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出导向法”应用于独立院校大学外语教学的可行性研究

2021-01-08 09:13刘中燕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12期
关键词:产出导向法外语教学学习者

■刘中燕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重庆 401524)

“产出导向法”是文秋芳教授提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理论,主张“学用结合”,将“输入性学习”与“产出性运用”紧密结合、互相联动。该理论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成果包括理论构建、整体教学、单元教学到教材编写等,在国内大学英语教学中颇具影响。但理论应用主要针对中、高级外语学习者,对于初级或者低水平外语学习者的研究较少。研究的对象多来源于知名院校,对于独立院校外语学习者的研究较少。本文着眼于解决独立院校大学外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究应用“产出导向法”的可行性,以期对独立院校大学外语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产出导向法”理论

文秋芳带领的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团队经过十多年打磨,构建了“产出导向法”理论与实践体系(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简称POA)。该理论体系包括教学理念、教学假设和教学流程三个部分。教学理念,包括“学习中心说”“学用一体说”“文化交流说”“关键能力说”;教学假设,涵盖“输出驱动”“输入促成”“选择性学习”“以评为学”;教学流程,由驱动、促成和评价若干环节构成,整个过程中教师要恰当地发挥主导作用,并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三部分的关系是:教学理念起着指南针的作用,决定教学假设、教学流程的方向和行动的目标;教学假设受到教学理念的制约,同时也是决定教学流程的理论依据,是教学流程检验的对象;教学流程一方面要充分体现教学理念和教学假设,另一方面作为实践为检验教学假设的有效性提供实证依据[1]。

产出导向法颠覆的是传统教学法所提倡的先输入、后输出的常规教学顺序,取而代之的是“输出-输入-输出”。以产出任务作为教学起点,学生通过尝试性完成产出任务,明确产出任务交际价值的同时认识到自己语言能力的不足,从而为促成做好铺垫。“产出导向法”在体现学生为主体的同时,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

二、独立院校大学外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课堂参与度低

独立院校大学外语学习者中,大部分学生处于中低外语水平,由于单词和句型储备不足、发音不准确等,造成很多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参与度低。因此,如果采用原有教学方法,教师很难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实现任务的产出。另外,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走出外语课堂,日常生活中不会外语也不影响正常生活,仅仅为了考试、学分等功利性目标而学习,学习动力不足。

在外语教学中,让学生认识到所学习的语言具有的交际价值或者潜在交际价值,并设定符合学生语言水平的教学目标,才能有效激发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参与度。

(二)产出能力弱,学用分离

在外语教学中,最常听到的批评是“费时低效”“高投入、低产出”“哑巴英语”等[2]。独立院校大学外语教学中,一方面由于学生语言基础较差,教师必须注重单词、句型和篇章的讲解,因此,综合课教学方式多采用“课文中心”教学法。“课文中心”教学法以输入为主,主要目的是学习课文和语言知识,但并没有足够的输出,存在“学用分离”的问题。另一方面,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外语学习者是消极的语言接受者,缺乏主观能动性,难以实现语言的有效产出。

因此,在独立院校大学外语教学中,如何将输入与输出有机结合,并提高学生的产出能力,需要教师精心设计产出任务,并提供有效输入。

(三)过分依赖教材

独立院校大学外语教学中,“过分依赖教材”的情况较多。然而,每部教材的编写者是根据全国大学外语教学的总体培养目标和要求来编写,难以满足全国千百所学校的要求,以及不同语言水平或阶段的教学目标。如果不加选择地使用教材,一方面对中低水平学习者难度过大,使其失去了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学习的知识点杂乱无章,无法有效地把握知识结构,进而影响说、写、译方面的产出能力。

