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新型智库建设路径研究

2021-01-08 09:13赵路遥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12期
关键词:双高计划双高智库

■赵路遥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义乌 32200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职业教育前景广阔、大有可为”。2019年,教育部、财政部印发《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就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简称“双高计划”)作出部署,进一步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1]。不同于研究型大学和本科院校,高职院校以培养具有职业技能的实用型人才为主,服务地方产业发展。因此,如何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功能,将高职院校专业优势与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相联系,是“双高”建设的一项重要议题,新型智库的建设发展则为上述问题提供了很好的解决路径。

一、双高背景下推进高职院校新型智库建设的必要性

“双高计划”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的一次重要规划,是引领国内职业教育、服务国家战略、融入区域发展、促进产业升级的一次强有力举措[2]。“双高计划”背景下新型智库的建设,对于当前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具有重要性和迫切性。

(一)新型智库能为“双高计划”的实施提供顶层设计

“双高计划”中的改革发展任务,是对各高职院校发展的统筹要求,新型智库能根据本校实际完善顶层设计,结合办学特色及学校未来发展规划作出具体落实措施。如“双高计划”中“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这需要学校结合自身专业建设,把握当下产业需求,及时调整应用方向,从培养学生自身能力出发,将学生自身技能提升与产业发展需求相结合,从而培养一批与产业相匹配的技能型人才。新型智库可以从学校及地方的视角来进行研究和规划,结合各学院不同领域专长,从学校重点专业建设、匹配当地社会服务、贴合地方产业发展等方面进行布局,为学校做好未来发展规划[3]。

(二)新型智库是对外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随着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逐步提高,对外交流合作将愈加密切,高职院校新型智库也将成为学校与外部的交流合作平台。首先,新型智库是校企合作的首要平台。提升校企合作水平是“双高计划”的改革发展任务之一,这要求高职院校与当地产业、企业进行高频次、深度的交流合作。一方面,作为学校的内设机构,新型智库能从学校角度出发,寻求将学校优势最大化,做出符合学校及学生需求的选择;另一方面,智库也可以作为沟通桥梁,以第三方的身份,将高职院校和企业进行对接,为学校提供学生就业平台、为企业输送人才。此外,“双高计划”要求高职院校提升服务发展水平,这就需要学校广泛面向全社会,面向各领域,特别是帮助国内欠发达地区,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补足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缺口,新型智库可以作为服务平台,将高职院校和各地区连接起来。此外,新型智库也可发挥校际间的合作交流作用,定期举办主题论坛,汇集最新的理论思想,交流理论研究与实践成果,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和教学实践应用能力,提升高效办学与科研水平,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三)新型智库能助力高职院校服务地方发展

高职院校新型智库是地方型研究平台,与当地联系紧密,具有便利的调研途径和强大的数据支持,更有利于研究地方发展。此外,高职院校新型智库的研究角度主要集中在应用层面,符合学校本身的社会定位。“双高计划”中打造高水平专业群,就是要求高职院校面向所在地区域和重点行业,依托本校优势特色专业,发挥专业群的辐射效应和服务功能[4]。高职院校办学要以地方产业发展为中心,围绕当地产业建设,以地方的产业繁荣为目标,与地方共同发展[5]。基于学校和专业定位,新型智库的研究与地方的关联度更加紧密。此外,新型智库建设能够推动地方建设更加细致,并精准聚焦,关注到更深层次。在“双高计划”下,高职院校培养各领域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就能为当地产业提供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与新型智库共同促进当地社会的发展。

二、当前我国建设高职院校新型智库所面临的困境

近年来我国的智库建设备受国家重视,各级党和政府都积极支持地方智库建设,也有不少地方高职院校成立了智库,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总的来说,高职院校新型智库建设还处于兴起阶段,尚不成熟,未来发展还需克服诸多难题[6]。

