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公共体育课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改革途径阐述

2021-01-08 11:27周光德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
体育风尚 2021年11期
关键词:民办高校俱乐部体育教师

周光德 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

现阶段,许多民办高校在公共体育课程改革创新中,合理运用俱乐部教学模式,发现此种新颖的教学形式,有利于激活学生的运动兴趣,让学生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选取自己所喜爱的体育课程,使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得到最大限度发挥,提高民办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整体效果。此种“兴趣化”教学方式,使学生的能动作用有效展现,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公共体育课堂的主人,推动民办高校公共体育教育的创新与变革。

一、关于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有关概述

俱乐部教学模式是现阶段民办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中十分新颖的教学手段,主要是展现体育教师的引导与促进作用,带动学生共同参与体育运动,而公共体育课程的多元化也是俱乐部教学的主要展现,不同类型的体育运动形成多个俱乐部,并运用民办高校所提供的教育资源,展开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趣味灵活的公共体育课程,改变过去公共体育课程单一、死板的教育方式,通过展现体育俱乐部教学独有的实践性、竞技性、趣味性特点,激活学生的学习能动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运动活动中,强化学生的体能素质,有效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1]。为此,民办高校公共体育俱乐部教学方式是推进体育教育改革创新的主要标志,更能满足当代大学生的心理与生理素质要求,这也是民办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引用俱乐部教学模式改革的根本原因。

二、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体育课程现状

现阶段,民办高校纷纷响应我国教育部门的新号召,将学生的基本需求作为教学导向,推行体育俱乐部教学新方式。改变传统的以专业教学班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将体育教学项目作为公共选修课程,利用选课方式,实现跨年级、跨专业、跨班级的体育教学,推动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创新发展[2]。

当前,寸金学院体育课程涉及课内与课外两个方面。其中,课内体育教学包括公共体育课程、体育保健课程,在大一阶段按班级教学,主要以体能素质为主;大二阶段主要以俱乐部教学方式为主。而课外体育教学以体育竞赛方式为主,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参与社团交流赛、校级运动会、运动训练活动、市级与省级大学生比赛等。当前,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体育课程运用俱乐部教学模式,共开设10个俱乐部项目,主要包括:篮球、排球、足球、网球、乒乓球、毽球、健身健美、舞龙舞狮、跳绳等,每个俱乐部均设有3名体育教师负责教学活动,根据现阶段我校俱乐部开设情况,可以发现传统体育项目俱乐部课程较多,新型体育俱乐部课程较少,以至于在某种程度上限制学生的选择。然而,我校当前师资队伍建设不足,譬如常规的篮球、排球、足球等体育俱乐部课程教师比较常见,对于新型体育俱乐部项目,如舞龙舞狮、跳绳、健身健美等俱乐部课程缺少专任教师,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整体教学效果。同时,因我校课程安排系统导致体育俱乐部课程每日只能开设2~3个俱乐部课程,如此一来,学生无法随意选取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只能被动选择其他课程,这也与教学初衷相悖。

三、民办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运用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运动能力

俱乐部教学方式的运用,可以有效展现体育运动示范法、竞赛法等的促进作用,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快速掌握运动方法[3]。同时,民办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师运用俱乐部教学方式,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组教学,对运动技能的连贯动作、重点动作等做不同解释说明,使学生对于运动技能的掌握度不断提升,强化学生的运动能力,让学生充分感受体育运动的精神内涵。

(二)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当代大学生对于新鲜事物有着浓厚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新鲜事物会使学生的学习热情进一步提升。在公共体育教学中,运用俱乐部教学方式,改变传统体育说教式教学模式,以兴趣为导向,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良好激活,能够积极参与到体育运动之中[4]。譬如,教师可组织学生观看体育运动示范视频,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学生一边感受运动魅力,一边结合视频展开动作分解练习,快速掌握运动技巧,提高学生的运动水平。