因此,在独立院校大学外语教学中,精选教材、教学单元和具体的教学内容,才能使教材为学生学习服务,实现教学材料的价值。

三、“产出导向法”应用于独立院校大学外语的可行性研究

文秋芳曾指出,“产出导向法”主要针对的是中高级外语学习者,用《欧州语言共同参考框架》来衡量的话,教学对象至少要达到A2或以上水平[3]547。因此,“产出导向法”的实践对象一般已具备相当良好的英语基础,对于POA这种重输出、重应用的教学法能够较快适应。然而,文秋芳针对汉语学习者曾指出,除了零起点的汉语学习者外,其他学习者均可尝试采用POA[4]398。那么,在中低水平外语学习者较多的独立院校大学外语教学中能否广泛使用,并有效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本文从POA理论优势、各教学环节的操作性及检验标准、独立院校所具备的网上教学平台三个方面分析应用的可行性。

(一)理论优势

POA理论从教学理念、教学假设和教学流程三个方面,构建了从理论到实践的闭环系统,为解决独立院校大学外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提供了充分的理论支撑。

首先,针对独立院校大学外语教学中“产出能力弱,学用分离”的问题,POA理论提供了从宏观到微观的解决方案。“学用一体说”教学理念强调课堂教学中输入和输出的一体化,输入与输出之间不允许有很长的时间间隔,学一点,用一点,学用无缝对接,这是宏观上的方针。“输出驱动假设”让学生先尝试输出,明确产出困难和产出目标,“输入促成假设”则强调为了产出目标,提供精准的输入促成任务,这是中观上的理论指导。而“输出-驱动-评价”若干循环则着眼于具体操作层面,指导课堂教学。

其次,应对“课堂参与度低”这一问题,POA以“输出驱动假设”为理论依据,并在“驱动”实践环节中落到实处。POA“输出驱动假设”逆转了“先输入后输出”的传统教学顺序,通过学生尝试产出,让学生意识到自身的不足,激发学生兴趣,从而积极参与课堂。

最后,针对教师“过分依赖教材”方面,“产出导向法”提出了“选择学习假设”,并在“促成”环节加以落实。“选择学习假设”,要求教师根据产出目标的需要,在“促成”环节有选择性地学习所需要的语言、内容和话语结构,对于不急需的学习材料可以降低要求。独立院校大学外语教学中,根据专业和学生外语水平,对理解难度大的段落,可以只要求理解,不要求产出,降低学习难度。

(二)操作性强、检验标准明确

POA理论应用独立院校大学外语教学中,不仅有教学理念和教学假设的理论指导,“驱动-促成-评价”教学流程中各环节步骤清晰、操作性强,检验标准明确,有利于“产出导向法”的实施。

1.驱动环节

传统外语教学中,将“热身”和“导入”活动置于开始,而POA将产出的“驱动”置于单元的开头。POA的“驱动”环节主要包括3个步骤:1)教师呈现交际场景;2)学生尝试产出;3)教师说明教学目标和产出任务[3]553。不难看出,驱动的三个步骤层次清晰,衔接紧密,易于理解和操作。

为了检验“驱动”是否有效,POA提出了“交际真实性”“产出目标恰当性”和“认知挑战性”三个有效性标准,分别对应“驱动”阶段的三个步骤。在教师呈现交际场景中,有效性指标是“交际真实性”,POA倡导的交际真实性包括具有实用交际价值或潜在交际价值的任务,是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的描述[5]。在学生尝试产出环节,“产出目标恰当性”就是检验标准,学生尝试产出的任务应符合学生的语言水平,不要让学生感到新任务难度太大,无法完成[4]396。在说明教学目标和产出任务阶段,有效性标准是“认知挑战性”,要求教师设计的产出任务要能够增加学生的新知识,能够拓展学生的思辨能力,要有新收获。

在独立院校大学外语教学中,“交际真实性”“产出目标恰当性”“认知挑战性”三个有效性标准,不仅检验“驱动”环节的质量,同时有效地指导“驱动”三个步骤的实施。

2.促成环节

POA理论的“促成”环节,不同于传统教学法中以学习课文为中心,而是针对教学目标和产出任务而进行的输入活动,输入活动即为学生产出提供脚手架的过程。

POA理论“促成”环节包括三个步骤:1)教师描述产出任务;2)学生进行选择性学习,教师给与指导并检查;3)学生练习产出,教师给与指导并检查[3]554。整个过程中,教师教一点,让学生学一点用一点,边学边用。

