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是对无产阶级文学党性原则的继承和发展

2021-01-08 09:03杨立元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党性原则文艺总书记

杨 扬,杨立元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是对无产阶级文学党性原则的继承和发展

杨 扬1,杨立元2

(1. 唐山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0;2. 唐山师范学院 文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0)

分析了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与无产阶级文学党性原则的密切关系,认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是对无产阶级文学的党性原则的继承和发展。

以人民为中心;文学党性原则;关系及表现

无产阶级文学的党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党性学说在文艺领域中的贯彻和体现。它的核心思想就是以人民为创作中心、写人民为人民而写,这是社会主义时代作家创作观和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学的指导思想。在新时代,如何坚持以人民为创作中心、写人民为人民而写,是发展社会主义新时期文学的一个重要问题,但在某一个时期内,文学的党性原则中的人民性被淡化和削弱了,甚至将其当作庸俗社会学加以否定。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精益求精、潜心磨砺,以传世之心打造传世之作,不断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唱响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塑造中国形象、弘扬中国精神,坚定人民信心、振奋人民精神,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1]这是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指针,也是对无产阶级文学的党性原则的继承和发展。

无产阶级文学的党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家和作家在同形形色色的反马克思主义的斗争中,为适应革命的需要而提出、发展并完善的,它为无产阶级的文艺工作提供了理论基础和遵循的方向。在革命斗争中,马克思、恩格斯主张把文艺作为革命事业的一部分,认为文艺应描写革命的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者。马克思、恩格斯批评了文学不表现无产者而专门歌颂“小人物”的倾向,主张文艺要表现先进的阶级。马克思指出:“农民和城市革命份子的代表(特别是农民的代表)倒是应当构成十分重要的积极的背影。”[2]454恩格斯在致玛·哈克奈斯的信中提到,希望通过“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描写表现“工人阶级对他们四周的压迫环境所进行的叛逆的反抗”,甚至他还提出歌颂“倔强的、叱咤风云的革命的无产者”[2]224,在这里,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已经提出了文艺要正确地表现人民群众,尤其是工人阶级。列宁在《党的组织和党的文学》中特别指出,无产阶级文学要“为千千万万的劳动人民,为这些国家的精华、国家的力量、国家的未来服务”,“艺术属于人民。它必须深深地扎根于广大劳动群众中间。它必须为这些群众所了解和爱好。它必须从群众的感情、思想和愿望方面把他们团结起来并使他们得到提高。它必须唤醒群众中的艺术家并使之发展”[3]。毛主席从中国革命实际和文艺运动的具体实践出发,将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美学思想和列宁的文学的党性原则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规定了正确的文艺方向,划清了无产阶级文学和资产阶级文学的界限,解决了文艺的根本原则的问题,即文艺为什么人和如何为的问题。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同志结合中国的国情和新时期文艺战线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要求、坚持应用和完善、充实了文学的党性原则,即文艺要为人民服务。他说:“我们的文艺属于人民。……文艺创作必须充分表现我们人民的优秀品质,赞美人民在革命和建设中、在同各种敌人和各种困难的斗争中所取得的伟大胜利。”[4]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了新时期的文学是社会主义的文学,社会主义的文学属于人民,决定了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根本方向,完整地反映了社会主义时代文艺发展的根本方向。

在进入新时代以后,习近平总书记结合新的形势需要,继承和发展了无产阶级文学的党性原则。他的《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下文称《讲话》)是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新成果、新发展,深刻阐述了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地位、作用和重大使命,为新的时代条件下做好文艺工作划定了基本遵循的价值航向。

1. 提出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的创作原则

文艺与人民的关系命题,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重要基石。习近平总书记对党性原则进行了系统阐释,从人民需要文艺、文艺更需要人民、文艺要热爱人民三个层次论述了人民与文艺的关系及其时代内涵。他在《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有没有感情,对谁有感情,决定着文艺创作的命运。”[5]文艺工作者必须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做人民的孺子牛。文艺源于人民,为了人民,文艺作品的优劣也只能由人民来评判。人民的生活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人民是文艺表现的主体、文艺服务的主体,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把人民的冷暖放在心上、把人民的忧乐倾注于笔端,是文艺家的神圣职责和历史使命。

2. 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根本保证。加强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是无产阶级党性原则中最重要的一条。那么如何加强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呢?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加强和改进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要把握住两条:一是要紧紧依靠广大文艺工作者,二是要尊重和遵循文艺规律。各级党委要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高度,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把文艺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贯彻好党的文艺方针政策,把握文艺发展正确方向。”[5]

3. 指出了优秀文艺作品的审美标准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指出:好的文学作品应该是“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只要有正能量、有感染力,能够温润心灵、启迪心智,传得开、留得下,为人民群众所喜爱,这就是优秀作品”[5]。好的作品,必须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好的作品应该是精品,精品之所以‘精’,就在于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好的文艺作品就应该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能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凡作传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以传世之心’。广大文艺工作者要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充分认识肩上的责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活灵活现地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用栩栩如生的作品形象告诉人们什么是应该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5]。