(一)地方和高职院校的重视程度不足

我国高职院校新型智库发展起步晚,地方和学校都还未对新型智库建设予以足够重视。我国高职院校新型智库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亟需提升。目前国内高职院校有一千四百余所,占全国高校数量的三分之二以上,高职院校智库仅占约5%。中国智库索引(CTTI)共收录高校智库471个,大多集中分布于985、211本科院校,研究方向偏向于学术、理论,高职院校智库数量少,且综合实力和影响力也难以赶上本科院校智库及党政智库。由此看来,地方与高职院校更应加大对新型智库建设的重视和投入。首先,新型智库未被列入高职院校常设机构之中。由于缺乏智库建设意识和长远的发展眼光,大多数高职院校在学校建立及规划时期,未将新型智库建设纳入规划和管理范畴。其次,智库建设经费来源不足。充足的经费支持是智库建设的基础,地方政府少有专项经费划拨,高职院校中设立的经费不足,都限制了新型智库的成长。

(二)发展定位不够明确

智库作为研究机构,一般都具有研究性和专业性的特点,但地方高职院校的新型智库,则更应该注重于地方服务性,在这一点上,高职院校智库的定位就不明确。首先,高职院校智库的研究内容偏于学术和理论,不能或很难同高职院校的专业特色相联系,实践性欠缺[7]。就科研水平来看,高职院校也很难与综合性大学相比拼,没有就业实践的支撑,难以做出高职院校智库自己的特色。其次,新型智库研究内容与地方发展的关联性不足。地方高职院校的办学说到底主要服务于当地产业及城市发展,因此新型智库应重点围绕地方特色产业。当前智库研究多数还是面向范围较广的社会问题,较少聚焦在地方性研究上。

(三)人才支持力量薄弱

智库建设的核心,是人才梯队的建设,目前高职院校新型智库普遍存在人才匮乏问题。首先是人才招引困难。不少高职院校所在地为三四线城市,城市发展水平不及一二线城市,收入水平也与发达地区存在差距,即使有的地方政府出台了相关人才购房补助政策,但也难以吸引高层次人才就职。其次是人才培育机制欠缺。智库机构内部缺乏人才自主培养体系,或培养机制不完善,没有系统的学习和培训方案,研究人员在入职后的工作过程中较难提升自身学术水平,直接影响到智库成果的产出[8]。人才力量薄弱导致机构成长较慢,科研实力难以提升,进而又导致人才招引困难,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四)与地方联系不够紧密

高职院校主要由教育主管部门管辖,由于缺乏有效的政、校合作沟通机制,智库研究往往只局限于教育系统内部的交流,与地方政府其他部门协同合作困难,造成高职院校新型智库研究成果容易脱离地方实际,应用性和针对性不够强。此外,智库研究人员一般为本校教师,缺乏在基层政府或企业的相关实践经验,难以把握地方政策内涵,研究成果容易偏于理论,缺乏实践性。

三、推进高职院校新型智库建设的路径与举措

(一)明确发展定位,围绕院校特点建设新型智库

高职院校新型智库的建设,要抓住“高职院校”和“新型”两个要点,明确发展定位。首先,一定要牢牢抓住学校的办学特色来建设。深入理解“双高计划”建设要求,将各级党和政府下发的政策落实到实处,成立校本研究中心,以高职院校自身为研究本体,从发展特色专业入手,充分发挥地方高职院校优势,打造高职院校品牌亮点。其次,新型智库的研究要扎实地方建设,发展当地特色产业,扩大社会服务力量。高职院校建设的基本要求就是要服务社会,评判一个院校综合水平和办学质量的指标之一就是其社会服务贡献度,因此,新型智库的建设更应该围绕当地发展和社会服务[9]。新型智库要利用所在地的先天条件,根据当地发展历史,进行产业深入拓展。此外,新型智库要有效地整合社会各方资源,组织并纳入到服务体系之中,逐步补充和完善。再则,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校企合作,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社会服务是高职院校建设的基本要求,那么新型智库的研究内容就更应该偏向于实践,研究结果更应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与地方企业进行合作开发,并安排专人进行监督管理,一方面能有效缓解高职院校科研经费压力,另一方面也能及时将科研理论成果实用化,满足地方产业发展需求。