“促成”环节的三个有效性标准为:精准性、渐进性和多样性。精准性,主要对接“驱动”阶段的产出目标和产出困难,检验“促成”阶段的“教师描述产出任务”环节。而渐进性和多样性,主要针对“促成”的整个过程,渐进性要求从认知和语言层面逐层递增,循序渐进;多样性要求形式和内容上要具有多样性,避免单一,保证“促成”效果。

当学生处于中低水平阶段,产出能力不足时,教师要带领学生从最小的语言单位开始,再逐步过渡到较大的语言单位,并且可以尽量以记忆、理解、应用和分析活动为主。形式上如可以采用文本、音频和视频等多种方式,活动类型和组织形式上也可以多样化,以此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3.评价环节

在传统外语教学中,与备课和课堂教学相比,评价并没有得到重视,只是作为督促学生复习、检验学习效果的一种手段。POA则认为,评与学或者评与教应有机结合,评价是学生学习强化和升华的关键点,是教学循环链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POA评价环节分为对促成活动的即时评价和对产出结果的即时或延时评价。即时评价一般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完成,而延时评价则是针对学生的课外产出成果。大学外语教学中由于班级容量大,教师评价负担重,POA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创设了师生合作评价。师生合作评价分为课前、课中、课后。课前,教师选择评价焦点和典型样本,对样本进行详细批阅;课中,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合作评价样本;课后,学生根据评价焦点先自评、再互评或机评[6]420。操作步骤分段明确,使评价得以落实,并升华教学。

“评价”环节虽然没有明确的检验标准,却经过教学实践探索出有效的实施原则,分别对应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课前,要求目标导向、重点突出,既关注学生的作品产出质量,又要重点评价样本的突出问题,做好延伸性教学准备。课中,要求问题驱动、支架渐进,课堂上组织学生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整个过程教师主导,提供帮助。课后,要求过程监控、推优示范,监控学生自评、同伴互评和机器评价等评价过程的同时,教师推荐优秀示范样本供学生学习。独立院校大学外语教学中,评价的实施不仅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也可以进行补救性教学,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思辨能力。

(三)在线教学平台助力POA应用

POA应用于独立院校大学外语教学,从理论、操作、检验标准层面证明具有可行性,但是在大学外语学时和学分大幅消减的背景下,POA的线下实施效果受到很大影响。U校园和超星学习通等在线教学平台被广泛应用于大学外语教学中,为解决新理论实施效果不佳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案。

应用POA理论可以借助在线教学平台,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一是,将“驱动-促成-评价”的部分环节迁移到线上,让线下课堂更多服务学生的语言产出,比如,将“驱动”环节的“教师呈现交际场景”和“学生尝试产出”线上进行,将“说明教学目标和产出任务”线下课堂进行;当然课前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产出”,明确教学目标和产出任务。二是,教师可以根据平台上的实时数据有针对性地进行促成活动,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产出任务。如在语言、结构、内容的“促成”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线上平台的测试、讨论、问卷等课堂活动及生成的数据,检测促成效果,调整教学进度和难度。

本文立足于独立院校大学外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POA理论在独立院校大学外语教学中的可行性。“产出导向法”在理论层面有效应对独立院校大学外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应用的理论依据;“驱动-促成-评价”各环节步骤明确,可操作性强,检验标准明确,提供了应用的操作基准;独立院校大学外语教学中,线上教学平台的普及,有利于POA理论在教学环节的有效实施。因此,本文认为独立院校大学外语教学中,“产出导向法”具有可行性。

猜你喜欢
产出导向法外语教学学习者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产出导向法下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研究
The Connection Between “Wolf Child” Story and “Poverty of Stimulus” Argument
产出导向法指导下的大学英语读写结合教学尝试
浅论“产出导向法”研究及其应用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