终身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加大老年大学支持力度,改善教学设施设备,以“互联网+教育”丰富教育形式、内容,统筹协调各种办学资源,形成多元化老年教育格局。

(五)构建地方终身教育资历架构,推进学分银行建设

整合日趋完善的正规教育、相对分散的继续教育,搭建更具包容性的学习制度体系,是新时代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的迫切任务和目标要求。国际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使用资历架构方法“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积极促进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13],取得良好成效。大连应明确政府相关部门职能,依托开放大学积极探索、实践地方终身教育资历架构,推进学分银行建设,开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格局,促进公平有质量的教育和学习涵盖每个市民的一生。构建地方终身教育资历架构,有利于尽快形成大连市面向每一个市民、适合每一个市民,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体系和学习方式,更适合加快地区现代化建设,促进每个市民的全面发展和城市全面进步的多层次、多样化需求。

猜你喜欢
终身教育学习型体系
我国终身教育的回顾与反思
国外终身教育立法对我国构建相关机制的启示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五环节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把人大机关建设成为学习型机关
慕课让终身教育变为一种现实
两岸终身教育法律比较研究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新时期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建设学习型关工委的回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