(二)创新机制体制,为新型智库发展打好基石

完善的机制体制是高职院校新型智库建设的保障,因此要强化内部保障体系,构建全方位的内部机制。首先,建立基础的组织保障机制[10]。创新体制机制,新型智库的组织架构不同于高职院校教学单位,也不同于各职能部门,需要根据新型智库工作特点,进行顶层设计明确机构和人员职责,同时出台高职院校内部、智库与外部机构的合作管理机制,增强组织内部人员的责任意识,加强协同合作,有序推进智库建设。其次,建立科学的评价考核机制。建立以研究成果和质量为主要标准的评价机制[11],引导研究人员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多产出研究成果。制定科学合理的科研成果奖励评价机制,并与高职院校职称评审挂钩;建立科研成果等效转化机制,对用于实际的研究报告或决策咨询建议等进行等效评价,转化为学校认定的科研成果,畅通研究人员的职称评审和晋升通道。再次,优化人才队伍的组织和培养机制。根据高职院校新型智库发展规划,对智库内人才组织结构进行合理配比。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条件,可以适当制定人才补助及购房优惠政策,吸纳高水平人才。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从智库内部加强人才队伍培养,提升科研实力。根据智库发展要求,针对每一位研究人员制定不同阶段的培养计划,鼓励青年学者积极参与校际、智库与其他机构之间不同程度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全面型人才,提升新型智库的综合研究实力。最后,建立信息交流共享机制。与政府部门如数据管理中心、统计局等达成合作,做到数据资料快速、便利共享,缩短研究前期进行数据搜集的时间,提高研究效率;反之,研究过程中的数据加工处理与整合也可以反馈给政府相关部门,形成数据的有效回流和利用。

(三)规范日常管理,保障新型智库高效运行

日常的规范运行是研究成果高效产出的前提。首先,明确新型智库在高职院校发展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双高计划”在新形势下对高职院校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型智库则要在新发展阶段下承担更重要的使命。地方各级部门应首先明确新型智库建设的重要性,提高关注度,承担起组织和监督管理的重要责任,扩大普通民众及高职院校师生对智库的认识,增强智库影响力。其次,对新型智库要加强日常运行管理。新型智库的管理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建设初期规章制度不完善,应尽快进行制度的制定,并定期召开管理层会议及民主会议,提出新型智库在日常运行中所遇到的问题,及时改进、解决,不断优化制度,以制度规范管理。此外,在智库内部人员管理上,要以研究小组的形式进行,既要横向统筹,也要纵向监督,将项目落实到小组及个人,提高研究效率,增加研究成果的产出。再次,畅通新型智库交流渠道。一方面,高职院校要主动与当地的市委、市政府、人大及政协等机构进行对接,主动参与到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之中,将好的点子及时上报给决策部门;另一方面,政府及企业也应开放合作通道,与高职院校新型智库进行深度合作,构建信息共享交流平台,将研究成果及时落地,发挥地方智库应有的功能。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高职院校新型智库建设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中的一个重要板块。“双高计划”下建设高职院校新型智库,是贯彻职业教育改革和建设新型智库这两个国家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对未来中国职业教育领域及推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都具有深远影响。高职院校应把握机遇,推进新型智库建设,发挥其特有价值,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双高计划双高智库
“双高”建设背景下职业院校推进“三教”改革研究
同频共振四链联动,彰显“双高”院校科研担当
“双高”建设背景下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民居智库
我校隆重召开“双高计划”建设启动大会
“双高计划”下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思考
从“示范”到“双高”:高职院校回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逻辑机理与路径优化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会计技能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中政智库“五朵云”
中政智库“五朵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