(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俱乐部教学方式的应用目的是突出学生主体学习地位,使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个人需求,选取自己喜爱的体育俱乐部,并在体育俱乐部中,学习相应的运动技巧,强化学生的体能素质。同时,学生也可结合自身的发展需求,对教师所讲解的运动方法展开分解练习,将运动方法转变成简单的动作,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强化民办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效果。

四、民办高校公共体育俱乐部教学面临的缺陷

(一)不均衡的项目开设供需

为了满足当代大学生的运动个性化基本需求,遵循学生内部差异的兴趣爱好与意愿倾向,俱乐部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新颖的体育教育课程。但是在民办高校公共体育俱乐部教学中,经过实践调查得知,许多开设的体育项目和学生选择并不匹配。在运动项目中,对于学生喜爱的热门运动,譬如羽毛球、足球、篮球等体育课程,会在第一时间被学生“一抢而空”,但是受学校教学场地、运动器材的限制,无法组织学生参与多人体育运动[5]。除此之外,针对学生并不感兴趣的排球、乒乓球、太极拳等运动项目,由于报名人数较少,难以展开。针对已经采购有关运动机械,进行前期投入的民办学校来讲,此种情况导致教育资源出现浪费。

(二)不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

当前,社会发展更加完善,高等教育水平日益提升,民办高校招生人数也不断扩大,这也使民办高校之前所建造的体育场和体育教育工具供应部门压力进一步增加[6]。大多数民办高校在体育教育中,都存在体育教育资源难以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然而因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也使体育俱乐部教学方式难以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展开活动,以至于限制俱乐部教学作用的发挥。在部分民办高校所建造的新场馆中,少数场馆外观观赏性已经超出体育场馆的适用性,以至于体育教学难以在场馆内展开。另外,因公共体育课程排课数量比较少,使俱乐部教学出现运动场地、运动器材无法高效适用的情况,导致体育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三)不畅通的师生互动交流

现阶段,民办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选课都依托于互联网,学生只能通过网页了解公共体育课程项目、教师姓名,对于教师的教学简述过少,学生并不了解[7]。学生只能结合自身的喜好选取公共体育课程,无法在页面掌握教师更多信息,而公共体育课程教师只有在教学中才能与学生见面,在教学前学生对于教师的专项信息一概不知。基于此,在公共体育俱乐部教学中,学生缺少与教师事先交流互动的渠道,学生对自己所选择的公共体育课程与教师匹配度并不了解。此种教学形式,容易给公共体育教学效果带来不利影响。

(四)不科学的教师专项结构

公共体育课程作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体育教师的职业素养直接关乎于公共体育课程俱乐部教学的整体质量。但是少数民办高校因师资分配不合理,使公共体育俱乐部教学的展开受到不利影响。譬如,多数教师主要以传统项目为特长,可为学生开展专项教育指导,组建校队,如田径、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武术等。而对于新兴项目缺少专业性,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要求,从而影响公共体育教学的整体效果。除此之外,民办高校学生的学习需求更加多元,在公共体育课程设置中,相继推出瑜伽课程、武术课程、台球课程等,而拥有这些专项技能的体育教师却寥寥无几,难以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

五、俱乐部教学模式在民办高校公共体育课的改革路径

(一)促进体育教学改革发展

当前,民办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开设与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创新有着紧密联系,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改革是民办高校体育课程开设的重要方针,而促进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创新发展,也离不开民办高校体育课程的践行[8]。俱乐部教学方式作为民办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展现俱乐部教学的教育价值,需要进一步促进体育教学的改革发展。基于此,教育部门通过组建有关课题研究团队,以此对公共体育课程俱乐部教学方式的实践应用价值展开深入研究,进一步推广俱乐部教学方式在全国范围内的应用。