4. 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艺批评标准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艺批评标准,即要“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5],这是文艺批评的最高标准和最高境界,是提高审美的重要力量,是解剖文艺真相的“利器”,是引导的“方向盘”。“文艺批评要的就是批评,不能都是表扬甚至庸俗吹捧、阿谀奉承,不能套用西方理论来剪裁中国人的审美,更不能用简单的商业标准取代艺术标准,把文艺作品完全等同于普通商品,信奉‘红包厚度等于评论高度’”[5]。

5. 完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和弘扬中国精神,并不排斥学习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我们社会主义文艺要繁荣发展起来,必须认真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艺。只有坚持洋为中用、开拓创新,做到中西合璧、融会贯通,我国文艺才能更好发展繁荣起来。”[5]

在新的时代,我们必须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坚持以人民为创作中心创造导向的创作原则,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在文艺战线开展同各种错误倾向的斗争。社会主义文学是党所领导的整个革命和建设事业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时时刻刻都不能离开党的领导。新时期文学的发展证明坚持文学的党性原则,文学就进步、发展;离开了文学的党性原则,文学就退步、蜕变。因此,在文艺战线必须坚持文学的党性原则,对各种错误倾向加以抵制和批判。

1. 在思想上,同各种不良倾向做斗争

不良倾向的一个突出表现是宣扬文学党性原则“陈旧”“过时”,否定文学的党性原则。有人主张文学脱离人民,表现自我,实现个体生命价值;鼓吹文学脱离社会生活,切断文学的“外部联系”,让“文学回归自身”。这实质上是使文艺脱离为社会主义服务,脱离为人民服务,即脱离了文学的党性原则。这样使得一些作家远离生活,走进了“象牙之塔”,争当“精神贵族”;一些作家超脱现实迷恋于灵感和幻觉,臆造虚构,扬言为“下世纪人创作”;一些作家丢弃了文学的神圣,主张“玩文学”,在艺术的死胡同里欣赏陶醉;一些作家反对党对文艺的领导,自翔为“精英”,利用外媒抹黑中国,有的甚至投入了国外反动势力的怀抱。所以,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思想为指导,坚持文学的党性原则,旗帜鲜明地展开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批判,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指导地位,促使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健康发展。

2. 在艺术上,同粗制滥造、忽视艺术性的倾向进行斗争

在一个时期内,一些作家在创作思想和实践上放弃了文学的党性原则,丢弃了文艺工作者的神圣使命,不讲社会效益和社会责任感,不讲艺术质量和艺术良心,使作品脱离、违背了人民大众的审美需求,造成了背离社会发展的逆反状态。在文学神圣的殿堂中所充斥的是宣扬色情淫秽、怪诞晦涩、凶杀暴力、封建迷信、庸俗低级的作品,使社会主义文学遭受了严重的冲击。正是文学的内外冲击导致了部分作家审美心态的萎靡、读者审美期待的疲软以及文学内在精神的弱化,削弱了社会主义文学的主旋律的力量。因此,我们必须进行坚决的抵制和批判,坚持做到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所提出的要求: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继承创新中国古代文艺批评理论优秀遗产,批判借鉴现代西方文艺理论,打磨好批评这把‘利器’,把好文艺批评的方向盘,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在艺术质量和水平上敢于实事求是,对各种不良文艺作品、现象、思潮敢于表明态度,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敢于表明立场,倡导说真话、讲道理,营造开展文艺批评的良好氛围。”[5]这就为我们同各种不正确的创作倾向进行批评与斗争指明了方向,以便为人民创做出更美更好的作品来。这其中河北“三驾马车”就是一个典范,他们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为创作的标尺,为行动的指南,潜心深入生活、坚持为人民大众而写作宗旨,使自己的心律与社会历史进程同频共振、契合一致,创做出了许多为人民抒写抒情抒怀、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作品。

在新的时代,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用讲话烛照自己的创作行程,更加沉实地体察和洞视本土文化的深层内涵,用哲学思想和美学理论营养心灵,追求现代精神素质和心灵的富裕,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力求创做出既有民族性又有世界性、既有大众化又有精品性、为人民所欢迎、创做出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来。

[1] 习近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作导向坚定人民信心振奋人民精神[N].人民日报,2017-9-28(1).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 克·蔡特金.列宁论文学与艺术[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3:435.

[4] 邓小平.邓小平论文艺[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5.

[5]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 10-15(2).

Adhering to the People-Centered Creation Orientation is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Party Spirit Principle of Proletarian Literature

YANG Yang1, YANG Li-yuan2

(1.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Tangshan Normal University, Tangshan 063000, China; 2. College of Literature, Tangshan Normal University, Tangshan 063000, China)

To study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s insistence on the people-centered creative orientation and the party spirit of proletarian literature,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people-centered creative orientation is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party spirit of proletarian literature.

people-centered; literary party spirit principle; relationship and performance

I200

A

1009-9115(2021)05-0045-04

10.3969/j.issn.1009-9115.2021.05.009

2021-01-08

2021-08-01

杨扬(1985-),女,河北唐山人,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外文学。

(责任编辑、校对:王淑洁)

猜你喜欢
党性原则文艺总书记
1942,文艺之春
习近平总书记论守初心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习总书记“下团组”
□文艺范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列宁报刊工作的理论与实践探微
唱响主旋律 党性最鲜明
如何做好舆论监督正面报道工作
思政课教师坚持党性原则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