(二)改变传统专项教师结构

现阶段,各个民办高校都面临公共体育课程教师分配不均的现实问题。为了弥补民办高校公共体育教育的不足与缺陷,应积极尝试利用社会大众与政府力量,改变传统专项教师结构,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9]。为了促进公共体育课程俱乐部教学的有效展开,首先,民办高校应加大对原有教师资源的开发力度,针对在校体育教师,学校应该加大培养教育力度,以此纠正教师存在的不良教学态度,组织体育教师学习科学先进的运动知识,让体育教师掌握最新的体育运动方法,使体育教师的职业素养不断提升。其次,学校还可积极提倡体育教师组建学习团队,实现校内体育教育资源的共享,为教师与教师提供教学经验、教学信息相互交流传递的机会,以此加强民办高校师资力量建设,保障公共体育俱乐部教学的整体效果。最后,民办高校也要聘请有关专业运动项目课程的教师,以此强化学校的师资力量,弥补公共体育俱乐部教学的不足,譬如聘请专业的瑜伽教师、舞龙舞狮教师等,便于开设多元化的公共体育课程项目。民办高校也要重视校际交流,相互借鉴俱乐部教学方式的展开形式,学习对方学院的实践经验,并将其内化为具有学校特色的教育形式。

(三)优化改进体育教学资源

为了推进民办高校公共体育俱乐部教学有效展开,高校应该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实际特点,把握新时代发展脉搏,展开多元化俱乐部教学项目[10]。譬如,开设当代大学生十分喜爱的瑜伽课程、轮滑课程、跆拳道课程等,出于对女大学生爱美心理的考量,学校可通过设置美体塑性课程,强化学生的协调能力。同时,开设团体竞技课程,如武术课程、街舞课程等,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让学生在参与团体活动中形成良好的集体意识,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意识。通过根据民办高校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需求等,展开多元化体育俱乐部教学课程,激活学生的运动热情,提高学生的体能素养。

(四)突出学生的学习主导性

过去民办高校体育教师习惯沿用说教式教学方式,使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忽视对学生个性需求的考量,限制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为此,在民办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开展中,通过利用俱乐部教学方式,进一步展现教师的引导促进作用,突出学生的学习主导性,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11]。譬如,在民办高校校园网主页上,学校可设置公共体育课程界面,把相关体育教师的教育信息直观展现,学生可结合自身的个性偏好,自由选择相应的公共体育科目。同时,为了规避公共体育项目选取不均的实际问题,学校可组织学生展开自由选课,在公共体育俱乐部教学前,对体育教师展开均衡分配,优化教师的教学结构,提高俱乐部教学的整体效果。

(五)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

有效运用民办高校所提供的教育资源,俱乐部教学改革的主要手段,这就要求民办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师合理运用教学资源,重视学校体育运动的可能性,公共体育教师通过申请在公共体育俱乐部教学时有效运用学校场馆与多种运动器材,以此优化体育运动设备,使教学资源更加丰富,改变体育教学的形式,使俱乐部教学的趣味性、灵活性进一步展现,学生在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引导下,选择自己喜爱的运动器材,展开针对性运动训练,强化学生的体能素质,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

(六)展现体育教学的趣味性

提高公共体育课程的趣味性、竞技性、有效性作为民办高校公共体育俱乐部教学创新的有效方法,这就要求民办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师应激活学生的运动参与热情,使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俱乐部教学活动之中,组织相应的运动训练项目,改变过去传统单一的训练形式,通过增设个人竞技类、集体竞技类的游戏项目,培养与强化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团结合作能力,让学生改变过去的应付思想,激活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提高学生的体能素质,实现预期教学目标,展现公共体育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更加喜爱公共体育课程。

六、结语

综上所述,在民办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建设中,通过利用俱乐部教学方式,可强化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提高学生的体能素质,使学生的运动兴趣得到良好激活,有效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锻炼学生的意志力与忍耐力,为推动学生综合化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为此,民办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师应意识到俱乐部教学的有效性,改变固有的教学认知,优化教学方式,积极发挥自身的引导促进作用,使学生在俱乐部教学模式引导下,积极投入到体育运动之中,感受体育运动的精神,使学生更加热爱体育运动。

猜你喜欢
民办高校俱乐部体育教师
新时代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分类管理制度下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成果报告
民办高校会计内部控制关键因素指标体系研究
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焦虑研究——基于社会支持视角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